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BL-R620型儀器簡介
ZBL-R620混凝土鋼筋檢測儀,是一種可攜式無損鋼筋測量儀器,能夠在混凝土表面測量鋼筋的位置、鋼筋直徑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測量鋼筋分布和鋼筋走向。
儀器的組成部件:主機、傳感器及信號線等。主機上有液晶顯示屏、操作菜單鍵、存儲鍵、返回鍵、確定鍵、上下左右鍵、電源開關等按鍵以及UBS接口等。
二、ZBL-R620混凝土鋼筋檢測儀的功能
測量鋼筋保護層厚度
確定鋼筋的位置、分布及走向
測定鋼筋直徑
存儲保護層厚度
顯示編號內保護層厚度的統計數據
三、主要技術指標
1、保護層厚度測量範圍
受測量鋼筋直徑的影響,測量要求:鋼筋直徑¢6 mm ~¢50 mm(具體如右圖)
第一量程保護層厚度:6~90(mm)
第二量程保護層厚度:10~180(mm)
2、保護層厚度測量,儀器允許誤差
±1~±4 (mm)
3、鋼筋直徑測量範圍
鋼筋直徑測量範圍:¢6 mm ~¢32 mm(受鋼筋實際保護層厚度的影響,如下圖)
4、鋼筋直徑測量,儀器允許誤差
±2~±4 (mm)
5、數據存儲容量
25000個測點
6、工作環境要求
環境溫度:-10℃~+40℃
相對溼度:<90%H
電磁幹擾:無強交變電磁場,如大型電磁鐵、變壓器等附近
四、ZBL-R620混凝土鋼筋檢測儀的使用
1、菜單界面的內容和參數設置
1)開機界面;按下開關鍵後,主機開始工作,屏幕上顯示開機界面,該界面顯示儀器的一些信息:製造企業名稱、儀器名稱、儀器版本號、剩餘電量等
菜單界面開機界面過後,將自動進入菜單界面(在測量狀態下,也可按菜單鍵調出該界面),該界面用來設置測量參數以及進行數據查看、傳輸和刪除操作。
2)數據編號、預設直徑、最小厚度、數據顯示、數據傳輸、數據刪除等
3)菜單界面設置的統一步驟
a、按「上、下」鍵,選擇不同的菜單選項
b、按「確定」鍵,進入當前選項
c、按「菜單」鍵,返回菜單選擇狀態
d、按「返回」鍵,返回測量狀態
e、按「左」鍵,開/關鍵,背光電源切換
4)數據編號
每一個數據編號應與被測量構件應建立一一對應的關係,每個構件測出的保護層厚度可以按照數據編號進行存儲,每個數據編號中最多可以存儲256個保護層厚度值
a、在測量狀態下,按「菜單」鍵調出菜單界面)
b、按「上、下」鍵,選擇「數據編號」選項
c、按「確定」鍵,數據編號末位數字下出現選擇光標
d、按「上、下」鍵,調整該位數據;按「左、右」鍵,選擇其它數據位(即個位、十位、百位),最大值為999
e、按「菜單」鍵,返回菜單選擇狀態
f、按「返回」鍵,返回測量狀態
5)預設直徑
該參數是測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最重要的參數,如果該參數與被測鋼筋的實際直徑有差異,則保護層厚度的測量準確度會有一定誤差。
設置依據:應依據設計資料進行該參數設計;如資料不全,應先測量鋼筋直徑,然後依據測量結果設置;GB1499-1998中規定的¢6 mm ~¢50mm共15種規格
設置方法:與「數據編號」設置基本相同,如下圖
6)最小厚度
該參數用來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否滿足最小設計厚度。
在正常保護層厚度測量時,該參數設置為0
設置方法:同「數據編號」設置
7)數據顯示
顯示已存儲的數據
操作方法:
1、在測量狀態下,按「菜單」鍵調出菜單界面
2、按「上、下」鍵,選擇「數據顯示」選項
3、按「確定」鍵,進入數據顯示界面(圖示介紹):
左側為編號區,按照編號存儲的先後倒序排列
右側為數據顯示區,顯示當前編號中存儲的數據原始測量數據及統計數據,包括:預設直徑、數據個數、最大/最小值、平均值等
3.1、按「上、下」鍵,選擇需要查看的數據編號
3.2、按「確定」鍵,進入數據查看狀態,此時當前編號區中和選擇方框變為下劃線
3.2.1按「上、下」鍵,翻頁查看數據
3.2.2按「返回」鍵,返回數據編號狀態
4、按「菜單」鍵,返回菜單選擇狀態
5、按「返回」鍵,返回測量狀態
8)數據傳輸
將儀器已測量並存儲的數據傳輸到計算機,可採用計算機操作和儀器操作兩種方法。
計算機操作方式(如右)
儀器操作方式(同數據編號)
用UBS線將儀器和計算機連接起來
