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鏽淨」就裝在這樣的礦泉水瓶裡。)
(死者鄭平。)
最新進展》》》
「喝口賓館礦泉水 男子中毒身亡」追蹤
警惕!飲料瓶裡裝清潔劑 事故頻發
水鏽淨裝在礦泉水瓶裡,和礦泉水看上去一模一樣。成都一男子正因此在蘇州一酒店誤喝水鏽淨而身亡。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發現,把清潔劑裝在飲料瓶的不良習慣已導致多起事故發生。
死者家屬:尚不能確定所喝水鏽淨就是從操作間所拿
16日,上述死者的親屬給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打來電話說,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確定死者手中所持礦泉水瓶是死者父親從操作間拿到,還是在樓道時從服務員那裡要到。
這名親屬解釋,「因為老人從服務員那裡要了兩瓶,又從操作間拿了一瓶,可他進入自己房間後,就把三瓶放在一起,捧在了手裡。」
就在那時,死者迎面走來,從父親手裡拿了一個水瓶,不假思索,擰開就喝,誤喝到酒店所說的水鏽淨,後身亡。死者家屬正在獲取該種水鏽淨的化學成分。
《使用規範》:水鏽淨含強酸性物質
據廣州一家水鏽淨生產廠家介紹,他們生產的水鏽淨在外觀上為「無色透明液體」,PH值為2-3,氣味上,「略帶刺激性」。
死者家屬此前曾對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說,事發後,她拿著水瓶到大廳問服務員瓶裡是什麼,碰到了正在退房的房客,讓對方聞時,對方先是沒聞到什麼,再次仔細聞後,才聞到「異味」。可惜,事發時,死者從父親拿到水瓶後,擰開就喝,咕咚一口就進肚裡了。
網上可以查詢到的多個《清潔劑使用規範》(簡稱《使用規範》),在水鏽淨使用上講到,該品含強酸性物質,適用於賓館酒店、醫院、工廠、家居及其他公共場合經常有流水的表面清潔、外牆地面除鏽水垢清洗工作。這份規範還提到,要避免直接接觸。
此前悲劇:清潔工喝飲料瓶裡「清潔劑」身亡
儘管在清潔劑使用上,酒店、物業等都有自己的規範,可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發現,因為清潔劑裝在飲料瓶裡而導致的誤喝事故並非鄭先生孤例。
據《新文化報》報導,就在今年5月23日,在吉林長春一家大型商場,做保潔工作的市民於國軍就拿著放在清潔車中的飲料瓶喝了幾口,後經醫院搶救6個小時不幸身亡,而飲料瓶中裝的正是一種類似清潔劑的液體。
當地媒體實地走訪發現,洗地機的塑料桶裡也有用飲料瓶裝的液體,瓶子比較髒,瓶身上還貼著一塊有字跡的小紙條,但字跡模糊不清,瓶蓋上還扎了很多小孔。
當事保潔公司的領班對當地媒體說,為了操作方便,保潔員會將大瓶的藥水分裝在小瓶的飲料瓶中,再將飲料瓶蓋扎眼兒,操作洗地機時,配合噴灑藥水,而於國軍喝的應該就是這種藥水。儘管她們平時也會在每月培訓中都強調安全操作,按流程作業,她們保潔員都知道這些保潔藥水全是化學藥品,都含有毒性,但沒想到這樣強調,於國軍還是誤拿飲料瓶,誤喝洗地藥水。
再發悲劇:女童喝飲料瓶裡清潔劑,不省人事
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發現,僅在長春該事故發生兩個月後,江蘇崑山就再次發生類似事故。
據《揚子晚報》報導,今年6月,崑山四歲女童以為飲料瓶裡裝的就是飲料,趁家人不注意,將家裡裝在飲料瓶裡的衣服清潔劑喝下,當即倒地,不省人事。
