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聽話」你的孩子也這樣嗎?聊聊關於兒童反抗期的話題

2020-11-17 為人人心理諮詢中心


兒童在生理心理上,雖然和大人有點不同,但他仍是個完全的個人,有他自己的內外兩面的生活。------魯迅


01

「我們家孩子調皮很!一點也不聽話!」

「不管我怎麼說,她就喜歡啥事都跟你對著幹。」


「有什麼話從來不愛跟我們講,不知道他一天在想什麼。」


「現在脾氣大得很,一點都說不得,稍微說兩句就衝你發火。」

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開始出現各種「反抗」的言行時,很多父母會感到十分苦惱,孩子怎麼越大越不好管教了呢?


如《不,我不要》中的布奇,他不要穿媽媽準備好的鞋子,不要媽媽給他洗碗,不要媽媽碰他的波波熊……「不要不要不要」,對媽媽的安排和要求總是不聽從。


又如《空氣都是免費的》中的方弟,他特立獨行,喜歡用尖叫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鬱悶,對學校老師的要求總是不聽從,也不服從父母的管教,父母說什麼他都不愛聽。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爸爸媽媽已經帶入自己和孩子相處時的場景了。


每當這個時候,很多父母情緒就開始上頭了,覺得自己滿心為孩子付出,孩子卻不「尊重」自己的要求-------「這個孩子不能要了!」

誒,先別急著「扔」孩子,其實孩子的一切「叛逆」、「反抗」、「不聽話」,都是有原因的,且聽我慢慢向你們道來。

02


一般來說,廣義上的兒童是指身體、心智的發展尚未成熟的群體。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將兒童界定為是「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而在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2-5歲和12-15歲分別有兩次特殊的發育時期,表現為急躁,不聽話,不願讓別人幹涉他們的事,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抗期。

(1)第一反抗期(2-5歲):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由於自由活動能力大大增強,各方面知識不斷增多,產生獨立意識,喜歡自己動手,反抗父母對自己身體活動的約束


這時期孩子主要表現出什麼事都要自己做,比如勺子還用不好,也堅持自己吃飯,雖然有一半的飯都撒在桌子上,父母不讓他自己吃,就會哭鬧。

這與性格無關,即使是溫順聽話的孩子到了這個時期也會變得急躁、不聽話。


面對孩子的反抗,家長如果不問原因,單純採取粗暴態度會導致孩子更強烈的反抗,形成不良性格的基礎或導致孩子退縮、孤僻

(2)第二反抗期(12-15歲):又稱為危險期。此時兒童進入青春發育期,「主我」的自主和獨立意識在增強,希望擺脫父母的保護,自己能獨立做決定,得到父母的尊重,產生逆反行為。


如一直很聽話的孩子變得不聽話,情緒急躁,向父母發脾氣;做事我行我素,有自己的主意,不願與父母商量,而且富於衝動和冒險性。


如果孩子不能順利渡過第二反抗期,常導致各種心理障礙,嚴重者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等等

03

除了兒童心理發展反抗期的影響,還有別的原因也會導致孩子的反抗行為-------那就是父母的「意願」

有種說法認為「兒童和成人都是國王,而他們又是各自王國的統治者。」這是人類為了和諧而存在的一種基本結構。

然而,當這個結構被「越界」的人打破時,矛盾便產生了:面對兒童不斷上升的自我意識與其能力發展的不協調,很多父母制止兒童的「叛逆」行為,卻引發了兒童的反抗,造成親子間的摩擦與衝突。

「成人不了解兒童,結果就使成人處於與他們不斷的衝突之中。」

在對兒童的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只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而不是真正關心孩子在想什麼,想做什麼。這樣做,很容易就會觸及到兒童的敏感心理,引發他們的反抗情緒。


04


所以,孩子的「反抗」都是有理由的,絕對不是很多爸爸媽媽口中的「不聽話」那麼簡單。

如果父母忽視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對自主的需求,一味的要求孩子服從、聽話,除了孩子會更「叛逆」,孩子的判斷能力、獨立自主能力方面的發展同樣也會受到阻礙

