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傳媒9萬元也拿不出被大成律所追殺破產 中信證券是主辦券商

2021-01-11 凌通社

盛世傳媒9萬元也沒有被大成律所申請破產

中信證券是主辦券商

對於在股轉系統掛牌的盛世傳媒(837622.cc)老闆王朝暉來說,1月1日收到的新年禮物是大成律師事務所提出,廣州法院批准的破產申請。

為9萬元錢就限制人家法人高消費,還要申請人家公司破產,凌通社覺得在這個疫情當中,有點不講武德。

這家在股轉系統掛牌的公司經營也真的很爛,運氣也非常不好,主業電影等都被疫情打的稀巴爛,反正是悽悽慘慘戚戚,凌通社看了一下,公司發了2019年中報之後就沒發年報了,還被證監會廣東局處罰了。

公司的主辦券商為中信證券華南公司(原廣州證券),雖然說券商弄這種公司也收不到幾個錢,不過自己的客戶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中信證券也夠丟臉的。

9萬元錢沒辦法執行 大成律所鍥而不捨追殺破產

申請人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大成所)以被申請人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世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本院執行局申請將(2020)粵01執3098號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本院執行局經審查作出移送破產審查決定書,將該案移送破產審查。

9萬元是法律服務合同 估計就是掛牌年費吧

關於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與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法律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20)穗仲案字第3168號裁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因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根據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的申請,本院於2020年7月9日立案執行,立案標的為100666.95元。在執行過程中,本院已向被執行人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出了執行通知書和報告財產令,責令被執行人履行債務並報告財產情況。但被執行人至今未向本院報告其財產情況,亦未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同時,本院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本院天平網查控系統查詢了被執行人的銀行、證券、工商、車輛及本轄區內不動產登記等信息以及本院執行人員到被執行人的住所地進行現場調查,均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2020年8月,本院對被執行人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法定代表人王朝暉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中信證券例行公告 好像和他無關一樣

(二) 風險事項情況

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世傳媒」或「公司」)未能在 2020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 2019 年年度報告的披露工作。2020 年 10 月 21 日,全國中 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全國股轉系統」)對盛世傳媒出具了《關於終 止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掛牌的決定》(股轉系統發[2020]1038 號), 主要內容如下: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你公司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披露 2019 年年度報告。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第 4.5.1 條第(三)項的 規定,我司決定終止你公司股票掛牌

證監會早就發過行政監管

截至2020年4月30日,盛世傳媒未按期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且不符合《關於做好當前上市公司等年度報告審計與披露工作有關事項的公告》(證監會公告〔2020〕22號)等規定的延期披露年度報告相關情形。上述行為,違反了《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十二條第一款等相關規定。

盛世傳媒董事長、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王朝暉未按照《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條的規定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公司問題似乎和民間借貸有關

