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蛋黃膽固醇就超標?NO,這樣吃減肥還補蛋白
讀過春語文章的朋友們都知道,蛋白質參與人體所有的生命活動,因此即便你在減肥的過程中,也需要補充適量的蛋白質。那麼如何補充蛋白質呢?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吃雞蛋。談到雞蛋,很多小夥伴可謂愛恨交織。沒有人否認雞蛋補充蛋白質,但是很多朋友擔心蛋黃中含有過高的膽固醇,這導致一些朋友不敢吃雞蛋。
事實上在2015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已經刪除了關於每日膽固醇攝入上限標準的建議。我國最新版的膳食指南中,關於每日應該攝入多少膽固醇這一標準也刪除了。以前傳統的說法是每天吃蛋黃不能超過兩個,否則膽固醇就超標,膽固醇易超標又容易引發心臟病動脈硬化等問題。這種說法使得很多人對蛋黃「畏之如虎」。
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營養學家們發現人體內70-80%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自行合成的,只有20-30%的膽固醇是由食物提供的。
所以說食源性膽固醇攝入對於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的影響是非常小的。因此只要你的身體是健康的,沒有相關慢性疾病,身體就會自我調節習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一個雞蛋是肯定沒有問題的(事實上有一些研究發現,有人常年每天吃10隻雞蛋,膽固醇也沒有超標。
不過春語還是不建議大家把雞蛋當飯吃,畢竟這樣吃蛋白質是超標的),但是肝腎功能有問題的人群就需要去諮詢醫生了,因為這部分朋友自身的膽固醇代謝功能有問題,需要另當別論。
春語發現,有朋友非常喜歡吃生雞蛋,比如春雨小的時候,有一位鄰居是京劇演員,他認為每一天喝一枚生雞蛋可以起到潤嗓子的作用,很多老人認為吃生雞蛋比熟雞蛋更加有營養。
但實際上我們儘量不要吃生雞蛋,首先生雞蛋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吃下去對健康不利,其次是生雞蛋中的蛋白質的吸收率只有百分之50左右,但是熟雞蛋的蛋白的人體吸收率可以達到95%,因此從營養價值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建議吃熟雞蛋。
那麼減肥的朋友們如何吃雞蛋呢?第1種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煮雞蛋。煮雞蛋煮到蛋黃剛剛凝固,中間還是液體狀,口感是最好的,春雨也非常喜歡吃這種雞蛋,但是從衛生的角度來說,最好是將雞蛋完全煮熟,這樣細菌才能夠殺滅。
另外一種做法就是無油版煎蛋,做無油版簡單第1個關鍵,是在煎蛋時一定要選擇用不粘鍋。春雨試過用普通的鐵鍋,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用不粘鍋,然後不粘鍋要燒熱,這樣將蛋白打入的時候就會迅速的凝固成型,接下來將蛋液磕入鍋中之後轉為小火,如果追求口感的話還可以在關火之後悶上幾分鐘。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煮雞蛋最高;相較之下,如是用煮的,茶葉蛋就差一些(茶葉蛋中的鐵元素形成硫化亞鐵,也就是茶葉蛋外面那一層綠色的東東,對消化吸收多少有些影響)。煮麵條時的臥雞蛋也和煮雞蛋差不多,因為有湯汁可能味道上要更好一些。
雞蛋其實一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補品,在老一輩人眼中,吃雞蛋就等於補身體。大家在吃雞蛋時並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其中的膽固醇,一個原因是前面提到的,食物中的膽固醇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影響並不大。
另一個原因,就是只有長期高膽固醇的飲食才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現在食物豐富,就算你家的菜市場很小,每天吃一樣的話,怎麼也得吃上一星期才能重複。而且我們也多次倡導大家,要食物豐富多樣,在這種背景下,每天吃超量的雞蛋是很難做到的事。所以哪怕偶爾雞蛋吃得多了一些,大家也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