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陽-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七省通衢、南船北馬」,自古就是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獨特的地理位置,使襄陽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
歷史上,曾數度成為全國性中心城市。
商周時期,襄陽是鄧國都城所在地,是當時眾多諸候國中最富饒、最有影響的地區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襄陽是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全國的重要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是楚文化的發祥地。
特別是「漢晉以來,代為重鎮」。
東漢末年,因襄陽一帶政治安定、交通便利、風光宜人、物產富饒,國內文人墨客匯聚襄陽,高官和富豪更是雲集在襄陽峴山至宜城一帶道路兩旁長達百餘裡,而被譽為冠蓋裡。
到唐朝時,襄陽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商貿「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城市地位僅次於京城長安、東都(陪都)洛陽,在全國排名第三。
明清時期的襄陽仍然是「商賈連檣,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市內建有20多個商業會館、30多個碼頭,商業輻射到黃河上下、長江南北,是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深圳新聞網5月18日訊(深圳報業集團特派記者易曉春 通訊員 塗玉國)第九屆文博會上,湖北省襄陽市首次參展即「重拳出擊」,不僅派出70餘人的隊伍大規模組團參加,而且既參展又招商,在實物展示地方特色精品和城市形象的同時,開展各種文化項目推介與招商活動,讓「文化立市」的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襄陽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文化底蘊深厚,地域特色顯著。諸葛孔明曾躬耕襄陽,成就三分天下偉業。
《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
說到三國文化,不能不提到三國文化之源,據吳建新所著《諸葛亮師徒-張飛學藝》所敘:
「建安十二年冬,劉備自新野至襄陽拜見同宗兄長九郡之首劉表。言及傳位之事,劉表意欲廢長立幼,劉備表示反對,無意被劉表之妻蔡夫人聽到。原來幼子乃其所生,長子為劉表與前妻之子,故懷恨在心。
幾日後,劉表召集九郡四十二州官員在襄陽城商討軍情。蔡夫人和掌握兵權的弟弟蔡瑁商議加害劉備,幸被荊州幕賓伊籍聽到並及時通知劉備並告知襄陽城東、南、北皆有重兵把守,欲逃命惟有西門可行。
劉備急解坐騎「的盧」向西門狂奔而去。跑了幾裡,卻見前面一條大溪擋住去路。此溪名檀溪寬約四丈從漢江分流而來。原來蔡瑁早知這是條死路,故西門未著人把守。
眼見後面塵土飛揚,蔡瑁已領兵追來,劉備心想:只有僥倖水淺,看馬是否得過了。
剛一下溪,水已淹過馬背,急得劉備狠抽幾鞭大叫起來「的盧,的盧可別害我!」忽見那馬騰空躍起,似道閃電划過,驚得那蔡瑁呆呆地看著劉備身影如箭般離去。
不覺已到南漳境內,遠遠地聞聽到優雅的琴聲,劉備不忍打斷,躲在門側準備多聽一會兒。琴聲忽然打住,有人笑著說:「琴韻清幽,忽然不自禁有高亢之調,一定有英雄竊聽,快請進來吧。」
劉備與水鏡先生談得甚是投緣,深感其英氣逼人,清氣飄然,便有意請其出山,水鏡先生感其知遇,於是薦言:「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謹記於心。。。。
由於水鏡先生極力推薦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孔明出山,他最早向劉備提出日後定有三足鼎立之勢。後人有詩曰:「皇叔當年嘆孤窮,今幸襄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水鏡神薦世人頌。」故後人將水鏡故裡稱為「三國文化之源」以彰顯水鏡先生舉薦之功。
此次文博會上,湖北省僅設3塊獨立展示城市風貌的展板,襄陽即是其中之一;湖北全省僅有10塊展板集中展示文化企業和產品,襄陽佔2個名額。
上世紀八十年代,襄陽率先打破身份限制,面向全國招攬人才,使工業經濟突飛猛進,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十大工業明星城市」。
2003年襄陽市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成為湖北「一主兩副」重大戰略中的三個城市之一。
