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天大謊言:「人人生而平等」

2020-12-20 騰訊網

1776年7月4日,代表北美洲13個英屬殖民地的「第二次大陸會議」通過由託馬斯.傑弗遜起草的《美國獨立宣言》,宣布13州脫離英國而獨立。這個宣言提出了幾個號稱「不言而喻」的「真理」,首先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直截了當、扣人心弦,簡直難以想像如此聖潔的「普世價值」還能有例外。但是,它卻正是一個天大謊言。

首先,宣言起草人傑弗遜家裡就蓄有黑奴,而且他並不打算解放這些被當成牲口的奴隸。12年後,在1789年制訂的美國憲法中,為了計算各州眾議員名額,明訂黑奴人口按「五分之三」計算。顯然,在美國建國者心中,黑人不在「人」的定義之中,因此不適用「生而平等」這個「普世價值」。

1863年1月1日,被譽為「偉大解放者」的美國總統林肯發布了《解放奴隸宣言》。但那是在1861年4月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一年多以後,林肯為了配合「武力統一」搞獨立的南方各州,才宣布的配合措施。因此,仍在美國聯邦掌控下的各州依然可以畜奴。換言之,同樣是黑奴,美國白人統治者要不要將其納入「解放」對象,要看這樣做是否有助於這個白人國家的「武力統一」。

內戰結束後,美國白人統治者也覺得這種打折扣的「解放」說不過去,終於在1865年1月31日由國會提出憲法第十三修正案,並於同年12月6日生效。該增修條文廢除了全美各地的奴隸制。但是,黑人只不過不再是法律上的「財產」(奴隸),不代表就是與白人「生而平等」的「人」。於是黑人在南方各州繼續受到所謂「隔離但平等」的歧視待遇。並且,為了安撫南方各州接受「武統」的結果,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1896年還裁決這種歧視性的「隔離但平等」合憲!

二戰期間,美國黑人參戰有功。二戰過後,黑人不願再忍受美國體制性的歧視,掀起了黑人民權運動。1954年起,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一系列判決種族隔離違憲,使民權運動遍地開花,直至1968年進一步與「反越戰運動」結合。其高峰是在1963年8月28日,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發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他首先指出:「一百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籤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一百年後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於是,他大聲疾呼:「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此演講促使美國國會在翌年通過《1964年民權法》(Civil Rights Act of 1964),將所有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定為非法。然而,金恩本人卻長期處於聯邦調查局監控,並於1968年4月4日遇刺,兇手動機至今成謎。而美國黑人迄今也只爭取到形式上的法律地位平等,實際生活上則仍與其他有色人種一起,繼續承受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白人優越主義所歧視。「人人生而平等」還是夢想,《獨立宣言》仍是謊言。

英國BBC盤點這次全美遍地烽火的背景,再度凸顯美國《獨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是個謊言:

一、近年來有許多非裔美國人(較知名的有Philando Castile、Terence Crutcher、Michael Brown、Alton Sterling、Eric Garner)在美國被執法人員殺害,但相關人員並未獲判任何刑事罪刑,甚至未被起訴。2019年,非裔美國人佔全美人口不到14%,但在警察造成的1,004起致命槍擊事件中佔了23%以上。反之,佔總人口60.4%的白人只佔警察槍下亡魂的36.8%。

二、雖然美國白人濫用毒品的發生率與黑人相當,但黑人因此而被捕的機率比白人要高得多。2018年,每10萬名黑人中就有約750人被以濫用藥物的罪名拘捕,但每10萬名白人中約只有350人同此遭遇,不到一半。此外,儘管黑人與白人使用大麻的程度相當,黑人因擁有大麻而被捕的可能性竟高達白人的3.7倍。

三、2018年,黑人佔美國監獄人口近三分之一。這表示:美國每10萬名黑人有1千多名被關在獄中,而每10萬名白人中大約只有200名被囚。黑人在監的數量相當於白人的5倍,並且幾乎是西班牙裔美國人的兩倍。反之,佔美國總人口超過60%的白人僅佔監獄人口的30%。

