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陳浩民在微博上公布消息:最小的女兒出生了。
中國實性計劃生育政策有三十多年了,產生了兩代獨生子女。國人已經習慣了小家庭,看到一個家庭內有四個年齡相近的孩子,總是內心一聲驚嘆,但其實中國在80年代以前是以多子女家庭為主,每家4-6個孩子是很平常的事情,獨生子女才是稀奇的現象。關鍵是陳浩民的老婆不僅僅生育了4個子女,而是做了4次剖宮產。
有細心人做了一張圖:
我們看看,他的幾個孩子出生間隔時間:
老大出生後,1年10個月,老二出生,那麼就是第一胎剖宮產後1年懷孕。
老二出生後,1年3個月老三出生,也就是第二次剖宮產後5個月懷孕。
老三出生後,1年3個月老四出生,也就是第三次剖宮產後5個月懷孕。
老大和老四年齡相差不足5歲。
細心的網友一公布這張圖片,讓很多人驚嘆,有人罵陳浩民置老婆的身體於不顧,也有人似乎看到了榜樣的力量,摩拳擦掌準備快速完成幾個子女的生育。
但你會和陳浩民的老婆一樣幸運嗎?
先講一個我自己的患者的故事。
這一天晚上,我值班,巡視完病房,心中竊喜,可以早一點躺在床上了。突然一陣電話鈴聲傳來,值班室的電話響起,總是有著一線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匆忙感到產婦。
值班醫生小麗剛剛接診了一個孕婦。
小劉,是一個外企的員工,但已經到懷孕35周,已經臨產,宮縮很頻繁。檢查後發現胎兒是橫位,早產不可避免。最關鍵的是上一次剖宮產是16個月前。而此時是午夜12點。順產?上一次剖宮產後不足一年懷孕,而現在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不符合試產的原則。而且胎兒是橫位,臨產後可能胎兒的胳膊先出來,而無法完成分娩。必須剖。能不能等到天亮手術?顯然不能,宮縮已經如此強烈了。
快速所好一切準備,準備剖宮產。
開始切開腹壁的皮膚時,我還覺得很順利,筋膜肌層都沒有明顯的粘連,很容易就進入了腹腔。但是進入腹腔後發現困難來了。
一般的剖宮產切開子宮時出血很少,但小劉的胎兒是橫位,沒有頭部或者臀部的支撐,子宮下段形成的非常不好,子宮的肌層很厚,血管很豐富。由於是瘢痕組織,又很堅韌,切開子宮後子宮就開始如水龍頭一樣的出血,而擴大切口取出胎兒非常的困難。我面臨著既無法順利擴大切口取出胎兒,也無法徹底止血的尷尬局面。在助手的幫助下撕、拉、剪、切終於可以取出了胎兒。胎兒娩出後,快速錢夾子宮的切口徹底的止血。
幸運的是胎盤位置正常、沒有胎盤植入、小寶寶出生後哭聲嘹亮,而臺上的所有的醫護人員鬆了一口氣:總算母兒安全。
午夜時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後,睡意全消。小劉回到病房後,向老公抱怨「我要死了。」當然她是嚇唬他,是想告訴他為了他她所付出的代價。
下臺後,醫生護士紛紛抱怨產婦兩次懷孕時間太近,而差點讓醫生產婦都陷入風險之中。疾病無法控制,而懷孕時能控制的。
剖宮產後到底多久才能再懷孕?一生中可以做幾次剖宮產?一次剖宮產後是否就從此走上了剖宮產的路?這是很多準媽媽關心的問題。
剖宮產後多久可以懷孕?
剖宮產後懷孕時間越短風險越大,但不是時間越長風險越小。基本上剖產後1-2年併發症風險進入一個平臺期,不 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大幅度下降了。而隨著時間的延長,孕婦的年齡增大,會增加不孕症和內科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建議剖宮產後避孕1-2年。兩個剖宮產出生的 孩子之間年齡相差1歲10個月以上比較合適。而蔣麗莎的後面三個孩子相差只有1歲3個月。蔣麗莎後兩次懷孕都在產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懷孕的。
一生中可以做幾次剖宮產?
沒有定論。醫學上沒有最多做三次剖宮產的說法。世界對人不一定是公平的。有些人反覆流產、不孕,連一次剖宮產的機會都沒有,有些人第一次懷孕分娩就發生嚴重的併發症,需要切除子宮,有時甚至會失去生命。而有有些人不斷的刷新剖宮產的記錄。當年跳水女皇伏明霞第三次剖宮產時,就有人說一生最多做三次剖宮產,而現在陳浩民老婆蔣麗莎再創記錄,而且是4年多一點的時間連續四次剖宮產。
子宮就是一所房子,本來有門,可以多次開啟生育,而剖宮產就是胎兒破牆而出。一個修補過的房子就是舊房,而多次修補就是危房。你原意住在危房內嗎?
