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耳失聰
【定義】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雙耳聽力永久不可逆性喪失,在 500 赫茲、1000 赫茲和 2000 赫茲語音頻率下,平均聽閾大於九十分貝,且經純音聽力測試、聲導抗檢測或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等證實。
雙耳失聰。雙耳失聰屬於一種狀態,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了解一下,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聲音是以聲波的方式傳播,耳廓的作用就是收集聲波。你看它的形狀就明白了,動物的耳廓甚至還可以前後左右的轉動。為了提高收集聲波的效率,在耳廓裡面有一根管道通向深處叫外耳道,它是聲波繼續向內耳傳輸的通道,外耳道有一種腺體會分泌淡黃色的黏稠物,這種分泌物有一個很高大上的名字,叫耵聹。它一個小名,就是耳屎,在病歷卡上看到耵聹栓塞的診斷,就是你不注意個人衛生,耳屎太多堵住外耳道了。外耳道堵了,聽力就會下降,當然外耳道也會因為其他疾病而堵塞。
耳廓加上外耳道,就構成了外耳、在外耳道的最深處,大概距離外耳道外口三釐米左右,有一層很薄的肉膜(鼓膜)擋住去路。鼓膜的作用就是把聲波轉變成大幅度的震動,成年人的鼓膜厚度只有0.1毫米,很脆弱,耳朵掏的深了,耳光打中了,氣壓變化了、聲音太響了、中耳發炎了,這些都可能讓鼓膜穿孔,從而影響聽力。從鼓膜再往裡面就叫中耳。中耳除了鼓膜以外,還有三塊相連的小骨頭,叫做聽骨鏈。中耳再往裡面就叫內耳,內耳不再通過空氣傳播聲音,而是通過淋巴液來傳導聲音。外耳的空氣傳播和內耳的液體傳播。聽骨鏈,它可以放大聲音,從而彌補聲音從空氣傳導到內耳淋巴液時發生的能量丟失。內爾在接收到聲音震動後,會把這種振動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繼而傳遞給聽神經、聽神經,再把電信號傳遞到大腦的聽覺中樞,我們就真正聽到聲音了。首先外耳收集和傳導聲音,中耳繼續傳導並放大聲音,內耳再把聲波轉成電波,神經又把電波傳到大腦,大腦在感受到才最終完成了聽這個動作。
這個疾病定義的第1個要點,只有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的雙耳聽力永久不可逆喪失,才能賠付。疾病、意外傷害、遺傳、藥物老化、中毒,任何一項原因導致的上述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失聰。永久不可逆,是指從確診之日起,經過積極治療180天以後,仍然無法通過現有的醫療手段恢復聽力。
這個疾病定義的第2個要點:在500赫茲、1000赫茲和2000赫茲三種聲音的頻率下,90分貝以上的聲音,客戶仍然聽不到,這才能符合賠付條件。
聲音是怎麼來度量的?我們經常會說這個聲音很小,那個聲音很輕,這其實講的就是聲波的幅度,幅度越大聲音越響。一般我們用分貝數來衡量聲音的響闊清。1分貝是人類剛剛能聽到的聲音。20分貝以下的聲音,可以認為是安靜的。20-40分貝大約是情侶耳邊的喃喃細語。40-60分貝屬於我們正常的交談聲音。60分貝以上就屬於吵鬧範圍了,70分貝可以認為是很吵的,而且開始損害聽力神經。90分貝以上就會使聽力受損,而呆在100-120分貝的空間內,如無意外,一分鐘人類就得暫時性失聰。
除了響和輕以外,我們還會說這個聲音很尖,那個聲音很沉。這裡講的就是聲音的頻率,也就是音調。所謂聲音的頻率就是指聲波每秒鐘振動的次數,每秒鐘振動一次,那就是一赫茲。每秒鐘振動的次數越低,聲音就越低沉,反之聲音就越尖銳。人的耳朵一般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在20赫茲到2萬赫茲之間,低於20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高於2萬赫茲的聲波叫做超聲波,無論是次聲波還是超聲波,就算再想人也聽不到。
這個標準是來自於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耳聾的分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耳聾的分級是這樣寫的,以500赫茲、1000赫茲和2000赫茲三種聲音頻率進行測試,可以聽到25分貝以下的聲音,正常人;能夠聽到26~40分貝之間的聲音,輕度聾;能夠聽到41~55分貝之間的聲音,中度聾;能夠聽到56~70分貝之間的聲音,中重度聾;能夠聽到71分貝到90分貝之間的聲音,重度聾;而超過90分貝還是聽不到,那就是全聾。簡單來說,重疾賠付的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全聾。
本項疾病定義的第3個重點,需要經過純音、聽力測試、聲導抗檢測或聽覺誘發電位檢測證實,確實處於全聾的可以賠付。
純音聽力測試是最普及的聽力測試方法,我估計大家都親身經歷過,醫生讓你坐在一個非常安靜的房間裡,然後播放不同頻率,也就是不同赫茲數的聲音,並且不斷的調整每一個聲音的強度也就是分貝數,記錄下你在每一個頻率下剛好能夠聽到的最小分貝數,以橫坐標代表赫茲,以縱坐標代表分貝,畫出一條屬於你的獨特的聽力曲線,我們叫它聽力圖,這種檢查方法操作簡單快速,缺點是太依賴於醫患之間的配合,另外純音測聽法完全根據患者的反饋來確定結果。理論上患者可以人為地製造出一條完全虛假的聽力曲線。
聲導抗檢測是客觀測聽方法之一。它是利用一定聲壓級的低頻純音導人外耳道,引起鼓膜、聽骨鏈、卵圓窗、鼓室腔、咽鼓管以及中耳肌肉等結構的振動或變化。原理比較複雜,這種聲導抗檢測的結果都來自於儀器的讀數,而不是患者的反饋。所以相對於純聽力測試來說,聲導抗檢測是比較客觀的,它不需要患者的主觀反饋。
聽覺誘發電位檢測,這種方法的原理同樣比較複雜,我們只需要了解一個大概,讓患者在一間安靜的屋子裡躺著,最好是能夠睡著。用不同頻率和強度的聲音播放給患者聽,並同時記錄下他的腦電波。由於人聽沒聽到聲音,腦電波的表現是不同的,藉此可以準確地測定聽力範圍。由於腦電波的產生是不受主觀意識控制的,顯然這也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聽力測試方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希望保險市場上少一些套路,多一點真誠。一名平凡的保險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