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傻眼:我們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背後捅刀

2020-12-25 北晚新視覺網

自川普政府上臺以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愈發瘋狂,不僅在本國為中國企業經營設置層層障礙,而且還打著維護國家安全和共同價值觀的旗號遊說歐洲盟友抵制中國企業。歐洲有些國家在美國的脅迫和忽悠之下,明裡暗裡對中國科技企業在當地的經營實施了歧視性限制。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但是,歐洲科技行業最近發現,美國政府竟然耍起了「兩面派」:一面高喊盟友應該團結合作、共同抵制中國企業;一面仍然和被制裁的中國企業做生意賺錢。而歐洲國家和科技企業就像被美國賣了還幫美國數錢的傻子一樣。

據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導,歐洲國家的一些科技高管和外交官員抨擊華盛頓利用其制裁機制,將歐洲企業排擠出中國市場,同時卻為美國的企業和公司提供豁免。

眾所周知,川普政府最近幾年對以華為公司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巨擘實施了嚴厲制裁措施,禁止它們購買美國的先進技術,而且受到制裁的中國公司名單越來越長,就在上個星期,美國商務部又將中國的晶片企業「中芯國際」列入了制裁名單。歐洲許多生產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企業,都受到了美國制裁措施的影響,因為這些歐洲企業的生產都依賴美國的智慧財產權。

一位歐洲科技高管表示,他們的公司一度被要求停止向中國買家供應零部件。但是,這些零部件的市場很快被美國供應商佔領。這位高管表示,美國一些公司目前已獲得了為華為供貨的許可證,而歐洲的供應商則無法獲得許可。不過,美國並沒有對外公開哪些公司獲得了豁免許可。

不過據外媒早些時候的報導,美國政府最近幾個月內批准了高通、英特爾等美國企業,以及三星、索尼等日韓企業向華為供應零部件的申請。

美國企業可以光明正大的同中國企業做生意,但歐洲不行,這顯然是「美國優先」在貿易政策上的又一次「發作」——雖然存在制裁措施,但是美國政府為美國公司提供了豁免,而其他國家的同類企業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要老老實實執行制裁措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公司賺錢,自己只能被擋在中國市場之外。

這種「背後捅刀子」的行為,也無疑讓歐洲多家龍頭企業在利益受損之餘都感受到了切膚之痛。

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瑞士的意法半導體有限公司本月早些時候將年度收入目標推遲了一年,原因就是美國制裁了它的一個大客戶華為。

荷蘭晶片製造設備公司阿斯麥公司,被禁止向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出售最新一代的生產設備。該公司預計,中國市場今年可能只能完成其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今年早些時候,德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科技公司的主管曾經對媒體表示,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是該公司的「一大擔憂」。這家德國公司還告誡說,歐洲國家必須要小心,切不可在美中兩國技術競爭中被壓垮。

如今,現實正在一步步證明上述預言的準確性。而歐洲科技企業顯然也已醒悟:不能再跟在美國後面亦步亦趨,不能再被美國耍得團團轉,必須獨立,必須自救。日前歐洲一些外交官就表示,歐洲科技公司和歐盟各國政府對於美國的單邊制裁越來越感到沮喪,他們決心要減少對美國的科技依賴。看來,歐洲國家也希望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

而本月初,17個歐盟成員國更是通過歐盟委員會宣布了一項「處理器和半導體技術歐洲倡議」。倡議提出,未來兩到三年內,歐洲將拿出1450億歐元用於「數字轉型」項目,並倡導在半導體研究方面加大投資。

其實,美國的兩面人做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歐洲人也不應該感到意外。例如,中國和澳大利亞經貿關係出現波折,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人選傑克·沙利文在推特上宣稱,美國將與盟友澳大利亞並肩站在一起。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美國政客滿口都是主義,但事實證明他們滿肚子都是利益。例如,美國穀物行業迅速行動起來挖澳大利亞牆腳,努力填補它在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白。

