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分析

2021-02-15 廣州國際水展

摘要:當前,水資源短缺是各國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通過海水淡化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不足問題。本文對海水淡化技術進行簡單介紹,對傳統技術優點與缺點進行簡單闡述,並簡單分析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最後,簡單介紹核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新型淡化技術。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我國海水淡化工藝發展,以提高人們用水質量。

關鍵詞:海水淡化技術;研究進展;發展趨勢

前言:水資源對人類生存有著重要作用,雖然水資源將大部分地球表面覆蓋,然而96.5%屬於海水,無法直接使用,而僅有0.26%的地下水、湖水與河水等淡水資源可以被人們直接利用。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水資源需求量方面日益增加,而基於無節制浪費、水生態汙染以及超限度開採等影響,導致世界水資源出現短缺問題,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世界各國正在積極開展海水淡化研究,對此需要加大相關工作研究力度。


1、海水淡化技術現狀


1.1反滲透工藝

RO工藝屬於一種膜分離工藝,基於能量回收效率不斷提升與膜組件持續改進,促使反滲透技術得到快速發展。該技術,具有造水成本低、工程量小、能耗小、常溫操作、操作簡單以及佔地少等特點。然而該工藝在進料海水水質方面有著較高要求,因此預處理成本會有所增加。可以通過氣浮或是超濾結合混凝和沉澱的方式,開展海水預處理工作,可以保證汙染密度、水濁度以及化學需氧量等方面均滿足進水要求[1]。


1.2多級閃蒸技術

MSF主要通過將海加熱至規定溫度,之後藉助閃蒸器快速實現氣化,並通過蒸汽冷凝獲得淡水。在熱法中,MSF的應用非常廣泛,具有維護量小與機容量大的特點。另外,其缺點也非常突出,比如能耗高、設備成本高、操作彈性小以及操作溫度高等。


1.3MED技術

對於該技術,主要在低於70℃的溫度條件中,通過蒸餾二次蒸汽加熱蒸發下一效海水,進而獲得純淨水。MED操作溫度較低,能夠降低設備結垢與腐蝕問題,藉助廉價傳熱材料、工業廢熱等即可實現海水淡化,其具有操作彈性大、熱效率高以及動力消耗小等優點。然而,由於地溫餘熱缺少穩定性,效率低等特點,導致裝置運行成本遠遠超出設計成本並且設備體積大,費用較高。


2、研究現狀和發展

當前,在海水淡化工藝研究方面持續發展,在熱法海水淡化工藝方面,低壓蒸汽方法藉助引射器使蒸發器達到真空狀態,促使海水基於比常壓沸點低的條件下實現蒸發。低壓蒸汽系統主要受到給水口半徑、給水溫度以及流速等方面影響。高春林等人通過對淡化裝置液汽引射器展開實驗研究與數值模擬,藉助實驗研究與數值計算手段,深入研究引射器參數與工作特性,並得出係數與工作流體和引射流體之間的關係[2]。


3、新興海水淡化技術


3.1新能源淡化技術

(1)核能。以反應堆所轉化的電能或是熱能為驅動能量,開展海水淡化工作。通過實踐表明,核能淡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各個國家中有著廣泛利用。然而應用核能過程中,需要對核廢料安全性與放射性進行充分考慮,需要保證核能具有良好可靠性,以保證淡水與周邊環境不會受到放射破壞[3]。

(2)太陽能。太陽能淡化工藝主要為兩種

①對太陽能進行熱能轉化,促使海水出現蒸發現象,就是太陽能光熱淡化技術。

②對太陽能進行電能轉化,實現海水淡化,就是太陽能發電淡化技術。

在當前發展中,仍然以太陽能的光熱轉換蒸餾工藝為主,其中,規模小、成本高、效率低與穩定性差等對太陽能技術應用產生較大影響,並且各個地區基於自身氣象條件與地質位置等也會影響該技術使用,而通過太陽能開展海水淡化的優勢也各不相同。要想有效促進太陽能利用效率,應該積極促進觀點轉化與集熱等方面效率,另外,對海水淡化工藝不斷加以優化,使太陽能實用性與經濟性得到有效提升。

