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圩墩遺址公園,不但景色旎麗,還有一個6000年前的遺址

2020-12-20 騰訊網

常州市位於江蘇省南部,也是江南名城,經濟比較發達,而且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常州市的一個遺址公園——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常州圩墩公園,始建於1988年,也算是常州市一個老公園了。2008年經過改造和提升,正式命名為常州圩墩遺址公園。公園位於常州戚墅堰區(現為武進區)勞動東路,公園佔地約200畝,也不算小了。公園位於圩塘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西側,該遺址是太湖流域一處馬家浜文化圩墩遺存,屬於長江文明,已經有6000年歷史了,公園內有遺址博物館。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常州圩墩公園景致非常之好,風景旎麗,花木扶疏。該公園集各家名勝園林之長,既突出明清古典建築特點,又反映江南水鄉韻味,園內18座建築物,橋、廊、亭、榭、碼頭錯落有致地鑲嵌在湖的四周。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湖中碧波浩渺,湖心亭連九曲橋,直插湖中,主橋長60米的17孔石橋橫臥湖中,完美別致。公園主要景點除了遺址博物館以外,還有心碑、中華第一櫓、溼地花溪等。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公園結合圩墩遺址特殊歷史性景觀元素,採用多種形式對圩墩遺址公園不同區域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觀。春季百花爭豔、夏季綠草成茵、秋季碩果纍纍、冬天樹木蒼勁,在給遊人賞心悅目的同時,為人們詮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桃花

另外,不得不說圩墩公園有一個特色就是桃樹比較多,每到春季桃花盛開,是常州遠近聞名的賞桃花的勝地,每到桃花盛開的季節,可謂遊人如織。不過這裡平日裡景色也非常的好,四時花木均有,公園還建設有健身跑道和健身廣場,在公園裡經常可以看見鍛鍊身體的人,他們說這裡環境好,景色也不錯,非常適合鍛鍊。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當然對於外地遊客來說主要就是參觀圩墩遺址博物館了,這個博物館和大多數博物館一樣,每周一閉館,周二至周日白天對外開放。總的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綜合性遺址公園,有歷史,有美景,如果來常州其實還是值得一遊的。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這裡是浩浩旅行日記,帶你領略不一樣的風景,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圩墩遺址公園
    圩墩新石器時代居民是太湖流域先民的一支,馬家浜文化是太湖流域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約開始於7000年前,到6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圩墩古村落大約出現在距今62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100年。在一千多年中,它先後經歷了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兩個時期。在這裡的電光顯示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主要遺址分布示意圖,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常州圩墩遺址。
  • 圩墩遺址公園的桃花源
    圩墩公園位於常州戚墅堰區圩塘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西側,建於1988年8月,公園佔地13.33公頃,其中水域5.33公頃。圩墩遺址公園位於常州的東南郊,公園裡有樹木環繞的湖泊,安靜優美。圩墩遺址是常州地區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原始社會村落遺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是太湖流域一處重要的新石器遺址。圖騰石韻:利用廢舊巨木組合成框架將表面自然風化的巨石保衛,以營造陳舊的歷史感。原始的材料組合又彰顯場地的原生態氣息,而誇張的尺度則予人以震撼力,廣場上碎裂的石塊更是訴說著讓人遐想的往事,整個景觀序列構建出濃厚的神秘氛圍。
