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國家郵政局:促進快遞業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2020-12-20 新浪科技

來源:國家郵政局網站

原標題:工信部、國家郵政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附解讀)  

導讀: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快遞業服務製造業範圍持續拓展,深度融入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製造領域,形成覆蓋相關製造業採購、生產、銷售和售後等環節的供應鏈服務能力,培育出倉配一體化、入廠物流、國際供應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個深度融合典型項目和20個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快遞業服務相關製造業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相關製造業供應鏈組織效率、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互利共贏、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關於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國郵發〔2020〕14號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快遞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基礎。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製造業發展提供重要服務保障。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對推動製造業提質增效和快遞業轉型升級、建設製造強國和郵政強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在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推動下,快遞業服務製造業湧現出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了若干有效模式。但快遞業服務製造業仍處在起步階段,存在規模效益不明顯、融合發展不深入、服務能力不適應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大決策部署,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位造業優化升級;推動快遞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服務能力,健全產品體系,應用新技術新模式,創新發展供應鏈;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聚焦製造主業,打造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協同採購、協同製造、協同物流;深化產業合作,完善工作機制,構建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形成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做優做大供應鏈服務,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快遞業服務製造業範圍持續拓展,深度融入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製造領域,形成覆蓋相關製造業採購、生產、銷售和售後等環節的供應鏈服務能力,培育出倉配一體化、入廠物流、國際供應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個深度融合典型項目和20個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快遞業服務相關製造業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相關製造業供應鏈組織效率、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互利共贏、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重點任務

(一)深化產業合作。鼓勵製造企業專注於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核心環節,優化業務流程,整合外包採購、生產、銷售和售後等環節的快遞物流需求,引導有實力的快遞企業(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下同)有效承接並提供集約化、專業化的服務。支持製造企業與快遞企業籤訂中長期合同,建立互利共贏、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引導快遞企業主動與製造企業對接,共同設計製造企業供應鏈流程,打造個性化、定製化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支持製造企業與快遞企業整合資源,成立合資公司,發揮各自優勢,發展面向同一製造業領域的供應鏈服務。鼓勵製造企業與快遞企業加強資源共享,盤活閒置的土地廠房、倉儲物流設施和運輸能力。

(二)協同產業布局。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做好快遞業與製造業規劃布局銜接,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引導快遞企業在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製造業集聚區,建設集約共享、智能高效的快遞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專業化快遞物流服務。鼓勵各地在規劃建設製造業產業園區時,引入快遞企業設計建設倉儲物流設施,打造供應鏈物流信息平臺。支持快遞企業建設輻射國內外的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吸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高端製造業集聚發展,打造臨空經濟區。

(三)提升服務能力。鼓勵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開展合作,培育一體化供應鏈服務能力,加快向綜合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引導快遞企業與相關製造業領域物流服務商開展合資合作,打造分領域、專業化的綜合供應鏈服務能力。鼓勵快遞企業深入了解製造企業物流運行特點,承接更多的快遞物流外包服務,提升生產效率和合作粘性。支持快遞企業聯合製造企業研發供應鏈一體化運營系統,加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升級改造傳統倉儲和作業處理設施,推進裝備設施自動化、智能化建設。鼓勵快遞企業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供應鏈物流路徑,為製造企業提供客戶畫像和大數據分析等服務。

(四)豐富服務產品。支持快遞企業適應製造企業需求,提供入廠物流、線邊物流、逆向物流和倉配一體化、訂單配送等快遞物流服務,發展供應鏈金融和供應鏈管理諮詢服務。引導快遞企業參與製造企業供應鏈協同平臺建設,形成內嵌式、標準化的協同作業模式和流程,加快實現需求、庫存和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提高服務響應速度和資源利用效率,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供應鏈服務產品。支持快遞企業依託廣覆蓋的網絡優勢承載產品逆向物流,承接製造企業配件庫存管理、維修中心和呼叫中心等售後服務環節。

