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更改協議?
近日,戀愛社交App「小恩愛」引發爭議,超過1000名用戶在黑貓平臺上投訴其涉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及不履行合同等。事情的起因是小恩愛在2019年年初舉辦的「恩愛銀行」活動,參加的情侶只需要交1元購買「門票」,並堅持360天每天和愛人說一句「我愛你」,就能領取1520元獎金。
活動舉行了快1年,不少用戶眼看自己的「愛情獎金」即將到手,小恩愛卻突然在12月底發布一紙公告,宣布將於 2019年最後一天關閉"恩愛銀行"的開通入口,而按目前的規則,只有完成活動的前1680名用戶可以拿到紅包。「滿滿的儀式感」變成「強烈地不適感」,小恩愛的用戶們「炸了鍋」。
根據官網介紹,小恩愛App隸屬於深圳市夢之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夢之舵公司」),2011年開始運營,主打情侶社交,業務包括提供情侶互動空間、情侶社區、情侶消費指南等。其在介紹中自稱覆蓋用戶1.5億,根據艾瑞數據,2019年11月小恩愛App平臺的「月度獨立設備數」為176萬,2019年2月的數據是287萬,下降了近40%。
「威脅用戶」?
黑龍江26歲女孩藍夢(化名)是小恩愛App的老用戶,她告訴時間財經,自己從2014年開始使用小恩愛:「最開始是和前男友,分手後一度卸載。2017年6月,我跟我現任男友在一起20多天之後,又下載了這個軟體,因為很方便,可以加日誌照片、記錄兩人的紀念日等等。」
來自:受訪者提供
2019年1月20日,藍夢在App中看到了「恩愛銀行」的活動。「兩個人一整年的時間堅持每天做一件事,還能拿到獎金。」藍夢覺得很有意義,就叫上男朋友一起參加,她甚至規劃好了如何用這筆錢給兩個人留下一段特別的回憶。
「我們計劃好去三亞旅遊,本來打算拿這1500元錢訂一個五星級酒店,所以唯一一次斷籤的時候我就特別的生氣,還和我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藍夢說為了能夠及時打卡,她和男朋友分別在手機上設定了一個鬧鈴,男朋友是早上6點,藍夢的鬧鈴在早上10點,兩個人會在微信上提醒對方「打卡」。藍夢回憶:「斷籤的那天他特別忙,早上鬧鈴響了之後我打卡並提醒他,晚上又提醒了一次,結果他還是忘了。」
來自:受訪者提供
不過,斷籤還有補救的辦法。每個用戶買好活動門票後,會贈送一張補籤卡,此外邀請新用戶和參加每日轉盤遊戲都有機會獲得補籤卡。藍夢向時間財經展示了一張「奪寶中心」的活動頁面,每個帳戶每天有1次奪寶機會,此外觀看廣告還有額外5次奪寶機會。而每次奪寶可以獲得3個或者5個碎片,100個碎片可以換一張補籤卡。
「奪寶活動是後面上線的,為了避免再出現斷籤的情況,我每天都至少要看1次廣告,每支廣告的時長都在30s以上。」就這樣,藍夢前前後後攢下10張補籤卡。
眼看「愛情打卡長跑」即將結束,12月26日,小恩愛官方突然發布公告,稱將在2019年12月31日終止活動,並稱活動專項帳戶剩下的錢只夠分配給大約1679名用戶。而直到這個時候,藍夢才第一次知道還有所謂「活動專項帳戶」一說。
來自:小恩愛微博
12月27日,小恩愛又在微博上發布了《恩愛銀行活動說明》,稱「始終堅信執行《恩愛銀行服務協議》是對大家最公平負責的做法」,並表示根據協議將所有門票銷售所得建立「恩愛銀行活動金額專項帳戶」,打卡成功的用戶按照先到先得的順序領取。而對於不滿意的用戶,官方則表示將在12月31日至1月2日開通退款渠道,返還「1元」門票錢。
很多排在1680名開外的用戶不接受這樣的說法,一名微博用戶在媒體相關報導下方質疑稱:「打卡了300多天,卻被告知只能退回參加活動交的一塊錢?」藍夢也不能接受小恩愛的做法,她加入了一個500人微信維權群,並發布數條微博。
來自:受訪者提供
沒想到這卻給她惹來了「麻煩」。1月4日,小恩愛先後發布兩條微博,並@藍夢只有不到200粉絲的微博帳號。藍夢向時間財經展示了兩條微博的截圖,其中一條提醒藍夢「以訛傳訛」、「有組織有計劃網絡攻擊要擔責」。
另一條微博目前已經無法在小恩愛官微裡看到,這條微博稱藍夢「騷擾」小恩愛合作夥伴已嚴重破壞商業運作,造成實際經濟損失,小恩愛將通過法律途徑正式起訴。其中還放上了兩張沒有打碼的「維權群」中的用戶聊天記錄。藍夢稱,用戶們沒有主動邀請小恩愛官方人員加入,截圖者是「官方的臥底」。
藍夢說自己看到小恩愛的微博後,食不咽下寢不寐,很受「困擾」。藍夢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做了筆錄,現在想要去深圳打官司維權:「我向男朋友提了分手,害怕連累到他,但他沒有同意,而是支持我維權。」
涉「霸王條款」?
