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複習」
第一輪 課標點點清
課時三 透鏡及其應用
(達標測試)
基礎訓練
1.2009年3月,臺灣南投縣一間道場發生火災,勘查發現禍源竟是「水晶球」。原來道場為趨吉避兇,在門口擺放了一個水晶球,如圖所示,水晶球對光線有________作用(選填「會聚」或「發散」),使水晶球下方的塑料地毯內能增加,引起火災。
2.如圖是太陽光通過虛線框內某光學元件後將紙燒焦的現象。由此可知該元件是_________,用到這一元件的光學器件有________(只舉一例)。
3.小林在家裡拿爺爺的放大鏡做實驗。第一次小林通過放大鏡看到書上的字如圖甲所示,此時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過放大鏡看到書上的字如圖乙所示,這時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_像(以上兩格填「實」或「虛」)。從圖甲到圖乙的變化過程中,放大鏡是逐漸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書本的。與圖乙所反映的成像規律相同的光學儀器有________。
4.當凸透鏡焦距為20cm時,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蠟燭可在距凸透鏡________間移動,要使像繼續變大,蠟燭應________(填「遠離」或「靠攏」)凸透鏡,同時光屏離凸透鏡應________(填「近」或「遠」)些。
5.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機、攝像機已經進入了普通家庭,它們的鏡頭相當於一個______透鏡,拍攝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______ (選填「虛」或「實」)像。
6.觀察圖中所示裝置,手電筒照亮的透明膠片經過凸透鏡在銀幕上成像。
(1)能從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於光在銀幕上發生了________。
(2)利用這個成像原理可製成________。
(3)如果保持膠片與銀幕的位置不動,想在銀幕上成一縮小的像,應將凸透鏡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銀幕。
7.如果一束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後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________(選填「前」、「後」),這就是近視眼。矯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透鏡片做的眼鏡。
8.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圖是________,能正確表示近視眼矯正方法的是________。
9.如果把一個玻璃球分割成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再將這五塊玻璃a、b、c、d、e分別放在太陽光下,那麼能使光線發散的是( )
10.如圖中的「世」字是通過凸透鏡觀察到的像,下列光學器具中應用了此成像原理的是( )
A.照相機 B.投影儀
C.放大鏡 D.顯微鏡
11.如圖所示,蠟燭經透鏡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正立放大的虛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
12.如圖所示是照相機的成像示意圖,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照相機使用的是凸透鏡
B.照相機使用的是凹透鏡
C.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
13.如圖所示,小剛將盛滿水的圓柱形透明玻璃杯貼近書本,透過玻璃杯觀看書上的鸚鵡圖片(圓圈中的鸚鵡圖與書本中的鸚鵡圖實際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虛像可能是( )
14.「五·四」青年節那天,學校請來攝影師給我們拍畢業照,列好隊後,攝影師發現有幾位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這時他重新調整照相機的正確方法是( )
A.照相機向前移,鏡頭向前伸
B.照相機向前移,鏡頭向後縮
C.照相機向後移,鏡頭向前伸
D.照相機向後移,鏡頭向後縮
15.探究燭焰通過焦距是10cm的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所示,此時( )
A.a為物距
B.b為焦距
C.凸透鏡成放大的燭焰像
D.若蠟燭、透鏡不動,僅移動光屏,燭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6.如圖是張敏同學拍攝的安溪鳳城鐵索橋風景相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要使鐵索橋的像更大些,張敏應向鐵索橋靠近些,再拍攝
B.鐵索橋在湖中的倒影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鐵索橋在湖中的倒影是由於光的折射形成的
D.拍攝時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17.物體S(未畫出)經凸透鏡L成像於M處的光屏上,如圖所示。若將光屏移至N處,仍要在屏上得到物體S的像,則在凸透鏡L左側P處放置的透鏡是( )
18.物體S(未畫出)經凸透鏡L成像於M處的光屏上,如圖所示。若將光屏移至N處,仍要在屏上得到物體S的像,則在凸透鏡L左側P處放置的透鏡是( )
18.圖中a、b是同一人的兩幅照片,b圖中他拿的眼鏡( )
A.屬於凸透鏡,可用於矯正近視眼
B.屬於凸透鏡,可用於矯正遠視眼
C.屬於凹透鏡,可用於矯正遠視眼
D.屬於凹透鏡,可用於矯正近視眼
19.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以下是小洋學習了關於「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知識後,總結出的關於實像和虛像的一些特點,其中錯誤的是( )
A.虛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虛像只是正立的,不能是倒立的
C.實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實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縮小的
20.凸透鏡和平面鏡均能使物體成虛像,比較它們所成的虛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所成的虛像是正立的,而平面鏡所成的虛像的倒正與平面鏡放置的情況有關
B.虛像的大小均與物體到鏡的距離有關
C.觀察虛像時,眼睛與物體均應在鏡的同一側
D.凸透鏡所成的虛像可在光屏上呈現,平面鏡所成的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
21.下列關於光現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照相機照相時在底片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老花鏡的焦距可以在太陽光下用刻度尺粗略測出
C.白光下的一件紅色衣服在只有綠光的房間內是黑色的
D.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色彩是由色光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2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要矯正近視眼的視力,應佩戴鏡片是凹透鏡的眼鏡
B.電視機遙控器可以發出紅外線對電視機進行遙控
C.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物體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D.光的色散現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3.如圖所示,夜晚,把桌子放在電燈下面,在桌面放一張白紙,然後再把凹透鏡放在白紙上。當逐漸向上移動凹透鏡時,可以觀察到:通過凹透鏡的光束在白紙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積會隨著凹透鏡移動而逐漸變_______,光斑的亮度則逐漸變______(全部選填「大」、「小」)。
24.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後,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_______ 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 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後,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________。
