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翔股份總裁施亮
2019年揚翔股份營業額60多億元,生豬出欄150多萬頭,目前自養母豬存欄已超過15萬頭,公豬存欄5000頭。
揚翔「鐵桶」樓房養豬模式高效穩定運行兩年多,100%承受住了非洲豬瘟的考驗,並且生產成績良好。通過該結構化生物安全防控原理延伸出的「鐵桶」模式,正在幫助廣大養殖戶做好復產防非工作,為養豬人探索出可以在非瘟下養豬的方法。
本期農財寶典《新年問大咖》欄目專訪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施亮先生,請他回顧2019,展望2020。在他看來,無論規模大小,首先我們要解決「能養豬」的問題,之後還是回歸到「養好豬」的問題。如何把我們的養豬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藉機推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向養豬強國邁進,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農財寶典新牧網:2019年,您有沒有覺得辛苦甚至崩潰的時刻?如果有,您是怎麼挺過來的?
施亮:辛苦的時候肯定是有的。在非瘟形勢最嚴峻、防非攻堅最艱難的時候,揚翔全體員工都很辛苦,壓力也很大。為了防非保豬,揚翔人全員出動、全力以赴,開展了一系列艱苦的防非戰役。但得益於揚翔人的創新探索精神,在防非過程中揚翔不斷的創新、摸索總結防非方法,隨著結構化防非系統、十二條防非路線的出具並成功驗證,「鐵桶豬場「打造越來越多,我們逐步從當初的忐忑到如今的淡定從容,再加上揚翔人的組織力、現場力和執行力,防非復產這條路我們越走越寬,越走越堅定。2019年7月31日,揚翔取得了防非第一階段的勝利,保下了10.5萬頭母豬和5000頭公豬,「鐵桶模式」也在賦能越來越多的養殖戶。
農財寶典新牧網:2019年,行業風雲激蕩。公司生產和銷售的戰績如何?您是否滿意?取得了哪些突破?
施亮:2019年全行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非瘟影響,揚翔也一樣,但公司整體生產是比較穩定的,2019年營業額60多億,生豬出欄150多萬頭,目前自養母豬存欄已超過15萬頭,公豬存欄5000頭。
今年公司的主要突破還是防非能力的突破:
1、探索出了高強度結構化的生物安全防控方法,由此創新出的鐵桶模式,經實踐驗證能在非瘟下穩定養豬,截止2019年12月,揚翔已經在全國打造了800多個鐵桶豬場,第一批鐵桶豬場已經陸續出欄了,復養成功率100%;
2、秀博豬精在今年實現了產能超1000萬袋的突破,既是秀博基因技術水平、育種水平的重大突破,也為行業復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豬精;
揚翔的「鐵桶」樓房豬場經過2年多的高效運營,在非瘟高壓下,表現出顯著的非瘟防控能力,0例非瘟疫情,100%保住了樓房裡6萬頭母豬,並且揚翔樓房豬場在生產成績,環保,用地,高端肉質等都體現出顯著的優越性。
農財寶典新牧網:防非和復產是當下行業最熱的主題。貴公司在防非復產方面主要有哪些經驗?2019年是否有對外輸出防非和復產技術?
施亮:揚翔有一整套完善的結構化的防非復產體系,在對外輸出防非經驗和復產技術方面,我們也一直在行動:
1、如2019年3月召開《揚翔防非實戰防非綱要》發布會,又如與華中農業大學共同舉辦華農·揚翔復產防非特訓營,目前已經舉辦了22期,培訓學員一千多名。
2、經實踐驗證可行的「鐵桶模式」,目前揚翔在全國已經改造了800多個鐵桶豬場,進豬600多個,復養100%成功。
3、對於大規模養殖來說,揚翔的「鐵桶」樓房養豬也提供了新的參考,該模式通過極致的結構化生物安全系統,建立起了穩固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在非瘟高壓下0感染,同時可打通產業鏈各個環節,真正實現了「料、養、宰、商」一體化,不僅非瘟下100%保住豬,同時降本增效能力顯著,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是未來集約化養豬發展值得參考與借鑑的思路。
農財寶典新牧網:非洲豬瘟改變了整個行業的生態。貴公司在非洲豬瘟之後是否有做出較大戰略調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施亮:最大的變化就是防非。2019年至今,圍繞「防非保豬活下去」的目標,整個公司進行了重大的戰略調整。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及時洞察行業發展趨勢,積極進行轉型升級,基於「鐵桶」樓房豬場2年多的成熟運營,在打通「料、養、宰、商」產業鏈這一工作上不斷探索、繼續努力。
農財寶典新牧網:有人說,非洲豬瘟令中國豬業快速寡頭化,中小養殖戶乃至中型養殖企業將大量減少。您是否認同這一觀點?未來中國豬業的結構會是怎樣的?
