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吃下一顆蘋果,有1億細菌進入消化道,這些細菌是好是壞?

2020-12-24 騰訊網

植物攜帶的細菌對人類健康具有特殊的意義。而蘋果作為世界上最受人們歡迎的水果之一,果實中含有的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原花青素和果膠都對人類健康大有裨益。但你能否想像得到,每吃下一顆蘋果會有多少細菌伴隨著香甜可口的果肉進入自己的消化道中呢?這些進入到消化道的細菌究竟是好是壞?

近日,奧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學Gabriele Berg教授研究小組在《微生物學前沿》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給出了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一個完整的、約240克的蘋果攜帶大約 1 億個細菌,而這些細菌對人類的健康是好是壞,取決於蘋果以何種方式種植的。

1億個細菌

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它們都會對宿主的健康產生影響。食物,尤其是生食的蔬菜和水果,其攜帶的大部分微生物(主要是細菌)未經殺滅便隨著攝食過程直接進入人體的消化道內,因此了解微生物攜帶情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食物選擇可能會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從而指導我們有意識地選擇食物種類。

目前,關於蔬菜和水果攜帶微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較少,而關於蘋果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等病原體上,對其帶有的其他微生物知之甚少。結果發現,1顆蘋果攜帶的細菌總數差不多是1億,並且在果實的不同部位分布情況也不同:種子中含有的細菌數量最多,而果皮和果肉中的細菌含量最少且多樣性最高。

正如論文作者Birgit Wasserman在採訪中所說,「這意味著你無論吃有機還是常規蘋果都吃進了相同數量的微生物,但它們卻是十分不同的」。當然,如果你在吃蘋果的時候沒有吃掉種子部分的話,整個果實其他部位的細菌數量僅有1000萬個。

有機和常規蘋果不同組織中微生物的分類組成

當然無需擔心,雖然它攜帶著如此龐大數量的微生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放棄這種香甜的水果。

有機蘋果更健康

植物核心微生物群一般由其基因型驅動,並通過種子垂直傳播,與此同時,植物的生長環境也是影響其最終攜帶微生物的重要因素。

為了確定這一因素的影響,Berge小組將常規方法種植得到的、在商店中購買的蘋果與有機管理新鮮採摘的蘋果,這兩類蘋果上攜帶微生物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相對於使用常規種植方法生產的蘋果,有機蘋果攜帶了更加多樣化和均衡的微生物群落。有機蘋果不僅有著更多健康菌群,且不含常規蘋果中帶有的有害菌群。

譬如作為益生菌聞名的乳酸桿菌就僅存在於有機蘋果中,在常規蘋果則沒有發現。而常見於常規蘋果樣品中的病原體細菌——大腸桿菌-志賀氏菌則未在有機蘋果中發現。並且,有機管理的蘋果攜帶的細菌更為多樣化,這可能會起到限制每種細菌過度生長的作用,從而使細菌種類更為均衡。

除此之外,Gabriele Berg 還提到,「能夠提高草莓風味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甲基桿菌在有機蘋果中的數量明顯增多;特別是果皮和果肉,通常比種子、莖或花萼具有更多樣化的微生物群。」因此,有機蘋果比傳統蘋果更為健康美味並更有利於環境。

該項研究有力推進了我們對蘋果這種常見水果中微生物的了解,為人們通過攝入特定食物達到健康需求提供了新的科學視角和參考價值,畢竟有機蘋果和常規蘋果中有約 40% 的細菌種類對應的豐度和次序存在顯著差異。

正如Wasserman所說,「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腸道微生物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的下一步還需確認食物中微生物的多樣性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

作者:桑頌

編輯:李晨琰 陳曦(實習生)

