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市發生了一起誤服防凍液釀成嚴重中毒的悲劇,雖經醫生全力救治,但男子病情仍持續惡化、生命垂危。
誤把防凍液當礦泉水喝下
市民張駿(化名)今年50多歲,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平時身體健康。事發當日,張駿忙碌了一天後,下班回家就睡覺了。他半夜醒來時,感覺有些口渴,便隨手拿起了一瓶礦泉水,喝了起來。剛一入口,他發現味道不對,連忙停止「喝水」,但為時已晚,一大口已經下肚。
圖片來自網絡
此時,張駿想起來了,他不經意間把瓶裝的防凍液放在了床邊。由於工作中經常接觸防凍液,張駿也沒當回事兒,喝了點兒水,繼續睡覺。早上起床時,張駿感覺有點兒不舒服,也沒注意就上班了。中午的時候,張駿覺得口渴難耐,呼吸困難,實在堅持不住了,只好到醫院就診。
男子嚴重中毒生命垂危
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李長喻說,張駿來到醫院時,明顯呼吸困難,深大呼吸,表情痛苦。急查血氣分析,顯示為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高鉀血症、急性腎損傷。醫生立即為張駿補鹼、補液、降鉀治療。張駿存在頑固性酸中毒及高鉀血症,入院後腎功能持續惡化,處於生命垂危的狀態。
李長喻介紹,防凍液是機動車必不可少的化工產品,其主要成分為乙二醇和甲醇,對人體毒性甚大。甲醇口服中毒,一般7-8毫升可造成失明,致死量約為30毫升,乙二醇致死量約為1毫升體重。
二者的中毒機制相似,在於母醇的代謝產物甲酸鹽、乙醇酸鹽、乙醛酸鹽及草酸鹽。這些代謝產物均為酸性,可引起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
其中甲酸鹽對視網膜及視神經具有高度親和性,可抑制細胞線粒體氧化磷酸化而致失明。後幾種代謝產物可致腎小管損傷,造成腎功能衰竭。與乙醇類似,乙二醇與甲醇均具有中樞麻醉作用,而且胃腸吸收迅速,口服中毒洗胃價值有限。
屢有誤服防凍液致人死亡
記者梳理媒體報導發現,各地屢有誤服防凍液致人死亡事件發生。乙二醇為無色、無臭、具有甜味的黏性液體,有人在誤服時還以為是在喝飲料。
2018年11月,在河北保定,一名50歲男子到地裡幹農活時感到口渴,在自家的三輪車裡找到了一瓶「飲料」。男子感覺味道有點不對勁兒,但用鼻子聞聞沒有異味,喝起來口感甜甜的,也就沒有再多想直到喝完。未料,他喝下的其實是防凍液,最終男子因全身多臟器衰竭不治身亡。
2017年4月,在山東威海,一名建築工人誤將防凍液當「白酒」喝下,出現了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的症狀。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小時的搶救,還是沒能挽回工人的生命。
醫生提醒,預防防凍液中毒,一定要將其盛在專門的容器裡,置於安全的地方妥善保存,尤其不要讓兒童接觸到;用舊礦泉水瓶、飲料瓶盛放防凍液,要在瓶身貼上標籤,和別的飲料瓶分開放置;使用防凍液時,不要接觸到口,事後及時將手清洗乾淨。
一旦誤服防凍液,應立即催吐,並儘快趕到醫院救治,切不可大意,以免造成嚴重後果,悔之晚矣。
半島晨報、39度視頻 首席記者 滿文飛 實習生 田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