四、美國社會中的種族分化也表現在住房、醫療和就業。2016年,白人家庭的平均淨資產是黑人家庭的近10倍;沒有醫療保險的黑人比白人的兩倍還多;黑人更有可能從事服務業,並居住在人口稠密地區,加上醫療資源配置不均,黑人的新冠病毒罹患率與死亡率偏高──超過34%的住院患者是黑人(美國確診重症才準收治住院),且截至5月20日,因病死亡案例中23%為黑人。病毒大流行期間,黑人的失業率也比白人高。佛洛伊德就因新冠病毒導致的封城而失去了保安的工作。但是,華盛頓智庫政策研究學會(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研究報告指出,今年3月美國2,200萬人失業的同時,國內億萬富翁的財富卻還增長了10%,可見以白人為主的「上流社會」並未受到疫情影響。

五、在佛洛伊德被殺害的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市,43萬人口中不到20%是黑人。在病毒大流行導致裁員之前,有10%的黑人居民失業,而白人只有4%。2016年,居住在該雙子市的黑人有32%低於貧困線,而白人只有6.5%。那裡的社區高度隔離,黑人的房屋擁有率在全美最低。

以上這些由BBC報導的資料顯示:美國至今仍是一個「人人生而不平等」的國家。佛洛伊德生而為黑人,使他先天處在被歧視的不利地位,生活難、就業難、就醫也難。佛洛伊德經死後屍檢,發現他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病毒還沒來得及讓他發病,他就死於警察暴行。

一定有人會說:美國已經可以選出黑人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了,可見黑人地位已有大幅提升。但是,歐巴馬除因生父是來自肯亞的黑人而遺傳到他的膚色外,其成長經驗、教育背景、職業收入,甚至談吐、口音、肢體動作,都已與「上流社會」的白人無分軒輊。他早年最感困擾的是:除了自己,身邊所有的人──外公、外婆、媽媽、同學、朋友、鄰居,沒有一個是黑人。我們可以說:他能當選總統,不是因為他有黑人血緣,而是因為他太像白人。此所以在歐巴馬當政期間,美國黑白貧富差距繼續拉大。根據美國媒體 Newsmax 報導,從2009年1月歐巴馬上任至2013年6月,黑人家庭年收入中位數下降了10.9%,西語系家庭降低4.5%,而白人則降低3.6%。整體而言,黑人的相對處境更為惡劣。

總之,即使歐巴馬或許在表面上改善了黑人形象,但就在他兩任期滿後,美國人把受三K黨高度肯定的川普選成了總統!而這位大資本家出身的白人總統,以其冷血和雙標徹底證明:《獨立宣言》問世244年後,「人人生而平等」仍然是個天大的謊言。

