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喊爸爸媽媽」預防孩子走丟,這句自救名言要告訴他

2020-12-20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數據,「每年中國走失20萬兒童,但是找回率只有百分之一」,這樣看似簡單的數據,但背後卻是數十萬個家庭的骨肉分離,甚至家破人亡,實在讓人心驚。所以,我忍不住在這裡多嘮叨一句:父母跟孩子外出,務必要牽好孩子,不要跟孩子分開走,以防和孩子走散。

不過,說句不好聽的話,天災人禍,有的時候防不勝防。為了防止孩子和父母走散,最後找不回來。家長還是應該告訴孩子,萬一發生走失事件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如果和家長走散,不要喊「爸爸媽媽」

這裡首先建議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和家長走散,不要喊「爸爸媽媽」。這是孩子走失後,最重要的自保之一。因為,通常情況下,孩子和父母走散,孩子都會著急大哭,大喊「爸爸媽媽」,希望父母聽到自己的聲音,早點出現在自己面前。但是,孩子這樣做等於直接告訴壞人自己走丟了,壞人會趁機對孩子下手。孩子在沒有父母的保護下,情況不容樂觀。而且,孩子在走失的情況下,大喊大叫,也是在消耗自己的體力,對自己的身體非常不利。

父母告訴孩子,如果和家長走散,不要喊「爸爸媽媽」,就等於給父母和孩子自己爭取更多找到對方的時間。孩子自己也會更加安全,短時間內不會置於險境。父母不讓走失的孩子喊「爸爸媽媽」,那孩子應該怎麼做呢?

站在原地乖乖等待爸爸媽媽:孩子走丟後,父母大多會依照原路找回孩子,如果孩子四處亂走,反而增加父母尋找孩子的困難程度。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走丟後不要亂走,待在原地等爸爸媽媽。如果可以,也要告訴孩子儘量控制走丟後手足無措的情緒,不要讓人看出來,孩子也會更加安全。

向身邊穿工作制服的工作人員求助:孩子走丟後,面對人來人往複雜的人群,很難判斷誰可以信任,誰不可以信任,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父母應該告訴孩子,走丟後穩定情緒,看見穿工作制服的工作人員,要積極尋求幫助。告訴對方自己的狀況,一般都能夠幫助他及時找到爸爸媽媽。

父母帶孩子出門,最好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其實,對於孩子防走丟這件事情,父母最好的措施就是,前期做好預防,不讓孩子走丟。因為孩子自救的能力差,有的時候父母教得再好,當突發情況來臨的時候,孩子還是會做出一些失智的行為。

為了防止孩子走丟,家長在和孩子一起出門的時候,儘量給孩子穿著顏色鮮亮,有辨識度的衣服,方便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孩子。還有就是,如果孩子年齡太小,父母最好抱著孩子更加安全。若是家長不自信一個人能把孩子帶出去,然後再平安地帶回來,最好邀請家裡人的幫助,一起保護孩子的安全。