可憐的老闆被限制高消費

其實2019年年中還活著

相關焦點

  • 盛世傳媒違規收警示函 主辦券商為中信證券華南公司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9日訊 證監會廣東監管局網站昨日公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0]138號)顯示,經查,廣州盛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世傳媒」,837622)存在以下信息披露違規行為:  截至2020年4
  • 中信證券又漲工資了 其他9大券商中卻有7家「降薪」了
    中信證券薪資最高隨著中報悉數披露完畢,A股上市券商的薪酬情況也浮出水面,基金君以上半年盈利表現突出的十大券商為統計樣本,計算了他們員工上半年的薪酬情況。其中,中信證券以35.70萬的上半年人均薪酬碾壓其他券商,其支付給職工的薪酬總數達到31.92億元,最新員工為8941人,盡顯財大氣粗的氣質;其次是海通證券,上半年員工的人均薪酬為33.58萬元,雖然其支付給職工的現金總數只有18.97億元,但其員工數也只有5649人,顯示了「人少好分錢」;國泰君安則以26.84萬元的人均薪酬排名第三
  • 鄭重看股:從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合併傳言看國內券商的差距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自從10天前市場傳出中信建投證券與中信證券合併的消息後,儘管涉事兩方均已闢謠,不過包括兩家公司內部員工都認為「合併是十有八九的事情」。還在昨天,與一位律所的律師朋友聊起這件事時,他還認定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2019年134家公司IPO,中介機構收入排名(保薦/律所/審計)
    截止2019年10月25日,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共計134家公司成功上市,中介發行費用總計869507.57萬元,其中保薦承銷費711438.50萬元,審計費用102525.06萬元,律師費用55544.02萬元(說明:為了便於統計,一個項目多家中介聯合參與的只統計至主承銷商,不重複計算)單位:萬元券商券商收入前三分別為中信證券、中信建投
  • 中信證券穩坐券商「鐵王座」
    中信證券獲第11個淨利潤冠軍,華泰證券升至第三,增速47.94%;IPO通過率降低,投行人士稱「有壓力」截至4月4日,23家上市券商公布2017年業績,數據顯示,23家上市券商2017年完成淨利潤780.89億元。
  • 中信證券等9家券商已開通科創板轉融通業務權限
    摘要 【中信證券等9家券商已開通科創板轉融通業務權限】5月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券商人士處了解到,目前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銀河證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國信證券和招商證券等9家券商已開通科創板轉融通業務權限,並已展開相關系統測試
  • 華龍證券「吞下」大項目,中信證券為何甘做「雷鋒」?
    兩位保代稱得上是華龍的「老將」,分別於2009年、2003年入職華龍證券,華龍近年來多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投行項目(如讀者傳媒、藍盾光電等)均有陳立浩參與。彼時的華龍證券雖然被稱為券業黑馬,但其投行業務的江湖地位遠不及中信證券。那麼,這個影視行業的大單,保薦券商為何從中信變成華龍?
  • 【獨家】中信信享盛世系列募集背後:1隻延期、4隻失敗,4865位客戶...
    「券商資管產品現秒殺」等此類報導至今仍然能查閱到。26隻產品:總吸金近70億元根據中信證券發布的相關產品成立公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中信證券信享盛世系列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中信證券信享盛世系列)自中信信享盛世1號起,至中信信享盛世30號結束,總計26隻產品組成(其中沒有中信信享盛世4號、13號、14號和24號)。
  • 民慧股份財報信披違規收警示函 時任主辦券商中信建投
    公司於2018年11月23日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873082,主辦券商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後於2020年3月2日變更為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持續督導工作指引(試行)》第九條規定:主辦券商應督導掛牌公司建立健全並有效執行內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於會計核算體系、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等制度,以及對外擔保、重大投資、委託理財、關聯交易等重大經營決策的程序與規則等。
  • 驚動A股:中信證券也要清倉減持!100億賣掉中信建投一股不留 中信建...
    摘要 【驚動A股:中信證券也要清倉減持!100億賣掉中信建投一股不留】6月25日傍晚,證券圈出了一件大事。中信建投一則公告,震驚了所有人,股東之一的另外一家券商中信證券,打算清倉減持了!
  • 券商年終獎有多厚?中信證券淨利潤117億!天風證券淨利增80倍!
    券商向來有「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的說法。就在前些天,有媒體報導中信建投員工年終獎集中在85個月至250個月之間,拿600萬年終獎不是難事兒。雖然隨後就遭到中信建投方面的闢謠,表示媒體報導與事實不符,但是明白人都知道,中信建投整體年終獎大概率會高於上一年,各大券商今年這年終獎少不了。這自然得益於2019年的股市行情。2019年,上證綜指從2440點漲至3000點以上,整體漲幅23.71%;深證成指全年漲幅44.08%;創業板指漲幅達43.79%。
