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多地出臺養豬新規定,重獎家庭農場養豬,農民怎麼看?

2020-12-23 一介村夫

經常買菜買肉的人可能早就發現了,這幾天豬肉的價格又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樣飆升。據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豬肉價格上漲了85.7%。為啥7月份豬肉價格又猛漲不少呢?這其中既有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影響生豬調運的因素,也有現在社會逐漸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導致外出就餐增多,餐飲行業豬肉需求增加的影響。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去年一直持續到現在的生豬供應偏緊,總體供不應求。

去年夏季開始,豬肉價格就開始一路飆升,從去年年初每斤十幾元,到年底就達到了每斤30元左右。一直到現在,豬肉價格不僅沒有降下來,剛過去的7月份,卻又再次「飄」了,眼看就要超過40元每斤了。

為了抑制豬肉價格上漲趨勢,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不少措施,鼓勵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增加生豬存欄量。近段時間,江蘇等地再次推出新政策,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生豬養殖;而四川青川縣則表示,將給予養豬戶一次性資金獎勵、貼息貸款等優惠,提高中小規模生豬養殖戶養殖積極性等。

因此,現在看來,各地的養豬政策優惠多多,「要錢給錢,要地給地」,還有各種補助。這跟去年此時相比,可以說有了180度的大反轉,要知道去年夏季,很多地方正打著環保的名義,在農村大力推行「禁養」,在國家規定的幾種禁養區之外,違規推行「無豬縣」,搞「禁養」一刀切,關閉了不少農村小型養豬場。

現在各地已經嚴禁一刀切「禁養」,並且還給出了各種鼓勵養豬的政策,那麼農民的養豬積極性現在怎麼樣了?以前的養殖戶們,還會再次復養嗎?

在筆者老家,也有幾家小型養豬場去年被關門了,不允許再養了。今年直到現在,也沒有聽說哪一家再重新開始養豬。這種情況不是個例,多數以前的養豬戶,主要指的是農村小型養豬場,現在的養豬積極性都不高。對於復養,有人表達了以下3個擔憂。

01目前養殖成本高

雖然現在豬肉價格貴,看似應該趕快進入養豬行業,但目前養豬的成本也不低。比如養豬最大的成本,即仔豬的價格,比以往高了很多,例如,在廣西,20公斤仔豬價格比上周大幅上漲,每頭漲價100到300元。在雲南,20公斤仔豬價格大致為1800-2200元/頭,吉林大致在1880-2200元/頭,四川則為1600-2000元/頭,山東是1600-2000元/頭。由此可知,現在進入養豬業,成本要比以前多得多。

02未來不確定性

去年這個時候,很多地方還是一刀切禁止養豬,關閉了很多養豬散戶,現在又大力鼓勵農民家庭農場養豬,可以說有了180度大反轉。養豬不是一個短期項目,需要好幾年才能回本、賺錢,而目前誰也說不準未來幾年,養豬還會不會再出什麼新規定?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一些農民不敢貿然復養。

03「禁抗令」也有一定影響

包括養豬在內的養殖行業,過去都存在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飼料裡添加抗生素,目的是增加飼料轉化率,減少畜禽病患,節約養殖成本。很多飼料廠家,在飼料出廠之前,直接把抗生素添加到飼料裡,就幫養殖戶省了很多事。但是,今年8月起,有關部門明確禁止飼料裡添加抗生素,所有養殖飼料都不能再添加。

