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受限,日本花王、高絲的上半年業績下滑顯著

2020-12-18 界面新聞

記者 | 楊秋月

中國新電商法對海外代購的限制,及訪日中國遊客需求的減少,拉低了日本化妝品及日化公司的今年以來的業績。

近日,花王發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863.86億日元(約為57.5億元人民幣),下降4.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73億日元(約為38.1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8%。其中,紙尿褲產品所在的身體健康護理板塊業務(human health care)銷售額下滑嚴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3%至1249億日元(約為83.08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下降60%至73億日元(約為4.86億元人民幣)。

花王集團在業績會議上表示,2019年1月-3月期間,嬰兒紙尿褲妙而舒(Merries)的全球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0%,中國消費者貢獻的銷售額下滑,其中包括跨境電商業務。而且,中國新電商法影響下,不少代購者低價出售庫存,也影響了花王的跨境業務。

此前,花王旗下的紙尿褲妙而舒一直是中國代購者採購的熱門產品。2017年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3成,是最受歡迎的進口品牌之一,更一度拉動了集團業績。

花王紙尿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只花王,高絲的業績也受到了中國新電商法的影響。

高絲在2019年4月-6月的新一季度財報中稱,亞洲市場出現疲軟跡象,其化妝品業務下降8.1%至166.5億日元,經營虧損為12.03億日元。根據日經中文網,高絲2019年4-6月的訪日遊客需求為65億日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其中受代購歡迎的高價位產品需求下滑。

今年1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要求代購者亦須取得採購地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才能營業、網店經營者等向政府登記、如實納稅,也更嚴格地打擊假貨問題,這都影響到了跨境代購們的業務。

實際上,電商法實施之初就已經對免稅店銷售額產生影響。今年1月後,大阪室內百貨店的免稅品銷售急劇減少,一些店鋪1月銷售額甚至下滑了2-3成。

面對新電商法帶來的業績的影響,日本公司試圖通過推高端新品、加強跨境電商渠道運營等方式改善業績。

為扭轉紙尿褲業務的下滑,花王集團今年6月在中國推出了日本進口「花王妙而舒寵愛擁抱」系列高端嬰兒紙尿褲,希望通過高端產品強化品牌形象、吸引更多高端用戶。而且花王在4月以來開始加強與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溝通,該渠道業績開始回暖。

高絲也計劃加強在亞洲以及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以填補代購者減少帶來的損失。包括在中國百貨店以及亞洲免稅店增開門店,加強跨境電商業務,創造更多與消費者接觸的渠道。