(五)打造智慧物流。加快推動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和物聯網與製造業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礎設施、裝備和作業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製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研發智能立體倉庫、智能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分揀設備、自動化包裝設備、無人駕駛車輛和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加快推進位造業物流技術裝備智慧化。鼓勵通信企業、電子信息製造企業與快遞企業合作,加快5G技術在快遞業的推廣應用,豐富5G物流應用場景,推動物流全環節信息互聯互通。支持快遞企業加速推廣應用物聯傳感追溯、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圖像識別等智能信息系統,促進物流全鏈條可視化、透明化和可追溯。

(六)發展綠色物流。支持製造企業、快遞企業逐步淘汰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生產、使用經綠色認證的郵件快件包裝產品。鼓勵製造企業加強低成本、無汙染、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研發,形成一批綠色包裝材料產業園。引導快遞企業實施綠色採購,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包裝或再生包裝。鼓勵快遞企業聯合製造企業,共同設計應用零部件容器、產成品包裝,優化包裝結構,節約包裝物料。支持快遞企業、製造企業加快推廣應用標準化託盤,積極參與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和社會包裝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鼓勵快遞企業加快推廣甩掛運輸和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淘汰更新老舊車輛,提高新能源車輛使用比例。

(七)實施海外協同。支持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加強國際發展戰略對接,強化境外資源共享,伴隨出海、協同發展。引導快遞企業結合製造業國際發展需求,完善國際快遞航空運輸網絡,強化國際寄遞物流保障,支持製造業國際化生產、銷售和服務。鼓勵快遞企業聯合有實力的製造企業通過多種合作方式,整合利用海外國際貨代、清關通關和投遞網絡等資源,提升製造企業全鏈條供應鏈服務能力。引導快遞企業依託境外產業集聚區、經貿合作區、工業園區等建設分撥中心、集散節點,提升國際物流中轉能力。鼓勵製造企業在海外布局時,聯合快遞企業設計國際供應鏈物流網絡,共享境外倉儲網絡和通關資源。

(八)推動重點突破。在醫藥行業,加快區塊鏈、射頻識別(RFID)、冷鏈空調、冷藏車輛、溫溼度傳感器等技術裝備研發和應用,鼓勵快遞企業依法取得醫藥倉儲和醫藥流通資質,加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全流程、可追溯、高時效的冷鏈醫藥物流網絡。在汽車行業,支持快遞企業通過管理庫存、循環取貨、共享倉配中心等方式增強專業入廠物流全環節服務能力,逐步擴展預組裝服務範圍,探索上下遊延伸服務。在消費品行業,鼓勵快遞企業在電商銷售和產品製造集聚區,建設集約化倉儲分撥處理設施,提供高效的倉配一體化服務,通過消費數據為製造企業產品設計和銷售提供支撐。

政策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國家郵政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工作溝通,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問題,加強對地方指導,協同推進工作。各地郵政管理部門與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建立工作機制,結合本地發展實際,出臺具體任務措施和工作方案,跟蹤了解動態,加強對企業指導服務,並於每年1月底前報上一年度工作進展情況。

(二)強化政策支持。支持將快遞企業服務製造業項目,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有關專項資金扶持範圍。支持各地利用現有資金渠道設立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專項。研究制定符合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特點的統計指標,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支持製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認定以及國家科技獎勵。

(三)加強示範推廣。鼓勵各地在製造業集聚區,分領域建設一批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在全國遴選一批方向領先、成效顯著的融合發展典型項目;總結推廣在降低物流成本、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中國郵政快遞報、人民郵電報等行業媒體要注重挖掘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案例,聯合中央媒體單位加強宣傳報導。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遴選案例彙編成冊,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四)強化交流對接。鼓勵快遞協會成立專門機構,吸引製造企業加入,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快遞協會與製造業相關協會,分領域舉辦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論壇,分享典型經驗做法,促進項目對接和業務合作。鼓勵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研究機構成立專業聯盟,開展快遞物流裝備製造、供應鏈物流等領域專業研究,加強經驗交流,共享科研成果,協助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相關標準制定,編制深度融合發展情況白皮書。

(五)完善標準體系。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制定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相關行業和地方標準。鼓勵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結合實際項目經驗,研究制定服務流程、項目管理、專業器具、產品規格、信息對接等方面的企業標準。支持行業協會和有關聯盟,積極推廣優秀企業標準,研究制定相關團體標準。