責任編輯:姜澎

來源:科研圈、領研

相關焦點

  • 好細菌 壞細菌-光明日報-光明網
    美國基因學專家在研究了人體內幾百種不同細菌的DNA後證明,剛出生的嬰兒,其體表和體內是無菌的,但在出生後幾個小時,隨著吃奶、喝水等,一些細菌便乘機進入體內「安家落戶」。此後,「移民」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王國」。
  • 消化道細菌的分布
    腸道正常菌群 在腸道的上端,腸腔內的細菌數含量很少,一般每毫升腸液少於104,主要為革蘭陽性需氧菌。 越向下,腸腔內含菌量越多,迴腸末端革蘭陰性菌多於革蘭陽性菌,並有厭氧菌。
  • 細菌並非都是壞的,事實上無關細菌,更重要的是環境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細菌都是壞的。其實你知道嗎?細菌並非都是壞的,事實上無關細菌,更重要的是環境。正如你所知,細菌廣泛存在於我們的周圍,甚至我們體內,自19世紀起,科學進步到這樣一個程度,即我們現在知道有「好」、「壞」兩類微生物存在,這是巴斯德及其追隨者們不甚了解的東西。這些人只從有害的角度來看待微生物,因此他們花了無數的時間在實驗室裡研究消滅細菌的方法。
  • 腸道細菌左右我們的幸福感
    但是,腸道擁有著最多樣化的細菌,這些細菌影響著我們身體每一部分的健康。 然而,腸道通透性增加和腸漏確實與一系列的健康問題都有直接聯繫,比如:慢性疲勞、疼痛、頭疼、失眠、便秘或腹瀉、腦霧、抑鬱、炎症性腸病、心臟病和胰腺疾病等等。   如果你正遭受著這些問題,那麼你很有可能有某種程度的腸漏。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的某個階段,我們可能都有某種程度的腸漏,只是有的人可能不會表現出任何明顯的症狀。
  • 細菌吃我們,什麼吃細菌?存在30億年的「納米機器人」不手軟
    生物之間的鬥爭是無窮無盡的,細菌可以「吃」我們的肉,當然也有以細菌為食的小傢伙們,那就是噬菌體,一種專門「吃」細菌的病毒。什麼是病毒?病毒是什麼?整個噬菌體家族非常的龐大,古老且豐富,它們幾乎與細菌一起出現在地球上,距今已經有差不多30億年之久了。噬菌體的數量非常非常之多,它們的數量比地球上所有的其它生命(包括所有細菌)加在一起還要多。可能超過10^31個(10000……000,總共31個0)。
  • 冰箱有異味,可能是細菌「爆滿」了!嚴重時可致命……用好家家都有...
    天氣一熱,人們就喜歡貪涼,不管什麼食物都想擱到冰箱裡涼一涼再吃。但你有沒有發現,打開冰箱後,似乎總能聞到一股隱隱約約的異味,有時候連水果上都被沾染了,吃起來怪怪的。明明冰箱裡的食物沒有發生變質腐爛,怎麼就產生異味了呢?吃了有異味的食物會不會傷身體?
  • 你對細菌的誤解,正在破壞寶寶的抵抗力,今天就來為細菌正名!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有關於「細菌」的問題,爭論不休了很多年,但至少我們可以確認的是,它的性質真的不是非黑即白!誰說細菌一定是「壞東西」?今天就來為它伸冤正名!關於細菌的誤區有一說一,細菌被誤解得真的太慘了!細菌其實就和人一樣是有好有壞的!
  • 7億中國人感染這種細菌!愛聚餐的你,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據統計,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50%,約7億人感染這種細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危害?
  • 吃點科學家投餵的「零食」 1億歲細菌復活了!更驚人的是……
    圖據未來主義科學網據未來主義科學網7月31日報導,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海底70米的深處挖出了1億年前的黏土,並向其中注射了糖和氨,想知道那裡是否有生命存在。「結果發現,生命從海底一直延伸至下面的基底巖石。」羅德島大學海洋學家、研究合著者史蒂文·洪特說,「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些生物不僅生活在最深處的沉積物中,還能夠在此生長和分裂。」
  • 浴室隱藏數億細菌,你家的浴室真的乾淨嗎?
    但是,高頻率的使用,卻讓浴室成為了細菌的大本營。 據科學研究調查,浴室存在的隱形細菌超過千億,即便在未使用浴室的情況下,浴室細菌含量要比普通空氣多60%。僅僅是浴簾上覆蓋每立方英寸泡沫裡包含有10億個細菌。
  • 含一顆,把病菌殺死在口腔中!消滅口臭,還你清新...