  • 圩墩遺址公園 7月28日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
    中國園林網7月28日消息:經過一年的緊張施工,備受廣大市民關注的、集中再現數千年前常州第一村風貌的圩墩遺址公園,將於7月28日撩起她那神秘的面紗,正式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
  • 常州又要多一個遺址主題公園!TA的發現曾讓蘇南考古界震驚……
    好消息常州又要多一個遺址主題公園啦!是不是很期待~看小遊得到的官方消息!▲象墩遺址外圍環濠能在象墩遺址中找到良渚文化的蹤跡,對整個考古界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發現,其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是常州文化發展的歷史年表,在蘇南地區考古發現史具有裡程碑意義
  • 常州經開區:圩墩遺址公園10萬株鳶尾盛放 靜待客來
    在位於常州經開區的圩墩遺址公園,成片的鳶尾花正競相綻放,花色繁多,如彩虹般絢爛,讓人感受到生命與自然之美。   走進圩墩公園的水上杉林,不少遊客被眼前大片色彩斑斕的鳶尾花所吸引。紫色、白色、黃色的鳶尾花在猶如無數彩蝶飛舞在綠葉叢中,水杉的高大挺拔、鳶尾花的柔美,與一汪池水互相輝映、連綿成片,美成了一幅油畫。
  • 常州免費公園集合(下)
    豬豬被一些小可愛催啦(我太難了T.T)[接上篇]NO.5 圩墩公園地址:常州經開區圩塘新石器時代遺址西側圩墩公園位於常州經開區圩塘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西側,建於1988年8月,公園佔地圩墩遺址博物館據了解,這次改擴建工程的目的就是保護歷史遺址、彰顯文化特色。再現6000多年前圩墩文明的圩墩遺址博物館,是整個公園的一大亮點。
  • 在家看天下·每日一景丨三月桃花如畫卷 千秋吳韻啟圩墩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費穎 黃雅婷 蔣雯)圩墩遺址是迄今發現的常州地區最早的古村落,屬馬家浜文化的「菘澤中層類型文化」,距今6000多年歷史,被譽為「常州第一村」,於198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常州市圩墩遺址公園前身即建於1988年8月的圩墩公園,位於常州市戚墅堰圩墩遺址的西側。2008年,市委市政府對圩墩公園實施改擴建工程,對圩墩遺址進行保護和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改造後圩墩公園改名為圩墩遺址公園,佔地230畝,水域面積約70畝,圩墩遺址博物館佔地面積2600多平方米。
  • 金秋時節賞花佳期 圩墩公園向日葵花展款款而來
    常州晚報記者從市城管局公園管理中心獲悉,我市將於9月29日-10月8日在圩墩遺址公園組織以「向陽的遠古」為主題的遊園會和向日葵花展。據介紹,這是今年以來市公園管理中心舉辦的第一場大型活動。此次活動以「圩墩文化」為主線,向日葵結合中秋為主要元素,用創新的手法,用現代碰撞遠古,激活6000年圩墩文化。
  •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快看,圩墩公園大片油菜花、鬱金香已綻放...
    位於經開區的圩墩遺址公園 在春天裡從未缺席 大片的油菜花和鬱金香
  •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附近,有家無名包子鋪,食客吃不吃得上看運氣
    常州處在長江下遊,是魚米之鄉,瀕臨太湖,這裡人日常主食,大多以米飯為主,可是你能想到嗎?常州有家包子店是很多常州人的心頭愛,很多人會大老遠跑來,就為吃一口他家的包子,特別是早晨起床之後,肚中飢腸轆轆很懷念就是那熱乎乎又很鬆軟的包子。
  • 2019圩墩桃花花會首日,5萬人進園賞桃花
    2019圩墩桃花花會拉開帷幕    桃花花會首日,5萬人進園賞桃花    活動現場,常州經開區工業旅遊線路正式面向市民開放    常報全媒體訊 花滿圩墩,追夢經開。昨天上午,2019圩墩文化節·桃花花會暨常州經開區工業旅遊首批線路發布會在圩墩遺址公園舉行。    據了解,今年圩墩桃花花會的主題為「花滿圩墩,追夢經開——尋找心中的桃花源」。桃花花會首日,共有5萬名市民走進圩墩遺址公園遊園賞花。
  • 40輪鏖戰後,新房企競得圩墩公園周邊地塊!
    剛剛,位於經開區圩墩公園西北側的勞動東路北側、宛沿河西側地塊,在鏖戰40輪出價後,終於落錘。最終,新晉房企錦藝置業以總價12.5億元、樓面價6063元/㎡收入囊中,溢價率47%。 (地塊規劃圖) 地塊地處圩墩公園生活板塊,原隸屬戚墅堰核心區域。靠近勞動路,往南也可快速上中吳大道四通八達。
  • 3萬株向日葵搖曳 1500餘株桂花飄香……這個國慶長假常州人忙「趕...