(3)風能。此種淡化技術具有兩種形式。①藉助風力渦輪旋轉作用,使風能可以實現機械能轉換,直接使海水淡化設備運行。②藉助風力發電機促使風能實現電能轉化,之後為海水淡化設備提供動力。風力能夠滿足電滲析以及用能設備運行需求,然而風能缺少穩定性,而RO有著良好操作性與適應性,能夠和風能實現互補。藉助風能開展海水淡化工作還有一定不足,比如穩定性差與間歇性強等缺點非常明顯,對風能與傳統技術進行有機結合,是當前風能淡化工藝發展的重要途徑。


3.2集成淡化工藝

(1)電滲析與RO集成。預脫鹽工段通過電滲析來實現,以控制海水含鹽量,之後藉助反滲透膜實現海水淡化目標。此集成技術使得海水在金屬管方面的腐蝕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並且是反滲透壓力得到充分降低,實現節約能耗目標[4]。

(2)膜蒸餾。此種技術通過蒸餾手段實現膜分離,需要藉助熱源不斷海水,通過蒸發水蒸氣產生蒸汽分壓。並且基於膜兩側蒸汽分壓差,形成驅動力,保證水蒸氣能夠持續穿過疏水膜,在水分子完成氣化之後,穿過膜並展開冷凝處理,進而達到水鹽分離目的。該工藝融合了膜法與熱工藝的優點,具有預處理要求較低、結構緊湊、簡單、操作條件良好以及分離效率較高等特點。然而,其還處於研發階段,並未滿足工業化要求,需要提高熱效率以及膜通量,促進膜蒸餾工藝發展。

(2)MSF和RO集成。RO具有水質較差與產水效率高等特點,而FSM具有效率低、結垢問題明顯以及產水水質好等特點,兩者通過優勢互補,能夠有效減少產水成本,促進海水淡化效率。當前兩種工藝已經實現商業化發展。


3.3MVR改進技術

MVR技術要藉助壓縮機對低品位蒸汽進行壓縮,促使壓力與溫度快速升高,達到潛熱持續循環目的。此種工藝在西方國家得到廣泛應用,而在我國研究時間較短。其主要具有工程量小、操作簡單以及節能環保等特點,在海水淡化方面需要選用低壓縮比、高性能壓縮機,並且保證換熱管具有良好耐腐蝕性,並且蒸發溫度適當。

對此,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在進行多年研究之後,構建MVR蒸發過程計算模型,使得MVR模擬局限性與物性數據不足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提出設計整套MVR工藝裝置。主要針對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①對管路與設備材質進行科學設計。

②合理選擇壓縮機,以滿足MVR過程要求,是操作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③引進高效換熱設施,使換熱條件得到充分強化。

④對換熱設備壓力、溫度等操作條件進行合理設計。

⑤對MVR凝氣排放效果差問題進行充分改進,使傳熱效果得到有效強化。基於該工藝自動化程度良好、流程簡單以及工程量小等特點,使得在石油平臺、海島、艦船等方面具有重大應用意義,並且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

結語:綜上所述,在環境問題與能源問題持續加劇影響下,促使海水淡化工藝研究以及利用工作得到進一步發展。蒸餾法的經濟性與能耗已經成為重點研究方向,同時對核能、太陽能、電廠餘熱以及風能等方面進行積極研究,獲得更多研究成果,促進海水淡化工藝發展。膜法工藝在近年發展較為迅速,新膜材料研究以及應用,同時解決配套問題,已經成為膜法重點研究趨勢。

