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收到好多條類似的留言,如下:
我把社保掛靠在朋友那了,能不能辦理……
某寶上的社保掛靠能信嗎?
我失業了,但是社保一直掛靠著沒斷繳誒~
.......
今天就好好跟你們說道說道,社保到底能不能掛靠?個人身份怎麼參保才靠譜。
01
社保掛靠現實存在,
糾紛頻發
近年來,一些勞動者通過中介機構掛靠的方式,支付一定服務費獲得某企業「員工身份」來代繳社保。然而,糾紛時常發生:中介捲走個人社保費,掛靠企業不肯續保;個人假借掛靠騙企業薪資、福利……
記者在網上搜索「社保代繳」,發現相關結果達1520萬條,充斥著各種提供社保掛靠服務的中介廣告。聯繫上一家聲稱有著15年社保服務經驗、累計服務100萬人次的中介後,其客服告訴記者,社保掛靠有4種情況,自由職業者想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待遇,長期居住地和戶籍所在地不在一處,孕期女職工想享受生育津貼,女職工想提前5年退休早拿養老金。除了要繳納個人和企業的社保費,還要支付服務費,掛靠1個月100元、3個月200元、6個月360元、1年600元。
很多人之所以選擇掛靠是為了提前5年拿到養老金。根據規定,城鎮女職工50歲即可辦理退休,作為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女性勞動者,領取退休金的年齡為55歲。
02
那麼,社保掛靠違法嗎?
根據《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應自用工之日起30內為其職工向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保登記。未辦理社保登記的,由社保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海表示,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用人單位為「非員工」繳納社保費用,但掛靠過程中,企業會偽造工資表和單位員工花名冊等勞動關係材料,這些是違法行為。
一些勞動者錯誤地認為,社會保險法並沒有禁止用人單位為非本單位職工繳納社保費用,這種行為屬於職工和企業自願。然而,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保待遇的,由社保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不僅會面臨行政處罰,騙取社保待遇情節嚴重的企業,還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偽造單位員工花名冊和工資表等造假行為經不起查驗,這種騙保行為有可能被納入失信黑名單,給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03
掛靠企業或面臨被騙薪資的風險
現實中,被掛靠的企業會面臨被「非員工」騙取薪資、福利待遇的風險。
「造假的掛靠材料做得太真,拿到法庭上反而成了不利證據。」4年前,瀋陽某物流公司總經理張某遇到一件窩心事,公司大客戶求他掛靠一名「非員工」,幫繳1年的五險,費用由其個人承擔。為了公司發展,張一鳴應允,並找到人事專員,不僅偽造了考勤表、社保新增參保職工申報表、參保人員基本信息變更申請表、社保個人信息登記表、職工連續工齡視作繳費年限審批表等一系列材料,為降低人社部門處罰風險,他甚至讓這位「非員工」來公司儲存指紋信息。那時他發現這位「非員工」已懷孕。
8個月後,這位「非員工」以公司未籤訂勞動合同為由索要經濟補償金以及生育津貼,共計4.74萬元。最後,由於既沒有委託代繳社保協議,也說不清這位「非員工」不是自己公司的員工,張一鳴的企業敗訴而終。
「個人和企業都有被騙的風險。」遼寧百聯人才管理公司總經理郝紅賓說。按規定,社保代理企業在工商部門取得營業執照後,還需在當地人社局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然而,業內的代理企業尤其是個人多數手續不全。當企業註銷或個人「跑路」後,勞動者很難追回社保費。另外,掛靠者認為掛靠行為「拿不上檯面」,多半不敢主動維權,這也助長了不良中介的氣焰。
張某告訴記者,像這位「非員工」這樣假借社保掛靠騙財的現象在其他企業也時常發生。一些掛靠者掛靠成功後要求公司負責其就業、工資、福利、醫療、工傷及人身意外等。即便他們不想騙財,但一旦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也會給企業帶來不良後果。
04
掛靠社保,個人面臨的風險
1、騙保情節嚴重的要入刑!
《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如實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按時全員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虛構勞動關係、偽造證明材料等方式獲取社會保險參保和繳費資格;
根據《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條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在辦理案件時發現單位和個人涉嫌社會保險欺詐犯罪的,應當依法向同級公安機關移送案件。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解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於刑法266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行為。
2、支付的錢多,繳納的社保少。
掛靠單位不會無緣無故地幫忙繳納社保,好處自然不會少。通過掛靠單位繳納社保,除了自己要承擔全部的社會保險費用外,還需要向掛靠單位支付一筆不小的掛靠費用,對於繳納人員來說,經濟負擔自然會比較重。雖然掛靠人員交的錢不少,但是因為與單位不存在事實的勞動關係,相關待遇肯定是無法享受的,出現糾紛就得不到勞動法的保護。
3、掛靠單位跑路。
萬一掛靠單位跑路了,更是啥也落不到。
試想一下,一個單位願意給你掛靠繳納社保,這樣的單位也就是一個不正規的公司或者是空殼公司。隨時倒閉或隨時跑路的風險很大。
「花了『全額』的錢,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卻沒能領到養老金,豈不更虧。」郝紅賓表示,目前行業內的中介公司魚龍混雜。掛靠的小企業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多兼任會計,事多繁雜,極有可能出現斷繳、漏繳的情況。他提醒,參保者切勿選擇違法途徑參保。隨著社會徵信系統的完善,參保人騙保失信,也會對其個人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另外,還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真的是掛靠繳納社保,還是要每月查詢一下自己的社保是否按時繳納了。
4、涉嫌騙保。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解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於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
5、可能會被納入失信人員名單。
有這樣一個案例。張某舉報甲公司存在瞞報單位工資總額、未足額繳納社保的情況。社保部門調查發現,舉報人張某反映的問題並不存在,卻發現舉報人張某與甲公司並不存在勞動關係,張某卻與乙公司存在勞動關係,工資也有乙公司發放。最後社保部門要求甲公司立即整改,對相關人員違規代繳的社保費予以清退,並將甲公司及相關人員納入失信人員名單。
05
社保全國聯網真的就要來了!
