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華夏》專訪鄭喜芝: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
《信用華夏》專訪鄭喜芝: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 留在農民家農業是第一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在耕地數量減少趨勢難以逆轉的同時,耕地質量問題日漸凸顯。
-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根植中原大地 培育一流人才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作為一所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近年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紮根中原大地辦大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學校根據學科優勢,圍繞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經國濟民、出彩中原以及黃河文化、豫商文化等主題,開發飽含思政素材和德育元素的優秀系列課程,讓師生共享改革成果。三是堅持人才強校,打造發展「引擎」。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豫」牌復興號,讓中原大地踏上「新」徵途!
從2007年4月18日,首趟「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局管內臨潁至小商橋間跑出了既有線200公裡的最高時速;到2012年9月28日,首趟350公裡時速高鐵動車組從鄭州東站始發而出,中原大地正式進入高鐵時代。如今,「金鳳凰」長編動車組整裝待發,中原人民也將迎來屬於自己的升級版高鐵動車組――「復興號」。
-
春色正鋪滿中原大地
此刻,春色正鋪滿中原大地。從西部山區到東部平原,從淮河沿岸到黃河沿岸,泥土在一層層醒來,草芽在一寸寸冒出,麥苗在一叢叢返青,桃花、梨花、櫻花、玉蘭花等各色花朵競相綻放,一派歡快的熱鬧景象。外出的人們雖然還戴著口罩,但那眼神裡分明露出了喜悅和憧憬。這是久違了的場景。
-
把論文寫在祖國農村大地上
李屏南今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希望廣大理論工作者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
-
論文寫在大地上 科技送入農戶家
原標題:論文寫在大地上 科技送入農戶家 「十三五」時期,寧夏大地上,一批批科研人員奔赴田間地頭、旱塬山坳,圍繞寧夏
-
同濟大學: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新聞—科學網
秉持濟人濟事濟天下信念
-
寫在齊魯大地上的民生答卷
通過做細做實民政工作,抓好辦好民生實事,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拼出美好生活的畫卷;一個個暖心的故事,寫在齊魯大地上。這是山東省民政系統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和重要論述精神的積極回應,更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而做出的一份「行動答卷」。
-
把創新創業故事寫在祖國大地上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黨和國家從戰略高度提出的教育改革發展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寄語青年學生要「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高職院校的基層黨組織,時刻牢記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有效途徑。
-
...出彩看中原》——生動呈現習總書記殷殷囑託在中原大地迸發磅礴...
在中原大地迸發磅礴偉力奮進新時代 出彩看中原http://zzrb.zynews.cn/html/2018-05/26/content_961566.htmhttp四年來,總書記的足音迴響在中原大地,激勵著廣大幹部群眾砥礪奮進、開拓前行。全省上下牢記總書記囑託,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打好「四張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中原大地正發生新的歷史性變革,站上了更高的發展起點。
-
鐵軌寫「米」字 中原通八方
新華社鄭州7月1日電(記者 李鵬)以地處中原的鄭州為中心,鐵軌在大地上寫了一個「米」字,構建起覆蓋逾7億人的兩小時高鐵網,這樣宏偉的設想7年前還只是「紙上藍圖」,如今正在加速變為「地上通途」。
-
把論文寫在邊疆大地上
2018年,身為德宏師專副教授的他毅然接受州委、州政府的委託,僅用200餘天便籌建了一所新學校,隨後躬耕基礎教育事業,把論文寫在了邊疆的大地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我想,籌建學校實際上就是在做科研,不懂的東西可以學,遇到困難就攻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想到這篇科研『成果』將為邊疆教育事業作出貢獻,作為教育工作者,能擔此使命,我是自豪和激動的,我一定竭盡全力把它做好。」班雲感言。為了保證學校能按時開學,他不敢懈怠,始終衝在第一線。
-
把論文寫在祖國農村大地上---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李屏南 今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希望廣大理論工作者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
-
鄉村不滅的「燭光學校」閃耀中原大地
(助力脫貧·一路同行)鄉村不滅的「燭光學校」閃耀中原大地中新社鄭州9月6日電 題:鄉村不滅的「燭光學校」閃耀中原大地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闞力夜幕降臨,王屋山上空繁星點點,王屋山下的「燭光學校」依然燈火通明。「巡查、檢修、打掃,不放過一個死角。」
-
農運會開幕側記:農運回家 希望之歌唱響中原大地
新華網南陽9月16日體育專電 題:農運「回家」 希望之歌唱響中原大地——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側記新華社記者白陽 雙瑞河南是中華農耕文明的起點。
-
烈焰丹心寫華章——記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原油田隊黨委書記...
烈焰丹心寫華章——記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原油田隊黨委書記、副支隊長馬新文 2020-09-0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破除「SCI迷思」,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
今年1月底,科技部下發通知,要求各有關攻關項目承擔單位及其科研人員勇挑重擔、敢於擔當,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項攻關任務上來,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2月17日,科技部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破除相關科技評價中過度看重論文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忽視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唯論文」不良導向。
-
富陽首席農技推廣專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挖出來就能生吃的「水果筍」、冬天裡就能嘗到的香椿頭、重達223公斤的「冬瓜王」、池塘內循環流水槽養大的「跑道魚」、從旱地上種出來的稻米……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度富陽區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及團隊測評會上,首席專家們用PPT展示團隊所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讓現場評委大開眼界。而更讓人驚喜的是,這些吸睛的「稀罕物」,已成為當地農民眼裡的「香餑餑」。
-
奮楫逐浪新時代 助力中原更出彩——寫在中原銀行成立6周年之際
以紅色教育促「信」,赴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蘭考縣、大別山革命老區信陽等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以主題黨課促「思」,給全體黨員上黨課;以競技競賽促「學」,組織行內黨員學黨史、唱紅歌比高下;以創先爭優促「行」,開展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黨支部評比活動……用創新的形式和黨的理論武裝全行黨員幹部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各項經營活動和改革創新與黨的政策高度一致
-
崔向紅專訪|從前把作品寫在報紙上 現在把作品寫在大地上
站在新的起點上,民間聯賽將不忘初心,奮發作為,不斷為青少年足球普及和精英人才的培養貢獻力量。面向未來,民間聯賽將不斷創造價值,回饋合作夥伴和贊助單位,形成良性的賽事運營生態。新的五年,民間聯賽將不斷自我革新,探索中國青少年足球賽事獨立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