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又要多一個遺址主題公園!TA的發現曾讓蘇南考古界震驚……

2020-12-20 百家號

好消息

常州又要多一個遺址主題公園啦!

是不是很期待~

看小遊得到的官方消息!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象墩遺址保護規劃》項目通過專家評審

近日,新北區春江鎮組織召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象墩遺址保護規劃》專家評審會,常州市規劃設計院匯報稱,此次規劃不搞大面積拆遷,結合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在對象墩遺址實施保護規劃的基礎上,整合新龍生態林,規劃建設主題公園。

該《規劃》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肯定,原則同意《規劃》通過,專家組還提出了相關修改意見和建議。

通過象墩遺址項目的推進,

將充分挖掘新石器時代

以及夏商周時期的文化脈絡,

揭開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紗,

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象墩遺址

象墩遺址於2012年6月被發現,

該遺址位於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

杏村南側的象墩上自然村,

為一高出地面五米左右的土臺。

該遺址主體為良渚文化時期大型高臺墓地,

包含了良渚文化中期、晚期;

兼有馬橋文化和湖熟文化特點的商周文化

以及春秋吳文化地層,

其中部分遺物帶有廣富林文化特點,

是太湖西北部地區又一重要的

史前至商周時期遺址,

也是廣富林文化在太湖西北地區的唯一發現。

▲象墩遺址出土器物

▲出土廣富林文化陶器

2016年,

為配合新龍國家森林公園建設,

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象墩遺址南側的

四堡村、小劉橋、漢墩等地點

發現良渚文化遺存

以及商周至六朝時期古井,

進一步明確了象墩遺址的分布範圍。

▲象墩遺址外圍環濠

能在象墩遺址中找到良渚文化的蹤跡,

對整個考古界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發現,

其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

是常州文化發展的歷史年表,

在蘇南地區考古發現史具有裡程碑意義。

常州作為江南古城

發現了不少歷史遺址

淹城遺址

淹城遺址,距今2700年,

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遺址。

三道圍牆逶迤起伏,

三道護城河常年清波蕩漾。

水護城,城依水,茂林修竹,蒼松鬱秀。

草木土石大都不加修飾,

城內和外圍有大小土墩七十餘座,

大多為春秋時期墓葬,

出土了獨木舟、青銅器、幾何印紋陶等遺物。

經過規劃

現已打造成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

分為5大區塊:春秋淹城遺址、淹城春秋樂園、

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淹城傳統商業街坊和淹城寶林禪寺。

通過再現人文情景,

全方位演繹春秋時代燦爛的歷史文化,

積極打造中國春秋文化品牌。

@全景網

圩墩遺址

戚墅堰的圩墩遺址距今6000餘年歷史,

是太湖流域一處馬家浜文化圩墩遺存,

是迄今發現的常州市區最早的先民定居地之一

——圩墩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圩墩公園位於遺址的西側,

再現6000多年前圩墩文明的圩墩遺址博物館,

是整個公園的一大亮點。

博物館不定期地舉辦各類科普宣傳活動,

讓更多的人了解圩墩的歷史與文明。

除此以外,還有

溧陽神墩遺址

位於溧陽市社渚鎮孔村

距今約7000年

是目前溧陽境內年代最早、

保存最為完好的史前遺址

也是太湖地區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金壇三星村遺址

位於金壇區朱林鎮三星村

距今約6500 -5500年

對長江下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

和文明起源等課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溧陽秦堂山遺址

位於溧陽市上興鎮

馬家浜文化晚期聚落遺址

新崗遺址

位於鐘樓區新崗村,五星鄉、三井鄉交界處

距今5500年前後,崧澤文化時期

寺墩遺址

位於天寧區鄭陸鎮三皇廟村

距今4500年前後

良渚文化時期,開始進入了文明社會

錢一本墓園

位於武進區太湖北岸的城灣山腹地

江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墓園遺址

常州有這麼多遺址,

以後家門口還將再多一座

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遺址主題公園

真的很期待呢~

部分素材來源:常州晚報

編輯:王婷

文章源自常州市旅遊局,轉載請註明出處, 僅可作非商業分享之用,文章中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文章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小編: , 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相關焦點