    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口臭列為世界級的疾病 據統計,中國有30%的人都有口臭 每4個人就有1 我們超過50%的人口 將近7億人都感染了這種細菌!
  • 你每天躺的床隨時髒過垃圾堆?一個月不換床單=睡20億細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然而,有個矛盾的真理永遠成立:懶惰,是要付出辛勤作為代價的。  譬如,你知道自己每晚所躺的被窩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嗎?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被窩有多髒,真相嚇死人  如果每晚讓你躺在垃圾堆裡睡覺,會有什麼感覺……  人的一生,有大約三分之一(每天8小時),在床上度過。
  • 蘇州:家中沐浴球隱藏72億細菌 是個細菌球?
    沐浴球現在很多人家都在用,只要塗上一點沐浴露,就有很多泡泡,身上擦一擦舒服又方便。不過現在有個說法,沐浴球用久了就相當於細菌球,不僅洗清潔不了身體,甚至可能會危害健康,這個阿是真的呢?   中午女兒在外面玩得髒得很,紀女士給女兒洗澡。   不光是小朋友喜歡沐浴球,很多市民朋友也經常使用。
  • 一顆牙壞了可能會給你全身添亂
    牙的健康不僅要看牙齒,還要看牙周。想像一下,全口牙周炎形成的牙周袋潰瘍,加起來大概有一個手掌那麼大的面積。這麼大的創面暴露在口腔眾多細菌,尤其是牙周炎特定的細菌環境中,時刻都有大量的細菌、毒素通過血流進入人體,進入消化道和血液循環,引發一系列問題。
  • 手上的細菌危害 身體最髒的部位竟是這裡
    說到身體最髒的部位,很多朋友可能想到了臀部、腋窩、足部,事實上人體最髒的部位是手部,人的手部存在大量的細菌,如果不經常洗手,當這些細菌接觸到食物時,很容易導致健康受損,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手上細菌的危害、手有多髒、怎樣洗手。手上的細菌危害手上的細菌如果我們不管它,在接觸食物是很容易讓細菌隨著食物進入身體,導致疾病出現。
  • 每天這樣洗奶瓶,不知道有多少細菌進入寶寶嘴裡!這些細節要注意
    導讀:每天這樣洗奶瓶,不知道有多少細菌進入寶寶嘴裡!這些細節要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每天這樣洗奶瓶,不知道有多少細菌進入寶寶嘴裡!這些細節要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難怪孩子總生病,你忽略了家裡這6個細菌活躍的地方
    這話一點沒錯,不乾淨、不衛生的東西,特別容易通過寶寶的口腔進入消化道,從而引發各種疾病。也因此呢,咱們平時總會告訴寶寶要勤洗手、也會監督小嬰兒儘量不要把不乾淨的手手放進嘴巴裡。你們一定忘記了,大多數的砧板要麼是塑料的,要麼是木料的,因此在砧板的表面往往都有大量的縫隙;而且,使用時間越長,菜刀也會在砧板表面留下很多劃痕。這些縫隙和劃痕,就是細菌最喜歡的環境啊!因為你擦也擦不到,洗也洗不到!
  • 丁香醫生聯名做了一顆蛋,細菌臭味都趕走
    大家好,我是所長,是每天買各種新奇好物找小雷做白老鼠的硬核剁手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人到某個年紀就喜歡囤積東西,尤其是老人,連剩飯剩菜都可以囤。所長前幾天回家陪奶奶吃飯,發現她的冰箱塞得滿滿當當的,既有已經吃過的飯菜,也有還沒煮的蔬菜肉類。
  • 脊椎動物與牙齒細菌的億萬年鬥爭,究竟誰是勝利者
    是不是很精緻是不是很用心,啊不誇我一下的話我會順著網線去求你哦,好的那麼我們就來展示一下科學的巴氏刷牙法,前面的門牙要輕柔地上下刷,內側的白齒要輕柔地左右刷,還有牙面尤其是白齒的那些溝槽還有牙縫,這些都是細菌容易滋生的地方需要一個一個仔細的刷乾淨,除此以外很多人會忽視牙齒內側這裡也是要刷的喲,大部分牙結石就是出現在這裡的,記住,都要,而且每顆牙齒都要,雨~露~
  • 你知道洗手間裡的牙刷有多髒嗎?細菌是馬桶水的80倍!
    關注健康的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早晚要刷牙,防止蛀牙,同時有一個清新的口氣。很多人習慣把牙刷放在洗手間水池旁,早晨去馬桶方便完,就順便刷牙洗臉,洗漱一番。可你知道,放在洗手間裡的牙刷,有多髒嗎?通常洗手間的水池都緊挨著馬桶,美國有科學家檢測發現,抽水馬桶上每平方釐米有49.6萬個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