相關焦點

  • 萬一孩子走丟了,如何在24小時內快速找回?
    後來聽旁邊的服裝店老闆說,他們帶著兒子來逛街,媽媽試衣服去了,爸爸忙著低頭髮消息,一不留神孩子就不見了。孩子丟了,是每個家庭都不能承受的噩夢。在我們身邊、網絡上,總是有孩子一不留神就走丟,或被人販子拐走、偷走。萬一發生這樣的事,你知道在第一時間應該怎麼辦嗎?
  • 3歲女童走丟,孩子在廣播喊爸爸名字時,商場裡全是哈哈哈哈哈
    可偏偏,事與願違,總有一些父母,或是因為人潮擁擠,或是孩子調皮,讓孩子走丟了。當父母的,當場都要急死。保安:這稱呼真喊不出口好在,如今大部分商場,都有比較安全的安保措施。保安看一個3歲的女孩,趴在有玩具的櫃檯,但半天身邊沒有大人來照顧,他覺得可能孩子走丟了。只是保安也沒想到,最難的狀況,現在才剛剛開始。3歲的孩子,說話不利索,怎麼問孩子爸爸的名字,孩子也說不出來。
  • 【注意】春運期間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我們走散了,不要喊爸爸媽媽
    為了孩子的安全和家庭的完整,今天,小微一定要和爸爸媽媽們說說兒童防走失、防拐這件大事。  拐走一個孩子,有多容易  前段時間,江蘇的一個幼兒園做過一個實驗,由家長們扮演「人販子」,帶著玩具、糖果等去誘惑孩子。  沒想到,孩子們都毫無戒備之心,僅僅20分鐘,就騙走了46個孩子。
  • 3歲女孩在商場走丟向保安求助,廣播喊出爸爸的名字,全場沸騰
    一個小孩走丟了,告訴警察叔叔,爸爸叫「死胖子」。2歲左右的小孩子管爸爸叫「老公」。孩子喊爸爸,爸爸不搭理,孩子喊「胖子」,爸爸就聽見了,這不是逼著孩子起外號嗎?應該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姑姑等的名字,至少要讓孩子背過其中一個的電話號碼。對於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大多說話比較利索,記憶力也很強,教上幾遍就能學會。我家二寶就是在2歲多教會的,孩子也很喜歡學,就是感覺好玩而已。教孩子這些信息,一旦發生走丟的情況,孩子也能準確說出來,加快找到父母的速度。
  • 爸爸怕女兒走丟,不料防護措施引熱議,網友:這心也太大了
    爸爸只是怕女兒走丟而已,不料防護措施引發熱議,網友:這心也太大了利用防丟牽引繩現在帶孩子出門,媽媽們不想太束縛孩子,又怕孩子走丟,通常會使用牽引繩防丟娃。這種情況很危險,所以就需要家長控制好孩子與自己的距離,並叮囑孩子不要繞圈亂跑。
  • 讀繪本《我不會走丟》有沒有你不知道的妙招?防止和孩子走散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活動的範圍也越來越大。家長不但要讓孩子時時刻刻在自己的視線範圍裡,而且也要教給孩子一定的防止走丟的知識和方法。今天分享的繪本《我不會走丟》就是這樣一本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的圖畫書。這本書是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系列繪本中的一本,主要講述了孩子走丟後的自救措施。孩子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
  • 遇到人販別只喊救命,這三招趕緊教給孩子
    2.遇到大人尋求幫助的時候,要馬上拒絕,因為大人不可能找孩子幫忙,他們應該去找大人。3.跟父母走散了要冷靜,不要大哭,因為哭就是在告訴別人,自己走丟了。5.帶孩子外出的時候,最好能給他穿上顏色比較鮮豔的衣服,這樣不容易走丟,也更容易找到。6.和孩子走散後,要第一時間報警或者聯繫安保人員,有條件的話要馬上調監控。
  • 旅遊路上,爸爸讓女兒一個人扛下所有,路人紛紛點讚:防走丟神器
    所以面對孩子走丟,要及時的尋求幫助進行「自救」。第二:及時報警之前在逛商城的時候,看到一位慌張的母親找不到自家的孩子,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在商場裡亂竄,直到自己搜尋了半個小時無果之後,才在周邊路人的幫忙之下報了警。
  • 3歲女童商場走丟求助保安,當廣播喊爸爸名字時,全場都坐不住了
    3歲女童商場走丟求助保安,當廣播喊爸爸名字時,全場都坐不住了說起在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事情,張先生依然是心有餘悸,當時她帶著她自己三歲的女兒在逛商場和很多的孩子都是一樣,女孩子看到玩具就會變得挪不開步,可是張先生對此卻沒有任何的一些興趣,也只是在一旁不停地去催促著孩子。
  • 「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啊?」女兒走丟,爸爸媽媽擔心死了
