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40年,發行超過千萬冊。4月13日—14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青島大學文學院承辦的「紀念黃廖本《現代漢語》出版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山東青島舉行,百餘位出版人、編寫者、現代漢語教師匯聚一堂,共同回顧黃伯榮、廖序東為現代漢語學科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
黃廖本《現代漢語》誕生於改革開放初期。1979年,被停開近10年的現代漢語教學課被提上議事日程。在各高校自發編寫現代漢語教材背景下,黃伯榮、廖序東編寫的《現代漢語》一問世,即獲得了學術界尤其是現代漢語教學界的高度首肯。40年來,黃廖本《現代漢語》已出版11個版本,總發行量超過千萬冊,年發行量在國內同類教材中屢次佔居榜首。
「這一紀錄是一個不可複製的奇蹟。」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黃廖本《現代漢語》編寫組領導小組組長李行健認為,舉行研討會不僅是紀念先賢,展現參編者幾十年的辛勤勞動成果,更重要的是要達成一個共識,即黃廖本《現代漢語》是現代漢語學科建設的一份寶貴財富。今天的編寫者應繼續秉持守正出新的編寫原則,把新的學科內容和社會新需求及時反映到教材中來。
「黃廖本《現代漢語》之所以能在眾多漢語教材中脫穎而出,除時代賦予的歷史機遇外,還應歸功於黃廖二位主編及其編寫團隊具有的工匠精神。」黃廖本《現代漢語》新生代編寫者代表、蘇州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王建軍認為,黃廖本《現代漢語》已不僅僅是一套教材,而是一種精神象徵,後繼者有責任把黃廖二人未竟的事業接續下去。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蘇雨恆在題為《歷久彌新 薪火相傳》的書面致辭中表示,一本好的教材一定與一線教學緊密聯繫,黃廖本《現代漢語》正是植根於此。每位編寫者兢兢業業、甘於平淡的全心付出,才使黃廖本《現代漢語》成為現代漢語教材中的經典。
青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於永明也表示,黃廖本《現代漢語》在同類教材中創造出教材編寫的奇蹟,與其與時俱進、不斷修訂完善「接地氣」密切相關。
研討會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長王衛權、江蘇師範大學副校長錢進、魯東大學副校長亢世勇、青島市語言學會榮譽會長李行傑等,分別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追思黃伯榮、廖序東等老一代教材編寫者的治學精神和名師風範。大家認為,紀念是為了更好地總結教材編寫和使用經驗,從豐厚的學術積累中汲取知識和精神養分。
研討會受到不少高校一線教師的關注。與會的百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漢語教師,在分組討論上暢談了各自在現代漢語教學中的體會,並對未來的黃廖本《現代漢語》編寫提出了修訂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