施亮:非瘟對整個行業進行了一次「大洗牌」,一大部分中小養殖戶因為在資金以及疫病防控方面的劣勢被迫停產甚至是退出養豬行業,而大規模豬場以及集團豬場卻因為掌握了防控的方法在不斷增產擴張,格局已經在慢慢發生變化,規模化是大勢所趨。但無論規模大小,「防非能力」和「養豬能力」都是能養豬的兩個關鍵因素,防非能力僅僅是能讓豬場戰勝非瘟求得了生存,而穩定高效的養豬能力才是決定豬場戰勝同行站穩腳跟的主要因素。
農財寶典新牧網:您如何看待非瘟「疫苗」使用的爭議?如果正規疫苗上市,您公司是否會使用?
施亮:疫苗的研發是一個科學性的過程,我們需要理性地看待疫苗,再加上非洲豬瘟病毒的特殊性,疫苗使用是否合適還有待考量,非洲豬瘟疫苗是值得期待的,但是我們不建議養殖戶把疫苗當做救命稻草。
防控非洲豬瘟,揚翔一直堅持「切斷」的核心思想,打造結構化生物安全防非體系,而經過實踐驗證,非洲豬瘟是可防可控的,目前揚翔防非體系已經相對成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即便是正規合格的非洲豬瘟疫苗上市,揚翔也不會使用。
農財寶典新牧網:您是否認為2020年豬價還將保持高位?您預計2020豬價最高可能是什麼價位?
施亮:2020年豬價保持高位運行是被普遍接受的看法,一方面本次非瘟疊加豬周期的到來,對行業產能造成的損失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不論是從復產的速度以及成功率來看還不是十分樂觀,2020 缺豬無疑,對於豬價上行是有利的。至於最高價能到多少,這不能妄言,畢竟影響價格漲跌的不確定性因素還有很多,不過大家從2019年全國最高價位(20元)也可看到一些趨勢,豬肉一邊連著養豬人的「錢袋子」一邊連著消費者的「菜籃子」,如若價格過高,政府是必須進行幹預平衡兩邊關係的。
農財寶典新牧網:如果假設出欄6億豬為正常狀態,您認為行業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這個水平?
施亮:這個不太好給出明確的答案。非洲豬瘟不是掃過一遍就離開了,而是紮根了,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要跟非瘟對抗,都要在非瘟環境下養豬。非洲豬瘟的侵染具有周期性、季節性,只能說上一周期的非瘟大範圍侵襲已經結束,產能去化達到了最低點正在恢復,而在恢復的過程中,非瘟的第二次、第三次侵染也有可能會來臨,關鍵就在於非瘟再次侵襲時,我們防控的如何,恢復的部分產能是否受到二次損失,這些不確定性的因素會綜合影響生豬產能恢復的速度。
農財寶典新牧網:2020年,您給貴公司定下的小目標是什麼?在生豬養殖方面的規劃是怎樣的?
施亮:2020年,將繼續鞏固加強「結構化」防非能力,面對新的考驗能夠做到迅速反應、快速解決、全面執行;同時依託「鐵桶模式」輸出揚翔的防非能力,幫助全國更多養戶實現安全復產;最終打通「料、養、宰、商」一體化豬產業鏈,提升產業鏈價值,為市場提供健康、安全、美味的豬肉食品。
養豬規劃方面,當前穩產保供的任務是十分緊迫的,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揚翔也肩負保供重任,並且已經實踐出可行的防非方法。未來,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我們會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去拓展業務,母豬規模將達30萬頭以上,但前提我們堅持的原則是「先求穩再求強求大」。
在2020年,「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們要著重思考的問題,這關乎安全、穩定、高效、健康。當我們解決了「能養豬」的問題之後還是得思考「養好豬」的問題。怎麼把我們的養豬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藉機推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向「養豬強國」邁進。
農財寶典新牧網:關於2020年,您最想對行業同仁和公司同事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施亮:防非復產任重道遠,我們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