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深度應用 促進有效融合-2020年松江區數字教材應用研究項目...

2020-12-16 東方網

推進深度應用 促進有效融合-2020年松江區數字教材應用研究項目展示活動圓滿落幕

時間:2020/12/13 1:45:39

來源:松江區教育局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為推進數字教材的深度應用,促進課堂教學與技術的有效融合,2020年12月8日,推進深度應用促進有效融合——2020年松江區數字教材應用研究項目展示活動在松江區教育學院舉行,以試驗項目的語文學科為主,進行課程展示、經驗交流等專題展示活動。松江區教育局副局長付炳建,松江區教育學院副院長董秀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數字教材項目總負責人張新宇博士及團隊成員,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薛峰,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初中語文教研員曹剛,教育局、教育學院相關工作負責人以及20所項目校項目分管領導、學科教師代表出席線下會議,松江區小學、初中校的全體語文老師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參與觀摩。

活動當天,與會專家、老師在線觀摩了兩大分會場的教學展示。

數字教材在課堂中的運用改變了傳統課堂的學習方式。兩節課皆依託平臺,從只見一人到人人參與,師生之間互動更多,範圍更廣。教師可即時掌握學情,有的放矢地鞏固學生的薄弱之處,也可以便捷地看到學生的可視化作業和任務結果,選擇最適合教學目標的作業進行典型評講。如謝老師將學生課後上傳的兩幅人物反饋圖同屏展示,講評,更具針對性。這種即時反饋學習效果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效率。

同時,數位化手段的使用給學生帶來直觀形象的情境體驗,提高了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讓每個同學都有參與感。

付炳建感謝市教研室的專業引領,項目實驗校的踴躍參與。當前技術手段下,數字教材的信息化融合服務於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有難度、有機遇、有抓手、有方向。數字教材是一根線,是串起教學環節的珍珠,這種教學教研方式的轉變極具意義。他也指出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應當揚長避短、正確認識,豎立正確的信息觀,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應用好信息化工具;通過長期累積與推進,合理利用好工具,避免不良影響,最終將數字教材應用拓展到全學段、全學科、全學校,推進常態化應用。

張新宇博士支持數字教材的理念從以數字教材本身為核心的應用,轉變為以數字教材為載體、以技術融合為特徵的教學方式。技術與教學有效融合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思維深度,最終助力教學。判斷成效不以技術使用的多少或是否炫酷做為標誌,應當重點關注教學方式轉型及教學的實際效果。要基於學校環境,通過技術平臺的個性化診斷尋找切入點;要基於數據結果的呈現,讓學生充分交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所以數字教材使用的重心應當是圍繞技術診斷,促進教師深層次處理,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薛峰提出,「深度應用」與「有效融合」要基於學科本質,應當以語文要素的落實為主旨,不是簡單的概念化的落實,應當在學生語言實踐的過程中落實。以本次示範課為例,深入分析了語文要素的落實方式。教師通過引導提供了一般的思考路徑以及相應的注意點,提煉關鍵信息,做出判斷。指向語文要素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和技術進行更深入的融合,可以促進教師「教」與學生的「學」,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一定的操練並沉浸在學習中。同時,數字教材的數據留存,使得教師輔導更具針對性,教學情況更具可分析性。

曹剛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即數字教材的課需關注學科本身需要培養的學生的核心素養及數字教材對學生素養的培養提供的支持。以本節初中語文展示課為例,通過文言文的學習進入對學生思維能力、審美因素以及文化修養的培養。數字教材對於課程的支撐體現在藉助數字教材將全體學生即時思維所反映的學情呈現出來,老師對外現的學習結果作出即時學情判斷,將學情或學習結果轉化為即時的教學資源,利用教學資源選擇適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松江區語文教研員及語文學科青年教師代表就數字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展開微論壇交流,圍繞數字教材相較於傳統教材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及教研實效、助力校本資源打造方面的優勢進行深入的研討。學生也通過線上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在數字教材課堂中的學習感受。數字教材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當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深度融合,當一本書和一塊黑板變成聲、光、影的組合,知識就從枯燥乏味變得有滋有味,語文課堂也變得生動、主動、靈動。數字教材融合多種資源,提高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及時性和趣味性,強化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加善學、樂學、優學。不僅讓學習更高效,成長更全面,同時也轉變教學方式,促進教研轉型和教師發展。當然,數字教材的使用也對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還需不斷學習和研究,增加知識儲備,提高課堂組織能力和教學創新能力,促進數字教材的常態應用和深度應用,讓語文課堂在數位化教學中變得更加優質高效。

一場疫情,推動了在線教學的大規模展開,以數字教材應用推進為抓手,促進視頻資源應用、助力教學方式轉型發展、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已經成為回應政府要求與社會期盼的重要途徑。

