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說,一頓飯中少了什麼可能都不會少了主食,不吃主食總感覺吃不飽似的,米和面就是最常見的兩大類主食。對於很多南方人來說,可能更愛吃米,覺得米飯更有營養,而北方人就會覺得吃麵食更好。那麼,長期吃米飯和長期吃麵食,有哪些區別呢?到底誰的身體會更好?該如何選擇?一起來看下。
看兩者的營養成分,米飯和麵食中都含有大量的澱粉,麵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比米飯略高些,但其質量卻比米飯低;大米中的維生素B含量要比麵食少一些;再看礦物質含量,米飯和麵食各有各的優勢,差別不大。
看兩者的消化速度,米飯和麵食也差不多,都比較容易消化,而大米中含水量要比麵食高些,在相同重量下,米飯的熱量要比麵食低些,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吃麵要比吃米飯更容易發胖的原因。但大家不管在吃米飯還是吃麵食時,可能都還會搭配其他食物,兩者之間的熱量也是不相上下的。
從升糖指數上來看的話,米飯和麵食的升糖指數都偏高,長期吃哪一種都可能容易發胖,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可能還會影響到血糖的正常。
因此,不管是長期吃米飯還是麵食,可能對身體健康都不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不吃主食,那麼,怎麼樣吃主食才更加健康呢?建議大家遵循下面幾個原則。
一般來說,每日攝入主食的量可以佔總能量的一半左右,至於吃米還是吃麵,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即可。
只是種類要多樣化、主食也要定量攝入,建議大家多吃些粗糧雜糧,比如雜糧米飯或饅頭,還有薯類和其他麥類,例如紅薯、芋頭、蕎麥、燕麥和藜麥等。粗細搭配,能及時補充膳食纖維,促進消化,營養也會更均衡些。
烹調方式儘量選擇蒸和煮,少油炸和煎炒,很多人愛吃的油條、起酥麵包、炒飯、油餅等,其中的熱量和油脂都非常高,經常吃不僅容易發胖,還容易帶來一系列的健康風險。
對於一些減肥的人來說,可能會為了減重而放棄主食,這是不可取的,米飯和麵食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給身體帶來能量,真正要管住嘴的食物是油炸燒烤、漢堡奶茶等高油高脂食物。
對於血糖水平偏高的人來說,也不是就不能吃米飯和麵食了,多吃粗糧,同時搭配高纖維食物,既能吃飽,還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改變吃飯順序,先喝湯後吃菜,最後吃主食,就能延長主食的攝入時間;吃飯速度放慢點,進而能降低血糖轉化的速度,這些方法對控糖都是有利的。
除了米飯和饅頭等主食,也要注意其他食物的攝入,想要身體更健康,大魚大肉應少吃些,多吃清淡易消化的蔬果,烹調方式遵循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不偏食不節食,也不要暴飲暴食。
綜上所述,長期吃米飯和麵食的人,會有以上幾個差別,但米和面各有優劣勢,不論長期吃那一種,或都不是很健康,應該怎麼吃的一些建議,文中已作出介紹,照著吃或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