相關焦點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接下來的一千三百多年,這種簡單的蒸餾式海水淡化技術幾乎沒有發展,其應用也局限於零星地出現在遠洋船隻上。直到歐洲文藝復興之後,實驗科學得到發展,才有人開始通過實驗研究並改進海水淡化過程。1675年,沃爾科特(William Walcot)在英國獲得了第一件關於海水淡化的專利。海水淡化逐步獲得更多關注。
  • 豐海實現非併網風電與海水淡化技術「聯姻」
    ,經過國家專業機構科技成果評估和鑑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新能源企業豐海已建成萬噸級非併網風電海水淡化示範工程,成功實現了日產萬噸淡水規模,為深入推進我國新能源海水淡化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海水淡化常用的六種方法(附考點設計)
    由於其含鹽量非常高,而不能被直接使用,目前主要採用兩種方法淡化海水,即蒸餾法和反滲透法。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海水淡化技術。反滲透主體設備主要由高壓泵、反滲透膜、能量回收三部分組成,無論海水、苦鹹水,亦無論大型、中型、小型都適應,是海水淡化技術近二十年來發展最快的,除了中東國家,美洲、亞洲和歐洲,大中生產規模的裝置都以反滲透為首選,也是我國目前的首選方法。
  • 研究人員發明聚吡咯棉布高效淡化海水
    原標題:寧波材料所在非對稱仿生界面高分子複合材料用於太陽能海水淡化方面取得系列進展水資源短缺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全球性問題
  • 海水淡化能解救焦渴地球嗎
    市政和工業用水各佔了63%和25.8%,其餘依次為發電站、灌溉、旅遊、軍事和其他用途。150個國家都搞海水淡化 現代意義上的海水淡化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發展起來的,彼時人類的工農業發展和人口增長進入快速模式,淡水供應日漸緊張,以至於部分沿海城市也嚴重缺水。
  • 上海交大團隊與國際合作者研製出利用太陽能風能海水淡化裝置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趙斌元副教授課題組與倫敦城市大學喬治丹尼斯助理教授吳衛平博士課題組、牛津大學材料系Robert Bradley教授合作,在清潔能源海水淡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相關論文,發明了以地質聚合物和生物質介孔碳複合材料為基礎的太陽能風能海水淡化裝置
  • 中國海洋大學在新型光熱汙水處理、海水淡化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的研究成果。 本項研究針對全纖維素基光/熱能量轉換器件與納米摩擦發電機一體式系統的設計與構建,實現了汙水處理、海水淡化與波浪監測的有效結合與協同利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李娜為本論文的第一作者。
  • 寶萊爾海水淡化專用阻垢劑 助力十三五水利發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0月29日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編入綱領文件,給環保產業、海水淡化行業營造了良好的政策法律環境。有機構預測,到2019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將實現翻倍增長。而在中國,「十三五」期間,海水淡化產業將向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逐步成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 山東將統一配置海水淡化與利用 加快淡化海水進入城市供水管網
    ,山東各地將明確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牽頭部門,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未來我省將把淡化海水作為非常規水源,納入沿海地區水資源統一配置,同時加快推進淡化海水進入城市供水管網。
  • 海水淡化工藝及天然礦化材料礦化效果分析
    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將通過3~5年的時間,在遼寧、山東、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城市重點推進100個左右的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在50~1 000 m3/d)的建設和升級改造,以有效緩減海島居民的用水問題和滿足當地不斷提高的生活和生產用水需求。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術有:多級閃蒸(MSF)、低溫多效(MED)和膜法反滲透(RO)。
  • 碳納米膜是海水淡化的救命稻草嗎?
