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峰:四川廣元市「三舉措」助推產業扶貧

2020-10-18 翟峰360圖書館

翟 峰

地處我國西部川陝革命老區的廣元市是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核心區域,是四川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中的一個,其貧困村、貧困人口均佔全省的6%左右,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而廣元市要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面臨著與西部貧困區域同樣的諸如扶貧資金投入硬差口較大、縣級扶貧資金整合難度較大、臨界農戶扶持難度較大等幾個方面的較大困難之外,而且其通過「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切實增強其發展的內生動力的壓力亦相對較大。

然而,面臨上述困難和問題,廣元市並未悲觀困惑,並未等、靠、要,而是通過近年來大膽創新實踐,探索出了一條「精確規劃、特色培育、精準投入」這「三舉措」的產業扶貧新路子,從而較好地促進了全市貧困農村廣大貧困人口的致富增收。

「精確規劃」——廣元市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之一。

由於產業扶貧的第一步是精準規劃,故而廣元市創造性地制定了縣域扶貧攻堅推進總體規劃、貧困村脫貧解困規劃、貧困戶脫貧致富規劃等「三個規劃」。按照貧困戶個性需求和共同特徵,因戶施策,一戶一計,建立臺帳,落實幫扶措施,確立了「生態庭院、增收產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產業扶貧規劃內容。如根據產業扶貧的精準規劃,對貧困戶主要實行了個性化扶持。即由幫扶幹部在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研判、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貧困戶脫貧致富發展規劃,著重突出了改善人居環境、發展增收產業、提升能力素質。

其中,昭化區不僅對其63個貧困村分村制定了脫貧發展規劃,對貧困戶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分戶制定貧困戶脫貧致富方案,切實把項目規劃到村到戶,而且有對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還通過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春風行動優先就業等方式增加其收入,實現其產業脫貧。全市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小額信貸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春風行動優先就業等方式增加收入,實現產業脫貧。

而蒼溪縣三會村,則在省委組織部的幫扶下,按「全域規劃,多規合一」的要求做好了各類扶貧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如根據規劃,三會村和周邊馬虹村、雙樹村,總共12.9平方公裡土地,全部納入了三會連片扶貧開發綜合園區,並實行了統一規劃,同步推進,共同建設產村相融、農旅融合的新農村。

「特色培育」——廣元市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之二。

廣元市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在充分徵求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著重發展特色產業扶貧項目,變輸血為造血,激發貧困群眾的內在活力。為突出特色產業培育,廣元2015年全市新發展獼猴桃、核桃、茶葉等11.6萬畝、養殖生豬30萬頭、牛2.3萬頭、肉羊10萬隻、土雞540萬隻。2016年1-4月,全市148個貧困村中啟動項目建設的超過70%,項目整體形象進度15%左右,新發展獼猴桃、核桃、茶葉等1.26萬畝,養殖生豬1.24萬頭、牛0.13萬頭、肉羊1.56萬隻、土雞14.78萬隻。

廣元青川縣為了破解特色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還在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特色產業」的基礎上,新培育電子商務企業2家、網商50家,2015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3億元,線上零售額超過5000萬元,貧困戶通過電子商務實現戶均增收500元以上。

廣元還採取長短期結合、市縣聯動的辦法,共同幫扶旺蒼縣普濟鎮的特困村洪江、三溪兩村實施了375戶1087名貧困群眾易地扶貧搬遷房屋建設項目,不僅幫助洪江村建成了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和幫助三溪村建成了龍王塘節水型項目,而且還幫助兩村建立了長中短結合的生態立體種養(增收產業)模式,助推其努力實現產業富民。

廣元劍閣縣在抓好傳統產業基礎上,突出抓好特色產業,達到戶戶有產業,業業進協會。重點扶持劍門關土雞+劍門豆製品、核桃、優質糧油、林板「1+4」全產業鏈。僅2015年發展核桃即達7.5萬畝,養殖生豬104萬頭,劍門關土雞685萬隻,從而基本保證了全縣脫貧特色產業不僅發展得好、鞏固得住,而且帶動能力強。