(六)加強人才培養。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設置供應鏈管理相關專業課程,聯合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加強供應鏈物流理論和實務研究,培養快遞供應鏈方向的專業人才。深化產教融合,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建立快遞供應鏈人才綜合培養和實訓基地。加強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方面的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快遞企業和製造企業聯合開展供應鏈人才培訓,培養既熟悉製造業流程,又掌握快遞物流知識的複合型專業人才。支持將從事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項目、工作業績突出的科技人員和高技能人員,優先納入郵政和工信行業科技英才、技術能手推進等相關計劃。鼓勵快遞企業、製造企業引進優秀的國際化供應鏈人才。

國家郵政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0年2月26日

近期,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國郵發﹝2020﹞14號)(以下簡稱《意見》)。現就《意見》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關於《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快遞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基礎。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製造業發展提供重要服務保障。2013年9月,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快遞服務製造業工作的指導意見》。近年來,在兩部門的推動下,郵政、快遞企業進入了食品、家居、汽車、醫藥、電子信息等製造企業物流環節,形成了訂單末端配送、倉配一體化、嵌入式電商、入廠物流等若干有效模式,降低了製造企業物流成本,提升了生產、流通效率。2019年,新增快遞服務先進位造業項目675個,年支撐製造業產值超1萬億元。但是總的看,快遞業服務製造業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規模效益不明顯、融合發展不深入、服務能力不適應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問題。

黨的十九大提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2019年中央深改委第十次會議強調「要深化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在深入調研、梳理問題,聽取製造、快遞企業和有關專家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意見》。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對推動製造業提質增效和快遞業轉型升級、建設製造強國和郵政強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關於《意見》提出的思路和目標

《意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論述和有關快遞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順應現代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結合實際,提出今後一段時期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和階段性發展目標。

《意見》提出的工作思路是:推動快遞業提升服務能力,健全產品體系,創新發展供應鏈;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打造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協同採購、協同製造、協同物流;構建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形成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做優做大供應鏈服務,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快遞業服務製造業深度融入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製造領域,形成覆蓋相關製造業的供應鏈服務能力,培育出倉配一體化、入廠物流、國際供應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個深度融合典型項目和20個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快遞業服務相關製造業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相關製造業供應鏈組織效率、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三、關於《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

《意見》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按照互利共贏、相融相長、耦合共生的思路,從方式、布局、能力、科技、綠色、協同和突破口等方面,提出了8項主要任務:

(一)深化產業合作。鼓勵製造企業專注於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核心環節,整合外包採購、生產、銷售和售後等環節的快遞物流需求,引導有實力的快遞企業有效承接。支持製造企業與快遞企業加強資源共享,盤活閒置的土地廠房、倉儲物流設施和運輸能力。

(二)協同產業布局。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做好快遞業與製造業規劃布局銜接,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快遞企業建設輻射國內外的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吸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高端製造業集聚發展,打造臨空經濟區。

(三)提升服務能力。鼓勵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開展合作,培育一體化供應鏈服務能力,加快向綜合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支持快遞企業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供應鏈物流路徑,為製造企業提供客戶畫像和大數據分析等服務。

(四)豐富服務產品。支持快遞企業適應製造企業需求,提供入廠物流、線邊物流、逆向物流和倉配一體化、訂單配送等快遞物流服務,發展供應鏈金融和供應鏈管理諮詢服務。引導快遞企業參與製造企業供應鏈協同平臺建設,加快實現需求、庫存和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提供供應鏈服務產品。

(五)打造智慧物流。加快推動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和物聯網與製造業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礎設施、裝備和作業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製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研發智能立體倉庫、智能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包裝設備和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

(六)發展綠色物流。支持製造企業、快遞企業生產、使用經綠色認證的郵件快件包裝產品。鼓勵製造企業加強低成本、無汙染、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研發,培育形成一批綠色包裝材料產業園。鼓勵快遞企業加快推廣甩掛運輸和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提高新能源車輛使用比例。

(七)實施海外協同。支持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加強國際發展戰略對接,強化境外資源共享,伴隨出海、協同發展。引導快遞企業按照製造業國際發展需求,完善國際快遞航空運輸網絡,強化國際寄遞物流保障,支持製造業國際化生產、銷售和服務。