美國在市場上競爭不過中國科技企業,只好連自由競爭和市場經濟的遮羞布都不要了,赤裸裸採用卑劣的政治打壓手段,以維護自身的科技霸權地位。而有些歐洲國家明知美國的做法很虛偽,還盲目追隨美國,到頭來發現不僅沒能分到一杯羹,反倒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博雷利·豐特列斯今年早些時候表示:「我們歐洲人必須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的確如此,如果歐洲國家在跟中國交往時,能夠做到擺脫外部幹擾,獨立做決策,對歐洲來說是一大利好。因為,中歐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雙方完全可以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

延伸閱讀:

法國球星格裡茲曼終止與華為合作,理由太荒謬!

法國足球明星格裡茲曼宣布終止與華為的合作,理由是懷疑華為可能會通過面部識別軟體協助開發一個系統,「參與迫害」新疆的維吾爾族。一個大概從沒有去過新疆的法國球星要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與華為「劃清界限」,顯示了在法國和西方對華為的標籤化抹黑已經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如今在西方出現了一股針對新疆的審查潮,幾乎所有與新疆的聯繫都受到「幫助鎮壓維吾爾人」的質疑,不僅來自新疆的產品被扣上使用「強迫勞動」的帽子,連在新疆開設分公司也被指責是「對鎮壓的支持」。

中國人可以清楚感受到這股極端風潮的偏執和可笑,格裡茲曼出這個風頭使他看上去有點像是被忽悠了的「傻白甜」。新疆哪裡是西方輿論描述的樣子,那裡的暴力恐怖主義被制止住了,經濟在恢復,防疫形勢比法國不知道好多少倍。華為是一個偉大的公司,這樣的前沿高科技公司法國現在一個都沒有,雖然新疆以及華為都能找出些毛病,但肯定不是格裡茲曼想像的樣子。

另外還有一個雙重標準的問題,如果按照西方嚴格的「道德標準」,英特爾、英偉達這些有晶片被裝在新疆人臉識別系統中的公司也應該被一視同仁地遭到打擊,但西方輿論對它們的質疑只是一筆帶過,華為等中國公司則成為了那些輿論集中打擊的靶子。西方輿論所宣揚的「道義」看來是專為利益服務的化妝品。

美國打壓華為有明確的地緣政治目的,但凡有一些政治頭腦的人對此都能很清楚地將它識別出來。但是很多西方輿論機構幫著實施了對華為的深度妖魔化,使用他們貌似「客觀」的話語方式先是傳播華為「為中國政府收集情報」的質疑,然後把這種質疑變成貼在華為身上的標籤。《華盛頓郵報》本周二又刊出華為「協助新疆鎮壓」的長篇報導,強化華為這一新的罪名。

華為有那麼壞嗎?華為公開表示願與任何國家籤署「無後門」協議,美國的哪家大IT企業願意籤這樣的協議?直到今天整個西方世界沒有拿出華為和Tiktok等中國公司「收集情報」的任何證據,但是全世界的大量個人數據都在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手裡,「稜鏡門」事件暴露了美國監控世界的冰山一角,西方輿論機構為什麼沒有膽量順藤摸瓜,揭露美國政府更多監控世界的黑幕?

美國針對華為構陷出人類歷史上打擊科技公司前所未有的冤案,其所實施的政治迫害堪稱是一目了然的。西方媒體不僅不勇敢地站出來制止這樣的倒行逆施,反而做了美國圍剿華為的輿論幫兇。這不能不說是西方輿論之恥。

常識和理性告訴我們,標籤化在輿論場上是很容易發生的。中國作為高速發展、使用與西方相同技術且與西方有千絲萬縷聯繫、幾十年沒有捲入任何戰爭的複雜大國,雖然有與西方不同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但它不可能是西方一些輿論描述的「黑暗國家」。西方的對華認知出了大問題,這會給中國與西方的交往帶來困難,但最終因此而受損更大的肯定是西方自己。

任正非發聲:不會忌恨美國,求生欲使我們振奮

7月29日至3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訪問期間,他就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華為為何要搞基礎研究?