    和夏教師一起學習全天下沒有家長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走丟,這是爸爸媽媽最擔心,最害怕的事。可這樣的事情卻時有發生。就在這個國慶長假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就講起了發生在她家裡的的一件揪心的事。這天,爸爸媽媽帶著女兒去大街上玩。小嬌左手拉著爸爸,右手拽著媽媽,撅著小嘴,衝他們撒嬌:「爸爸媽媽好久沒有帶我出來玩了!我今天一定要玩個夠!」爸爸抱起小嬌,充滿歉意地說:「今天聽你的,你說要什麼就要什麼,你說去哪兒就去哪兒!」「你說的可是真的!我要氣球!」小嬌讓爸爸給她買了一個小兔子樣式的氣球,然後蹦蹦跳跳地擠進人群中。 「小嬌,慢點兒!等等我們!」
  • 孩子走丟,孩他爸竟一無所知…
    1月10日一名六七歲的小男孩在路邊哭泣交警迅速與孩子爸爸取得聯繫讓人沒想到的是爸爸對孩子走丟的事竟一無所知事情經過↓1月10日下午六點多,市交警一大隊湯陵中隊民警在市區農貿城路口執勤時,發現一名六七歲的小男孩
  • 4歲男孩意外走丟,慌亂中記住媽媽的叮囑,網友:教科書式教育
    文/晨曦媽媽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對待孩子真是「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摔」,生怕出現一點意外。可是即使保護得如此周全,仍然會有紕漏的時候,尤其是孩子走丟後找不到家,這可能也是每位父母最害怕的一件事,不過有些父母為了預防此事,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記住父母的聯繫方式和家庭住址等相關信息。
  • 孩子走丟後,教你24小時內快速找回來(強烈建議你收藏)
    所以家長們為了我們的寶寶,為了我們的家庭幸福,除了保持警惕,平時做好預防工作之外,還要學會孩子走丟的應對方法,如何快速找到孩子。一般來說孩子走丟的24小時是找回的黃金時間,家長該怎麼找呢?請大家認真的閱讀以下內容。
  • 丟了爸爸又丟媽媽,還有一對「馬大哈」父母連兒子走丟了都不知道...
    「天氣這麼冷,這麼小一個孩子獨自走在濱海大道上哭著找爸爸媽媽,附近也沒人,我不放心只能送來請你們幫忙了……」「你叫什麼名字呀?」「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知道嗎?」值班民警褚超飛低下身幫小男孩擦去眼淚,並耐心詢問他的家庭情況,小男孩說自己叫小凱(化名),並說出了父母的姓名,但是不知道聯繫方式及家庭住址。說起爸爸媽媽,小凱又忍不住哭起來:「我要爸爸……」褚超飛將小凱抱起來,給他唱歌、講故事,卻怎麼都哄不好,這名90後民警頓時手足無措。
  • 3歲萌娃意外走丟,上演教科書式尋家!你是這樣教孩子的嗎?
    家長自己要多加警惕,也要教孩子一些相關的安全常識,有警惕性、自救能力!案例1:3歲萌娃意外走丟,上演教科書式尋家!孩子走丟的時候,一般都會比較慌張,但這位小萌娃卻異常淡定,好像自己不是走丟了,而是跟著警察叔叔串門去一樣!
  • 孩子走丟,家長著急,預防走丟、撫平創傷才是父母的首要任務
    3歲左右女孩正想擁抱爸爸,可沒想到迎來的卻是爸爸的一頓拳打腳踢,網友紛紛表示:男子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責任導致女兒走丟,竟然還對女孩下手這麼狠,真的是枉為人父!另外孩子走丟期間受到的這些創傷足以讓他們認識到事態的重要性,作為家人如果這個時候再去責罵找到的孩子,則會對他們造成更大的傷害。1.切忌打罵孩子、給孩子貼標籤「你個臭小子跑哪裡去了?下次再走丟就不管你了!」孩子走丟被找回後這句話很多家長都會脫口而出,然而這並不可取。
  • 爸爸媽媽故意將4歲孩子丟超市,孩子的表現出乎意料
    走到結帳處的時候,和老公轉身發現安安還在玩具區停著,不知怎麼的老公突然跟小倩說,我們兩個一會先躲起來,看看安安以為自己走丟後會有什麼反應。小倩想了一會看了看還站在原處的兒子,心想這樣也好可以給他一個教訓,讓他知道出門在外一定要緊緊地跟著爸媽,然後再給兒子進行教育。
  • 你有沒有教過孩子,走丟了怎麼辦?防走失教育不能不提
    >我閨蜜家的女兒叫珊珊,三歲了,別人都說爸爸和女兒親,但是在珊珊的家裡,爸爸從來都是缺席的,從出生起,爸爸就很少抱珊珊,之後由於爸爸工作忙碌,也很少陪珊珊,閨蜜也忙於工作,平時都是和奶奶帶著珊珊,國慶結束後,爸爸媽媽又去打工了,珊珊正是貪玩的年紀,每當奶奶說要去逛街的時候,珊珊必定哭鬧著讓奶奶將自己帶上,在街上逛街的時候, 奶奶總是緊緊牽著珊珊的手,怕人來人往的把珊珊弄丟了,但有一次還是疏忽了
  • 「不要再喊媽了,你沒有爸爸嗎!」
    其實被孩子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如果什麼事情都喊媽,那麼就很可能從「母慈子孝」,變成了「雞飛狗跳」,有些甚至要入院治療。所以在生活中,媽媽們要提前做好準備,適當的放手和退出,同時讓爸爸們介入其中。
  • 不要再喊媽了,你沒有爸爸嗎?
    其實被孩子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如果什麼事情都喊媽,那麼就很可能從「母慈子孝」,變成了「雞飛狗跳」,有些甚至要入院治療。所以在生活中,媽媽們要提前做好準備,適當的放手和退出,同時讓爸爸們介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