    今天上午,第八屆常州市桂花節暨西林文化藝術節在西林公園開幕, 1500餘株桂花迎來最佳觀賞期。 記者了解到,除了西林公園的桂花節,圩墩公園也正在舉辦向日葵花展,三萬株向日葵盛放迎客來。   月月有景賞,季季有花看,2008年起,常州市啟動以「一園一花,一園一展」的「常州市民賞花月曆」活動,貫穿一年四季。「從2008年紅梅公園敞開後第一次舉辦梅花節,我們就一個不落,每月看花。」
  • 感受中國古代航海史奇蹟-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
    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位於南京市西部長江之濱鼓樓區中保村,也是600年前的龍江寶船廠遺址之上。圖為寶船遺址公園的三牌樓大門(從公園內拍攝)。寶船遺址大門牌樓寬16.52米、高10.82米,正門橫匾上有我國著名書法家———百歲老人武中奇手書「寶船廠遺址」五個大字。
  • 降雨暫歇 常州各地查險除患步履不停
    除了人民公園,我市其餘6個市管公園外或有大型水面或緊鄰外河,防汛壓力較大。17日上午,圩墩遺址公園的綠化工人搶抓有利天氣,對高大喬木開展新一輪枝條修剪,消除安全隱患。梅雨期到來前,園方已完成對公園主幹道兩側樹木的枝條修剪和加固支撐,防止、減少樹木在強對流天氣裡倒伏或折枝。
  • 四川成都:東華門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東華門遺址考古領隊易立)成都是一個古今重疊的城市,21個朝代的歷史文化沉澱全部堆積在這個地方,你要層層進行揭露,層層對它進行判斷,對它進行整理和研究,所以這是最大的一個難點。卵石砌築的池岸,還有一些拼花的石子路,然後還有一些建築的牆基,這個就是摩訶池的池院建築遺址。
  • 用腳步丈量春光:元大都遺址公園
    北京有一處公園,有小月河流淌,有海棠花開。它橫跨北京的兩個區域,海澱和朝陽,它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顧名思義,是元代的都城遺址。它修建於元世祖元四年,歷史上以「金代大寧宮」為中心修建。
  • 廣富林遺址明春開放 上海還有這些"有故事"的文化公園
    被譽為「攬盡上海千年歷史」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將於明春正式開園!經過數年精心建設,目前已進入園區基建和館內布陳的衝刺階段。在上海,還有這些充滿濃厚歷史氣息的景點,安靜地等待遊客前來。小編帶你走進這幾處,體驗古橋流水恬淡時光、感受歷史文化薰陶。  郊區篇
  • 橋頭遺址上榜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上山文化遺址入選增至4處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日前公布,本報多次報導的義烏橋頭遺址、龍遊荷花山遺址同時上榜。繼浦江上山遺址、仙居下湯遺址後,上山文化遺址入選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增至4處。橋頭遺址展現了環壕、中心臺地、器物坑、墓葬、房址、彩陶等遺蹟、器物組成的新石器時期上山文化遺址群中等級較高的聚落形態,體現了中國稻作文化的發展。2018年12月31日,在橋頭遺址還沒有「顯山露水」時,本報即在顯著位置,以《9000年前的義烏寫下「世界之最」》為題,對橋頭遺址進行深入報導。
  • 再現800年前制窯風情 瓶窯鎮窯山公園「古窯遺址」正式開放
    眼下,尋南宋遺風,又多了一個新選擇——餘杭瓶窯鎮窯山公園的古窯遺址。6月初,窯山公園古窯遺址區塊布展完成,全面對外開放,再現800年前的南宋制窯風情。瓶窯當地有一句老話:風景在窯山,歷史在腳下。2018年4月,瓶窯鎮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窯山公園進行提升改造時,在公園東入口附近,意外發現一處南宋古窯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