女童父親對當地記者講,那種清潔劑無色,但味道還是比較大,很刺鼻難聞。正在家裡玩耍的4歲女兒,以為爸爸帶回來的飲料瓶裡裝的是飲料,乘大人不注意,將飲料瓶拿到手裡,打開瓶蓋,一張口就喝下一口衣服清潔劑,「當時我們就聽到『通』的一聲,一回頭,發現女兒已經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連呼吸都幾乎沒有了。」
女童父親將那瓶衣服清潔劑交由醫院方,送到有關機構進行分析,「主要成分可能為正乙甲烷、二甲基烷等。」
四川先例:男孩喝飲料瓶裡火鹼,口吐白沫
不僅在外地,就是在四川,也曾發生過類似事故。
據媒體報導,2012年2月13日,四川自貢的一名4歲男孩因一時好奇,誤食了裝在飲料瓶裡的火鹼,馬上口吐白沫,嘴巴腫成了「香腸嘴」。
媒體報導說,當時男孩口渴想喝水,正準備叫媽媽,突然看見柜子上放了一瓶「飲料」,於是,自己搭了一個小板凳,站在上面去拿「飲料」,擰開瓶蓋就喝了一大口。
男孩媽媽稱,那個飲料瓶子裡裝的並不是飲料,而是裝的家裡用來洗廁所用的火鹼,平時都是鎖在柜子裡面的,那天早上做完清潔,忘記放回去了,誰知道這一不小心,便被兒子看見拿來當成飲料喝了。
食品安全專家:呼籲不要往飲料瓶裡裝清潔劑
用飲料瓶裝清潔劑而引發的事故已經發生多起,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尚未查詢到,是否有規定涉及不能把有危險的清潔劑裝在食品用的飲料瓶裡。
不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對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說,他呼籲,不要那清潔劑尤其是有危險性質的清潔劑裝在飲料瓶裡。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 梁斌
此前報導》》》
「喝口賓館礦泉水 成都男子身亡」追蹤
監控視頻:老人曾從操作間拿「水」
死者家屬稱,操作間並未關閉,從服務車下層所拿
華西都市報15日訊(客戶端記者 梁斌)14日,華西都市報客戶端報導了《喝口賓館「礦泉水」 男子中毒身亡》。其中,死者鄭平(化名)所持水瓶是其父從服務員手中所拿,還是從酒店操作間自己拿的,雙方未達成一致:酒店說老人擅自進操作間誤拿了水鏽淨,家屬說沒看到視頻不能確信,就算看了視頻也不能確定所拿就是水鏽淨。
15日,死者家屬證實,監控視頻顯示,老人確實曾從操作間拿水,但是是從服務車下層所拿,而且「裝有危險用品操作間當時沒有關閉」。
老人從操作間取過一瓶「水」
進去前喊「服務員」沒人應?
15日,死者姐姐鄭澄宇給華西都市報記者打來電話說,14日下午兩點多,她終於在派出所看到了事發時的監控視頻,「反覆看了幾遍」。「老人進了操作間,拿了裡面的水瓶。」鄭澄宇說,視頻顯示6日9時40分,老人走出操作間,「左手拿了兩瓶,右手拿了一瓶。」
不過,鄭澄宇不認同網上說的老人「偷」水的說法。「酒店的飲水是免費的。老人要吃藥,要泡茶,兩瓶不夠,再去拿一瓶。」鄭澄宇說,弟弟住的房間為560元一天,「這麼貴的客房能住得起,不至於買不起水」。
(老人經過操作間門口。)
(進入工作間)
(出來時手裡多了個礦泉水瓶。)
鄭澄宇說,她專門向父親確認了,在進操作間之前,「老人連呼幾聲『服務員』」,確認沒人後,才自己走進去。不過,在視頻中,只有圖像,沒有聲音。
鄭澄宇解釋,父親看到門口附近有服務車,服務車下面有礦泉水,「他想到手裡的兩瓶礦泉水就是服務員從服務車下層拿的」,自己就進去拿了一瓶。
