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再度關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再次被央視關注!22日16時55分,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以《溼地生態美白鷺翩翩飛》為題,報導了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因生態環境優美而吸引大量白鷺等水鳥棲息的景象。

「一走進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記者就看到白鷺翩翩、碧水潺潺、蘆葦豐茂,河面不時有水鳥掠過,宛如一幅山水畫……」隨著鏡頭的推移,一處處溼地美景展現在觀眾面前,在解說員的詳細介紹下,讓人不由得心生嚮往。

這片溼地東西長約1公裡,南北寬40米至50米,按照遺址公園設計方案,在建設之初就精挑細選種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隨著溼地環境日益改善,如今,在這裡安家的水鳥越來越多。

在節目中,中國社會科學院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趙海濤介紹,目前,溼地美景已經成為遺址公園的一大亮點。

遺址公園內為啥要規劃一處溼地景觀?趙海濤解釋:「根據研究,當時的二里頭夏都位於古伊洛河北岸的一處高地上,所以在建設遺址公園的時候,就根據考古發現和研究情況,復原了一部分水面,並儘可能復原出當時的環境,讓觀眾理解當時建都選址的條件。」

二里頭文化及其以前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等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源頭。正是從這些燦若群星的遠古文化中,誕生了五千年連綿不斷的中華文明和中國人的精、氣、神。中華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唯一綿延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

「華夏第一王都」、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室建築群……自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開放至今,《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各大媒體多次聚焦二里頭遺址,以文、圖、視頻等方式集中呈現,引發熱烈關注。