相關焦點

  • 散文 | 張玖玲:我是喜歡謊言的人
    我真的希望命運只是說了一次謊,希望六年前那個早晨只是一個玩笑,因為我是一個喜歡聽謊言的人啊!之所以說喜歡聽謊言,是因為讀到了一篇文章。那天上午的語文課我沒有按照備好的內容講。剛走進教室,一個女孩子拿著同步練習站起來,滿臉困擾地說昨天的閱讀她有篇文章沒有讀懂。我接過來看,文章的題目是《一個天大的謊言》。
  • 「美國夢」,一個真實的謊言
    「美國夢」,一個真實的謊言 2020-12-11 18:17:43   來源:人民網
  • 美國的歷史謊言,是塑造現代世界歷史文化的一種力量
    現代社會的高科技,更讓謊言時不時掀起滔天巨浪。針對謊言的闢謠、打假,其心可嘉,但其實只能是唐吉訶德與大風車戰鬥。事實可謂永固,但就像海岸的礁石,只有在謊言的浪濤退去,人們才能發現它們的存在。謊言絕大部分是惡劣的,充滿自私和惡意,至少無聊透頂,但也有「善意的謊言」。
  • 人生而平等,有些人更平等
    對此,有法律人士表示,內地人到香港生仔與計劃生育國策相違背,而且產婦在香港逾期滯留也會受到懲罰。但說實話,不僅香港或內地法律都很難處罰這種行為,甚至也無法從道德上去譴責他們,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利,去別處實現幸福的權利,而且從理論上來說,這是個「三贏」的選擇:對他們個人來說,出去生可以逃離內地的超生費用,因為在內地可要六七萬元罰款,而到香港只要兩萬元就行,且將來的小孩拿的是香港身份,對其福利、發展均有好處;對內地來說,也不會損失什麼,因為這些小公民大多不在生育計劃之內;對於香港來說
  • 謊言西西里:在美麗謊言背後,竟然會有讓人流淚的悲傷故事
    謊言在人生中是避免不了會發生的,有的人痛恨謊言,有的很會感謝謊言。然而在大部分人的眼裡謊言就是一個最噁心的東西。可是人改變不了的一點就是說謊,有那個人會不去說謊的,只是看他說謊的好壞或者是說謊的次數而已。
  • 美國:那些反對謊言和戰爭的母親們
    央視網消息:在美國,那些陣亡美軍士兵的親人們,那些退伍士兵的家庭,在承受戰爭傷痛的同時,也開始反思這場建立在「謊言之上」的戰爭。很多人積極奔走反對戰爭,呼籲公眾追究發動戰爭者的責任。馬西婭,今年60歲,是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位母親,育有三個兒子。
  • 人生來不平等,是努力?是平庸?|勵志人生
    這個社會用不公平,只能是相對的公平才算是公平,沒有絕對的公平,人生來不平等是鑄就的,你不能選擇你的出身,但是你能改變你的出身,宣揚生來平等的那只是站在某中角度,即所有人都是人這個物種的角度上來說的,至於他們的政治、經濟等屬性上則全部是不平等的。
  • All men created equal 人人生而平等,自由與生俱來
    首先是: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皆生而平等,這句話我們之前在馬丁·路德·金的 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裡見到過。為什麼美國人早在1776年的《獨立宣言》裡就喊出了「人人平等」的理念,但是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人在美國還是受歧視呢?
  • 川普「或許這就是人生吧!」特權一直存在,人生本就不平等
    美國記者問川普「為什麼那些沒有任何症狀的專業運動員可以很快得到檢測,而其他人卻要排著對卻無法得到檢測呢?有關係的人就能排在前面嗎?」川普卻回答「我不會這麼說,但或許這就是人生吧」人就是有階級之分,自古以來就有特權的存在,人生就是不平等的。我現在都記得高中時候生病去縣城醫院,原本我是自己去的,排很長的隊還輪不到自己,可以自己身體已經要受不住了,問醫生能不能優先給我看病還被罵了。
  • 這個問題不知害了多少人:人生最大的謊言,我們必須揭穿
    知乎上曾有這麼一個問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最大的謊言?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這句話不是謊言,只不過用錯了對象。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是將來往死裡折騰孩子,而是現在往死裡折騰自己,因為你孩子的起跑線就是你。你的經濟能力,學識修養,道德三觀,眼界品味,決定了你孩子從哪裡開始跑,往哪跑,怎麼跑。
  • 美國大學輕鬆? 揭秘美國大學四大「謊言」
    原標題:美國大學輕鬆? 揭秘美國大學四大「謊言」   你的美國大學生活可能和你想像的有很多不同。如果有一天,你出了大學校門,偶爾去一次大城市,突然有了一種鄉下人進城的興奮感,對於人潮湧湧的地方有一種莫名的恐慌,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在大學裡適應得很好啦!