2011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開「一主兩副」中心城市跨越式發展襄陽現場辦公會,對襄陽加快發展提出建設「四個襄陽」,即:產業襄陽、都市襄陽、文化襄陽、綠色襄陽的戰略定位。8月,中央、省委對襄陽領導體製作出重大調整,由省委常委兼任市委書記。9月,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主城區遠期按照300平方公裡至500平方公裡的面積和300萬至500萬人口的規模進行規劃控制,儘快建成200平方公裡、承載200萬人口的宜居宜業特大城市,在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被確定為未來一個時期的奮鬥目標,並被寫入201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黨代會把「兩個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四個襄陽」建設納入全省「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賦予襄陽新的歷史使命。8月17號,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加快推進襄陽跨越式發展,表示將全力支持以東津新區為平臺,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區。
2012年,先後投入近8000萬元巨資,聘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等國內外一流專家,分別編制「四個襄陽」戰略發展規劃、11個新區規劃和34個專項規劃,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個層面進行頂層設計。
同時,面向全市3500多名科級幹部、1600多縣處級幹部和全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廣泛徵求意見,使規劃成為凝聚襄陽人智慧與共識的新藍圖。
按照規劃,東津新區建設迅速啟動:十大中心面向國際招標,34.6平方公裡起步區「三縱五橫」路網建設全面啟動,100萬平方米的還建小區開工建設,與戰略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籤訂315億元的合作開發項目。招商引資實到資金806億元,增長91.9%;英菲尼迪等一批知名品牌和SK等9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襄陽;全市各類市場主體淨增6.7萬戶,同比增長81.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
襄陽再次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2012年,襄陽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00億元,在中部六省80個地級市排名中躍居第7位,被國際知名投資機構仲量聯行評為「中國新興城市50強」。固定資產投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稅收入增幅、私營經濟活力指數等四項指標,位居湖北省第一位;糧食生產首次突破百億斤大關,成為長江流域的第一個百億斤糧食大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產值超過汽車產業,達到1391.6億元。
2013年初,打造「兩個中心,四個襄陽」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復興襄陽夢,人才是關鍵,襄陽政府以人才引進為槓桿,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以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的視野和胸懷,面向全國選幹部,面向全球引人才,啟動「雙千專業人才計劃」,即:5年內面向全國公開選拔1000名博士和碩士、招錄1000名公務員到襄陽工作」,全力推進「隆中人才支持計劃」(對引進的各種人才和項目進行獎勵,其中,最高資助達800萬元);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漢等地招攬人才,7個海內外創新創業團隊、618名博士、855名專業人才慕名而來;創新採用柔性引才模式,近百名國家部委、省直機關幹部到襄陽掛職工作;與清華大學等12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聯盟,校地企共建研究院(中心)7個,使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迅速增強。