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傳統的產學研模式趕不上市場需求的發展速度。因此華為公司也進行了一些基礎理論的研究,大多數是在應用理論的範疇,只有少量的走在世界前面去了。

大學老師的研究是為理想而奮鬥,目標長遠,他們的研究是純理論要素研究。例如,土耳其Arikan教授一篇數學論文,十年後變成5G的「熊熊大火」;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蘇聯科學家彼得·烏菲姆採夫發表的一篇「鑽石切面可以散射無線電波」的論文,20年後美國造出了隱身的F22戰鬥機;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科學院吳仲華教授的三元流動理論對噴氣式發動機的等熵切面計算法,奠基了今天的航空發動機產業;現代化學分子科學的進步,人類合成材料可能由計算機進行分子編輯來完成,這也是一個翻天覆地的技術變化。

高校的「明燈」照耀著產業,大學老師的純研究看得遠、鑽得深;華為公司的研究實用度強。在我們之間的合作中,你們給我們帶來方向,照亮了我們。

華為公司的基礎研究是圍繞商業目的的,比較貼近近期的實用化,我們給你們帶來客戶需求以及行業所面臨的世界級難題,知道這個方程的價值與應用,相互之間都是有益的。

合作使我們早一些知曉世界的發展動向,縮短了商品化的時間,我們能超前世界,就會獲得更好的機會。

校企合作要鬆耦合,不能強耦合。

高校的目的是為理想而奮鬥,為好奇而奮鬥;企業是現實主義的,有商業「銅臭」的,強耦合是不會成功的。強耦合互相制約,影響各自的進步。

「強耦合你拖著我,我拽著你,你走不到那一步,我也走不到另一步。因此,必須解耦,以鬆散的方式合作。」

求生欲使我們振奮起來,尋找自救的道路。

在「燈塔」的照耀下,整個世界都加快了腳步,今天技術與經濟的繁榮與英、美、日、俄、歐洲當年的技術燈塔作用是分不開的。

我們要尊重這些國家,尊重作出貢獻的先輩。孔子都過去兩千多年了,我們還不是在尊孔嗎?不管這些專利保護是否已經過期,先賢是值得尊重的。

我們公司也曾想在突進「無人區」後作些貢獻,以回報社會對我們的引導,也想點燃5G這個「燈塔」,但剛剛擦燃「火柴」,美國就一個「大棒」打下來,把我們打昏了,開始還以為我們合規系統出了什麼問題,在反思;結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來,我們才明白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

求生的欲望使我們振奮起來,尋找自救的道路。無論怎樣,我們永遠不會忌恨美國,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我們仍然要堅持自強、開放的道路不變。你要真正強大起來,就要向一切人學習,包括自己的敵人。

