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春運期間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我們走散了,不要喊爸爸媽媽

2020-12-13 大河報網

  馬上就是春節了,本來是團圓的節日,可是由於人口的大量流動,也到了兒童走失、拐賣兒童的高發期。

  小微的朋友圈今天就被一則尋人啟事刷屏了:

  也請看到這則信息的朋友們多多留心,幫忙轉發~天氣寒冷又臨近春節,真心希望孩子能夠早日地安全找到!

  為了孩子的安全和家庭的完整,今天,小微一定要和爸爸媽媽們說說兒童防走失、防拐這件大事。

  拐走一個孩子,有多容易

  前段時間,江蘇的一個幼兒園做過一個實驗,由家長們扮演「人販子」,帶著玩具、糖果等去誘惑孩子。

  沒想到,孩子們都毫無戒備之心,僅僅20分鐘,就騙走了46個孩子。

  孩子們出門時,還不忘開心的和保安叔叔說再見……

  有的家長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在家的時候明明三令五申,沒想到孩子還是樂呵呵的跟著陌生人走了。

  兒童防拐教育,沒那麼有用

  很多媽媽會說,自己一直強調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和陌生人走,別拿陌生人的玩具,孩子也答應的好好了啊。

  那為什麼壞人來時,孩子還是被騙了呢?

  因為對於小孩子來說,聽懂了≠能做到。而且人販子的手段,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高明。

  看過一個視頻,記錄了一個完整的拐賣兒童的過程,根本不是我們想像的一塊糖,一件玩具那麼簡單……

  

  看到人販子的心機有多深了麼?

  整個拐賣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個多小時。

  一開始是欲擒故縱,沒有直接和孩子接觸,而是放一個玩具在花壇邊。

  我們只教孩子不要玩陌生人的玩具,可沒教他沒人管理的玩具也不能玩呀。

  我們猜想,這個時候,人販子應該是一邊一邊觀察孩子,一邊和附近的人套近乎。

  不然怎麼會有後面的「你的孩子和你家親戚往那邊走了」這樣的旁觀者的話述。

  然後,在孩子玩的開心的時候,他再去接近孩子,初步接觸,讓孩子放鬆警惕。

  之後,又帶著孩子去買好吃的,但這時,他並沒有直接拐走孩子,而是把孩子送了回去。

  我們告訴孩子人販子會把他拐跑,可這個人並沒有。

  而孩子這時,就已經完全信任他,把他當做「熟人」了。

  最後,就是我們看到的,孩子再一次和人販子親密的走了,可卻再也沒回來。

  專注兒童反侵害訓練工作6年,曾從事刑警和情報分析工作的張永將老師曾提到:

  孩子被拐,不是因為吃了誰的東西、拿了誰的玩具,而是他的辨識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不夠,不足以和一個經驗豐富的成年人對抗。

  所以,哪怕你做過很多的防拐教育和測試,也不要高估了孩子的防範意識和人販子的狡猾程度。

  可能有家長會問,那對此我們就毫無辦法麼?有的,但和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最該受教育的,是家長

  對於比較小的,特別是6歲以內的孩子,由於體力、智力和成人之間的巨大差距,防拐知識對他們來說,真的沒那麼有用。

  和孩子說一萬遍「別和陌生人走」,不如看好孩子,不讓陌生人有接觸他的機會。

  家長的安全意識,一刻都不能放鬆。

  別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是最好的防拐、防走失辦法。

  當然,對孩子適當的防拐教育,也是要做的。

  不過比起「防拐測試」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種教育,我更推薦教孩子一些應對已經走失的辦法。

  畢竟,每年自己走失,而被人販子鑽了空子的孩子,也不是少數。

  這些,要教給孩子

  下面這3個走失後的注意事項,記得要告訴孩子。

  ◉ 不要大喊「爸爸媽媽」

  孩子一旦和家長走散,下意識的就會喊「爸爸」、「媽媽」,可是這樣辨識度其實並不高,家長未必聽的見。

  而萬一附近有壞人,就危險了。

  有媽媽曾建議出門給孩子帶個哨子,找不到家人或者有危險,就使勁吹哨,聲音比較大,也更容易引起附近人的注意,妞們可以參考。

  ◉ 向穿著制服的人員尋求幫助。

  平時可以多給孩子指認,讓他記住警察、鐵路工作人員、空乘人員等服飾。

  告訴孩子,必要時可以尋求他們的幫助。

  ◉ 站在原地,大聲哭

  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可能一找不到媽媽就崩潰了,什麼都記不住。

  那你起碼要告訴他,可以站在原地,大聲哭,有多大聲就多大聲。

  只要吸引了足夠多人的注意,總會有人幫助報警的。

  不過也要注意提醒孩子,別隨便和別人走,能待在原地等家人是最好的。

  在這裡還想提醒大家一下,孩子被拐,最佳救援時間是在3小時以內。

  不要相信什麼失蹤超過24小時才能報警的話,切記第一時間就要報警。

  真心希望有一天,天下無拐!