(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相關焦點

  • 央視《焦點訪談》專題報導洛陽二里頭遺址
    昨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央視播出的《焦點訪談》欄目全程聚焦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以《二里頭遺址探秘華夏之光》為題,講述了二里頭遺址發現、發掘的意義以及成果。央視再度關注洛陽......  昨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央視播出的《焦點訪談》欄目全程聚焦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以《二里頭遺址探秘華夏之光》為題,講述了二里頭遺址發現、發掘的意義以及成果。二里頭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發現並開始考古發掘,迄今已有60多年。這裡是夏代中晚期的都城所在,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河南洛陽: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即將完工
    白鷺翩翩,碧水潺潺,蘆葦豐茂,記者近日在河南洛陽偃師市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現場看到,公園已經芳容初現,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遊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偃師市文物旅遊局大遺址辦公室主任石勇介紹,作為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重要補充,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文物保護展示工程項目包括洛河故道模擬復原展示工程、三期及道路系統工程、宮殿區及井字形道路保護展示工程三個部分,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去年下半年開工以來,我們順利完成了徵遷等任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石勇說。
  • 專家聚焦二里頭遺址考古
    本報洛陽10月15日電  (記者楊雪梅)近日,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和洛陽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二里頭遺址考古與夏文化研究學術研討座談會」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舉行。
  • 3500年前都城遺址凝聚一系列政治理念 二里頭考古最新成果直接指向...
    夏朝,雖然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但由於長期缺乏考古的直接證據,中外考古學界對它是否真的存在也有質疑。新近公布的考古成果表明,位於中部河南省、距今3800——3500年左右的二里頭遺址,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最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王朝——夏朝的都城遺存。
  • 夏朝有沒有文字,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刻符」,或揭開了真相
    作為中國歷史敘事中的第一王朝,夏朝一直是國人魂牽夢繞的朝代,但夏朝又如夢如幻,神秘莫測,至今未能被人揭開面紗,只能透過一些疑似遺址勉強一窺芳容。在夏朝諸多神秘之中,最讓人著迷並希望解開的是:夏朝有沒有文字,到底是什麼文字?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的「刻符」,或揭開了真相。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打造黃河文化主地標
    優勢所在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初衷與黃河文化主地標的根魂本質天然契合。作為一種大型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模式,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主體對象都是歷史文化價值較高、遺存保護現狀良好、考古研究比較完備的大遺址。
  • 二里頭遺址與夏文化探索的回顧與展望
    一代代學者依據當時的考古發現,結合對文獻記載的全面梳理,包括參考相關遺址的碳十四測年數據等,雖然對以二里頭遺址為中心的夏文化有不同的認識和見解,例如,二里頭遺址一、二、三、四期均屬於夏文化,或一、二期屬於夏文化,三、四期屬於早商文化等,但對夏文化探索仍然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和階段性的主要成就。
  • 夏文化研究有新進展,考古發現二里頭遺址網格型都城布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安徽禹會村遺址、河南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發現。這五項重要發現,將有力推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
  • 河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建,將呈現三千多年前夏朝都城風貌
    新華網 圖新華社消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6月11日開工奠基。兩年多後,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將向公眾呈現最早中國都城的歷史風貌。據介紹,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項目佔地208畝,建設規模3.1萬平方米,總投資6.3億元,計劃於2019年10月建成,屆時將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 「夏都」二里頭遺址:六十年再探索夏文化
    在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鑄銅作坊、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最早的雙輪車轍……迄今的發掘和研究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是研究中國早期國家形態、探索夏商王朝分界的關鍵遺址。會議期間,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二里頭夏都遺址的定名也是關注的熱點。
  •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長啥樣?詳細規劃來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近日,鄭州市發改委批覆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一時間,「鄭州將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圖  據悉,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是鄭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建設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的重點項目。本次景觀工程是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的有機組成部分,後續還將建設遺址博物館和保護展示等工程。  那麼,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未來長啥樣?什麼時候建成開放?11月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河南的二里頭遺址,真的是夏王朝的遺留嗎?
    在中國考古界中,河南二里頭文化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課題。因為從年代斷定上來看,其時間正好處於商代之前,因此其便被認為是夏王朝的遺蹟。而一旦其可以被確定是夏王朝的都市,那麼我們史料中的文獻便可以被認為是信史了。
  • 二里頭遺址可以等同於夏代嗎?聽聽權威專家怎麼說|文史宴
    文/桓大司馬上個月大司馬參加了新亞文化舉辦的二里頭遺址遊學活動,考古界大佬許宏老師親自給我們講解二里頭文化的意義和地位,許老師的助手趙海濤老師則帶我們下二里頭考古現場,講解考古學的常識,並且任由我們提問,可以說是一場考古的盛宴,有備而來的同學可以說收穫極大,大司馬結合許老師的講座,
  • 二里頭遺址與三官廟遺址,哪裡更具夏商周斷代的準確性?
    (作者:趙輝)二里頭遺址位於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遺址上最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屬二里頭文化,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三官廟遺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桃花鎮三官廟村,坐落於派河北岸臺地之上,遺址呈臺墩型,高出周圍地表約5米。為配合引江濟淮工程建設,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18年7月30日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第一階段至2018年12月底結束。
  •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二里頭遺址是夏朝都城,但所有的邏輯都指向它
    都知道中華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但真正的出樣王朝這樣的高度文明,歷史記載的只有3000多年,就是考古界公認的王朝是從商朝開始,商朝的確認是從殷墟發掘中得到了直接的證據。
  •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將藉助高科技還原夏朝都城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項目於今年9月動工,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二里頭遺址考古隊隊長許宏今天(12月27日)告訴記者,該博物館目前展館建設和陳展大綱制定正同步進行,未來將以豐富的多媒體手段展示考古成果。
  • 疑似夏朝遺蹟的除了二里頭遺址還有哪裡?
    華夏三代歷史的研究中夏朝的存在有否、它以何種方式存在、目前已發掘的哪一些考古遺址可以證實是夏朝遺存等問題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不僅國內外史學專家們眾說紛紜、意見極不統一,民間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度也一直很高。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位於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可以確定是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當地政府早已迫不及待地立起了夏都斟鄩的招牌,那麼除了二里頭以外,疑似夏朝遺蹟的重要遺址還有哪些呢?
  • 二里頭遺址發掘60周年 | 許宏:解密「最早的中國」
    今年是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周年,亦是許宏擔任二里頭考古隊隊長的第20個年頭。第二屆世界古都論壇暨紀念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周年學術研討會即將於2019年10月18日開幕,屆時隊長許宏將在新落成的二里頭博物館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 河南二里頭遺址發現60周年,原來夏王朝真實存在
    長期以來夏王朝是否存在始終缺乏足夠的考古證據,不過河南二里頭遺址的發現,成為中國考古學界找出夏朝的一把重要鑰匙。 日前中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開幕,並展出2,000餘件距今3,800年至3,500年前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等藏品。恰逢今(2019)年二里頭遺址發現60周年,博物館的成立使這個紀念更格外具有意義。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第一期「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圓滿落幕
    為了幫助學生從考古的角度了解夏朝的歷史文化,走進最早中國,感受文物保護的意義,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作為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的前沿陣地,精心組織了「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活動。營員們在帶隊老師的引導下從最早中國二里頭遺址開始,開啟了一場兩天一夜的考古之旅,依次參觀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