事情發生後,網上出現一張圖片,在一個白色塑料容器裡,疑似放著用礦泉水瓶分裝的水鏽淨,旁邊,還有一個馬桶刷。
鄭澄宇父親確認,「水是從服務車下層拿的,當時還用手拍了一下放在下層的棕色紙箱。」
鄭澄宇說,她看到,有的酒店服務車下層確實有裝礦泉水的棕色紙箱子,「裡面放著礦泉水」。她還說,「肯定不會是在那個白色容器拿的,旁邊放著馬桶刷,誰會去那裡拿水喝?」
老人拿了水瓶,後就返回房間,不多會,就碰到從另一房間過來的兒子,兒子看到父親手裡有水瓶,不假思索,擰開就喝,悲劇就此發生。鄭澄宇說,目前尚不能確定死者當時所持水瓶是從操作間所拿,還是從樓道服務車所拿。
礦泉水瓶裝水鏽淨是為節約
圖打掃方便服務員沒關門
儘管看到了視頻,鄭澄宇認為不能因為老人進操作間拿「水」,就能說明老人責任大。
鄭澄宇說,操作間門上確實寫了只能員工進入之類的標語,可標語在門上貼著,門又開著,緊貼著牆,老人當時並沒有看到。鄭澄宇曾專門問過酒店戴姓經理,「操作間裝有危險用品,該不該關著門?」
鄭澄宇說,戴姓經理跟她解釋說,「應該關著門,平時就關著」,「當天早上大概是服務員圖打掃方便沒有關門」。鄭澄宇表示,她對此做了錄音。
為何把水鏽淨裝在礦泉水瓶呢?蘇州山水度假村負責人對當地媒體解釋,水鏽淨都是大桶的買進來,度假村礦泉水瓶子多,考慮到節約就分裝到礦泉水瓶裡,「我明確告訴你,水鏽淨是弱酸,不是強酸。」
該山水度假村還對當地媒體表示:因為近幾年旅遊生意不景氣,他們一直虧損,每年都需要靠上級部門撥款一百萬多萬才能勉強維持。所以,管理方也採取了一系列的節約措施。
鄭澄宇還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警方說目前已認定是意外事件,屬於民事糾紛,希望他們能和解。
網傳死者家屬提出索賠180萬
回應:不能往老人身上潑汙水
網上有說法提到他們向賓館提出180萬的賠償訴求,以致雙方未談攏。
對此,鄭澄宇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解釋,她諮詢過律師,律師提出最低索賠150萬,再加上30萬精神損失費的索賠,應索賠180萬。在鄭澄宇目前看來,最重要的並不是錢,而是給死者一個公道,「也不能往死者父親身上潑汙水」。
14日,華西都市報記者還多次聯繫該酒店戴姓經理,請他講述事發過程,但他只是回復「去看當地報紙」。酒店對當地媒體說,對於這次悲劇,他們的確存在一定的管理過失,目前已經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改正。
本報報導後,不少網友都感到惋惜,紛紛為酒店清潔劑安全出主意,有人提到必須使用專業容器,有人提到生產時可以在顏色上做區別,有人提到可以用礦泉水瓶,但至少得貼上標籤或者撕掉原有標籤。
成都酒店業業內人士分析,該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特殊性和偶然性,不過也給其他酒店敲響了警鐘,涉及到危險物品的管理,一定要有規可循、有規必循,總之要慎之又慎。
華西都市報記者 梁斌
此前報導》》》
喝口賓館「礦泉水」 成都男子中毒身亡
10月6日,喝了一口賓館裡的「礦泉水」,成都男子鄭平死了。在剛過去的國慶大假裡,在前往蘇州東山尋根探親的路上,他沒能迎來即將到來的44歲生日。
14日就是鄭平的頭七。他的姐姐鄭澄宇在歇斯底裡後冷靜問道:為什麼酒店把「水鏽淨」裝在礦泉水瓶裡?為什麼裝有「水鏽淨」的礦泉水瓶和其他礦泉水瓶不作絲毫區分?