(3)調整後,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乙),在凸透鏡另一側前後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的實像(填寫像的性質);_______(填光學儀器)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25.在「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探究中。
(1)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通過透鏡的太阻光能聚集於一點,測得該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是10 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cm。
(2)如圖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桌面上,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_______、同一直線上。
(3)某實驗小組測得的數據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數據分析得知: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_______的實像。該實像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用光屏承接。
26.同學們要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選用的器材有:凸透鏡、蠟燭、光屏、光具座、火柴。
①實驗探究前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 。
②器材調好後,蠟燭從距凸透鏡較遠的位置逐漸向凸透鏡移動,調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測出了不同位置時像的高度,並將數據填在下表中。凸透鏡的焦距f =10cm。
同學們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就越大。他們得出的結論完整嗎?_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________。
《基礎訓練》參考答案
1.會聚
2.凸透鏡 放大鏡(照相機或幻燈機、電影放映機、投影儀等)
3.虛;實;遠離;投影儀(幻燈機或電影放映機等)
4.20cm到40cm;遠離;近
5.凸;實
6.(1)漫反射;(2)投影儀(幻燈機、電影放映機);(3)靠近
7.前;凹
8.C;A 9.B 10.A 11.C
12.A 13.A 14.A 15.B
16.C 17.A 18.A 19.B
20.B 21.A 22.A 23.C
23.大;小
24.(1)會聚;11;
(2)蠟燭放在了凸透鏡焦點上或焦點以內(或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3)放大投影儀(或幻燈機、電影放映機);靠近
25.(1)10;(2)高度;
(3)縮小;能
26.①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直線上)
②不完整;此結論只適合於凸透鏡成實像時,不適合凸透鏡成虛像時
能力提升
1.窗臺上放著裝有水的圓形玻璃缸,太陽光透過玻璃缸射到屋內窗臺下的桌面上,發現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陽光亮,原因是______。
2.如圖是微型手電筒所用的小燈泡,小燈泡前端的A部分相當於_______,對光有_______作用。
3.如圖是一款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通過攝像鏡頭捕捉人臉信息,並將所拍圖像與系統教據庫中預先錄入的人臉照片模板進行比對。該攝像鏡頭相當於_______透鏡,若要拍攝鏡頭前1 m處的人臉。它的焦距應小於________cm。
4.航空攝影人員從高空給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80mm,則膠捲與鏡頭的距離應_______80mm(填「大於」、「小於」或「等於」),所成的像為縮小________ 、_______像。
5.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球的運動而運動,目前使用的軟質隱形眼鏡是由加醛丙烯酸(HEMA)製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視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鏡片的邊緣厚_______0.05mm(選填「小於」、「等於」或「大於」),此鏡片對光有_______ 作用(填「會聚」或「發散」)。
6.如圖所示,是一位同學到醫院檢查視力時右眼所看到視力表的情形,這隻眼睛存在的視力問題是_______,應利用_______鏡來矯正。
7.用水彩筆在磨砂電燈泡的側面畫一個圖案,然後把電燈泡接到電路中讓其發光,拿一個凸透鏡在燈泡圖案與其正對的白牆之間(圖案與白牆之間距離較大)移動,則所畫圖案在牆上成清晰像的情況是(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虛像
C.能成兩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實像,一次是縮小、倒立的實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縮小、倒立的實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實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實像
8.圖中,可用於矯正近視眼的透鏡是( )
9.一個大燒杯倒扣在桌面上,裡邊充以煙霧,用手電筒通過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調節手電筒的聚光圈,使通過煙霧的光成粗細均勻的柱形光束(圖甲):
(1)燒杯內充以煙霧,是利用了煙塵微粒對光的________來顯示光通過的路徑。
(2)燒杯底上放一個凸透鏡,觀察到的現象如圖乙所示,說明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作用。
(3)燒杯底上放一個凹透鏡,觀察到的現象如圖丙所示,說明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作用。
10.小明在實驗室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
(1) 他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請幫他指出該裝置中的兩處錯誤:
①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2) 錯誤改正完畢,小明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固定好位置後,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個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原因是)__________。
(3)最後小明又換用了另一塊透鏡,發現用它來觀看遠處多了,可見小明的眼睛存在 視問題,你認為該透鏡能使眼睛看清楚物體的理由是_________。
11.小敏的實驗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實驗室準備的凸透鏡的焦距。
小亮給他提供的解決方案是:根據如圖所示的設計方案圖進行實驗,測出焦距。
你的意見:小亮的「方案」是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A.如果「方案」可行,請你對利用該「方案」測量焦距的具體操作提出一條注意事項:__________。
B.如果「方案」不可行,請提出你的解決方案:___________。
(說明:若你認為「方案」可行,則選A解答,若你認為「方案」不可行,則選B解答)
《能力提升》參考答案
1.裝有水的圓形玻璃缸相當於凸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2.凸透鏡;會聚 3.凸;50
4.大於;倒立;實
5.大於;發散 6.近視;凹透
7.C 8.C
9.(1)漫反射;(2)會聚;(3)發散
10.(1)①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位置順序放錯,從左至右應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②蠟燭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的焦點處;
(3)近;該透鏡是凹透鏡,能將光發散
11.可行;實驗時要讓平行光儘量與透鏡的主軸平行;實驗中要在光屏上得到最小最清晰的光點時,才能停止移動光屏等其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