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燕窩事件已經持續了一個半月,但是依然沒有停止的腳步。主播辛巴甚至被傳有可能面臨15年以上的牢獄之災,而整個事件的推動者都要歸功於職業打假人王海。
其實,王海在打假辛巴燕窩之前,他在7月9日的時候就打假了網紅燕窩品牌「小仙燉」即食燕窩。
王海在文章中直指小仙燉燕窩含量約為0.6%,根本不符合客服所說的燕窩含量,屬於欺詐。只可惜,這篇文章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就在王海將辛巴燕窩事件虛假宣傳坐實之後,王海又將小仙燉拉了出來,其中小仙燉45g裝的燕窩單瓶價格都要在100元左右,遠超辛巴燕窩售價,讓人們再一次的認清了即食燕窩市場。
不過小仙燉燕窩並沒有任何回應,搞得王海有些尷尬。
近日,小仙燉燕窩被北京市朝陽區統計局處罰,原因則是瞞報公司虧損3000多萬的情況。
1
小仙燉為什麼要瞞報虧損?
據北京市朝陽區統計局發布的相關處罰信息顯示,北京市小仙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小仙燉電商)在11月25日被予以處罰,原因是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據悉,小仙燉電商在2019年向統計局匯報的財務數據是盈利3294萬元,而實際上是虧損了3293萬元,兩者之間相差了200%。
在此,有人會懷疑,是不是財務人員算錯了,把負數搞成了正數?這種低級錯誤發生的概率相對來說太低了。
這就讓人很納悶了,明明企業虧損可以少交企業所得稅,為什麼企業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呢?這著實讓人看不懂情況。
如果我們再深入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發展歷程,可能就會知道小仙燉為什麼這麼做了。
小仙燉品牌隸屬於深圳市榕樹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榕樹堂),成立於2014年。而小仙燉電商是榕樹堂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5年1月。
小仙燉在成立之初就將目光盯在了即食燕窩市場,通過精確地市場定位,再加上獨特的營銷模式,迅速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熱度。再加上章子怡和陳數等明星的代言,產品銷量暴增。
就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小仙燉燕窩的銷量高達4.65億元,同比暴增263%,這個數據讓它穩居即食燕窩領域的頭名。
而公司快速成長的背後也自然離不開資本的催化作用,早在2015年,小仙燉就拿到了150萬元的天使投資。時隔一年,小仙燉拿到了360領投的Pre-A輪融資,金額在千萬人民幣左右。2017年,代言人陳數也入股小仙燉,公司完成2000萬元的A輪融資。
從小仙燉早年的融資歷程來看,幾乎是每年一次融資。可就是在2017年之後,公司不知在哪個地方出現了問題,久久沒有拿到融資。直到2020年8月份,小仙燉才拿到了金額不詳的股權融資。
由此得知,小仙燉在某些方面並沒有讓投資人滿意,因此,遲遲未有投資人跟進。2019年的更改利潤數據或是為其下一輪融資做鋪墊。
無奈遇上了疫情,再加上王海的打假,這讓小仙燉融資之路步履維艱。
2
小仙燉不回應也是一招中庸之棋
從今年7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12月份,王海已經不止三次在微博中表示,小仙燉燕窩就是一個騙局,因為燕窩含量嚴重不足。
小仙燉燕窩對於王海的一再「挑釁」,均選擇了忽視,不得不說這一招還真的起到了一點作用。最直接的數據證明就是今年的雙十一銷量,真正做到了「王海你隨便喊,能得到我的回應算我輸」的境界。
說實話,王海對於小仙燉的這種態度也是無可奈何。就算自己影響力再大,如果沒有官方媒體的幫助,王海也只是留下一名,很難獲得物質上面的回報。
反觀辛巴燕窩事件,王海剛剛拿出檢驗結果,辛巴就坐不住了,甚至還要將所有造謠者上訴到底。最終,辛巴為自己的輕狂話語買了單。
對比之下,小仙燉則更加顯得成熟一點,但是這種不回應的做法恐怕也並不是什麼好方法,因為就算這件事沒有被搞大,但是投資人也不可能看不到王海的關於小仙燉燕窩相關的數據監測結果。
畢竟投資人投資的目的就是將小仙燉送到資本市場,通過資本獲利,可是由於負面新聞的存在,上市成功的障礙會大大提升,投資人自然會望而卻步。失去了資本助力的小仙燉,恐怕最終也只能淪為「眾人」矣。
也許,當下是小仙燉正面回應王海質疑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