長江商報消息:2012年,襄陽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00億,首次超過山西太原和河南南陽。
「省域副中心、鄂西北及漢江流域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鄂豫陝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這是《湖北省城鎮化與城鎮發展戰略規劃(2010-2030)》對襄陽的定位。
襄陽市市長別必雄表示,襄陽不僅要加快建設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還要成為武漢、鄭州、西安、重慶四大城市群中的特大中心城市,漢江流域核心城市。
別必雄說,鄭渝高鐵和西武高鐵在襄陽交會,襄陽到武漢、鄭州、西安、重慶將形成兩小時交通圈,加上漢江流域綜合開發,襄陽面臨這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未來50年甚至更長期,襄陽要在關中、中原、成渝經濟區和武漢城市圈四大城市群中找位置,謀劃建設現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並深度挖掘漢水資源,凸顯漢水流域核心城市地位。
他介紹,目前襄陽已經確定了中心城市、衛星城市、特色鎮和新型社區「四位一體」的都市襄陽城鎮體系,建設襄陽特大城市,河谷、棗陽兩個大城市,南漳、宜城、保康等三個中小城市,市域城鎮空間結構以襄陽中心城市為核心,帶動南漳、宜城一體化發展,西部以河谷組合城市為副中心、東部以棗陽為副中心,形成兩翼發展板塊,並打造五條放射狀軸線,強化對都市區城鎮功能的組織作用。
襄陽主城區按遠期到2050年達到387平方公裡、380萬人口的規模控制,近期到2015年達到200平方公裡、200萬人口的規模。
目前,都市襄陽建設路線圖已經明確,襄陽中心城區未來五年共安排948個建設項目,總投資1700多億元,其中今年實施307個項目,總投資達380多億元。襄陽「山、水、城、洲」資源豐富,如何將這些豐富的資源轉化成城市的美麗景觀,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一直是社會各界討論的話題。
按照城建計劃路線圖,未來五年,我市將投資150億元,實施196項工程,全面開展城市生態工程建設,圍繞魚梁洲綠心,重點建設一城(襄陽古城)、兩區(隆 中和峴山景區)、五水(漢江、唐白河、小清河、大李溝、南渠)綜合景觀。
峴山是中心城區南部屏障,是文化遺存聚集區;隆中則是城市旅遊的龍頭。此次城建計劃提出,投資32億元,對習家池、真武山、峴山進行建設,打通環山路至郵電學校、扁山、漢丹路等遊路;投資10億元對隆中景區提檔升級,豐富其文化內涵。
城建路線圖提出,投資1.5億元,在隆中、峴山等各景區之間計劃建設綠道70公裡,使鳳凰溫泉、古隆中、張公祠、習家池、襄陽古城通過綠道通連,今年啟動並在年底建成;再用三到五年時間向周邊縣市延伸,建設綠道總長1000公裡,總投資20億元。
襄陽的母親河漢江,造就了襄陽獨特的濱水景觀。未來,政府部門計劃投資69億元,對西起襄荊高速、南至崔家營大壩的漢江南北兩岸景觀進行提檔升級,包括啟動漢江大道向東延伸到清河一橋、向西延伸至振華路,濱江大道向東延伸至觀音閣、向西延伸到萬山的路網建設,同時改造萬山公園、月亮灣公園、老龍堤公園、魚梁洲兒童主題公園等沿線景點。
同時,政府部門還計劃對唐白河、小清河、大李溝、南渠等漢江的五條分支的水系進行岸線整治和景觀建設,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時,形成綜合型城市濱水長廊。
此外,為與主體景觀協調布局,政府部門計劃總投資9億元,對中心城區的連山湖公園、紫貞公園、鄧城遺址公園、唐白河公園等14處公園進行建設,形成水系、路網、綠地和公園相結合的城市綠色生態景觀。2016年,14個公園將全部完工。
襄陽古城與護城河是我市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未來五年,將按照「城內環境提升,城體逐步恢復,城外景觀呼應」的原則,計劃投資18億元,逐步實施內城牆恢復、城門新建、護城河貫通、古街古巷整治、綠地建設等工程。
在「一心四城」的城市新格局中,魚梁洲為城市的中心、綠心。未來,政府部門除了修建一條連接漢江五橋和路網的路外,還要修建一條長約23公裡、路寬14米的環島綠化景觀帶,同時考慮新增島上至張灣、東津片區的過江通道及其他綠心建設項目。
分居漢江兩岸的襄陽老河口市和穀城縣最終走到了一起,兩地正攜手共建總面積超過70平方公裡的「河谷新城」。縣級市之間有規劃的正式一體化區域合作,在湖北省尚屬首次。
這只是襄陽市新城建設中的一部分。按照襄陽市構建大都市城鎮體系的總體部署,未來5年內襄陽市將建設200多平方公裡的城市新區。
未來5~10年,襄陽全市城區建成面積將超過500平方公裡。而目前襄陽市主城區面積140多平方公裡,加上下轄的三縣三市(縣級市),其目前市區建成區總面積也僅僅為200多平方公裡。
這相當於未來5年,將再造一個襄陽。
河谷新城只是襄陽市新城建設中的一部分。按照襄陽市構建大都市城鎮體系的總體部署,按照「組群發展、差異發展、梯次發展」的要求,未來5年內將建設至少200平方公裡的城市新區,其中,襄陽主城區新增80平方公裡城市新區,各縣(市)新增不少於20平方公裡的產業新區。