(八)推動重點突破。在醫藥行業,鼓勵快遞企業加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全流程、可追溯、高時效的冷鏈醫藥物流網絡。在汽車行業,支持快遞企業增強專業入廠物流全環節服務能力。在消費品行業,鼓勵快遞企業提供高效的倉配一體化服務,通過消費數據為製造企業產品設計和銷售提供支撐。

四、關於《意見》的貫徹落實

為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實現提出的發展目標,《意見》從機制、政策、示範、交流、標準和人才等方面,明確了6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工作機制方面。《意見》提出,國家郵政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問題,加強對地方指導。各地郵政管理部門與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建立工作機制,出臺具體任務措施和工作方案,並於每年1月底前報上一年度工作進展情況。

(二)政策支持方面。《意見》提出,支持將快遞企業服務製造業項目,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有關專項資金扶持範圍。支持各地利用現有資金渠道設立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專項。研究制定符合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特點的統計指標。支持製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認定以及國家科技獎勵。

(三)示範推廣方面。《意見》提出,鼓勵各地建設一批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在全國遴選一批方向領先、成效顯著的融合發展典型項目,總結推廣有關經驗做法。中國郵政快遞報、人民郵電報等行業媒體要注重挖掘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案例,聯合中央媒體單位加強宣傳報導。

(四)交流對接方面。《意見》提出,鼓勵快遞協會成立專門機構,吸引製造企業加入。支持快遞協會與製造業相關協會,分領域舉辦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論壇。鼓勵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研究機構成立專業聯盟,協助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相關標準制定。

(五)標準體系方面。《意見》提出,支持制定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相關行業和地方標準。鼓勵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研究制定服務流程、項目管理、專業器具、產品規格、信息對接等方面的企業標準。支持行業協會和有關聯盟,積極推廣優秀企業標準,研究制定相關團體標準。

(六)人才培養方面。《意見》提出,鼓勵高等院校設置專業課程,培養快遞供應鏈方向的專業人才。支持將從事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項目、工作業績突出的科技人員和高技能人員,優先納入郵政和工信行業科技英才、技術能手推進等相關計劃。鼓勵引進優秀的國際化供應鏈人才。

五、關於下一步工作

為切實推動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強化統籌、突出重點,推動《意見》貫徹落實,下一步將著力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細化任務分工。制定《關於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分工方案,細化分解任務,明確工作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能夠落到實處。

二是加強示範引領。實施「快遞進廠」工程,打造一批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訂單末端配送、區域性供應鏈服務、嵌入式電子商務等代表項目,鼓勵有條件地區建設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

三是指導地方落實。推動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建立工作機制,結合本地發展實際,出臺具體任務措施和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以點帶面、由易到難,一錘一錘釘釘子,一項一項抓落實,力求取得實效。