飼料禁止添加抗生素,目的是減少抗生素濫用,減少抗生素對環境、人體的影響。但對養殖戶來說,不讓添加抗生素,必然會導致養殖成本增加,因此一些人還在觀望。

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支持養豬的好消息不斷傳來,你還會再養豬嗎?對此,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養豬年薪37萬,還能移民紐西蘭?
    1有錢人,都在養豬在最新的全球億萬富豪榜上,牧原股份秦英林家族以185億美元的財富排名43位,新希望劉永好家族排名第98位,資產為123億美元。從業績來看,上市豬企確實賺得盆滿缽盈。牧原股份6個月狂賺117億。網易、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布局養豬業。網易採用自營農場模式和人性化養殖。
  • 萬科養豬究竟為了啥?養豬的地產商遠不止一家
    所以,25萬頭並不能算多,但這也許只是首期規模。對於為何養豬,萬科給出的理由是:2019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2020年初新冠疫情,給萬科客戶購置食品帶來了不便,讓萬科意識到,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夥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是「美好生活場景師」的重要組成部分。
  • 法國養豬研究院:中國可以參照法國走200-400頭規模的小型集約化農場模式
    包括法國養豬研究院、科普利信、ISAGRI愛思農、AXIOM等在內的8家法國知名企業和約90家中方企業來到現場,探討雙方合作前景。現場,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黃挺表示,成都是生豬產業發展和豬肉消費大市。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成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產品和農業食品出口國,農業專業化和科技化程度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法國生豬養殖行業是法國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 「豬農」養豬有了財政補貼 他們還渴望什麼?
    來源:莫開偉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近日,對中國生豬養殖專業戶來說,又傳來激動人心的好消息,3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財政部做出決定為有效緩解當前廣大生豬養殖場(戶)資金短缺、貸款難問題
  • 天邦股份旗下漢世偉獲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百佳養豬企業獎」
    近日,紀念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慶典暨學術研討會隆重召開。該會議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對中國養豬業的發展進行總結及展望,對當下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形勢進行分析和討論。
  • 萬科也要養豬了!剛剛 萬科發文招聘豬場總經理!養豬到底多賺錢...
    在萬科殺入之前,已有多家知名房企及網際網路大佬試水。這一次,萬科能否將養豬玩出新花樣?萬科殺入養豬戰局跨界經濟爆火之下,各式各樣的生意都熱衷於推出「聯名款」,從大白兔香水到白酒味雪糕,新式花樣林林總總。然而,對於重資產的地產商,其一出手必定不同凡響。
  • 家庭農場種果養豬兩相宜
    近日,莒縣閻莊街道河圈村世金家庭農場舉辦了閻莊街道第三屆農民豐收節和奇異果採摘節。這裡的奇異果品種達100餘種。  農場負責人王世金說:「我們這個農場採用種養結合的手段,根據十多年的種植經驗我們選育出適合北方栽種的『莒玉系列』優良品種,並利用豬的糞便發酵成營養豐富的沼液作為有機肥。」  莒縣世金家庭農場佔地380畝,其中水果種植面積350畝,魚塘面積20畝,豬場佔地面積10餘畝。建有豬舍8棟,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設計存欄600頭,年出欄量1200頭。
  • 家庭農場種養致富成功案例分享
    養雞場裡每天只需要兩小時就能完成雞群養護和蛋品銷售,其他時間閒著沒事,附近的農民常到養雞場拖雞糞做肥料,象徵性給點兒錢。時間一長,陶國民盯上了生物工程學院後面一大片撂荒的土地,慢慢地流轉了一些荒地。2009年,他開始自種草莓,第二年就開始賺錢。
  • 大學生放棄公職,帶著妻子養豬,堅持了26年,他靠養豬身價491億
    如今大部分年輕人都存在這樣一個缺點,那就是很容易看輕一個行業。如今人們普遍文化程度較高,大學畢業後,都非常嚮往大城市的工作以及生活,所以在對職業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看法。但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抓住了機遇,你看不起的行業,都能讓你「平步青雲」。
  • 未來家庭豬場,將成為打不死的「小強」,真是這樣嗎?
    家庭豬場通俗地說,就是以家庭為主體的養豬模式,從事養豬業的生產經營,並以養豬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家庭經營主體。 其實家庭農場養殖的概念,早在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就已經提出,雖說目前家庭農場養殖模式遠沒有國外的成熟,但國內已經不斷取得新突破,更是結合國內大環境之下的必然趨勢,但是今天說的家庭養豬場與這有點小區別。