相關焦點

  • 利潤連年下滑,花王紙尿褲在中國市場陷苦戰
    來源: 中訪網財經日本花王的妙而舒(Merries)紙尿褲因在中國擁有很高的品牌影響力而被稱為「紙尿褲行業的愛馬仕」,但連年取得利潤新高的花王遇到了業績危機,最近該產品陷入苦戰。銷售遇尷尬此前,花王已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並連續六年創營業收入歷史新高,連續九年實現利潤增長。不過,下滑的跡象似乎早有預兆。據公開數據,2018年,花王的年銷售額增長1.2%,並未達到公司的預期目標。2019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均亮起紅燈,出現同比回落。
  • 網紅紙尿褲陷苦戰 花王「搖錢樹」失靈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藍朝暉紙尿褲行業老大並連年取得利潤新高的花王遇到了業績危機。近期,日本日化巨頭花王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花王業績回落且六年來首次出現上半年純利潤同比下滑。儘管花王方面表示,銷量和業績下降主要因為中國電商法推行後海外代購減少,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新市場環境下,如何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能否提出口碑營銷之外更具創新性的營銷方式、渠道管理的策略,都將決定花王能不能在中國市場包裝出妙而舒紙尿褲之外新的爆品。
  • 花王化妝品業務受重挫,但日本免洗洗手液銷量預計暴漲
    記者 | 張欽編輯 | 昝慧昉17月29日,日本花王集團發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報以及全年業績預測。期內,花王淨銷售額同比下滑7.5%至667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5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11.5%至5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其中海外銷售佔整體業務的41.1%。公司稱疫情對經營產生的負面影響,在已超過預期的、入境需求降低為零外,在4到6月情況持續惡化,尤其對日本化妝品業務和西方沙龍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
  • 花王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降 中國市場份額降至15%
    曾被看作紙尿褲行業老大,並連年取得利潤新高的日本日化巨頭花王集團,卻在行業加速升級的過程中,遇到了市場危機。近期,花王集團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營收和淨利潤均亮起紅燈,出現同比回落。其中,主營業務紙尿褲板塊營業利潤同比大幅下降60%至73億日元,這是花王集團6年來首次中期利潤下滑。
  • 花王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降 中國市場份額降至15%丟失冠軍寶座
    近期,花王集團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營收和淨利潤均亮起紅燈,出現同比回落。其中,主營業務紙尿褲板塊營業利潤同比大幅下降60%至73億日元,這是花王集團6年來首次中期利潤下滑。而且,長江商報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儘管中國是花王最重視的市場之一,但是其在中國市場份額卻不斷被壓縮,到今年第一季度下滑至15.1%排名第二,次於寶潔。
  • 深度| 抓住中國機遇,日本四大美妝巨頭都在忙些什麼?
    疫情之下,日本本土消費者信心受挫,海外旅遊停滯,日本美妝公司業績嚴重受挫,而在疫情較早得到控制的中國,業績正快速回溫。  作為日本美妝行業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疫情時代愈發凸顯。
  • 澳洲奶粉代購「涼涼」,外資奶粉企業業績多受影響
    從全球範圍來看,受跨境購渠道下滑等影響,多家外資奶粉企業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業績均有所下滑,紐西蘭網紅奶粉品牌a2公司也調整了2021財年的業績目標。a2公司認為,如果澳大利亞疫情穩定下來,代購渠道受到的影響將是暫時性的。而在達能公司看來,代購渠道的恢復仍存在不確定性。
  • 澳洲奶粉代購「涼涼」 外資奶粉企業業績多受影響
    從全球範圍來看,受跨境購渠道下滑等影響,多家外資奶粉企業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業績均有所下滑,紐西蘭網紅奶粉品牌a2公司也調整了2021財年的業績目標。a2公司認為,如果澳大利亞疫情穩定下來,代購渠道受到的影響將是暫時性的。而在達能公司看來,代購渠道的恢復仍存在不確定性。
  • 在中國,花王為什麼幹不過好奇?|紙尿褲|花王|妙而舒|上海家化