相關焦點

  • 5G、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都用上 國家郵政侷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原標題:5G、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都用上 國家郵政侷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 國家郵政局:加快推動5G、大數據等與製造業供應鏈深度融合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今日,國家郵政局印發《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意見》,加快推動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和物聯網與製造業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礎設施、裝備和作業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 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郵政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郵政局在合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委書記李錦斌,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見證籤約。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郭強出席。副省長何樹山與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共同籤署協議。副省長章曦主持籤約儀式。  籤約前,李錦斌、李國英與馬軍勝一行座談。
  • 【國家郵政局:加強郵政快遞業創新體系建設,深化行業科技體制改革...
    【國家郵政局:加強郵政快遞業創新體系建設,深化行業科技體制改革】12月8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2020年第十八次局長辦公會,審議並原則同意通過《快遞服務與電子商務信息交換規範》《快遞服務製造業倉配信息交換規範》等兩項國家標準和《冷鏈寄遞保溫箱技術要求》《鮮活水產品快遞服務要求》《郵政行業基於螢光聚合物傳感技術的手持式痕量炸藥探測儀技術要求》
  • 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郵政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李錦斌李國英馬軍勝...
    本報訊(通訊員 宗禾 記者 李浩)12月3日上午,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郵政局在合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委書記李錦斌,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見證籤約。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郭強出席。副省長何樹山與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共同籤署協議。副省長章曦主持籤約儀式。   籤約前,李錦斌、李國英與馬軍勝一行座談。
  • 國家郵政局:深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 推動「寄包裹」「收包裹」到...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2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郵政快遞業助力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會上表示,郵政快遞業堅持以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為工作重點,深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積極推廣「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合作社)」的產業扶貧模式。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大力促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多渠道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出村難等問題,推動從「寄包裹」「收包裹」到「產包裹」的轉變,積蓄起貧困地區產業轉型和激勵脫貧的新動能。
  • 【要聞】國家發改委:徵集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示範引領作用,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提質和製造業轉型升級,按照《推動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發改經貿〔2020〕1315號,簡稱《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我委擬組織徵集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並推廣相關經驗。
  • 國家郵政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部 商務部 海關總署關於促進...
    國家郵政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部 商務部 海關總署  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郵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郵發〔2020〕78號廣東省郵政管理局,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
  • 國家郵政局:今年將加快培養郵政快遞類碩博研究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加快培養郵政快遞類碩士、博士研究生,推進通用寄遞地址編碼項目試點……今天(1月4日),記者從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郵政快遞業將發生新變化。綠色快遞方面,2021年,國家郵政局將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與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力爭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同時,還將出臺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和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實施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
  • 國家郵政局局長主持召開國家郵政局局長辦公會
    國家郵政局局長主持召開國家郵政局局長辦公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09 10:07 來源: 郵政局網站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國家郵政局局長辦公會審議並原則通過《快遞電子運單》和《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範》行業標準及《智能快件箱投遞服務管理規定(暫行)》12月8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
  •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預計今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預計今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2019-09-10 19:05 來源:澎湃新聞
  • 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意義: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 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推進工業化進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從成功實現轉型升級的國家看,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推動製造業與生產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構建起了服務型製造體系。可以說,推動製造業特別是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推進工業化進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適應產業發展新趨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 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快遞服務製造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快遞服務製造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郵政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充分發揮快遞在服務製造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應用區塊鏈等技術
    最高法、發改委: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等新型權益的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發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意見要求: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對產權保護的價值引領作用。
  • ——中國快遞業發展前瞻
    ——中國快遞業發展前瞻新華社記者 趙文君「全世界年快遞量約1000億件,中國佔了一半,相當於兩件快遞中有一件在中國。」在3日召開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這樣形容中國快遞業的規模。馬軍勝說,回首2018年,快遞行業規模和收入再創新高。展望2019年,快遞業必須突破目前產業結構等方面的短板,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
  • 國家郵政局:每天快遞量超2億件 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網絡零售規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加了5.9%,這說明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有進一步提升。在促進電子商務線上線下融合方面,商務部主要做了4方面工作,一是開展數字商務企業創建,培育一批能提供數位化服務的企業;二是開展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三是引導電商平臺加強與中小微企業的供需對接;四是提高數位化人才儲備,加強產學研聯動。
  • 快遞業何時恢復正常?病毒通過包裹傳播?國家郵政局回應了
    2月6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就回應外界所關注快件遞送安全以及防控物資運輸等問題時表示,病毒通過郵件、快件傳播的風險極低,可以正常接收郵件快件;目前郵政業累計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7454.9噸,包裹3392.9萬件,發運車輛2448輛次,貨運航班102架次。
  • 國家郵政局:把綠色低碳、節能減排貫穿到郵政快遞業各領域各環節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表示,近年來,全國郵政管理部門和基地企業堅持綠色發展,聚焦包裝治理和節能減排任務,強化環保應用,把綠色低碳、節能減排貫穿到郵政快遞業各領域各環節,行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在產品研發和推廣方面,國家郵政局連續兩年組織開展行業綠色產品、綠色技術和綠色模式的公開徵集,第一批54個項目入選了名錄庫。
  • 重磅發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
    「 10月23日,在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研討暨綠色供給展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 國家郵政局:農村鄉鎮100%建有郵政局 97%有快遞網點
    9月21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農村100%的鄉鎮已建有郵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實現了直接通郵,97%的鄉鎮有了快遞網點。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2019年,各地郵政企業配送農特產品進城4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