剖宮產後再次懷孕最大的風險就是子宮破裂。剖宮產後子宮的肌纖維斷裂,形成疤痕。妊娠和分娩距離上一次剖宮產時間越短發生破裂的風險越大。剖宮產次數越多也越容易子宮破裂。孕期一旦子宮破裂,危急的是母兒兩個人的生命和健康。一次剖宮產後陰道分娩的子宮破裂率低 於3%。隨著剖宮產次數增加,子宮破裂率也成倍的增加。一旦子宮破裂,首先是母親的腹痛、內出血、失血性的休克。同時胎兒可能很快喪失生命體徵。
前置胎盤發生率增高。胚胎著床時總是會選擇子宮內膜比較厚的部位,比如子宮前後壁靠近宮底部位,但是多次剖宮產後,更容易發生前置胎盤。這個原因還不清楚。前置胎盤也是一個危險的併發症。中央性前置胎盤根本不可能經過陰道分娩。即便是剖宮產也比胎盤位置正常的情況更糟糕。子宮下段比較薄弱,血供也較子宮前後壁少,胎兒的發育會受到影響。產後,下段收縮也不如正常的子宮體部,極其容易發生宮縮乏力而產後出血。
可發生兇險型的前置胎盤。更糟糕的是不僅僅胎盤著床的位置靠近子宮下段,而起還深入了子宮的肌層,甚至穿出子宮種植在子宮前的膀胱部位。胎盤植入,產後就不能順利的取出胎盤,可能造成產後出血,有一部分人,需要切除子宮。如果胎盤植入穿過了子宮肌層種植在膀胱上,可能在孕末期發生腹腔出血,甚至不能維持到孕足月,而且可能導致膀胱的部分切除。
子宮破裂、兇險型的前置胎盤,這些併發症,每一個都可能將孕婦置入兇險的境地。如果你喜歡多子女的家庭,那麼第一次就不要進行剖宮產。我只希望剖宮產的記錄由蔣麗莎一個人保持就行,你不要刷新記錄,更不要創造新的記錄。
如果第一次已經迫不得已剖宮產,那麼後面懷孕要做好計劃。
一次剖宮產後就要次次剖宮產嗎?
當然不是。
剖宮產後也可以進行陰道分娩,英文縮寫為VBAC(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什麼情況下可以經過陰道分娩,什麼情況下必須再一次進行剖宮產?剖宮產後陰道分娩有風險嗎?能成功嗎?這些問題不僅困擾著曾經剖宮產的準媽媽,也嚴重困擾著產科醫生。剖宮產後陰道分娩時可能發生子宮破裂,這種嚴重危害母嬰生命的併發症,有如大敵當前一樣威脅著醫生和產婦,讓很多醫生和產婦放棄了嘗試。「一次剖宮產、次次剖宮產」也是國外的醫生曾經提出來的。
很多醫生不願意被「一次剖宮產、次次剖宮產」的魔咒束縛,大膽進行了嘗試。子宮破裂當然也不是假想敵,完美的剖宮產後子宮破裂確實也會發生,但是概率並不高,已經有多篇文獻總結了經驗、數據:一次剖宮產後陰道分娩的子宮破裂率低於3%。因此相對還是安全的,但是為了防止盲目地進行VBAC,2010年美國就已經發布了剖宮產後陰道分娩的臨床指南,以幫助臨床醫生進行決策。
首先VBAC,要有一定的條件,不是所有人要嘗試的。如下的情況可以嘗試陰道分娩:
1. 只做過一次剖宮產,而且是子宮下段橫切口。一次剖宮產後陰道分娩子宮破裂率約1%~3%,但兩次剖宮產後陰道分娩子宮破裂率約為一次剖宮產者的5倍,風險極大地增高。近年來剖宮產手術都是子宮下段橫切口。
2. 胎兒體重低於4000g。
3. 骨盆無狹窄。合適的胎兒體重和寬敞的產道是陰道分娩成功、順利的前提。
4. 除剖宮產之外也不曾做過其他的子宮手術導致子宮存在其他瘢痕。
5. 分娩醫院需要有醫生全程看護,緊急時刻能夠立刻進行麻醉剖宮產。這是安全的保障。
而如下這些情況是絕對不要嘗試陰道分娩的:
1.前次剖宮產是子宮體部的縱行切口。這個在手術記錄上應該有記載。一般情況下,剖宮產常規是子宮下段橫切口。很久以前的剖宮產是用子宮體部縱切口的手術方法,因此只有年紀比較大的患者才有可能是這種方法。
2.經歷過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剖宮產。剖宮產次數增多,發生子宮破裂的概率增加。
3.除剖宮產外,子宮上曾經做過子宮肌瘤剝除術或者子宮腺肌症切除術等。子宮上有多處瘢痕,風險增加。
4.曾經發生過子宮破裂。不可以再次冒風險。
5.分娩醫院無能力完成急診的麻醉和剖宮產。
6.胎兒巨大或者多胎妊娠。
7.距離前次剖宮產時間不足18~24個月。
8.有其他需要剖宮產的內科疾病和產科指徵。
VBAC是結果,是剖宮產後最終經過陰道分娩成功才叫VBAC。你即便符合上述的條件,也僅僅讓你去嘗試。大約60%~80%會成功。試產過程中,可能遇到其他產婦分娩時遇到的產程延長、胎兒窘迫、頭盆不稱等需要緊急剖宮產的問題。
剖宮產後再次懷孕,產前要請醫生全面評估。條件許可才可以嘗試VBAC,條件不允許,不要強行嘗試VBAC。分娩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母兒的健康和安全。
蔣麗莎的第三次、第四次剖宮產都是不能避免的,首先剖宮產的次數太多了,其次懷孕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太短。
總之,蔣麗莎是幸運的,短期內懷孕剖宮產4次,從此兒女成群,其樂融融。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她一樣的幸運,因此不要以她為榜樣。
給想要多子女的媽媽的建議:
第一胎儘可能經陰道分娩。
做好懷孕生子的人生規劃,按照自己的生理節奏安排。
避孕措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懷孕後不要只怪男方不珍惜自己。
第一次剖宮產後,也可以嘗試陰道分娩,當然要在醫生的指導之下。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快樂孕媽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