  如果你有防走失、被拐的好方法

  歡迎在留言區跟大家分享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長大

來源:鄭州教育 編輯:凡聞

相關焦點

  • 「不要喊爸爸媽媽」預防孩子走丟,這句自救名言要告訴他
    所以,我忍不住在這裡多嘮叨一句:父母跟孩子外出,務必要牽好孩子,不要跟孩子分開走,以防和孩子走散。不過,說句不好聽的話,天災人禍,有的時候防不勝防。為了防止孩子和父母走散,最後找不回來。家長還是應該告訴孩子,萬一發生走失事件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 3歲女孩和爸爸走散,民警問她爸爸名字,剛一說當場人笑傻了​
    ​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看到任何東西都又陌生又好奇,所以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別讓孩子離開我們的視線,能牽著絕不丟手,不然孩子出門後看到那麼多新奇的事物,很容易走丟。當孩子剛一說她爸爸的名字後,當場的民警,還有商場工作人員都笑傻了,因為孩子說爸爸叫「死胖子」,經常聽媽媽這麼叫。沒有辦法得到真名,工作人員只好用「死胖子」這三個字代替名字,在廣播站呼叫,呼叫了很多遍之後,全商場的人都笑了,每個人都笑呵呵的。
  • 3歲女孩跟爸爸走散,求助保安叔叔後,廣播報出爸爸名字全場笑噴
    爸爸帶娃,總讓媽媽有一萬個不放心:爸爸要麼腦洞大開,花式帶娃,要麼是把娃當玩具或寵物,要么爸爸哄娃自己先睡著,真應了網友那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行」。其實,爸爸帶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這也正是媽媽不放心爸爸帶孩子的主要原因。
  • 4歲男孩在火車站和爸爸走散,孩子上演教科書級別操作,讓人驚嘆
    文/鵬爸育兒經帶孩子出門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僅要大包小包的帶著孩子需要的物品,還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父母們一般都會避免帶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不過總有些時候一定要帶著孩子出門。尤其是帶著孩子坐火車或是坐飛機的時候,父母們帶著孩子總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
  • 小朋友與媽媽走散,詮釋了教科書式找媽媽,沉著冷靜有妙招
    待在原地等家人如果孩子與家人在外面走失的話,可以告訴孩子在原地等著家人回來,這樣也方便父母將孩子找回來,告訴孩子如果有陌生人想將自己帶走的話,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這樣寶寶就見不到爸爸媽媽了。去商鋪或者營業的店鋪求助如果寶寶與家人走散了,可以告訴寶寶去附近的超市或者營業的店鋪,去尋找支付的叔叔阿姨,因為他們都有手機,會跟自己的家長進行聯繫,或者選擇報警求助,這樣寶寶走丟就不怕遇見壞人或者找不到家人了。
  • 面對出門愛亂跑的孩子,媽媽喊也不管,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剛會走路的孩子出門亂跑,只要是在安全環境下我們只要緊跟孩子即可,2歲半的孩子,已經能理解家長說話的意思,我們可以通過與孩子溝通進而訂立規矩來進行教育。1、給孩子上安全知識課可以通過讀繪本、講故事、看新聞方式,來告訴孩子出門亂跑的後果,如媽媽會找不到寶寶,媽媽會很擔心;如果遇到壞人還會把寶寶偷偷抱走,寶寶有可能再也見不到媽媽了,媽媽會特別傷心。
  • 如果你是爸爸,一定要進來看看;如果你是媽媽,一定轉給孩子爸爸
    導讀:如果你是爸爸,一定要進來看看;如果你是媽媽,一定轉給孩子爸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你是爸爸,一定要進來看看;如果你是媽媽,一定轉給孩子爸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跟父母走散了該怎麼辦?父母必須讓孩子謹記幾點
    小傢伙控制不住哭著說媽媽不見了。我的第一反應是以為家長在考驗孩子,特地躲在某個角落觀察小孩子處理特殊情況的表現,還特意四處看看了,確定了並沒有人留意我們。看著小男孩淚眼婆娑的,我趕緊安慰他不要害怕,媽媽一定很快就會回來找他的,並囑咐他不要再亂跑了,就站在超市門口,等下媽媽回來一眼就能發現他。
  • 3歲寶寶和父母走散,說出爸爸的名字後,連警察都不厚道地笑了
    ,結果自己一時貪玩爸爸媽媽又一一時粗心,竟然和爸爸媽媽走散了。還好平時爸爸媽媽教過孩子走散後應該怎麼做,小女孩很快找到了上場的保安,並且在保安的幫助下報了警,警察很快就幫助小女孩和父母相聚了。警察也對小女孩的父母進行了批評和教育,提醒他們以後外出一定要時刻看緊孩子,如果孩子被壞人帶走哭都來不及了。
  • 和爸爸在火車站走散後,4歲小男孩教科書般操作,引眾多網友點讚
    帶孩子出門一直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尤其是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能夠看見新聞,今天孩子被人販子搶走,騙走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所以家長帶孩子出門一定要注意好孩子,萬不可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這不最近看見一個小男孩在火車站的操作屬實也是驚到我了,本來爸爸帶孩子去火車站想要坐車,但是因為爸爸想要去衛生巾,就讓孩子在原地等候自己,孩子也非常聽話乖乖的等著,但是等了很長時間發現爸爸都沒有回來,這時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和爸爸走散了。
