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有效手段 「膜法」更有優勢

2020-12-15 萊特萊德海水淡化

近年來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我國海水淡化工程產水量達到67.4萬噸/日。沿海各地積極發展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作為海洋經濟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已逐步應用於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中。

海水淡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降低運行成本,在運行成本的構成中能耗所佔的比重很大,降低能耗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有效的手段。反滲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如何實現?

反滲透海水淡化(SWRO)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之一,反滲透海水淡化過程需消耗大量電能提升進水壓力以克服水的滲透壓,反滲透膜排出的濃水餘壓高達5.5~6.5MPa,按照40%的回收率計算,排放的濃鹽水中還蘊含約60%的進料水壓力能量,將這一部分能量回收變成進水能量可大幅降低反滲透海水淡化的能耗,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能量回收技術的利用。

通過能量回收裝置的應用大幅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促進了反滲透淡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並使之成為具競爭力和發展速度很快的海水淡化技術。因此,能量回收與反滲透膜和高壓泵並列成為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中的三大關鍵技術。

海水淡化是一種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不受氣候影響,水質好,可以較好地彌補蓄水、跨流域調水等傳統手段的不足,對於我國緩解沿海地區淡水短缺、優化沿海水資源結構、保障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版權提示:萊特萊德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註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

相關焦點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分析
    MED操作溫度較低,能夠降低設備結垢與腐蝕問題,藉助廉價傳熱材料、工業廢熱等即可實現海水淡化,其具有操作彈性大、熱效率高以及動力消耗小等優點。然而,由於地溫餘熱缺少穩定性,效率低等特點,導致裝置運行成本遠遠超出設計成本並且設備體積大,費用較高。
  • MBSW-500貨櫃海水淡化設備 化解海島居民用水難題
    進入21世紀後,淡水資源的短缺使得海水淡化技術逐漸從缺水的中東地區延伸到世界主要沿海國家。淡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海水淡化作為緩解淡水資源危機的重要手段,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開發了多級閃蒸、低溫多效蒸餾、反滲透膜法等一批關鍵技術,同時帶動了設備建設關鍵材料和工藝的發展。
  • 英國巴斯大學研發3D列印膜 有望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海水淡化是一個解決方案,但迄今為止,這個過程已經被證明是非常昂貴和耗能的,所以它只適用於水資源最嚴重短缺的時候。水淨化,包括海水淡化,使用反滲透或通過包含薄膜複合聚醯胺膜的濾芯來處理海水。這些膜捕獲鹽和其他雜質,使淡水流過。放入墨盒中的膜會產生壓力以迫使水流過,膜的過程效率會更高。膜的設計和製造進展有助於降低海水淡化所涉及的複雜性和成本。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海水淡化是通過一定方法從海水製取可供生產生活使用的淡水的過程。它是沿海地區解決大規模缺水問題最現實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據估計,2019年全球採用海水淡化生產的淡水已經超過180億噸,可供近5億人生活使用。人類關於海水淡化的夢想持續了數千年之久。
  • 海水淡化工藝及天然礦化材料礦化效果分析
    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將通過3~5年的時間,在遼寧、山東、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城市重點推進100個左右的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在50~1 000 m3/d)的建設和升級改造,以有效緩減海島居民的用水問題和滿足當地不斷提高的生活和生產用水需求。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術有:多級閃蒸(MSF)、低溫多效(MED)和膜法反滲透(RO)。
  • 海水淡化能解救焦渴地球嗎
    在《舊約·出埃及記》裡,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逃離埃及,在曠野中走了3天找不到水喝,後來到了一個叫瑪拉的地方終於發現了水,但是水又苦又鹹。摩西向耶和華求救後,將一棵樹丟到鹹水裡,水立刻清甜可飲。據此,有文獻將人類第一次進行水源淡化的做法,追溯到《聖經》,當然學界不少人認為這過於牽強。相比之下,古希臘水手煮沸海水取淡水的做法,顯然更為可信。
  • 碳納米膜是海水淡化的救命稻草嗎?
    藍色星球上佔水資源總量97.5% 約13.45億立方公裡的是海水。如何把苦澀腥鹹的海水淡化成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課題。16世紀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頒布了一道懸賞令:以低廉成本將海水淡化成淡水的人可以得到10000英鎊的獎金,從而開創了鼓勵人工淡化海水的先河。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在應用學科方面逐漸深入,發現利用先進的膜分離技術能夠帶來傳統技術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 寶萊爾海水淡化專用阻垢劑 助力十三五水利發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0月29日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編入綱領文件,給環保產業、海水淡化行業營造了良好的政策法律環境。有機構預測,到2019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將實現翻倍增長。而在中國,「十三五」期間,海水淡化產業將向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逐步成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 【復材資訊】碳纖維助力海水淡化