而從長遠來看,那些反抗性較強的幼兒,在長大後的獨立判斷能力大多要強於那些反抗性較弱的幼兒。

各位爸媽應該明確的是,兒童的反抗性是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並不是一件壞事,遇到孩子反叛期,父母需要靜下心來積極引導,才能幫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05


面對孩子的「反抗」行為,這裡有幾個支給各位爸爸媽媽的小妙招:


對於2-5歲左右的孩子:

(1)滿足孩子好奇心

對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們應該給予支持,千萬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或包辦代替,這樣會使孩子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也會增加他們的牴觸心理。


(2)相信並肯定孩子的能力

當孩子遇到自己能力範圍可以解決的困難,父母要在沒有危害孩子健康的情況下儘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這樣孩子在體會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減少和父母的對抗。


(3)不能放縱孩子

當孩子喜歡跟父母說「不」並提出不合理要求時,父母不能過度控制,但也絕不能聽之任之,否則會形成孩子任性、驕橫的性格。

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說明不能滿足要求的原因。

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明確自己的態度:絕不滿足不合理要求,然後立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對12-15歲左右的孩子:

(1)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對孩子不願意去做且沒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強行要求他們去做;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獨立和自由的渴求,父母要減少控制式的關愛,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飛翔。


(2)與孩子有足夠多的交流

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變得「叛逆」時,要給孩子比以往更加多的寬容、關愛以及積極與孩子交流。

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這樣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孩子對父母的逆反心理。

(3)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青少年獨立意識很強烈,當獨立意識受到阻礙時就會產生反抗行為。此時父母不要輕易幹涉孩子,要用平等的態度詢問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決定。