    繼2019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大幅下降60%至73億元後,曾在中國被譽為紙尿褲中的「愛馬仕」的花王,2020年1—9月業績同樣受挫,致使整個集團淨利同比下滑20%。反觀來自美國的好奇,母公司金佰利發布2020三季報顯示,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52.73%,以好奇為首的紙尿褲業務也保持著增長。同為外資品牌,在中國,花王為什麼幹不過好奇?
  • 日本Top10化妝品企業排行榜!別說你只認識資生堂
    不扒不知道,現在才發現,原來日本牛氣的化妝品企業還不少,除了我們比較熟悉了的資生堂、花王、高絲之外,還很有那麼幾家年銷售額突破50億元的企業。不信?咱們來看!高絲進入中國的時間也比較早,早在1988年,中國的民族品牌孔鳳春與日本高絲株社會社合資成立春思麗有限公司,幫助高絲進入中國市場。而現在高絲也將目光放在了全球市場。2014年3月,高絲以1.3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美國化妝品品牌Tarte的收購。藉助這一筆收購,高絲正式步入美國市場。
  • 在中國,花王為什麼幹不過好奇?
    繼2019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大幅下降60%至73億元後,曾在中國被譽為紙尿褲中的「愛馬仕」的花王,2020年1—9月業績同樣受挫,致使整個集團淨利同比下滑20%。
  • 海外代購受限「海淘」興起 比國內網購還便宜
    海外代購受限 海淘比國內網購還便宜  海淘就是在海外網購,國內電商紛紛布局海淘業務  海淘,是指通過海外/境外網站購物,就是通過網際網路檢索海外商品信息,並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然後填上私人信用卡號碼,由海外購物網站通過國際快遞發貨,或是由轉運公司代收貨物再轉寄回國。
  • 花王旗下彩妝RMK進入中國內地,線上銷量為何不佳?
    除了經典底妝系列,RMK海外旗艦店還上線了彩妝系列,包括口紅、唇蜜、眼蜜、眼影、眼線、液眉筆等;還有妝前護膚系列,包括海外復刻版經典卸妝霜、化妝水、乳液等。此前,RMK一直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內地,最近開幕的海外旗艦店是其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個官方銷售渠道。
  • 日本四大化妝品巨頭啟示錄:東洋之鏡為鑑,穿越周期的顏值行業_詳細...
    泡沫經濟破滅至今,日本四大化妝品集團的市值翻了約4-10倍,P/E大多時候均在20x-40x的較高水平。我們發現業績增長是驅動資生堂和花王市值增長的主要因素,而高絲和寶麗奧蜜思則在上市後迎來了業績增長和估值提升的戴維斯雙擊。 日本化妝品巨頭成長經驗:深耕自有品牌+本國市場,發力併購+全球化。
  • 日本四大化妝品巨頭啟示錄——東洋之鏡為鑑,穿越周期的顏值行業
    泡沫經濟破滅至今,日本四大化妝品集團的市值翻了約4-10倍,P/E大多時候均在20x-40x的較高水平。我們發現業績增長是驅動資生堂和花王市值增長的主要因素,而高絲和寶麗奧蜜思則在上市後迎來了業績增長和估值提升的戴維斯雙擊。日本化妝品巨頭成長經驗:深耕自有品牌+本國市場,發力併購+全球化。
  • 花王集團走高端路線,計劃將更多高檔美妝產品引入中國
    日經中文網稱,花王「期待這款產品能把中國消費者引導向SENSAI和KANEBO等今後投放的高價位商品。」具體來看,「SOFINA iP」是花王集團11個全球戰略化妝品品牌(G11)之一,這款美容液發布於2015年11月,在日本定位為高價位商品,2017年在臺灣和香港上市,2018年在新加坡和中國大陸上市。
  • 日本化妝品棄「代購」改「直銷」
    日本化妝品要從代購「轉移陣地」?《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實施兩個月以來,中國「代購大軍」在日本的購買力明顯下降,一些日本化妝品牌開始考慮轉型,主動「擁抱」中國的電商平臺,用線上直銷的方式爭取更多的中國顧客。
  • 遊戲產品「青黃不接」 IGG上半年業績下滑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趙琳日前,遊戲公司IGG(港股00799)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由於舊遊戲收入減少,以及新遊戲不及預期,公司在報告期內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其中,實現營收27.82億港元,同比下滑約9%;實現淨利潤5.55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8%。 在中期業績電話會議上,IGG營運長許元表示,公司本期淨利潤減少的原因除了收入減少外,還有公司加大了對遊戲研發、運營推廣的投入。
  • 亞馬遜海外購打通日亞:代購造假的末日到了?
    今天早上一大早,筆者的朋友圈裡就被亞馬遜海外購打通日亞(日本亞馬遜)的消息刷了屏!和之前的美亞、英亞一樣,日亞對接亞馬遜中國「海外購」的方式也是選品入駐、本地化購買界面、價格實時同步、人民幣結算、日亞運營中心發貨、亞馬遜全球物流運輸和售後……好多人都在驚呼,這一波只怕要「搞死」一批代購和微商了!
  • 為防止代購掃貨 日本多家化妝品公司推出限購政策
    日本化妝品企業正在針對代購人群採取限購措施。據日本《朝日新聞》消息,近幾個月來,FANCL、奧爾濱以及資生堂等日本化妝品企業都陸續實施了限購政策,目的是為了解決海外遊客「爆買」引發的產品供不應求、品質無法保障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