(原標題: 歐洲傻眼:我們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背後捅刀……)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參考消息 人民日報 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華為最艱難的時候,在背後「捅刀子」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科技資訊華為作為我國最為頂尖的科技企業,在海外市場上也是有很高的呼聲。現在正是5G正盛的時候,各國紛紛想要引進5G 技術,而華為擁有著最領先的5G 技術,卻因為打壓被耽誤了很久,好在現在華為仍然憑藉著技術成為5G廠商中的第一。
  • Mate 30發布前夕,日本又來「捅刀」華為
    根據外媒報導,日本最大的電信商NTTDocomo終於下定決心,在即將面世的5G服務中,將華為再次列入黑名單。沒錯,就是再次「捅刀」華為,因為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日本為了跟進美國的步伐,在華為禁令一出的時候,就已經同華為的合作破裂。
  • 華為「受危之際」!曾背後「捅刀」的3位中國人,今過得怎麼樣?
    華為一直都是我國頂尖的企業,在5G和手機領域上都有著一席之地,如今的華為可以說是全球具有超強實力的企業。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國對華為是有非常大「意見」的,在去年的時候美國就擔心華為突然的強大超越自己便發布了一系列的策略來打壓華為,禁止華為進入美國市場。
  • 美國挑起貿易戰 蔡英文當局趁機「背後捅刀」
    蔡英文中美貿易戰沒有降溫跡象,美國在對中興公司啟動制裁令後,又宣布對華為公司發起調查,正在此時,蔡當局於4月27日晚間聲稱,要將大陸的中興通訊及中興康迅兩間公司,列入「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對象」,在此之前,臺「財政部」也於4月16日公告對大陸
  • 美國再次對華為下黑手!英國又來「捅一刀」,嫌事不夠大?
    華為5G技術走在全球前列,而這一點讓美國「眼紅」了。自2019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以後,美國對華為的攻擊就沒有停過。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更是又對華為下了黑手,並且採取非常卑鄙、陰險的手段。但這些都無法阻止華為的崛起,華為只會愈挫愈勇,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未來。
  • 讓人背後捅刀不自知,澳大利亞成國際笑話之際,盟友們卻笑出聲
    導讀:一個犯了戰爭罪行的國家還妄圖讓第二大經濟體道歉,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讓人背後捅刀了,澳大利亞成為國際笑話之際,盟友們卻笑出聲了!就在澳大利亞得罪中國之後,澳大利亞以往那些友好國家紛紛站出來為澳大利亞說話,美國,法國,紐西蘭,加拿大,英國紛紛站隊澳大利亞,稱偽造漫畫讓人感到震驚,澳大利亞就真的以為這些國家是真為澳大利亞好,澳大利亞卻不知道自己實際是讓人背後捅刀了!表面這些國家都在為澳大利亞站臺,實際他們都在做什麼呢?
  • 瑞典突然對華為中興下黑手,背後很不簡單……
    北歐國家瑞典,日前突然宣布:禁止使用華為和中興的5G設備,正在使用的,必須在2025年初之前完成更換。這不由讓人想起中國的一個成語:圖窮而匕首見。要知道,在歐洲,瑞典是率先立法來確立5G規則的國家,今年1月1日實施的《電子通信法》中,並沒有對5G生產商、國家做出任何歧視性限制。
  • 美國針對華為發布禁令後,華為做了哪些事,以及國際上的針對
    美國為何在2012年禁止企業使用華為網絡設備,很簡單,華為如果進入,美國本土的公司必然要縮減,所以在川普下令禁止華為進入美國通信網絡之後,該公司於2019年5月加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實體名單的原因。一年後,川普將禁令延長至2021年。
  • 美國突然升級禁令,華為挺住!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為的制裁政策升級,從此前使用25%以上技術的企業不準向華為出口,改變為只要用美國技術和軟體設計晶片,都必須獲得審批後,才能向華為出口。 簡單講,就一句話:誰都不準向華為出口晶片,甚至華為自己用美國軟體設計晶片,也不被允許。
  • 當初「捅刀」華為的偉創力現在怎麼樣了?華為扶持新代工巨頭上位
    排名第二的是鴻海富士康,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巨頭,主要為蘋果和華為手機做代工。但蘋果和華為的訂單基本都是OEM模式,就是按照蘋果和華為提供的手機設計圖來生產手機。因此富士康能排在第二名主要是靠EMS模式為蘋果華為代工。