時間財經採訪了超過10名參與「恩愛銀行」活動的用戶,他們都稱自己事先對「恩愛銀行」服務協議中,只有部分完成打卡的用戶能得到獎金的條款均不知情。
維權群中的張女士是一名法學院的學生,她告訴時間財經,自己整理了用戶們提供的證據,對小恩愛和恩愛銀行活動有多點質疑。而這之中,最核心的就是被小恩愛當做「尚方寶劍」的用戶協議。
來源:受訪者提供
首要問題是,「恩愛銀行」活動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如上圖所示,張女士稱,活動剛上線的時候,在宣傳頁面上並沒有標識付款協議,其內容是「完成每日打卡並連續堅持360天,就能領取1520元獎勵,張女士認為這是在暗示用戶只要籤到360天就可以領獎。而戀愛銀行服務協議,則隱藏在付款頁面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來自:受訪者提供
根據恩愛銀行的活動規則,每1520對情侶的門票費才能夠為1對打卡成功的情侶提供獎金,在先到先得的情況下只有參與活動較早的少部分用戶能夠獲得獎金。這種情況下,直到12月26日發布公告,小恩愛也沒有在用戶協議以外的地方公示詳情和風險,甚至直到今年10月有用戶諮詢恩愛銀行活動何時結束,官方的答覆依然是「如非遇到不可抗力不會無故隨意終止」。
另外一名用戶向時間財經質疑小恩愛的做法:「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只有1月12號第一批開通活動的人有資格領取,那請問,後面活動開通窗口一直存在,這算什麼?給第一波人當韭菜嗎?衝錢嗎?」
來自:受訪者提供
張女士質疑的第二個問題是,小恩愛是否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修改協議。她向時間財經展示了兩份協議,如上圖所示,左邊一份是一名網友2019年1月11日在知乎上發布的,疑為「恩愛銀行」的早期用戶協議;右邊這份則是恩愛銀行活動現在的協議,其中「主辦方有權停止活動」的第七條在原協議中並不存在。對此,小恩愛官方在黑貓、微博等平臺回復用戶質疑時稱,「從未更改用戶協議。」
來自:受訪者提供
張女士表示,小恩愛App「修改用戶協議」並非沒有先例,在此前舉辦的「愛情保鮮盒」活動中,小恩愛最初把活動標的物稱作價值不低於1萬元人民幣的鑽戒,而在之後卻補充成材料是925純銀與莫桑鑽,並向前來質疑其價值的消費者,以「施華洛世奇」舉例稱獎品價值差為「小恩愛」的品牌溢價。
最後一個問題是,該協議的條款是否有效。根據《現代快報》,有律師指出,「小恩愛」在協議中提出的"活動主辦方有權隨時終止恩愛銀行活動"、"本協議小恩愛保留一切解釋和修改的權利"等文字,明顯是格式合同,也是霸王條款,因此在法律上無效。中途不經用戶同意,自發終止了"恩愛銀行"的相關活動,也是無效行為。他表示,用戶有權繼續主張自己的權益,要求商家履行兌換承諾。
另一位律師則表示,如果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 用戶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如果商家認為返還門票錢款即為違約金,而用戶認為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可以請求調增。"
對此,時間財經嘗試撥打小恩愛運營方深圳夢之舵公司的電話,一位客服人員稱「不方便回答任何問題」,並要求記者將採訪提綱發至公司郵箱以決定「是否回復」。截止發稿,時間財經未收到任何回復。(北京時間財經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