「精準投入」——廣元市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之三。

廣元市脫貧攻堅不僅政府主導,爭取支持,而且整合各種資源、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多方籌集資金,優先集中用於貧困村、貧困戶發展。2015年全市共整合投入各類項目資金38.65億元用於脫貧攻堅,其中市、縣財政投入4.3億元,2016年市、縣財政投入將達到5億元以上。如廣元蒼溪縣因村施策安排整合資金捆綁投入脫貧攻堅,近三年整合涉農項目資金6億元,帶動農民投勞籌資和社會投入10億元,2016年擬整合涉農資金3億元。昭化區財政每年投入1000萬元以上資金,用於信貸貼息、危舊房改造、公共服務能力保障等,確保每年投入項目資金2.5億元以上。朝天區主動銜接、積極招引有實力的企業、民間組織、商界成功人士幫扶貧困村和貧困戶,2015年全區共募集社會扶貧濟困資金650餘萬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廣元旺蒼縣為了破解扶貧資金總量不足、渠道單一的問題,先後實施了貧困村村級互助資金、金融創新、扶貧小額保險、扶貧小額信貸等全國性金融扶貧試點項目,互助資金試點項目累計放款1.3億元,金融創新試點累計放款536萬元,扶貧小額保險參保人數從2011年的1.47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15.3萬人,扶貧小額信貸累計放款85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旺蒼模式」得到了省委書記王東明的肯定性批示,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廣元市在精準投入扶貧項目資金的同時,還注重了對扶貧項目資金的精準監管。廣元市各縣(區)為搞好對扶貧項目資金的精準監管工作,不僅做到了嚴格執行中央、省、市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確保有限的資金精準投放到貧困村、貧困戶,而且還做到了因地制宜健全項目扶貧資金的監管機制,結合監察、審計監管和人大、政協監督,強化了扶貧項目資金的公示公告和扶貧項目資金的社會監督,確保了扶貧項目資金的專戶儲存、專帳管理、專款專用,切實提高了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如僅廣元朝天區組織開展扶貧資金專項督查就達6批次。廣元蒼溪縣、劍閣縣還專門制定了《財政專項扶貧項目實施管理辦法》,以此為安全使用扶貧項目資金上了一道「鐵保險」。

 

 作者簡介:翟峰在先後當選為市和省兩級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以來的15年間,依法履職提出議案和建議共900餘件。其中,有兩百餘件議案被省人大主席團確定為省人大專委會審議議案,40餘件立法案或作為了省人大常委會立法的重要參考或進入了立法調研程序;56件建議被列為省人大常委會和省「一府兩院」重點建議,並分別得到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和省長、分管副省長暨省「兩院」主要負責同志暨相關負責同志批示;調研形成的三百餘篇調查報告得到省以上數十家報刊發表,其中多篇獲九三學社中央主席、副主席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暨省級領導和市級主要領導的重視或批示。翟峰現任四川省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專委會委員、六屆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專職委員(享受副廳級工資醫療待遇,曾擔任市人大常委會工委主任近12年),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四川省立法諮詢專家庫成員、四川省秘書學會學術委員,並系中國法學會、中國環科學會、中國散文學會、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2007年以來先後榮獲中國首屆十大社會責任博客和中國年度綠色人物榮譽獎,2012年以來先後兩次被九三學社中央表彰為參政議政先進個人,2015年被九三學社中央表彰為「九三學社十大楷模」。