    藍色星球上佔水資源總量97.5% 約13.45億立方公裡的是海水。如何把苦澀腥鹹的海水淡化成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課題。16世紀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頒布了一道懸賞令:以低廉成本將海水淡化成淡水的人可以得到10000英鎊的獎金,從而開創了鼓勵人工淡化海水的先河。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在應用學科方面逐漸深入,發現利用先進的膜分離技術能夠帶來傳統技術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 新加坡海水淡化項目對中國水治理PPP模式的啟示
    2016年發布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則》也明確指出,要加大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治理環境汙染的支持力度。2018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採取多種方式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加大重大項目科技公關,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對策性研究。
  • 【復材資訊】碳纖維助力海水淡化
    它們也可以為海水淡化做出重要貢獻,從而消除即將來臨的飲用水短缺的問題。碳纖維在新項目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西班牙科斯塔布蘭卡的港口城市丹尼亞不遠處,工程師們目前正在建設第一家基於微生物輔助淡化技術的飲用水處理廠,這是「低能耗飲用水微生物淡化」項目(MIDES)的一部分。作為 2020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得到了歐盟的支持。
  • 【人大代表風採】許衛國:在海水淡化的創新之路上永不止步
    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利用新能源淡化海水,探索解決人類飲用水短缺的世界性難題」,這是江蘇豐海新能源淡化海水發展有限公司的企業發展理念,也是許衛國堅定不移的信念。 踏上海水淡化新徵程 2013年以前,許衛國一直在哈電工作,接到籌建鹽城大豐海水淡化項目的任務後,不帶一絲猶豫,按照任務計劃,他不遠千裡,隻身來到大豐。當時的大豐港還處於建設階段,各方麵條件都不成熟,實現海水淡化難度很大。但他堅信,困難不是攔路虎,而是迸發智慧和力量的催化劑。
  • 海水淡化來啦!國慶節前開始供水!中捷產業園區召開海水淡化項目...
    海水淡化來啦!國慶節前開始供水! 會上,田永彬主任作在聽取了相關企業的工作匯報後,作出明確要求:滄州臨港中科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水淡化項目自2013年著力建設以來,備受關注,渤海新區想要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提質增效就要大力發展海水淡化工程,各單位要積極組織協調: 第一,發改局要做好相關運行保障工作。
  • 五年的跟蹤研究…結論是海水淡化廠對海洋生物沒影響?
    一些體型較大的魚類或其他動物會卡在進水格柵造成受傷或死亡,而一些小魚和浮遊生物被吸入系統,最終難逃一死。UNU-INWEH發布海水淡化研究報告 | 圖源:ELSEVIERCarlsbad廠的流程圖 | 圖源:Water/ElservierCarlsbad海水淡化廠地屬加州南部的聖地牙哥,於2015年開始投產運行。
  • 2016年度國際海水淡化行業大事記
    導讀:2016年是國際海水淡化和水再利用領域相當活躍的一年,兩大主要海水淡化玩家宣布出售其水處理業務、大型項目不斷搶佔頭條新聞。在這裡我們整理了國際上本年度影響力較大的重要新聞,帶你一覽2016年國際海水淡化行業大事記。
  • 智能計算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這項技術所取得的些許進步,都會進一步促進神經信息學、生物信息學、化學信息學等交叉學科的發展,反過來,後者的深入研究和進一步發展,也將大大促進智能計算技術的長足進步。所以,深入開展智能計算技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智能計算技術是將問題對象通過特定的數學模型進行描述,使之變成可操作、可編程、可計算和可視化的一門學科。
  • 紐約時報:外企蜂擁分中國海水淡化蛋糕
    美國《紐約時報》10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為領先海水淡化產業不惜遭受損失 斥資26億元、高高聳立在海邊的天津北疆發電和海水淡化廠是一個科技奇蹟
  • 曹妃甸海水淡化項目完成首筆提款
    曹妃甸海水淡化項目(處理規模5萬噸/日)由挪威阿科凌控股公司以BOT模式投資興建,於2010年3月開工建設,建設期18個月。該項目包括海水吸入系統、預處理系統、能量回收器裝置、反滲析裝置及後處理系統。2010年4月,北控水務集團成功認購阿科凌中國有限公司50%股權,隨後,北控水務集團與曹妃甸工業區於2010年5月籤署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及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籤約雙方將共同在曹妃甸工業區建設超大型海水淡化產業化基地,並全面啟動向工業區周邊地區供水工程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