運行計算機上的數據傳輸軟體,選擇數據類型(回彈數據或鋼筋檢測數據)
點擊「傳輸」,輸入文件名
點擊「保存」
9)數據刪除
數據刪除:刪除已存儲的數據
操作方法:同「數據顯示」
注意:該項功能將刪除全部數據,如果需要保存數據,應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
10)參數狀態區的內容
量程指示:顯示當前使用的量程
測量方式指示:顯示當前的測量方式
存儲方式:顯示當前的存儲方式
其它一些顯示的測量參數,如數據編號、預設直徑、最小厚度等,都是在菜單界面中設置的,可通過返回菜單界面重新設置。
11)量程指示
顯示當前使用的量程,可按右鍵進行一、二兩個量程間的切換。
第一量程——用於保護層厚度較小的場合。
第二量程——用於保護層厚度較大的場合
12)測量方式指示
顯示當前的測量方式,可按向下鍵進行一般測量和密集鋼筋測量的切換
顯示形式:
如#——表示密集鋼筋測量方式,適用於鋼筋間距較小,如梁類構件和柱類構件,有時鋼筋淨間距在1.5倍的直徑左右
如空白——表示一般測量方式,適用於 構件鋼筋間距較大的測量,如板類構件
13)存儲方式
顯示當前的存儲方式
可按右鍵進行手動存儲和自動存儲兩種方式的切換,
2、測量界面的內容和參數設置
滾動條:提示當前傳感器與鋼筋的相對距離
空白——傳感器有效感應範圍內無鋼筋
增長——傳感器在向靠近鋼筋的方向行動
縮短——傳感器在向遠離鋼筋的方向行動
信號值:當前傳感器接收到的信號幅度值,信號值越大,傳感器距離鋼筋越近
存儲數:當前數據編號中已存儲的保護層厚度值個數
當前距離:當前傳感器與鋼筋相對位置的等效值,該值越大傳感器離鋼筋越遠,當等效值超過傳感器測量範圍時,該值顯示0。當前距離的最小值即為保護層百度值。
保護層:顯示按預設鋼筋直徑測量的保護層厚度值,(儀器自動鎖定)。
鋼筋直徑:顯示實則的鋼筋直徑
3、一般測量步驟
a、參數設置
b、系統復位
c、確定鋼筋位置
d、確定鋼筋走向
測量鋼筋保護層厚度
測量鋼筋直徑
e、數據復位
在檢測過程中應每10分鐘左右進行一次該操作,對測量數據有懷疑時,也可復位後再次測量。
f、確定鋼筋位置
目的:探明鋼筋分布情況:一般應首先定位上層鋼筋(或箍筋),然後在兩條上層鋼筋(或箍筋)中間選定掃描線測量來定位下層鋼筋(或主筋))
g、確定鋼筋走向
前提:已確定鋼筋位置(上的一個點)
方法一:確定鋼筋位置後,在鋼筋正上方左右旋轉傳感器,當信號值最大當前距離值最小時,此時傳感器與鋼筋平行,傳感器走向即為混凝土內部被測鋼筋的走向。
方法二:在相互平行的兩條測量線上分別測量鋼筋位置,兩個位置的連線即為被測鋼筋走向。
4、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測量方法
1)不知鋼筋直徑
1.1儀器復位(測量步驟1)
1.2精確判定鋼筋位置(測量步驟2)
1.3按向上鍵,即可測量鋼筋直徑和保護層厚度(該保護層數值前有向右箭頭以區別)
2)已知鋼筋直徑
2.1輸入設計鋼筋直徑
2.2復位
2.3判定鋼筋位置
2.4屏幕顯示鎖定的保護層厚度值即為當前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2.5手動存儲狀態下按存儲將當前值進行保存(自動狀態下,儀器將自動保存)。
3)最小鋼筋保護層厚度測量
目的:
a、檢查模板拆除後,鋼筋是否撐出;
b、快速檢查保護層厚度是否滿足最小設計值。
4)操作方法:
a、設置預設直徑值為被測鋼筋直徑
b、設置需要報警的最小保護層厚度值
c、掃描被測物體,當保護層厚度小於設定值,蜂鳴器報警。
優點:用戶可以用較快的速度進行掃描而不用注意屏幕顯示
5、鋼筋直徑的測量方法
1)復位操作
2)、精確判定鋼筋位置
將傳感器放置在被測鋼筋的正上方,並與被測鋼筋平行;按向上鍵,顯示鋼筋直徑和保護層厚度測量結果
3)移動傳感器,報警提示附近有鋼筋存在
4)反向移動傳感器,使得當前距離值與保護層值一致
5)旋轉傳感器,使得信號值最大;
6)按向上鍵,測量出鋼筋鋼筋直徑和保護層厚度。
注意:在測量過程中,也能測出鋼筋保護層的大小,該值前面有一向右的實心三角形,以區別依據預設直徑值測出的保護層厚度值
當保護層厚度超出右表「鋼筋直徑測量範圍」時,儀器顯示「厚度太小」或「厚度太大」時,將無法測出鋼筋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