再不收手就晚了!
2019年9月24日,人社部官網發布《關於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實現全國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和數據互聯互通。主要內容如下:
1、建立用人單位、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統一平臺辦理社會保險業務的信用記錄,將嚴重失信人名單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由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
2、普遍實現跨地區持卡應用,並與政府其他公共服務實現「一卡通用」。
3、完善地方社保系統,縱向實現上下級信息系統對接和互聯互通,橫向實現與本級政府政務服務平臺對接。
4、全國聯網:
2020年底前,整合經辦機構,各地區信息平臺與國家社保平臺應接盡接;2022年底前,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建成。
06
社保「掛靠」不靠譜
參保人應以合法途徑參保
那麼,個人身份如何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呢?
如果你自己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或者說沒有和工作單位籤訂全日制的勞動合同,雖然說你可能在這家工作單位工作,但是由於你是臨時性的工作,沒有達到全日制勞動合同籤訂的條件,也就是說每日的工作時間沒有超過4個小時,每周的工作時間沒有超過24個小時,那麼就不能夠籤訂勞動合同關係,所以你所在的單位也不會給你交納相應的社保待遇。如果說你自己又想擁有社保待遇的話,那麼可以自行按照靈活就業的方式,來選擇進行參保。
對於靈活就業者而言,社保一方面可以解決退休後的養老問題,二是解決看病就醫的問題。
只是作為靈活就業人員,因為你沒有工作單位,所以說自己的個人社保必須是自己全額自費來承擔,這一點和企業在職職工是有一個本質上的區別,但是最終所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包括所參加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是沒有區別的,都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
受今年疫情影響,國家稅務總局明確,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2020年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確有困難的,可自願暫緩繳費。2021年可繼續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對2020年未繳費月度,可於2021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基數在2021年當地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範圍內自主選擇。
靈活就業人員申請緩繳今年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會導致繳費年限中斷,2021年可繼續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隨後全國各地人社主管單位相繼出臺了本地針對靈活就業人員2020年度繳費實施辦法。
07
靈活就業人員
繳納社保注意事項
首先注意以下這三種情況:
1、究竟按照哪個檔次繳納社保才最划算?
一般來說,很多人都認為繳納的社保越多越好,這是真的嗎?
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論。靈活就業人員,經濟狀況漂浮不定時好時壞,如果選擇檔次較高的繳費,在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斷繳的情況。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在60%-300%之間,自己在交社保時要根據經濟能力選擇合適的社保繳費檔次。
2、注意社保斷繳影響
2019年的社保規定早就提到說:2019年1月1日以後滿60周歲但沒有參加社保繳費的人將不再發放老年生活補助,並且45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的人,之前如果沒有參加過社保繳費,將不允許再一次性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費。
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且達到退休時間才能過領取養老金。一旦繳費中斷,到了退休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是不能夠領取養老金的。
除了對養老保險有影響外,社保斷繳對醫保影響也是很大的。一般來說,社保斷繳的第2個月,醫保待遇就不能用。如果屬於斷保超過三個月的,就有6個月的觀察期,也就是需要6個月以後才能正常辦理住院報銷手續。
因此,社保斷繳後無論如何要儘快繳納醫保,因為醫保斷繳的下個月1號既不能享受醫保的待遇了,小到吃藥大到住院統統自費。
3、社保實際上也有補貼
社保也是有補貼的。
對於女性 40 歲以上,男性 50 歲以上的失業人員,國家有一項福利:交社保可以申請補貼,最多能補貼三年的社保費用!
這項政策,是各地政府為了促進就業,給就業困難人員的社保補貼。
這種補貼的特性就是先繳費,然後領補貼,所以在申請社保補貼之前,一定要按時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根據2020年國家發布的社保政策,只要女性滿40歲,男性滿50歲的靈活就業繳納社保人員,就可以申請4050補貼。因為地方性政策不同,所以補貼的標準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地區是按照社保繳納費用的40%直接補貼給個人,有些則是按照每月335元的標準,先繳納後補貼。
4050補貼一般可以領取三年,最長是五年。在距離退休時間不足5年的情況下申請4050補貼,部分地區是可以一直領取到退休的,也就是最長年限。
再次提醒:「社保掛靠」不靠譜!
請各用人單位和廣大參保人以合法途徑參保哦!
來源: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