  • 這類兒童安全事故暑期常發生,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
    2.暑期正值旅遊高峰,外出遊玩時,儘量給孩子穿有醒目標記的衣服,或者戴鮮豔的帽子,這樣不小心走散後,容易在人群中快速找到。 3.家長平時要告知孩子一旦和家人走散了,該向什麼樣的人求助,比如警察、戴紅袖章的管理人員、餐廳服務臺的阿姨等,不要隨意相信陌生人。
  • 當孩子喊「媽媽」變成了「媽」,家長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有變化
    當孩子第一次叫媽媽的時候,想必家長會非常開心,媽媽想到之前為孩子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而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是這麼容易滿足。而孩子其實從小到大也會經常喊媽媽,不管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媽媽也是孩子第一個想到的人,所以媽媽和孩子之前的關係可以說非常親近。
  • 3歲女娃在商場和媽爸走散,一波教科書般自救,讓路人紛紛點讚
    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到商場中去玩耍,雖然帶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是好事,但是隨之家長也更應該要多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畢竟小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濃烈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注意的話很容易會讓孩子遇到危險。佳佳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這個周末,佳佳和自己的父母到商場中玩耍,被遊戲區的玩具吸引了目光。
  • 「不要再喊媽了,你沒有爸爸嗎!」
    其實被孩子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如果什麼事情都喊媽,那麼就很可能從「母慈子孝」,變成了「雞飛狗跳」,有些甚至要入院治療。所以在生活中,媽媽們要提前做好準備,適當的放手和退出,同時讓爸爸們介入其中。
  • 不要再喊媽了,你沒有爸爸嗎?
    其實被孩子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如果什麼事情都喊媽,那麼就很可能從「母慈子孝」,變成了「雞飛狗跳」,有些甚至要入院治療。所以在生活中,媽媽們要提前做好準備,適當的放手和退出,同時讓爸爸們介入其中。
  • 正能量||手環定位幫助地鐵裡走散的「星星的孩子」回到媽媽身邊
    12月2日,一名自閉症孩子跟媽媽坐地鐵時不慎走散,媽媽通過孩子手上戴的手環定位確認孩子在火車站地鐵站,最後通過車站工作人員站站聯動
  • 和家長走散了,你是原地等待嗎?——《爸爸去哪兒了?》賞析
    不能到處亂跑、要站在原地等……家長反反覆覆地講,孩子們卻很難理解為什麼。五味太郎創造性地使用剪切書頁的方法,記錄了小男孩尋找爸爸的過程,讓孩子徹底明白爸爸媽媽說的話! 我們仔細觀察小男孩和他的父親,雙手都背在身後,微微撅著嘴看似不高興,他們沒有身體的連接,缺乏親密感。他們一起來到商場,這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書名《爸爸去哪兒了?》一定是走丟了!
  • 不要喊「媽」|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秘笈」
    依我看,一定是這位爸爸問題,不得法,又沒把控好自己的情緒。你看,住院期間,他還時常擔心孩子作業沒有寫好。情緒低落,難以入睡,患上卒中後抑鬱。家長輔導孩子作業送進醫院的事例並不是只有夏先生一例,但均有一個共同點:情緒管理不當。其實,輔導孩子作業要講究方法和智慧。前段時間看到媽媽與孩子關於輔導作業的一份約定,為這位媽媽的智慧點讚。
  • 和爸爸在火車站走散後,4歲萌娃的「教科書操作」,獲眾人點讚
    當孩子要出門或是做一些事情,會關乎到他們的安全時,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耳邊時刻提醒孩子注意人身安全,講的次數多,就會在孩子的思想裡存在,他們就會有一些安全意識。為了讓孩子走散後,可以快速地找到父母,記得一定要讓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的號碼和名字等一些家裡的基本信息。
  • 帶娃回家過年,春運路上該怎麼注意飲食?
    很多有娃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帶娃出門旅行,在朋友圈裡曬著雲淡風輕的風景,背後卻背著大包小包,裝著孩子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穿的,還要隨時緊盯孩子,帶娃出門旅行真是「累並快樂著」。如果是發生在春運期間,又帶著比較小的孩子回家的話,累還會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