    它們也可以為海水淡化做出重要貢獻,從而消除即將來臨的飲用水短缺的問題。碳纖維在新項目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西班牙科斯塔布蘭卡的港口城市丹尼亞不遠處,工程師們目前正在建設第一家基於微生物輔助淡化技術的飲用水處理廠,這是「低能耗飲用水微生物淡化」項目(MIDES)的一部分。作為 2020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得到了歐盟的支持。
  • 海水淡化常用的六種方法(附考點設計)
    反滲透主體設備主要由高壓泵、反滲透膜、能量回收三部分組成,無論海水、苦鹹水,亦無論大型、中型、小型都適應,是海水淡化技術近二十年來發展最快的,除了中東國家,美洲、亞洲和歐洲,大中生產規模的裝置都以反滲透為首選,也是我國目前的首選方法。
  • ...海水淡化行業提升!中國海洋大學80後副教授獲青島市自然科學...
    基於這項研究,徐佳介紹,未來可能會帶來海水淡化行業規模的提升,且會提供一些關鍵設備裝置升級的空間和技術支撐。一定程度解決海水淡化產業世界難題據了解,膜法海水淡化過程一般有預處理、反滲透、後處理系統等單元操作,反滲透系統就是實現鹽水分離的環節,也是海水淡化的關鍵,徐佳的研究就是針對這個環節中的高效反滲透膜材料。
  • 海水淡化中濃鹽水除了製鹽,還有其他「神奇」作用!
    海水淡化技術部通過脫除海水中的大部分鹽類,使處理後的海水達到生活和生產用水的標準。這樣技術不僅可以進行淡化海水產出可直接飲用水的作用,還可以利用濃鹽水進行濃縮曬鹽。海水淡化——濃鹽水製鹽海水淡化後的濃鹽水是可以攤曬製鹽的。
  • 新加坡海水淡化項目對中國水治理PPP模式的啟示
    新泉海水淡化項目的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合約內容,建成後的新泉廠是當時最節能的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廠(每噸水耗能4.2kWhr),因此能以當時的全球最低價提供淡化海水。標準普爾2001年給出的國家信用評級顯示,無論本地貨幣還是外國貨幣,在新加坡實現長期融資目標的能力均為AAA,比很多國家更適於投資。新泉海水淡化PPP項目能夠順利融資,職能健全的新加坡水務部門PUB也值得一提。PUB在金融、法律和技術方面都具備高度專業性,是一個綜合性強、運行良好的水務統籌機構。
  • 一張「紙」帶來海水淡化行業提升!中國海洋大學80後副教授獲青島市...
    一定程度解決海水淡化產業世界難題 據了解,膜法海水淡化過程一般有預處理、反滲透、後處理系統等單元操作,反滲透系統就是實現鹽水分離的環節,也是海水淡化的關鍵,徐佳的研究就是針對這個環節中的高效反滲透膜材料。
  • 紐約時報:外企蜂擁分中國海水淡化蛋糕
    美國《紐約時報》10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為領先海水淡化產業不惜遭受損失 斥資26億元、高高聳立在海邊的天津北疆發電和海水淡化廠是一個科技奇蹟
  • 上海交大團隊與國際合作者研製出利用太陽能風能海水淡化裝置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趙斌元副教授課題組與倫敦城市大學喬治丹尼斯助理教授吳衛平博士課題組、牛津大學材料系Robert Bradley教授合作,在清潔能源海水淡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相關論文,發明了以地質聚合物和生物質介孔碳複合材料為基礎的太陽能風能海水淡化裝置
  • 山東將統一配置海水淡化與利用 加快淡化海水進入城市供水管網
    記者今天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科學紮實推進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山東各地將明確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牽頭部門,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山東各地將明確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牽頭部門,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未來我省將把淡化海水作為非常規水源,納入沿海地區水資源統一配置,同時加快推進淡化海水進入城市供水管網。
  • 海水淡化 市政汙水回用 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替代常規水資源
    我們普遍認為非常規水資源是指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地表水、地下水(常規)的水資源,主要有再生水、海水、雨水、微鹹水、礦井水等,其特點是經過處理後可以再生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常規水資源。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石化」)進行海水淡化、市政汙水回用等非常規水資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常規用水資源,節約了用水資源。
  • 海水淡化廠產品水水質與飲用安全分析
    本文中海水淡化水水質參照我國現行的飲用水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各項指標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06)進行檢測。按照GB/T  5750對曹妃甸5萬噸/日膜法海水淡化產品水(指經過後處理的出廠淡化水)的106項指標進行了檢測,同時與標準要求進行了對照。
  • 關於膜法處理技術的總結!
    納濾膜的一個很大特徵是膜本體帶有電荷,這是它在很低壓力下(僅0.5MPa)仍具有較高脫鹽性能和截留分子量為數百的膜也可脫除無機鹽的重要原因,也是NF運行成本較低的主要原因。NF適合各種含鹽水源,水利用率一般為75%~85%,海水淡化時在30%~50%,沒有酸鹼廢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