李庚良:名列前茅,比較靠前。
李長輝:在建陽市算龍頭企業,在莒口鎮也是龍頭企業。
可就在竹子加工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吳芳卻做了一件大家不理解的事。他把整個工廠託付給幾位朋友和家人,獨自一人跑回老家浙江省慶元縣,養起了娃娃魚。這個舉動給他招來了非議。
吳爐平:我們也不太理解啊,為什麼幹得好好的,要回去養娃娃魚。
高水清:我們也勸過他,在毛竹產業上面做文章就是了。
甘願放手生意紅火的企業,吳芳到底從娃娃魚身上發現了什麼商機?他又是如何用六年時間,把娃娃魚的養殖數量發展到四萬條,還帶動257家農戶一起增收的?
在建陽市竹製品加工的圈子裡,提起吳芳,有一個外號叫得很響。
葉瑛:他們都叫他老狐狸,狐狸,就是很精。
林方土:他們叫他老狐狸。
吳發昌:老狐狸那個外號啊,知道的。
吳芳在技術上特別愛動腦筋。曾經,他僅僅改變了一下竹條軟化時的捆綁方法,由粗放式捆綁變成了整齊的排列式捆綁,就讓竹條的利用率提高了50%——70%。他對細節不斷改進,企業在建陽市竹製品加工行業一直保持領先,同行就送了他一個外號「老狐狸」。
夏俐:後來朋友們聚在一起,都說老狐狸來啦。
林方土:我估計應該是褒貶不一,問他東西有的很難問出來,有的人說他聰明。
2008年的一天,吳芳跟老婆說了一件事,想拿一百萬元回老家慶元縣的溪沿村,蓋一棟房子。老婆沒多想就同意了。
葉瑛:你就當初拿一百萬,我們自己回家,以後養老回家也有地方玩。
吳芳蓋了房子,裝修一新,還安上了空調。可新房蓋好了,老婆卻跟他大吵一架。
葉瑛:哪知道投進去無底洞一樣,越投越多。前幾年跟他吵架的時候,我說我本來好好的生活被你搞得一塌糊塗。
這就是吳芳蓋的房子,但不是為了給他和老婆住的,竟然是給娃娃魚住的。
這座房子的對面,就是吳芳小時候玩耍的小溪。童年時候,這裡有很多野生娃娃魚。
吳廣榮:那條渠裡有很多魚,以後他們就去釣,他們一幫小孩子給他們鬧,保護娃娃魚,不讓外面人偷。
吳芳16歲離家出去闖蕩,一走就是三十幾年。當他再回到老家溪沿村時,發現溪裡竟然一條娃娃魚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