相關焦點

  • 關於廣元市經濟建設「三大主戰場」突出貢獻獎和廣元市強基固本...
    「三大主戰場」突出貢獻獎和廣元市強基固本「三大發展保障」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經省委、省政府批准,市委、市政府決定表彰一批2019年度在全市經濟建設「三大主戰場」和強基固本「三大發展保障
  • 四川廣元蒼溪:「三園聯動」撬動產業大發展
    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的廣元市蒼溪縣是川陝革命老區,這裡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該縣按照四川省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和廣元市七大全產業鏈發展布局,以縣建現代農業產業園、村建「一村一品」示範園、戶建增收脫貧自強增收園「三園聯動」為抓手,大力推動以紅心獼猴桃、中藥材、健康養殖「三個百億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 規劃、加工、特色:我國採取三方面舉措減少扶貧產業同質化競爭
    規劃、加工、特色:我國採取三方面舉措減少扶貧產業同質化競爭 2020年12月16日 22:30: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於文靜)針對近年來一些地方扶貧產業發展存在同質化競爭現象,農業農村部著力編好規劃、選準產業,發展加工、延長鏈條,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促進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
  • 李躍旗率團赴新疆四川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
    李躍旗率團赴新疆四川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 2020-07-15 2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江油:十一條舉措 打出扶貧就業「組合拳」
    《祖國》雜誌在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交匯的當下,如何既繼續打好防疫阻擊戰的同時,又做好扶貧就業工作就成了江油人社部門面臨的「頭等大事」。為了全力穩扶貧、固發展,四川省江油市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就業扶貧十一條措施。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四川旺蒼縣:「三惠一體」做實做優精準扶貧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是川陝革命老區、邊遠山區,也是秦巴山區連片扶貧的核心地帶,是農業銀行金融扶貧的重點區域。近年來,農行旺蒼縣支行搭建具有農行特色的「惠農通」「惠農卡」「惠農貸」「三惠一體」金融精準扶貧平臺,帶動廣元金融扶貧取得良好效果。秀海村黨支部書記楊永德是致富帶頭人之一。他以前在外打工,後回鄉創建了旺蒼縣秀海水果專業合作社。2010年楊永德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2014年,楊永德承包20畝地種植獼猴桃,經過幾年的努力,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幾倍。
  • 遂寧市開展樹立先進典型助推工業產業扶貧
    遂寧市開展樹立先進典型助推工業產業扶貧高金美寧等8戶企業扶貧項目獲76萬元補助遂寧新聞網訊(郭林洲 全媒體記者 楊小東)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大力推廣工業產業扶貧先進典型模式和經驗,引導和鼓勵工業企業參與工業產業扶貧。
  • 川商聚力 吹響工業產業扶貧衝鋒號角——四川扶貧產品暨特色農產...
    「希望藉此機會搭上川商的『成功之船』,提增參展產品現場認購量和合作籤約量,力促更多特色優勢產品在川外落地紮根,揚起我省工業產業扶貧『成功之帆』」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凝聚省外川商力量,合力推動四川優勢特色產品走進山西、走進我國北方地區。
  • 資金支持龍頭帶動協會參與 三駕馬車助推畜牧產業扶貧
    資料圖片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孫高成「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省畜牧系統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畜牧工作全局,通過完善扶持政策、強化龍頭帶動、開展技能培訓等舉措,強力推進了畜牧產業扶貧工作。」省家禽業協會、省奶業協會、省養豬業協會、省養羊業協會、省畜牧工程技術協會先後到貧困地區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諮詢等服務活動,為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畜牧產業提供了智力支持。目前,在資金支持、龍頭帶動、協會參與三駕馬車的推動下,全省畜牧產業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央企扶貧基金在四川投資14個產業扶貧項目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 王希)記者5日從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央企扶貧基金)處了解到,基金在四川投資14個產業扶貧項目,項目總投資額117.71億元。據了解,央企扶貧基金在四川投資的產業扶貧項目內容覆蓋現代農業、產銷對接、文化旅遊等多個領域;投資方式包括基金直投、設立子基金等。
  • 王東峰:堅持突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科技扶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科技扶貧為重點,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全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王東峰首先來到位于衡水市故城縣的以嶺中醫藥產業園區,認真聽取該縣通過發展中醫藥產業帶動脫貧工作匯報,同參與園區建設的群眾親切交流。
  • 貴州實行「校農結合」助推產業扶貧——讓「菜園子」直通大食堂
    石永璽攝  貴州省探索創新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自2017年秋季開始,全面啟動「校農結合」定向採購農產品,將全省學校後勤市場與貧困縣、貧困戶精準對接,助推產業扶貧,帶動貧困地區發展  「2017年秋季學期,全省學校食堂累計採購省內貧困地區貧困戶生產的常用農產品達5.97萬噸,採購金額約6.5億元,助推產業扶貧成效初顯。」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鄒聯克說。
  • 地攤經濟助推旅遊扶貧,千年瑤寨在行動
    在全球全面抗疫的大背景下,它將成為促進靈活就業、穩經濟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千年瑤寨的地攤經濟「千年瑤寨」4A級景區,位於廣東清遠市下轄的連南瑤族自治縣南崗村。擺地攤,一方面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方便兼顧家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動扶貧工作的作用,一舉多得。隨著千年瑤寨4A級景區的不斷發展壯大,地攤經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正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逐步走向規範化經營,最終成為助推旅遊扶貧、激活經濟的一大亮點。
  • 廣元利州區:青嶺村「扶貧桃園」桃園鮮桃成熟了
    5月30日,廣元市利州區青嶺村「扶貧桃園」裡沙紅桃成熟了,農戶和遊客們正在桃園採摘。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4戶210人,現已整體脫貧。2014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積極發展「稻魚共生」特色產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成立利青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水稻664畝,帶動農戶發展產業,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收儲農戶土地600餘畝種植鮮桃、套種西瓜,2018年實現集體經營性收益7萬餘元,同時將發展集體經濟資金15萬元投入廣元市鑫玉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廣元市利青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按照5%保底分紅,實現收益9000元。
  • 雨過鋪街道三舉措做好扶貧小額信貸工作
    本網訊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保障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蒙自市雨過鋪街道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用好用活信貸資金,變「輸血」為「造血」,幫助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增收。
  • 平安銀行 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
    為貧困地區嫁接金融資源,以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是平安銀行在扶貧工作的重要實施策略。2018年,平安銀行專門成立扶貧金融辦公室實施「村官工程」,計劃5—8年內提供1000億元產業扶貧貸款,聚焦當地優勢產業,由銀行投入資金支持企業與政府的扶貧項目,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參與到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實現穩定增收。
  • 「小土豆」催生扶貧「大產業」
    自山東省棗莊市與重慶市豐都縣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以來,兩地在「豐都所需、棗莊所能」總基調指引下,豐都縣藉助「滕州—中國馬鈴薯之鄉」金字招牌,引入滕州馬鈴薯種,著力解決豐都傳統馬鈴薯品種個頭小、外觀差、產量低等問題,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助力兩地產業扶貧協作不斷走深走實。
  • 四川師範大學:紮根巴蜀大地繪就教育扶貧美好願景
    2017年7月,四川師範大學聯合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組成C3聯盟,接著,又聯合四川廣播電視大學、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組成C5聯盟,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先後在涼山州普格縣、甘孜州理塘縣、南充市儀隴縣、廣元市蒼溪縣、綿陽市北川縣、達州市達川區、巴中市恩陽區等掛牌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
  • 榕江縣多舉措助推壩區農業產業發展促群眾增收
    榕江縣多舉措助推壩區農業產業發展促群眾增收 發布時間:2019-04-02 13:51:52      來源:榕江縣政府辦公室   一是強化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