這是一場不該發生的悲劇:一口「水」要了人命,7歲孩子再也見不到他的爸爸,八旬父母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兒子,一家人失去了頂梁柱。
禍起
「水鏽淨」和飲用水「看上去都一樣」
9月30日晚,鄭平自己駕車,帶著父母妻兒,一家五口,歡歡喜喜,從成都回到蘇州東山,尋根問親。鄭平的父母已經20多年沒有回去了,這也是鄭平第一次回到故土。不曾想,這一去,再也不能和妻兒一道返回成都的家。
鄭平的姐姐鄭澄宇後來了解到,10月5日晚11點過,鄭平帶著家人入住蘇州東山山水度假村。房間門卡上顯示該度假村酒店有四顆星。父母住一間,鄭平與妻兒住一間。每個房間都放有兩瓶「洞庭山飲用天然泉水」。
鄭澄宇說,父母當晚喝了房間裡的兩瓶水。次日早上,吃完早餐回房間的路上,父母又問樓層服務員要了兩瓶水。
鄭澄宇告訴記者,她問了父母,當時,服務員從客房服務車上拿了兩瓶「洞庭山飲用天然泉水」給她的父親。
在那個服務車上,放有毛巾、紙,下面一層放有飲用水瓶,「看上去瓶子都一樣」。鄭澄宇說,服務員事後也承認給過她父母水。
(事發酒店。)
據鄭澄宇講述,她11日和酒店方見面時,酒店提出,在監控視頻上看到鄭平父親從服務員那裡拿到水後,又到操作間去了一趟。
鄭澄宇後來問父親為何去操作間,她父親說,怕水不夠喝,想去拿。不過,鄭澄宇解釋說,他的父親患有腦萎縮,平時就糊塗,想到拿不一定就拿了。
鄭澄宇的母親證實,只看到老伴拿了兩瓶水回房間,鄭平媳婦也說,到父母房間時只看到兩瓶水。「我從11日就提出要看監控,他們一直都沒讓我看,只聽酒店說過,他們看不清我父親從操作間出來時拿了三瓶還是兩瓶水。」鄭澄宇說。
禍臨
喝了一口「水」,「情況越來越糟」
悲劇在隨後發生。6日上午9點半左右,鄭平來到父母房間,要和父母商量下白天要去哪些親戚家。
鄭澄宇事後了解到,弟弟來到父母房間後,見父親手裡捧著「洞庭山飲用天然泉水」,就拿過來一瓶,擰開就喝。「畢竟是在父母的房間裡,他很隨意。」鄭澄宇說。
「男人喝水猛,喝了一大口,就發覺不對,痛苦大叫,糟了糟了。」鄭澄宇說。
鄭平母親看到後也喊著「出事了」。鄭平媳婦趕來,得知是喝了一口「水」就出問題後,拿著鄭平喝過的水瓶到大廳找服務員。
鄭澄宇說,據她事後了解,鄭平媳婦問大廳服務員,瓶子裡裝的是什麼,怎么喝了肚子疼,「服務員聞了聞,說應該不會有事。」
「『水鏽淨』味道不是很大,要不服務員當時也不會聞不出來。」鄭平的小舅子陳先生說。
可在當時,鄭平家人並不知道他到底喝到了什麼。鄭平媳婦再次來到父母房間時,看到鄭平「蜷縮在房門口,情況越來越糟」。鄭澄宇說,「弟弟喊著說該是喝到了一種酸」。度假村酒店隨後把鄭平送到東山鎮的醫院。後來,又轉送到另一家醫院。
據鄭澄宇講,在這兩家醫院裡,度假村方面提到,鄭平喝到的會是一種酸,但當時一直沒在他們面前承認鄭平喝到的是「水鏽淨」,「醫生仍然不清楚他喝到了什麼,他們也無法檢測是什麼」。
悲劇
死亡證明書顯示:「酸性液體中毒」死亡
到了6日中午12點左右,鄭平又被轉送到蘇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鄭澄宇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說,在這家醫院,到了當日深夜,度假村的戴姓經理才在弟媳和大哥面前承認,鄭平喝的是廁所用的「水鏽淨」。
醫院隨後問度假村方面要「水鏽淨」的成分,度假村聯繫了廣東的廠家,廠家在7日上午10點過才把成分傳真過來。遺憾的是,這一切都已於事無補。
而就在到這家醫院一個多小時後,鄭平心臟就停止了跳動。在經過51次電擊後,恢復了心跳,但仍沒意識。到了10月8日上午,鄭平被宣告死亡。在死亡醫學證明書的「死亡原因」一欄裡寫著「酸性液體中毒」。
(死亡證明書上寫著:酸性液體中毒。)
鄭澄宇告訴記者,她在11日下午同該酒店戴姓經理見面時,戴經理親口告訴她:「那是廁所專用水鏽淨」。在那次見面中,鄭澄宇從酒店那裡了解到,為了節約成本,度假村買到大桶「水鏽淨」後,分裝到用過的飲用水瓶中。「戴經理還說,用喝空後的飲用水瓶分裝『水鏽淨』,是他們過去就有的做法。」鄭澄宇說,她保留了錄音。
鄭澄宇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裝有「水鏽淨」的飲用水瓶與酒店提供的瓶裝飲用水,「從外觀上看上去一模一樣,僅憑肉眼無法區分。」
質疑
「酒店為何用礦泉水瓶裝水鏽淨?」
鄭平的遺體目前在蘇州殯儀館。事情發生後,鄭平的媳婦「什麼都不能處理了」,父親的血壓也升到200多,他的親朋來到蘇州幫忙料理。
鄭平的小舅子說,賓館起初對他們管吃關喝,可就在13日又提出要計算費用。度假村方面的律師找他們說,就算按賓館全責算,按當下標準,也只會給他們賠償90多萬,況且度假村不願負全責。「他們要分清責任。」鄭平的小舅子陳先生說。
在陳先生看來,酒店甚至應付全責。13日凌晨6點,鄭平的家屬在網上發帖說,「酒店方違規操作,竟然二次利用礦泉水瓶分裝無色無味廁所除鏽劑(強酸性),以便客房清潔人員攜帶使用,和酒店方提供的補充飲用水同時存放在客房服務車上。因外觀,標誌和顏色和酒店提供飲用的礦泉水完全一致,正常人無法辨認判斷。」
陳先生認為酒店管理失職導致了這一悲劇,他還質疑道,「酒店為什麼用飲用水包裝來裝強酸性的水鏽淨?」「酒店不是私人場所,為何有毒物品放在公共場所還不做明顯標示,讓房客輕易拿到?」
回應
遊客擅自拿了「水鏽淨」?
