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點科學家投餵的「零食」 1億歲細菌復活了!更驚人的是……

2020-12-20 紅星新聞

在攝入了科學家投餵的一點「零食」後,一群大約1.015億歲的細菌在經過長時間的休眠後,又復活了。這並非科幻電影的劇情,而是在實驗室裡發生的真實事件。

△研究人員從海底70米深的地方挖出了大塊1億年前形成的黏土。圖據未來主義科學網

據未來主義科學網7月31日報導,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海底70米的深處挖出了1億年前的黏土,並向其中注射了糖和氨,想知道那裡是否有生命存在。「結果發現,生命從海底一直延伸至下面的基底巖石。」羅德島大學海洋學家、研究合著者史蒂文·洪特說,「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些生物不僅生活在最深處的沉積物中,還能夠在此生長和分裂。」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對於深埋在地下或海底下的生命研究,並不像對地表上生命那樣深入。取樣表明,不同海洋地區的海底泥土在微生物種類和豐富程度上存在很大差異。在這個案例中,研究人員對南太平洋中部的深層沉積物進行了取樣,該區域可供生命生長的有機質極其稀少。

結果令讓他們吃驚的是,在迅速吞噬了注入的糖和氨黏土中成群的細菌顯示出了生長跡象。研究人員甚至分析了單個細胞中碳和氮的同位素,以證實它們的確攝取了這些物質。

但更令研究人員震驚的是,這些深入泥土的細菌並不是現代的產物。因為黏土密度太大,顆粒間的平均距離比一個細菌的大小還要小得多,細菌在泥土裡根本無法移動。這意味著,這些細菌菌落的存在與海底沉積物本身一樣古老,大約誕生在1億年前。

此外,路透社華盛頓在7月28日報導中稱,這些細菌可能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以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地球微生物學家諸野祐樹為首的研究人員耗時長達557天,在一個安全的實驗室環境中孵化這些微生物,為其提供碳和氮「食物」來源。「在極其低養分或低能量的條件下,大部分微生物能夠從很長時間的掩埋或包裹狀態下復活,這令人驚訝,在生物學上也極具挑戰性。」諸野祐樹說。

△論文第一作者友希·莫雷諾(Yuki Morono)正對這些1億年前誕生的細菌進行研究。圖據《 Ars Technica 》

近期發表於《自然通訊》的該研究論文指出,這一驚奇的發現表明,微生物可以在出人意料的惡劣環境中生存。因為黏土中發現的細菌大多是需氧細菌,它們依賴氧氣才能生長,然而在海底70米以下的黏土裡幾乎沒有發現氧氣,這些古老的細菌卻依然存活了這麼長時間。

上述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的史蒂文·洪特認為,「在長達1億年的時間裡,在飢餓、與外界隔絕的狀態下保持完全生理能力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研究也得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結論,「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有機質貧乏的深海沉積物中廣泛分布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需氧菌組成,這些需氧菌在極低能量條件下能保持其代謝潛力長達1.015億年。」該論文中寫到。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徐緩