  • 緊隨英國之後,又一歐洲國家開啟了「華為5G禁令」,華為再次發聲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5G設備技術基本都是由華為提供的,而華為在海外的訂單也更是多,在全球各地分布著華為5G的影子,但是有些國家卻不這麼想,反而對華為的5G技術有著「質疑」, 緊隨英國之後,又一歐洲國家開啟了「華為5G禁令」,華為再次發聲。
  • 微軟、通用電氣發文警告美國政府,「華為禁令」可能損害美國的利益
    打開APP 微軟、通用電氣發文警告美國政府,「華為禁令」可能損害美國的利益 發表於 2019-05-28 09:38:02
  • 在職場被別人「背後捅刀」怎麼辦?你也大概知道那個人是誰
    這樣的事情我也是經常遇到,而且不只我知道,很多同事都知道是那個人。這時候能做的就是把我份內的事情先做好,自然那個人也不敢再說什麼。就算跟他對峙,也不要採取特別強硬的方式。習慣「背後捅刀」的人在職場上都是比較虛偽的人。我們公司就有這樣的一位同事。在老闆和客戶面前表現得特別賣命,特別是在客戶那裡,客戶的很多要求他都會去想辦法滿足。而且具體到想請客戶吃飯的時候,還會提前問客戶想吃什麼樣的菜。在老闆面前呢?
  • 「背後捅刀」用英語怎麼說?
    你知道「背後捅刀用小刀切;刀切似的穿過(knife 的第三人稱單數);  draw/dr/ v. 繪畫,畫,拖拉,拔出,取出,引起;指將人或物朝出力者的方向拖,不涉及力的大小,含平穩意味,常作借喻用。
  • 英專家:封殺華為只是煙霧彈,丹麥間諜案揭露歐洲真正威脅是美國
    湯姆·福迪在文章中稱,通過丹麥間諜案不難看出美國才是歐洲真正的威脅。美國一面把歐洲當作盟友,另一面卻在歐洲背後捅刀子,而美國一再詆毀中國華為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當地時間11月15日,丹麥廣播電視報導,美國趁與丹麥合作之際向丹麥安插間諜。報導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與丹麥的機密性合作項目對丹麥實施監視,監視對象包括丹麥的政府部門和私人公司。
  • 緊跟德國步伐,法國正式就華為5G表態,美國禁令真攔不住
    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對華為進行無端打壓,先是禁止華為在美國銷售手機,隨後又出臺禁令,禁止高通谷歌等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口元器件和技術等。不僅如此,美國還修改禁令規則,限制臺積電等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商,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禁止其給華為代工生產晶片。
  • 美國盟友被坑慘,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是在跟歐洲盟友搶市場?
    近日英國媒體報導,美國正在利用針對中國的制裁,來排擠歐洲企業。這是怎麼一回事?當美國的盟友太難了,不僅要幫著美國搖旗吶喊,還要提防美國背後捅刀子。美國針對我國的制裁,大家應該都知道。小議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要一直針對我國呢?我們不是一直在呼籲與美國和平友好地經濟貿易往來麼。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收穫一個善意的朋友,而寧願面對一個可怕的敵人呢?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 華為禁令解套的三個可能方向|深度解析
    美國商務部在 5 月 15 日針對華為更改出口管制條例一事,已在全球科技產業掀起滔天巨浪,所有華為 / 海思相關供應商做的第一件事,是尋求美國律師解釋,針對禁令中模糊不清或未明確限制之處,由美國律師詢問商務部確認解釋。
  • 「捅刀華為」「質疑華為造假」,王躍琨:不會再用華為任何產品
    在進行整機評測之後,各大官方媒體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而在這之中,卻有一個專業評測機構與其餘人的觀點格格不入,愛否科技的主筆王躍琨表示華為所謂的「拍出精美月亮」完全就是一種欺騙消費者的「造假」手段而已。
  • 考研英語時文賞讀(92):美國公司想方設法繞開禁令給華為供貨
    作為川普政府針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出口禁令的主要對象,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想方設法在不違反美國監管規定的情況下,對這家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科技巨頭恢復供貨。   美光科技(全球最大的存儲晶片製造商之一)周二表示,在確認提供給華為的部分產品不違反美國法律後,該公司恢復了對華為的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