  • 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張新明、許東)
    二、大成律所是粵傳媒收購香榭麗項目的法律顧問2013年9月28日,大成律所與粵傳媒籤訂《專項法律服務合同》,擔任粵傳媒收購香榭麗項目專項法律顧問。但大成律所在其出具的《法律意見書》中,只列示了香榭麗與6家客戶籤訂的重大業務合同,其中,與重慶翰宗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翰宗)、北京新速通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籤訂的合同均存在虛假業務,僅在2012年與重慶翰宗發生的虛假業務,便導致香榭麗虛增收入1651萬元,佔香謝麗2012年收入的6.88%。在大成律所的工作底稿中,只保留了10家公司的業務合同或訂單複印件,以及2家公司工商登記資料的查詢記錄。
  • 12家券商兩融業務違規 中信證券暫停新開戶三個月
    根據檢查結果,發現有12家券商出現違規問題,並作出了相關處理,其中,暫停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等三家證券公司新開融資融券帳戶三個月,並對招商證券、民生證券等九家券商採取行政監管措施。但檢查發現,部分公司存在違規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向不符合條件的客戶融資融券、未按規定及時處分客戶擔保物、違規為客戶與客戶之間融資提供便利等問題。此外,個別證券公司還存在整改不到位、受過處理仍未改正甚至出現新的違規等問題。   證監會對12家券商的違規行為做了通報及處理。
  • 中信證券等十券商被自律監管處罰:為4807投資者違規開戶
    吃罰單的這10家券商分別是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山西證券、中信證券、中航證券、恆泰證券、東莞證券、紅塔證券、湘財證券和川財證券。「實在無語。」有券商訴苦說。  通過核查發現,8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根據相關規定,對10家未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主辦券商採取了自律監管措施:  對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和山西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的自律監管措施;對中信證券
  • 中信建投等10家券商吃罰單 違規開戶成最大罪狀
    轉自微信公眾號: 券商中國監管層嚴查新三板合格投資者行動再出「狠招」,曾被股轉系統稱為「守門人」的券商首當其衝。通過核查發現,8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根據相關規定,對10家未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主辦券商採取了自律監管措施:對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和山西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的自律監管措施;對中信證券、中航證券
  • 中信證券等十家券商被自律監管處罰:為4807名投資者違規開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監管層嚴查新三板合格投資者行動再出「狠招」,曾被股轉系統稱為「守門人」的券商首當其衝。  8月23日,全國股轉系統一次性給10家券商開了罰單,緣由是「部分主辦券商存在違規開戶等未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的違規行為。」   吃罰單的這10家券商分別是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山西證券、中信證券、中航證券、恆泰證券、東莞證券、紅塔證券、湘財證券和川財證券。「實在無語。」有券商訴苦說。
  • 航母級券商方向未變,答案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
    先是一片歡呼聲中北車率先中標,接著南車開始發起價格戰的攻勢,開出了127萬美元/輛的價格……現在地鐵都是千萬起,這個價格比同時報價的其他競標對象給出的200萬美元/輛要低太多了,簡直就是6折白菜價。這種價格要是能賺錢,鬼才信!按照一般的商業規律,但凡是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企業就不會有精力搞研發創新。
  • 中信證券淨利速降48.49% 券商老大之爭或再起
    對於2016年度業績普遍遭「腰斬」的券商行業來說,業內老大——中信證券(600030)也未能倖免,淨利潤103.42億元,同比下滑幅度已達到48.49%,與第二名的差距在迅速拉近。  中信證券稱,2016年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年末收盤同比分別下跌12.31%、19.64%。
  • 今年10家券商員工違規炒股遭罰:中信證券國聯證券榜上有名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7月18日訊(記者劉小菲 見習記者熊若煬)今年以來,券商員工因違規炒股和私下接受客戶委託理財被罰事件頻發,其中7月13日一天就有兩人收到監管機構下發的行政處罰書,所在單位分別是財達證券和中信證券。
  • 券商股瘋漲!中信建投市值一度超過中信證券,兩家合併機會有多大?
    從技術上看,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港股06030)合併不存在問題,A+H上市公司合併方面,已有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重組為中國中車(港股01766)的先例。進入2020年下半年,滬指三連陽,強勢站上3150點,券商股瘋狂拉升,掀起漲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