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通過一個方法就能夠改變人生?起初我也不信,可讀著讀著我越發相信這個方法擁有這樣的魔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且容我慢慢道來。我看的書是由山下英子編寫的《斷舍離》,而我所提到的能夠改變人生的方法或者習慣其實就是整理自己的雜物。這能改變人生?的確如此。
居住環境在影響著你
相信很多朋友聽說改變人生的方法是整理雜物時,一定滿臉迷惑,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真人真事來好好體會一下。在某市有一個白領女孩兒,每天朝九晚五,錢夠花,工作也不累,但生活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如果在那個時候走進這個女孩的家,我們會驚訝這屋子是不是被二哈拆過,雖然沒有什麼東西破損,但整個屋子看起來一團糟,牆角有幾個紙箱沒有拆開還落滿灰塵,房間裡的物品讓人走進來都沒地方下腳,女孩總說要收拾房間,可回到家裡就止不住大口喝酒,在密閉的屋子裡抽菸,而且那個時候女孩交往的男性都是歲數比較大的男性,且基本都是已婚,她的住所跟她交往的對象一樣,都」拿不出手「。
女孩回憶說當時自己簡直生活在一個大煙窖中,後來女孩通過一個朋友了解了」斷舍離「,之後就花了整整三個月來整理自己的物品,再後來女孩就遇到了那個讓她後半生能夠依靠的年齡相仿的男人,如今女孩不再酗酒、抽菸,相夫教子,很是幸福。
自己架設的凌亂生活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一類人,他們人還不錯,但總是抱怨,比如有位大姐,總覺得自己的丈夫非常懶惰,不知道幫自己做家務,家裡凌亂的樣子讓她不願意回家。可後來跟這位大姐聊天時大家才知道,家裡的絕大多數造成凌亂的東西都是她買回去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覺得很多東西是應該被需要的,可也是因為這樣的思維讓我們把自己的小家用各種各樣的雜物堆積了起來,結果看起來家裡什麼都有,可很多東西一年都用不上幾次。且因為家裡東西繁多,讓整個人的情緒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有種態度叫」我不承認「
書中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說的是兩位老人的家裡被很多各種各樣的雜物堆滿了,作者因為受電視臺邀請去解決問題,於是去跟兩位老人」鬥法「,起初兩位老人緊張戒備,後來意識到作者的用心才虛心配合。
要知道那是到處堆滿東西的住所,結果僅僅兩個星期,這房子裡的東西就少了一半,作者並沒有去戳穿兩位老人的」詭計「,因為作者深知生活中很多人跟兩位老人一樣,明明是在努力的生活,只是用錯誤的方式填補生活的空白。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知道自己錯了,不過這種錯不需要說出來,也無需被點破,因為」我不承認「其實可以更多的規範一個人去尋找對的生活方式。有人會把這種思維模式定義為尊嚴,而我覺得這是一種塑造個人生活習慣的主動思維,畢竟對於很多人而言需要的不是指責,而是尊重。
而」斷舍離「思維其實講求的也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自省的意識。
《斷舍離》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它貼近生活,也貼合人在生活中的思維活動。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一團糟,請一定先從整理自己的雜物開始,如果你想找到一個把自己從糟糕生活中解脫出來的方法,那麼《斷舍離》是你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