對於鄭澄宇和陳先生的說法,13日下午,該酒店戴姓經理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警方已有結論。我不回答你的任何問題。」華西都市報記者隨後發去簡訊詢問:「警方結論是什麼?事發過程是什麼?事後有了怎樣改進?」截至記者發稿,戴姓經理未回復簡訊。
華西都市報記者注意到,在13日23時22分,揚子晚報網刊發了戴姓經理的態度:確實有遊客誤服了「水鏽淨」,經過搶救無效死亡,酒店在這起事件中,確實存在一點管理不到位的地方,但整個事情並不是網帖中所描述的。他解釋,是遊客自己走到房間附近的一間「員工專用工作室」時,擅自進去,自行提取擺放在客房工作車上的「水鏽淨」,並拿到自己房間裡裡。
鄭澄宇不認同戴姓經理的這番解釋,她堅持要求看視頻。她知道,警方此前已經看過了視頻。
(兩瓶水來自服務車。)
華西都市報記者在13日下午就撥打了蘇州東山派出所的值班電話,得知主辦警官是朱警官,「只有他能說這案子。他沒在辦公室。」值班人員說。隨後,記者在17時52分撥打了朱警官手機,但語音提示「已關機」。記者又給朱警官發去簡訊,詢問:「有無結論?結論是什麼?」但截至記者發稿,也未收到朱警官的回覆。
「到了14日,只有我和弟媳留在蘇州,其他親朋待這麼久,不得不回四川了。」鄭澄宇不知道他們能等來什麼。
追問
有種除垢水劑「無色,基本無味道」
鄭平誤用的到底是除鏽劑,還是水鏽淨,或是其他?鄭平的小舅子說,他們看不到酒店大桶上的標籤,不能確定到底是什麼。
廣東一家水鏽淨經銷商郭女士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她們經銷的水鏽淨既可以清洗水龍頭,又可以清洗洗澡缸。她們還賣除鏽劑,「兩個都是一樣的東西,兩個不同品牌罷了。」
有著成都、重慶等地多家五星級酒店工作經歷的凌女士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據她所知,現在酒店並不用除鏽劑,「對酒店物品有傷害」,而且不鏽鋼和瓷磚都有專用的除垢水劑。她說,就算使用,酒店肯定得有監管,起碼得貼上明顯標籤。
而上海一家除鏽劑經銷商的雷經理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說,賓館確有用除鏽劑的,但主要用在鐵質品上,他也賣除垢劑,「兩者成分有差別,但相差不大」。除鏽劑和除垢劑的價格都是30元一桶,3.8升,稀釋後使用。
四川一家除鏽劑化工生產企業的陳經理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他們既生產除鏽劑,也生產除垢劑。賓館都可以用,而一般用的是除垢劑,用於清除瓷磚上的黃色垢物。
據陳經理講,賓館用的除垢水劑,有強酸型,較便宜,價格在4000元一噸,「顏色偏黃,有微微刺激味道」;還有環保型,不含國家禁止的東西,價格較貴,為1萬元一噸,「無色,基本無味道」。
陳經理說,酒店購買後一般會按照1份除垢劑5份水的比例稀釋後使用,「肯定不能喝,萬一喝到微量後,可服用醫用小蘇打,很便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應家屬要求,鄭平為化名)華西都市報記者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