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王鑫鑫
10歲的小跳跳寒假時因近視在青島市市立醫院眼科驗光配了眼鏡,前幾日,臨近學生複課,憂心忡忡的媽媽又帶著他來院複查。檢查結果一出來著實讓醫生和媽媽嚇了一跳,疫情在家的4個月,跳跳的近視度數竟然漲了200度。媽媽不停地批評跳跳管不住自己,天天抱著電腦、手機,跳跳委屈地說:「疫情期間不是不讓出門嗎?再說天天上網課啊!」跳跳的病例不是個例,在門診複查的中小學學生中,由於疫情居家期間近距離用眼增多,視力或多或少都有下降。疫情期間,我們忙著防病,關注著全國、全球的疫情,操心著自己的工作......隨著疫情逐步平穩,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其中青少年視力的健康不容忽視。後疫情時代,我們怎樣關愛青少年的視力健康呢?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身體素質關係著國力的強盛、民族的未來和家庭的幸福,所以社會、學校、家長都要重視,共同營造有利於視力健康的環境。6月6日,全國愛眼日來臨之際,市立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於藍聚焦近視防控,為青少年近視預防帶來科普。
愛眼、學業一個都不能少。首先有序復學複課,深化教體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處理好學業與愛眼的關係,學校合理安排教育教學,讓電子化教學時間短一些,儘量增加學生戶外活動的時間,包括體育課、大課間、步行上下學等,家長克制「報班」衝動,減輕孩子學業負擔,每天至少戶外2小時,使眼睛接受到較充足的光線,幫助視網膜釋放多巴胺,調控眼軸不被拉長,達到預防近視的目的。
拒絕「電子保姆」。家長要安排好孩子的居家活動,拒絕「電子保姆」。預防孩子近視,家長思想上首先不能「近視」。不能在孩子纏人時,孩子不能外出時,把動畫片、電子遊戲扔給孩子,家長藉此「脫身」。對孩子而言,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放下手機,與孩子多開展互動,呵護孩子的眼睛與健康。另外,在選擇電子產品時,儘可能選擇解析度高、清晰度合適的大屏幕電子產品,優先次序為投影儀、電視、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
鼓勵和監督青少年做好自己的近視預防管理:持續近距離用眼30分鐘需要休息、遠眺10分鐘;觀看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坐姿端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不在陽光直射或光線過暗處閱讀,室內光線要充足,陽光不足燈光補;不在走路、晃動的車廂裡閱讀;合理、認真地做好眼保健操;保證充足的睡眠,小學生每天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合理膳食,避免過精、過甜。學校和家長要重視青少年視力檔案的建立,每年1~2次視力檢查,一旦發現孩子近視,一定要配合醫生進行幹預和治療,合理控制近視發展,避免發展成高度近視。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