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你們尊重他,維護了他的自尊,也就不會輕易反抗你了。

面對孩子的「反抗」行為,父母要「對症下藥」,「三思而後行」。

相關焦點

  • 孩子進入「反抗期」,性格叛逆,家長用這三招制服
    導讀:孩子進入「反抗期」,性格叛逆,家長用這三招制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進入「反抗期」,性格叛逆,家長用這三招制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叛逆現象在孩子成長中 是普遍存在的嗎 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 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主要指向身體方面的反抗,即反對父母對他們身體活動的約束
  • 孩子叛逆不聽話,掌握這幾種方法,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乖寶寶
    今日話題:我們聊一聊孩子叛逆的問題鄧超在採訪中說,14歲,是我人生最大的叛逆期。聽不進任何東西,和一切東西為武。離家出走,在學校接受了各種處分。許多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家長們又該如何解決呢?孩子叛逆不聽話,要求過多毫無商量能否解決問題?孩子叛逆不聽話,掌握這幾種方法,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乖寶寶。隔壁鄰居家的孩子名叫澤澤,14歲了,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時候。媽媽平時看不慣澤澤對待事情的做法,於是經常嘮叨。
  • 4歲孩子叛逆不聽話,怎麼辦?毛澤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孩子叛逆不聽話,一定是家長的原因。毛澤東主席曾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句話應用在歷史學中,就是鎮壓與起義;應用在物理學中,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應用到教育學中,就是管教與叛逆。因此,孩子叛逆不聽話,家長認識到「這與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關」,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 孩子叛逆不聽話,應如何教育?
    二年級學生小雲的媽媽找老師告狀,說小雲在家裡非常不聽話,常常不聽媽媽的話,有時反著來,叫她上東她上西,讓她別幹什麼她偏要去試,跟她說話好像從來都聽不進去,沒有反應,有時拔腿就跑,有時居然還頂嘴爭辯。老師反映,小雲在學校倒沒有類似情況。上述例子是典型的違拗或敵視權威、盲目反抗的表現。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①家長給孩子做榜樣,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別做很簡單的道理,能做到的家長卻很少。
  • 孩子叛逆現象普遍存在嗎?4個「錦囊」教你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高情商養育》:孩子叛逆不聽話?該改變的人是你
    在我接觸家長中,很多都有這樣的抱怨: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偏偏不幹什麼。小小年紀就開始跟父母對著幹,叛逆的表現絲毫不遜色於青春期的孩子。這個問題困擾我許久,而不得法。直到遇見了親子心理師徐婧英老師的《高情商養育》。
  • 孩子叛逆怎麼辦?——啟贏教育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孩子叛逆不聽話、厭學成績差,沉迷遊戲
    朋友家孩子讀初二了,叛逆期很叛逆,脾氣犟不聽話,多次偷家裡的錢,她快被氣死了;學校老師也多次說孩子成績差,希望家長幫一下。他爸氣不過動手打他,孩子不但不理解家長的擔心,竟和他爸還手,摔門就走。之前給他報補習班,幾個月也不見成績提高,孩子卻更加厭煩學習;朋友很擔心孩子叛逆期做傻事,耽誤學習,長大後悔抱怨家長。心急如焚,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孩子叛逆不聽話?掌握孩子的三個叛逆期,讓孩子乖乖聽話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會發現他在某個年齡階段特別叛逆,家長讓往東他往西,稍不順意就大喊大叫,讓人十分頭疼。其實叛逆未必是孩子變「壞」了,而是他心理髮育的正常過程,更像是「覺醒期」。在叛逆期的特殊階段,需要家長的正確處理方式,以免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影響親子關係!
  • 聽話懂事的孩子,他雖不會叛逆和反抗,可是他會暗中把事物搞砸
    導讀:聽話懂事的孩子,他雖不會叛逆和反抗,可是他會暗中把事物搞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聽話懂事的孩子,他雖不會叛逆和反抗,可是他會暗中把事物搞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主要指向身體方面的反抗,即反對父母對他們身體活動的約束;第二個反抗期在青春期
  • 孩子叛逆與其說是不聽話,不如說是成長的過程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出現叛逆的原因。本文開頭說的那個男孩為什麼叛逆那麼嚴重,從他媽媽身上就知道原因了。孩子的媽媽第一次來我們輔導班,向我和愛人介紹孩子的情況時,別人根本插不上嘴。他媽媽總是說,自己是怎麼辛苦教育孩子的,孩子是怎樣的不聽話,唯獨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於有這樣喋喋不休的媽媽,孩子不叛逆才怪!
  • 【關注】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今天,隨小編一起來聽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的建議↓↓↓叛逆現象在孩子成長中是普遍存在的嗎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
  • 家庭教育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孩子叛逆頂嘴不聽話,父母大多做過這些事,親子關係差怨不得孩子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叛逆頂嘴不聽話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成長的幾個叛逆期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從子宮以及襁褓的束縛中,逐漸脫離出來,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變得更加敏感,所以渴望掙脫父母的懷抱,因此無論是行為和語言,都會有明顯的叛逆徵兆。 比如說,2—3歲的孩子,逐漸不喜歡家長抱,更喜歡自己下地走動,查看周圍的環境,喜歡翻箱倒櫃,到處亂竄,一遇到家長批評,也會情緒激動哭鬧,這也是孩子認知發展,與父母之間的第一次碰撞。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叛逆現象在孩子成長中是普遍存在的嗎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主要指向身體方面的反抗,即反對父母對他們身體活動的約束;第二個反抗期在青春期,在初中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 孩子叛逆期① | 孩子叛逆不聽話,竟然是好事?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孩子那句「我眼睛看到的東西全是我的」。而且,他最近老打人還不知悔改,經常有鄰居的小朋友哭著來告狀。他很有理地指著人家說:「誰叫你不把手裡的玩具給我玩,就推倒你怎麼了。」2歲以後,孩子開始萌發有自主意識,開始發現自己和世界是分離的。皮亞傑說:0~6歲的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嬰兒就永遠無法形成自我,最後也無法走出自我。
  • 叛逆、頂嘴不聽話?別著急,這幾招幫你解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問題
    :「以前孩子什麼都聽著我的,很乖巧聽話,但孩子現在變得十分暴躁,不僅嫌自己嘮叨還經常對著幹,弄得家裡雞犬不寧,自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實孩子變得不聽話叛逆愛頂嘴都是青春叛逆期惹的禍,要知道這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家長們必須要面對的一條溝壑,當然家長們也不必因此而擔心著急,完全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當然在解決之前家長首先得找出孩子做出這一系列叛逆行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