編輯 郭宇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1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被成功復活,科學家:不可思議
    這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生物,那些看不到的微生物更不用說,它們的生存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進化的速度更是驚人。並且可以在沒有食物和能量供應的情況下休眠,真正做到所謂的長生。
  • 請不要再餵1歲以下的小孩子吃這些,一口都不行
    對於小孩子來說,也避免不了要被家裡聽話或者不聽話的老人強行投喂,有些寶媽敢怒不敢言,有些屢勸屢犯令寶媽苦不堪言,有些歪理一堆甚至點評寶媽對孩子過於嬌生慣養,相信各位寶媽一定都有同感。每逢節假日因為給小孩子餵食導致的事情也不少,有很多常見的食物,它們本身並沒有問題,大人吃了也沒有事,但是小孩子的尚在發育,身體各項器官並沒有成熟,誤餵食會有很大危害,今天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哪些東西不要給小孩子吃,一口都不行!
  • 4歲半女童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主任:3種食物家長別餵
    當醫生詢問情況後,才知道,昕昕在4歲前一直給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對孩子的飲食沒有那麼講究,雖然平時不怎麼給孩子吃零食,但一些傷脾胃的食物卻一直在吃,難怪昕昕脾虛積食,導致身體不發育,反覆感冒發燒。一、4歲半女童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主任:3種食物家長別餵1、醃製食物很多家庭都會自己醃製些鹹菜來吃,尤其是老一輩人,以前那個年代沒錢買肉吃,都會有吃醃菜的習慣,孩子的脾胃是很脆弱的,長期吃到這些高鹽的食物,很容易加重胃負擔,損傷到脾胃,造成脾虛積食的現象。
  • 遊客亂投餵動物屢禁不止,煙臺南山公園呼籲遊客文明遊園
    在動物園草食動物區的駱駝館,高逾1米的鐵柵欄分隔駱駝的生活區域與遊客遊覽區。不少家長提前準備好一根竹竿,把帶來的水果和零食插上面交給孩子投餵動物,引得大小駱駝都擠到柵欄前搶食,而家長則在一邊拿著手機拍攝,對張貼在籠舍前「嚴禁投食」的提示牌視若無睹。
  •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 科學家復活的罕見標本讓人驚訝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 科學家復活的罕見標本讓人驚訝時間:2019-11-21 22: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億年蜥蜴吃麻小 科學家復活的罕見標本讓人驚訝 由中外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他們首次在遼寧省建昌縣發現了一種罕見的胃部外觀樣本矢部龍(Yabeinosaurus
  • 4歲半女娃從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醫師:3種食物家長別餵
    隔壁老王家的女兒現如今已經4歲了,可是聽說最近這段時間孩子老是生病,可把老王折騰的夠嗆,不僅孩子受苦,家長也跟著操碎了心。而且老王家的女兒今年基本沒有長個,身高還停留在去年,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老人對孩子的飲食並沒有多麼講究,雖然不給孩子吃零食,但是一些傷害脾胃的食物卻經常吃,怪不得孩子及時身體發育不良,經常感冒發燒。那麼到底是哪些食物呢?各位家長可要注意了。
  • 投餵腐敗冰鮮魚後尖吻鱸大量死亡一例
    ,一側養殖尖吻鱸成魚(見圖1)。存塘成魚3~4萬尾,投餵冰鮮魚,發病時規格0.1~0.2千克/尾。&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4年2月中旬由於投餵腐敗的冰鮮魚發生大量死亡,投餵當天就死亡100多尾,連續幾天死亡500多公斤,通過投餵抗菌藥物後至3月初仍有少量死亡。
  • IPRS自動投餵系統—每日多次投餵
    在IPRS系統中,養殖者能獲得高效投飼的主要原因有:(1)投餵熟悉的養殖品種;(2)投餵一群同樣規格大小的魚;(3)離攝食者很近,魚類集中在空間有限的流水槽中;(4)飼養環境優越;(5)無論是人工投餵還是機械投喂,都可以很方便地做到一日投餵多次。池塘循環流水養殖設施便於自動投飼,甚至還可以結合遠程控制,從而使投飼與管理技術相融合。
  • 飼料投餵!南美白對蝦養殖至關重要的學問,如何能做到科學投餵?
    投餵飼料時應充分把握對蝦的大小、數量、健康水平、蛻殼情況、天氣、水質環境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探索調整科學的投餵技術,下面和各位養殖朋友探討:投餵方法及驗證吃料時間絕大多數的餌料浪費,都是在中後期,造成料比奇高的也是在中後期,是不規範投料和對吃食時間把握不好造成的。
