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隨著一聲汽笛響,一列特殊的火車緩緩駛進廣東省韶關市,不同於普通火車硬座車廂、軟座車廂的設置,這列火車內設診療室、化驗室、手術室、消毒室、候診室、病房等科室,這就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為韶關白內障患者開來的「健康快車」。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誕生了第一列「健康快車」,1999年、2002年香港分別向內地贈送了第二和第三列「健康快車」。2009年,中國石化捐助了第四列「健康快車」,其主要宗旨是為貧困白內障患者提供免費救治。今年承擔「健康快車」診療工作的6家醫院中,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作為唯一一家三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發揮中醫藥特色,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
中醫人不辭辛苦幫助患者重獲光明
「阿婆,您忍著點,要為您衝洗乾淨才能手術。」為保證手術質量,白內障術前一般要求每位患者躺臥進行淚道衝洗,由於火車上空間狹窄,走廊寬度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健康快車」的護士為保證衝洗質量,只能跪在地上為患者進行術前護理。
「健康快車」的護士李紅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每天4點鐘起床,做各種術前準備,連日的緊張工作,加上水土不服,讓她患上了急性肺炎。發著燒,打著吊瓶,她依舊在電腦旁整理著病案。她說:「自己工作辛苦點不算什麼,我能感受到那些貧困的白內障患者渴望光明的急迫心情,我要爭取為更多的患者服務,讓他們重獲光明。」
據「健康快車」車長李東巖介紹,此次首批接受手術患者年齡多數已七八十歲,患白內障多年,術前視力普遍在0.1、0.2左右,有的甚至僅有光感視力,但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一直沒有接受治療,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通過此次治療,他們不僅重見光明,並且逐漸恢復了視力。
中醫藥融入治療 讓白內障手術無一失敗
「今年白內障復明手術配置了更先進的摺疊晶體,手術切口更小,患者恢復更快,術後視物更清晰,為廣大貧困白內障患者帶來更佳的醫療效果。」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圓翳內障(白內障)科副主任醫師王慧娟介紹,除了常規的手術治療外,還把中醫藥融入了整個治療過程之中。在手術前期,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制訂詳細的中醫藥術前準備方案,幫助患者提高抵抗力,改善患者其它不適症狀,為手術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手術後,會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制訂中醫藥康復計劃,運用湯藥、針灸等中醫治法,防治併發症,促進患者康復,大大縮短了患者術後恢復的時間,保證了術後患者的安全。
「做完手術時,車上醫生就叮囑我,因為年紀有點大,術後可能會有水腫,但沒關係,是正常反應,喝些開好的湯藥很快就會消腫。」王大爺說,「現在眼睛視力一天天好了起來,喝完中藥,腫消得也特別快。」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院長高雲介紹,該院在眼科疾病治療方面,把中醫藥調整人體氣血陰陽、扶助人體正氣、防治併發症等優勢融入到整個治療過程當中,更好地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提高了療效。這也是該院開展白內障治療以來,成千上萬例白內障手術無一失敗的秘訣。
「在韶關市不到2個月,就讓1000多例貧困白內障患者走出黑暗。」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說,中醫藥治療眼科疾病的優勢進一步凸顯。老百姓也通過在這輛列車中的治療進一步了解了中醫,認可了中醫。
據高雲介紹,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還將參加「健康快車」國際扶貧行動,救治國外白內障患者,更好地弘揚和傳播中醫藥文化。
中醫技術共享 留下開不走的「健康快車」
「健康快車」不僅僅為萬千白內障患者帶來了光明,更重要的是,它將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的專家團隊和知識帶到了當地醫院。
「健康快車」開抵韶關推動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與當地醫院合作,通過建立白內障治療中心、開展臨床培訓、上課講授等方式,實現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共享。不僅通過傳統的「望聞問切」來搜集患者的信息,更結合現代檢查設備進行診斷和觀察,總結出完整的治療方案。
韶關市鐵路醫院副院長廖清華介紹,「健康快車」不僅帶來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先進的眼科中西醫治療技術,也帶來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的專家團隊對該院醫生進行手把手帶教的機會。
通過「健康快車」,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和韶關市鐵路醫院結成對子,幫助韶關市鐵路醫院眼科中醫藥治療眼科疾病的技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同時升級為「中華健康快車眼科中心」。
近10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通過「健康快車」累計為1.5萬多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開啟白內障患者光明之門,在韶關市鐵路醫院等單位分別建成8所「健康快車眼科中心」,培訓基層眼科醫生100多人次。
通過傳、幫、帶和培訓等一系列活動,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的專家團隊填補了當地醫院多項技術空白,為當地醫院儲備了更多的眼科醫療人才,即使健康快車開走後,當地醫院也有能力繼續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做手術,真正為當地留下「開不走的健康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