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選病例罕見「宮外孕」患者出院了
□特約記者 鄭藝姝 通訊員 陳麗芳
近日,福建省一位40歲腹主動脈旁異位妊娠的罕見病患者在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成功接受病灶切除手術,現已康復出院。
根據文獻檢索分析,截至目前,全世界僅有10多例有關腹膜後異位妊娠病例的相關文章及報導。
11月中旬,患者發現自己例假異常,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已「懷孕」,但子宮內外卻未見妊娠囊。
不久後,患者開始出現右側腰部突發明顯疼痛,經臥床休息無法改善,被緊急送至寧德市醫院的急診科,之後又轉入婦科就診。
超聲科值班醫生楊柳芳在床邊B超檢查中,並未在患者子宮內和附近找到妊娠囊。在進一步擴大檢查範圍後,於患者腹主動脈旁發現一囊性包塊,並見到妊娠囊蹤跡。
此時,患者腰部疼痛症狀進行加劇,B超動態監測顯示,包塊短時間呈增大趨勢。患者的血色素也持續下降。考慮腹腔內妊娠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婦科團隊立即開展手術準備。
隨後,婦科團隊和普外科團隊聯合為患者進行腹腔鏡探查術。
「病灶位於腹主動脈右側,手術難度和風險極高。」主刀醫師之一陳錦果主任表示,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危及生命安全,已經來不及在術前進行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檢查,以此降低術中出血風險。為此,醫療團隊承擔了一定的壓力和風險。
在腹腔鏡下,患者的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區域有一個巨大的血腫進入醫生視野,最大直徑約15cm。陳錦果主任和倪益樹主任互相配合,用超聲刀小心翼翼分離與患者妊娠囊緊貼的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
在近50分鐘的操作後,手術成功了!
陳錦果介紹,在異位妊娠病症中,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約佔比例95%。其次為宮頸、闊韌帶、卵巢、剖宮產瘢痕及腹腔等位置的妊娠。腹主動脈旁異位妊娠屬於腹腔妊娠的一種特殊類型,極為罕見。該類型的發病機制至今仍不明確,有待積累更多的學術研究和臨床經驗。(鄭藝姝 陳麗芳)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