  • 《細胞》:腸道細菌感染會誘使神經細胞「自殺」?
    ▎學術經緯/報導 在最新一期《細胞》雜誌上,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一支團隊發現,普通的腸道細菌感染不容輕視。在某些情況下,它會誘使神經細胞自殺,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 6歲女童不吃零食,卻因積食入院,醫生:3種傷脾食物別再餵了
    當醫生告知菲菲積食時,菲菲的父母非常驚訝,表示平時都不怎麼給孩子吃零食,為什麼孩子還會存在積食的呢?這要從菲菲的日常飲食說起,雖然菲菲平時不吃零食,可因為菲菲父母平時工作比較忙的緣故,經常會吃到速食食品和隔夜飯菜,這些飲食習慣吃一兩次沒關係,可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就會導致孩子脾胃虛弱,引發積食。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993年,美國的一些科學家發現了一塊含有蚊子的琥珀化石。科學家發現琥珀中的蚊子化石的已經有1.5億年的歷史了。它是一隻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蚊子。時間雖然過去了1.5億年,這隻蚊子完好地保存著琥珀中看上去依舊栩栩如生。
  • 怎樣科學給狗狗餵零食?4大注意事項!
    1、零食不要餵太多很多主人看見狗狗喜歡吃零食,就會不停的給狗狗吃,什麼樣的零食都給狗狗餵一份,零食吃的太多會導致狗狗對狗糧失去興趣。也就是因為這樣,狗狗就會出現挑食不吃狗糧的毛病,而且毛病只會越來越嚴重,再者狗狗吃多了零食,身體會很大程度變胖,狗狗太胖容易引起多種疾病,因此零食還是不要餵太多。
  • 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文/圓非日月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不過,對於恐龍能在短期內紛紛死亡,走向它們的世界末日,科學家還是比較認可小行星撞地球這一說法。
  • 呂寧思:科學家稱人身上的細菌有1萬多種
    核心提示:據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13日發布報告稱,其已將各種細菌分部在人體的具體位置詳細繪製出來,並計算得出健康人體內和體表平均每人存在1萬多種微生物細菌,重量可達數磅(1磅=0.45公斤)。
  • 養貓人都會犯的錯誤,貓咪一天餵幾頓飯合適,你應該知道
    對於貓咪不少寵物主是真的當成自己的孩子再養,自己可以不吃不喝,但是貓咪的吃食一定要好的,自己可以不買衣服,但貓咪出門一定要有可愛的衣服穿。因為出門在外自家的貓咪一定不可以被比下去,朋友圈裡也都是貓咪的照片。
  • 貪嘴小貓咪見著小魚乾就不撒手,貓咪怎麼樣吃零食才更健康呢?
    在貓咪的飲食方面的問題一直都是大家所重視的,很多貓友有空的時候會給貓咪製作美味營養的貓飯,還會時不時給貓咪很多零食。「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貓咪若是吃慣了好吃的零食對普通的貓飯是提不起什麼興致的,最終它們挑食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那麼應該怎麼給貓咪餵投零食呢?
  • 細菌老饕吃什麼?
    細菌老饕吃什麼?,養狗餵狗糧,養人可以餵火鍋串串涼皮,那養細菌得餵什麼呢?和人類一樣,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也會「吃喝拉撒」,「民以食為天」對細菌同樣適用,「吃些啥?」對於細菌的生存也算得上頭等大事。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細菌分為「馴養」和「野生」兩類。
  • 「送命式」餵飯,孩子吃飽了,身體卻毀了,這3種餵飯方式該停了
    奶奶給3歲孫子餵飯,孩子差點沒了3歲的小銀就是不愛吃飯孩子的一個代表>1.過度餵飯不少父母都擔心孩子吃不飽,就會多讓孩子吃一點飯菜,孩子長時間都是處於一種過飽的情況。這種方式餵飯方式是非常不正確的,成人身上帶著許多的細菌,這些細菌很容易威脅到孩子的健康,還不利於孩子咀嚼能力的發展。
  • 不要再投餵動物園的動物了,好好地狗熊都快變成狗了
    但是一想到應不應該投餵野生動物,大概所有人潛意識裡都是知道不應該投餵的。為什麼遊客不應該投餵動物園裡的動物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每一種動物的食性都不同,而遊客帶到動物園的大部分都是蘋果白菜麵包這種水果零食類,首先零食類就是不適合水禽類吃的,其它動物不能吃的食物也都需要注意,否則這些動物很可能就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