2018年,松江區成為上海市教委「數字教材建設與教學應用實驗項目」試驗區之一。兩年來,松江區將此項目作為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落實「強基礎·建高原·攀高峰」松江教育發展要求的重要抓手,穩步推進數字教材項目。作為松江區近年的重點研究項目,對標項目目標和要求,未來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數字教材在數位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教材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撐日益受到重視。本文通過對數字教材內容和特點的研究,結合影響數字教材普及應用的因素,總結了當前數字教材在數位化教學中應用模式及其策略,以期為數字教材的普及應用提供參考。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全面啟動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促進實驗區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課程與教學變革,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面向實驗區啟動了「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
  • 「市教育局」組織教師參加「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語文...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近期教育部召開的首屆全國教材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促進六盤水實驗區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的深入實施,市教育局於2020年10月19日在鐘山區第五實驗小學舉辦了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研修培訓活動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順利開展,引領教育變革
    8月27-28日,由教育部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博實樂教育集團承辦,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協辦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在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順利開展,博實樂(碧桂園)教育實驗基地10所學校的162名教師參與本次培訓。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培訓在青島舉辦
    11月18日,「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專項培訓在青島白雲山學校和仲村小學兩所學校的計算機教室舉辦;培訓採取線上+線下的形式,同步進行。中教雲作為推動「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實施的重要支撐,在本次培訓中依託「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為參訓教師們提供數字教材、數字資源和數字應用,開展數字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探索數字教材應用於中小學課堂教學實踐新模式。
  • 嘉匯教育參加「中小學數字教材實驗研究」項目教師培訓活動
    培訓現場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促進實驗區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課程與教學變革,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面向實驗區啟動了「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
  • 落實教學平臺使用培訓 提高數字教材應用能力 --我市舉辦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數字教材規模化應用骨幹教師培訓班
    2020年11月11-12日,欽州市舉辦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數字教材規模化應用骨幹教師培訓班,市招生考試院院長王有幸出席開班儀式。市教科所副所長方美婷主持。培訓現場開班儀式上,王有幸對參培教師提了四點希望:一是提高思想認識,深入領會實施數字教材規模化應用的意義內涵和基本要求,明確自身所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增強落實工作的責任感;二是積極探索實踐,深入研究數字教材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三是加強引領指導,帶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四是嚴格遵守培訓紀律,認真聽課,積極溝通,互相分享,真正達到「學有所得」。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培訓在徐州市科技中學舉行
    2020年8月27—28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培訓在徐州市科技中學順利完成。徐州實驗區9所學校的150名中小學數學教師參加了培訓,其中45人參加線下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數字教育 智領未來——興寧舉行「天河•興寧」數字教材應用及微能力「二合一」「四應用」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2020年廣東省國家課程數字教材規模化應用全覆蓋項目工作方案》《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實施方案》兩個文件精神
  • 臨沂第二實驗小學南京路校區參與「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培訓
    為推動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2020年7月面向實驗區啟動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落地實施,8月27至28日,項目建設教師培訓會在臨沂第二小學南京路校區舉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處幹部任建英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數字課程教材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趙子瑩攜6位講師蒞臨會議,市教科研與發展中心小學、初中數學教研員及實驗區10所項目學校數學教師參加了線下和線上培訓。會議由市教育局實驗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朱成廣主持。
  • 2020年5G應用專題行業研究報告
    行研君說 導語 5G 通過有針對性的定製化、與醫療、娛樂、交 通等傳統舊有產業等深度融合,有效滿足行業的多樣化業務需求,實現各行業全面數字 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全新轉型,助力提質增效降本。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課例展示活動圓滿舉辦
    11月20日,面向17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課例展示活動,在成都市天涯石小學、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圓滿舉辦。活動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成都市錦江區教育局、錦江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成都市天涯石小學、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共同協辦。
  • 工信部、國家郵政局:促進快遞業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鼓勵快遞協會成立專門機構,吸引製造企業加入,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快遞協會與製造業相關協會,分領域舉辦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論壇,分享典型經驗做法,促進項目對接和業務合作。鼓勵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研究機構成立專業聯盟,開展快遞物流裝備製造、供應鏈物流等領域專業研究,加強經驗交流,共享科研成果,協助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相關標準制定,編制深度融合發展情況白皮書。
  • ...年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公布,上海交通大學榜...
    9月1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牽頭,聯合信通院華東分院、楓林集團、萬達信息、依圖科技、森億智能、思賢股份和聲瀚科技在內的七家上海科研單位及龍頭企業合作完成的「面向醫療健康的大數據共享及人工智慧訓練平臺」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018年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
  • 六部門印發《陝西省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
    》(國科發高〔2019〕280號),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廣播電視局共同研究制定了《陝西省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
  • 提升數字教學 打造智慧課堂——西吉縣回民小學深入推廣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平臺的應用
    為了落實全國全區教育大會精神,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能力,促進數字教材在我校常態教學中的應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西吉縣回民小學深入推廣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的應用。
  • 信息技術如何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場大會的專家有話說
    11月14日,2020年數位化教育教學技術交流會在成都金牛賓館召開。與會代表圍繞數位化教育教學的主題,深入探討加快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加速數字課程教材等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推進數位化學習扶貧,促進教育公平,開闢數位化教育教學的新境界,推進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 常州組織「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
    2020年7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啟動了「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經遴選,常州市10所學校為首批「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34;項目落地實施,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了專項教師培訓,10所項目學校的200餘位數學教師參訓。
  • 新起點 新徵程-松江區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
    新起點 新徵程-松江區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時間:2020/12/24 17:13:35 來源:松江區教育局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
  • 成都職院與專家學者交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中國網11月17日訊(劉楊)11月14日,2020年數位化教育教學技術交流會在成都召開。本次會議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四川省教育廳技術物資裝備管理指導中心、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