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陽,正在創造多個值得驕傲的「第一」: 東風德納車橋中重型車橋產能亞洲第一,三環車橋汽車前軸產能全國第一,中航精機座椅調角器產能全國第一,華中藥業維生素B1產能世界第一……
羅天昊 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研究員 致力於國家與城市競爭戰略 著有《大國諸城》。
羅天昊在兩會十大提議之六中提到:當下關於 「新都」的構想大部分選擇是中原地區或者長江流域。
目前,西安,洛陽,鄭州,信陽,南京,武漢,襄陽,開封、洛陽、重慶、南陽、蘭州、合肥、南京、成都均被民間看好。
傳統古都西安同樣面臨缺水等環境問題,鄭州,洛陽,開封等中原城市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開封就是這樣在宋代被金兵攻破。南京離海岸線太近,唯上海一屏藩,應吸取抗日戰爭的教訓,武漢、重慶在長江幹流的關鍵節點,且本來人口已經龐大,且重慶偏居西南,當下呼聲最高的,是襄陽,南陽、信陽這三陽之城。
襄陽,南陽,信陽三城,均為中部城市,本地人口不多,襄陽500萬,信陽600萬,南陽1000萬。就市區人口而言,三地大約都約100萬。三地均有戰略縱深,最大的區別,在於水源問題,三城之中,唯襄陽為漢水中遊城市,定都襄陽,既可保用水無憂,同時漢江只是長江支流,不至對整個長江造成太多汙染。
襄陽與南陽和信陽一樣,既居天下之中,處四省通衢,交通便利,通達全國。人口與城市規模亦適中,而且襄陽東部有大別山,長江口有上海,南京,馬鞍山,九江,武漢等屏藩,北部亦有秦嶺作為屏藩,國防安全上有保障,在金庸的名作《神鵰俠侶》中,襄陽即為南北之間的重鎮,現實中亦確實名不虛傳。在經濟上,襄陽處於中原城市群,中三角,成渝經濟圈,關中天水經濟帶之間,足以均衡全國。
南水北調,不如遷都襄陽。
襄陽市正在按照主城區近期200平方公裡、200萬人口,遠期300至500平方公裡、300萬至500萬人口的規模要求,修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襄陽大都市概念規劃和東津新城等六個新區規劃。
屆時,襄陽市城鎮化率將躍升至70%以上。而2012年年底,襄陽市城鎮化率僅僅53.68%。
在襄陽市下轄的棗陽市、宜城市、南漳縣、保康縣等縣市新城建設同樣火熱。
例如,南漳縣今後7年計劃「向山要地」11.42萬畝,用5年時間建設一座規劃總面積11.03平方公裡的楚鏡新城。
南漳縣在建設楚鏡新城過程中,大力增加城投公司融資能力全年採用BT、BOT模式融資8億元。「經營土地實現總收益4億元以上,淨收益3億元以上。」
在建設用地上,通過申報低丘緩坡地、荒灘等未利用開發項目、大力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和集約用地等途徑,爭取和挖潛用地3500多畝。
當地一位研究區域經濟的專家對記者表示,當地通過開發低丘緩坡荒灘置換用地指標,不僅是擴大發展空間的需要,也是在地方政府普遍缺錢的背景下運作土地財政、拓展政府財源的需要。
而棗陽市的造城規模更為龐大。
據了解,棗陽市將按照「把園區當城區建」的原則建設新城,預計到2015年,城區建成面積達到50平方公裡,人口規模達到50萬人左右。
新時代給了襄陽比任何時期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今日襄陽已由兵家必爭之地發展成為雄踞中華腹地、連接東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節點。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魅力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適宜開辦工廠城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城市、全國唯一擁有(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市)3張「國家級名片」的城市、建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開發區,是國家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城市、連續兩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科技創新先進市,所轄的4個縣(市)區進入全省科技創新20強,整體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居全省第2位……
桂冠裡濃縮著襄陽優越的資源稟賦。 正是「襄陽風景由來好,重與江山作主人」 -張籍《送李司空赴襄陽》。
吳建新
201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