  • 支持農戶養豬了,非瘟感染過的豬圈能繼續養豬嗎?過多久才能養?
    也是因為這個疫情太厲害了,在過去的一年中一大批的養豬人損失慘重,有很多的還被迫退出了養豬行業。 因為豬肉是我國最受歡迎的一種肉類,其每年的消耗量多達5000多萬噸,平均每個人一年就要吃掉半頭豬。
  • 2018年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省示範家庭農場...
    有你的家鄉嗎》2018年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安徽省示範家庭農場已按照規定和有關程序評定,肥東縣昊銳生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56個合作社被評為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肥東縣黃髮榮家庭農場等348個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示範家庭農場,現予公布。
  • 劉永好描繪"家庭農場"藍圖:一戶一萬畝的規模不適合國情
    中國經濟網記者王惠綿/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 (記者 王淑麗 專欄)全國人大代表、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今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具體描繪了他眼中「家庭農場」的發展藍圖。    劉永好說,以前一個家庭養幾頭豬或是養十幾隻雞很正常。
  • 張馨予正在逐步退出娛樂圈,開農場養豬,還為母豬接生
    張馨予,這個自從成為了軍嫂之後,就越來越低調的女明星,現如今已經開啟了田園生活,自己養豬種花開農場。看張馨予這成為軍嫂後的狀態,其實自然而然,並不難發現,張馨予正在逐步退出娛樂圈,此前,張馨予為迪麗熱巴做配角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觀眾感到奇怪了,畢竟張馨予的名氣,還不至於給迪麗熱巴做配角,但是現在看來,其實應該是張馨予自願的,為了現在的種花養豬事業做準備。
  • 中國「養豬瘋子」:22頭豬起家,賺2000億,成為河南首富!
    當老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秦英林時,他不識抬舉地拒絕了,理由是:我要去農業大學學養豬。老師氣呼呼地走了,丟下一句話:你好自為之。放棄保送河南大學,要報考農業大學,秦英林成了最大的笑話。如秦英林所願,憑著優異的成績,他拿到了河南農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父親非常不理解,當村民們問父親兒子考上哪所大學,父親說是農業大學。
  • 2020年「養豬暴賺」!2021養豬還能賺錢嗎?專家給出答案
    2020年馬上收官,再有7天就要進入2021年了,對於養豬人來講,今年可謂是收購滿滿的一年,從養豬利潤上講,全國平均豬價大部時間都在15.0-19.0元之間,即使養豬成本提升到9元一斤,那麼一頭250斤出欄的生豬,就可以賺到1500-2500元之間,可謂是暴利。那麼在即將進入的2021年,養豬還能大賺特賺嗎?
  • 2020年養豬!還能掙大錢嗎?
    這種市場價格下, 養豬成為發家致富的首要之路,已經養豬的養豬戶想大量補欄,沒養豬的局外人想要入局養豬,轉眼時間來到了2020年,今年到底應不應該養豬?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2020年生豬的行情如何?
  • 上海給4000戶「家庭農場」立一部法
    如今,他家承包的土地增至400多畝,出欄生豬1500多頭,發展成為「種糧+養豬」的家庭農場。像李春風一樣的家庭農場經營者,在上海有4000多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上海共有家庭農場4347戶,其中從事糧食生產的家庭農場4110戶,戶均水稻種植面積144.6畝,總面積59.4萬畝,佔到全市水稻種植面積的一半。
  • 大廠齊養豬 網易味央運用RFID耳標技術實時監測豬狀況
    事實上,隨著房地產的政策趨向收緊,各大房地產公司業績受到增長壓力,開始紛紛開發新業態,基於國內養豬市場廣闊的整合發展空間和豐厚的利潤。近年來,盯上生豬養殖業的企業,在房地產領域和網際網路領域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表示,從數據上來看,真正「養豬」的並不多,整體尚未形成大趨勢,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再加上,還有來自傳統養豬巨頭,如新希望、牧園等都做得很好。
  • 養豬大業:智能養豬
    人工智慧養豬的話題一直很熱,哪怕是在防禦非洲豬瘟復產的行業形勢下,無論是針對現實養豬問題的落地實踐,還是對未來養豬的美好期盼,無論是養豬人,還是行業外如網際網路人,都非常關注這個話題。養豬企業降本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智能養豬漸行漸近。對於人工智慧養豬,首先就需要具備足夠量的養豬相關數據。例如,建立豬舍環境控制模型就需要大量的環境數據與生產成績;調整飼餵策略就需要歷史的飼餵數據和生產數據等。對於中國人來說,豬肉的價格與生活息息相關,豬肉價格劇烈的漲跌,也影響著養豬業的平穩發展。全世界二分之一的豬都養在中國,中國現在有七億頭豬,但是我們中國養豬業的效率是比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