  • 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已公示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獲選啦!!!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鳳凰山麓,是紹興地區首個青瓷主題的考古遺址公園。公園依山而建,風景優美,擁有鳳凰山窯址、禁山窯址、尼姑婆山窯址等上虞早期越窯重要考古發掘遺存,其中的鳳凰山窯址群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禁山窯址榮獲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獲批 有望4年內建成
    11月3日,記者從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獲悉,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已獲批,有望4年內建成。屆時,市民可在此感受長沙國風採,領略長沙國文化。   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副主任趙曉華告訴記者,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已先後有20餘座長沙國王(後)墓被發現。根據這些墓葬的分布,人們發現,已發現的長沙國王陵都在湘江西岸,大體分布在嶽麓山和谷山的周圍。
  • 廣東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籌建大遺址考古公園
    獅雄山位於五華縣華城鎮東南約2千米處,獅雄山遺址發現於1982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1984~1990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後4次對該遺址進行過調查和發掘工作,並初步將其定為南越國時期的宮殿建築遺址。2011年1月~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獅雄山遺址進行了第五次調查、勘探和試掘。
  • 鄭州將添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鄭州要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方案》提出,要立足鄭州市在中華文明中的突出價值和黃河流域核心示範區的重要地位,以「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為主題,以「一帶三核」(即打造黃河文化帶和「天地之中」文化核心展示區、黃帝文化核心展示區、鄭州商代王城文化核心展示區)為抓手,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建設黃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黃河國家博物館等一批精品博物館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第二屆聯席會議在圓明園召開
    中國園林網6月11日消息:6月9日,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之際,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第二屆聯席會議在圓明園遺址公園隆重召開。這次會議的主題是:高效保護,和諧共生,回報社會。
  • 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觸摸3500年濟南城市歷史
    孫立成表示,濟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要高度重視和認真做好遺址發掘、文物保護工作,切實將優秀歷史文化和悠久城市記憶傳播開來、傳承下去,為打造「文化濟南」提供有力支撐。在各方關注之下,大辛莊遺址再次走入了濟南人的視野,也讓濟南的考古遺址公園這個概念及其建設再次進入濟南當代發展序列。為什麼大辛莊遺址被如此重視?
  • 墎墩漢墓要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今年,我省將推動墎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江西風景獨好」今年將再度進京  文藝創作方面 推動設立省地方戲曲振興專項資金。  開展「中國夢」主題創作,組織「中國夢」、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創作和展演活動,舉辦首屆全省青年演員折子戲展演活動。
  • 圩墩遺址公園
    前方我們即將要參觀的就是圩墩遺址博物館——圩墩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內有圩墩遺址出土文物的展出以及馬家浜文化時期先民生活場景的再現。博物館總面積267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展出文物394件。  在我們的右前方大家看到的是水道尋古,我們將順著這迂迴的水道進入圩墩遺址博物館。  【館內】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現在就請跟隨我的腳步參觀圩墩遺址博物館。
  • 南京將建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公布了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公示,徵詢公眾意見。遺址公園內將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官窯村文創小鎮等。2016年,棲霞區官窯村發現大型明代磚窯遺址,成為當年南京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不但景色旎麗,還有一個6000年前的遺址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常州市的一個遺址公園——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常州圩墩公園,始建於1988年,也算是常州市一個老公園了。2008年經過改造和提升,正式命名為常州圩墩遺址公園。
  • 乾陵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原標題:乾陵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 廣東考古界又一大喜訊!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廣東考古界又一大喜訊!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1-10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今天上午公布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廣東考古界又迎來一大喜訊。
  •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譚家灣遺址出土器物(來源:浙江省文物局)譚家灣考古遺址公園佔地面積約42公頃,是以譚家灣遺址為載體、以展現馬家浜文化及稻作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考古遺址公園,也是以稻作文化體驗為特色的生產性文化景觀。而繩紋陶鬲的發現,對研究馬橋文化與同時期中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價值。1983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臺基山遺址出土器物(來源:浙江省文物局)2003年7月,長興縣實施遺址文化公園建設,面積近5萬平方米。2004年,在遺址東北側布設展廳,展示臺基山遺址考古成果。
  • 整合新龍生態林 象墩遺址將規劃建設主題公園
    在實施保護的基礎上——象墩遺址將規劃建設主題公園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獲悉,近日,新北區春江鎮組織召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象墩遺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專家評審會。會議邀請了7名文物保護和規劃知名專家組成專家組。會上,常州市規劃設計院匯報了《規劃》編制情況。
  • 首府兩遺址列入自治區考古遺址公園
    記者昨日從呼和浩特市文物處了解到,內蒙古博物院大窯遺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被列入自治區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呼和浩特市豐州城遺址被列入自治區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據了解,內蒙古博物院大窯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約33公裡的保合少鄉大窯村南山,由內蒙古博物院汪宇平先生於上世紀70年代發現,並對該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發現了包括石製品、動物化石等在內的大量文化遺物,年代跨度可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舉辦
    >begin--> 11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 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廣東省臺山市舉行。
  • 四川成都:東華門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解說】經過近7年的發掘,考古人員在成都東華門遺址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2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見證了成都的自古繁華。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家揭秘東華門遺址的「前世今生」,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
  • 英德力爭把青塘遺址建設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記者今天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英德青塘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項目規劃編制服務採購項目進入公示。此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 英德市人民政府,以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英德市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義烏橋頭遺址等10處入選
    分別於2013年公布第一批8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18年公布第二批7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後續,浙江將繼續強力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探索大遺址展示利用模式。做好大遺址考古研究工作,深挖遺址價值,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學術支撐。不斷完善國家、省、市縣三級的考古遺址公園體系,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省情、國情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之路。
  • 央視再度關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
    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再次被央視關注!22日16時55分,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以《溼地生態美白鷺翩翩飛》為題,報導了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因生態環境優美而吸引大量白鷺等水鳥棲息的景象。「一走進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記者就看到白鷺翩翩、碧水潺潺、蘆葦豐茂,河面不時有水鳥掠過,宛如一幅山水畫……」隨著鏡頭的推移,一處處溼地美景展現在觀眾面前,在解說員的詳細介紹下,讓人不由得心生嚮往。這片溼地東西長約1公裡,南北寬40米至50米,按照遺址公園設計方案,在建設之初就精挑細選種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