  • 人人生來平等,但教育不是,從幼兒園開始就不是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直接開始今天的正題——現如今咱們國家的教育是平等的嗎?人人生來平等,可是教育確實在客觀上是不平等的。而且從幼兒園開始就不是了,很多一線城市的家長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計劃要讀哪個幼兒園了,而對於有些偏遠地區的農村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幼兒園是什麼。在這些偏遠的地方,可能一個鎮上都沒有一個像樣的幼兒園。所以從學前教育,教育就已經開始產生差距了,就更別說教育的平等了。
  • 人生的不平等是從哪一刻開始的?
    (後臺一直有讀者希望我把文章錄成音頻,這篇文章就用音頻的方式來跟大家見面吧,文字是提綱)關於「出身」和「人生不平等焦慮存在兩方面:一方面,人們發現自己溫和的期待也無法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很多已經處於社會結構上層的人依然沒有獲得想像中的安全感:富人的孩子是新的富人,中產的孩子卻未必能當成中產。面對這個全球性的問題,很多思想家社會科學研究者好奇精英階層是不是已經變得像種姓制度一樣密不透風,今天的節目將藉由這些學者的書開談談不平等這個話題:羅伯特·帕特南是美國當代最傑出的政治學者。
  • 知與悟,福報與功德 雷天大壯易
    文/雷天大壯易知≠悟,福報≠功德,別搞錯了。六祖壇經說,達摩祖師想度化梁武帝,梁武帝問祖師,我建了這麼多的寺廟,有功德嗎?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文/雷天大壯易福報,我們是通過「知」就能實現,「知」是通過頭腦來實現,「知」有所得。比如,我知道善有善報,所以我去做善事,這種就是通過頭腦知道有這樣的道理,我就去做,最後得的是福報。
  • 「人人生而平等」是指「權利」,並非「狀態」上的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是指每個人生而應該具有平等的「權利」,而不是指每個人生而應該具有平等的「狀態」。關於這一點,常為很多國人所誤解,包括一些學者文人。「人人生而平等」的出處是美國獨立宣言(1776)。從看上下文,「……人人生而平等,……」裡的「平等」不是泛指,而是在接下來的分句中作了限定,它是特指「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並且,以舉例的方式進一步界定了這權利是指 「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因此,這長句的正確含義應該是: 人是由造物主平等地創造的,造物主還賦予他們平等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 謊言讓圭多收穫完美愛情和舔犢親情,《美麗人生》如何讚美謊言?
    在集中營,圭多為了保護孩子騙他說是在玩贏取坦克的遊戲,將真實人生的悲劇化作孩子眼中的喜劇,而且最後還讓不可能的謊言成真,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在這部影片裡,謊言串起來整個劇情,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美麗人生》是怎樣來讚美謊言的,在分析過程中,我還會談談我的思考和見解。
  • 《美麗人生》美麗的不是人生,而是至死不願意拆穿的美麗謊言
    我特別在意那位執著與於猜謎的軍官,善與惡,竟然最終抵不過一道謎題,這也是一種人生的況味吧。圭多那「早上好,公主」,小男孩看到坦克,開心的說」真的贏了坦克「,美國大兵站在坦克上對著小男孩說 「來,我抱你」小男孩活著父親為他編織的遊戲裡,即使危險,他卻開心的生活著,而當小男孩從郵筒的縫隙裡看到父親被納粹押著赴刑場,卻做著鬼臉和誇張的動作時,那雙眼睛是那麼的清澈。
  • 直面人世間的偏見,不平等,《殺死一隻知更鳥》值得一讀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反映了美國社會種族歧視給人們帶來的摧殘與迫害。弘揚了作者追求人人平等,期待公平正義的社會價值取向。經典就是經典,這部被稱為僅次於《聖經》的傳世之作,今天讀來,依然讓人心靈震顫。為什麼要取名「殺死一隻知更鳥」?
  • 毫無道德底線的「謊言複讀機」讓美國蒙羞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題:毫無道德底線的「謊言複讀機」讓美國蒙羞新華社記者楊依軍、孫奕「謊言複讀機」又開始嗡嗡作響了——圍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圍繞新疆和香港事務,圍繞中非合作,圍繞中國發展道路……近期,
  • 天大教授、中國FBAR濾波器的鼻祖張浩被美國定罪
    然而,一名接近張浩和諾思公司的知情人士稱,張浩與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准,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並成立諾思後,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就已獲得200餘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