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尾魚昨放流高寶邵伯湖 退養還湖水域已設萬畝限捕區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6月7日訊 昨日上午,以「保護環境、科學放流、關愛生命、文明放生」為主題的高寶邵伯湖「全國放魚日」活動在太平河舉辦,現場放流鱅魚、鰱魚等共500萬尾。

全國放魚日

太平河畔放流500萬尾魚

太平河屬於邵伯湖水域,也是淮河入江水道之一。高寶邵伯湖漁管辦綜合處處長段斌介紹,本次放流活動,是改善和修復邵伯湖水域生態環境、推動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重要措施。

現場放流的魚苗和魚種包括鱅魚、草魚、花鰱、團頭魴等,共計500萬尾。

草魚,一般喜居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鰱魚,屬中上層魚,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以浮遊生物為食,能有效抑制水體富營養化;鱅魚,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也是濾食性魚類,主要吃輪蟲、水蚤等浮遊動物,也吃部分浮遊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 ,有「環保魚」的雅稱;魴魚,棲息於流水或靜水的水域中下層,對水質要求較高,屬雜食性魚類,以水生植物為食,也吃水生昆蟲、小魚、蝦和軟體動物等。

段斌說,高寶邵伯湖的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已初步形成以「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和河蟹為主導品種,小品種(翹嘴紅鮊)為輔的格局。

今年封湖禁漁期間,共開展放流活動28次,在高郵湖、寶應湖、邵伯湖等湖泊增殖放流鰱、鱅、草魚、河蟹、翹嘴鮊、細鱗斜頜鯝、鱖魚等各類魚蟹苗種87.6萬斤,約8746.9萬尾(只),其中大規格魚種約75.9萬斤。

漁業潛力大

增殖放流品種成為優勢魚種

近年來,高寶邵伯湖漁管辦實施了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監測工程,依託農業部種質資源保護區管護站建設項目,加強湖區水域生態環境常規性檢測。

監測評估顯示,湖區漁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湖泊發揮良好淨水功能,出湖口總氮、總磷、石油類等指標明顯低於入湖口;湖泊底質重金屬含量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魚類等生物多樣性指數較豐富,鱅、鰱、翹嘴鮊、魴等增殖放流品種進入十大優勢種,浮遊動植物、底棲動物等餌料資源豐富,在現有捕撈產量和生物存量基礎上,仍有4668噸漁業潛力。

段斌介紹,高寶邵伯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已增至5個,總面積21.4萬畝,其中核心區4.05萬畝,主要保護對象多達10餘種。在農業部公布長江流域保護區全面禁捕名錄後,寶應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率先實現了全面禁捕。

設置限捕區

禁止使用兜網扳網等大型漁具

目前,湖區退養還湖工作實際已完成總面積為65874畝。漁管辦已在邵伯湖和寶應湖率先建成限捕區兩處,總面積1.01萬畝。在限捕區內,除地籠網等禁用漁具、漁法外,限捕區內還一律禁止使用兜網、扳網、蝦網、蝦拖網等大型漁具和灘網、漁籪、蝦籪等定置漁具;絲網、旋網等小型流動漁具,達到《高寶邵伯湖準入漁具目錄》相關捕撈漁具準入標準的方可進入生產。

在既定每年持證養殖退出1.1萬畝任務目標的基礎上,今年漁管辦建議將2018年「退養還湖」任務調整到兩萬畝,加快區域退養還湖總體進度。目前,相關縣(市、區)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確保年底前完成既定任務。

特別提醒

民間放生要科學

放生物種需選用本地種

漁政部門介紹,近年來,民間放生活動逐漸增多,對弘揚關愛生命、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的理念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一些不科學、不規範的放生活動,不僅沒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本次放流活動,接收揚州文峰慈善基金會捐贈9.8萬元用於公益放流,以號召群眾規範放流、放生行為。

段斌介紹,適宜放生的水生生物應當是本地種,禁止使用雜交種、選育種、外來種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放生,防止對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系統造成危害。公眾在開展水生生物放生活動時,要嚴格遵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主動向漁業部門報告放生的種類、數量、規格、時間和地點等事項,並接受監督檢查;用於放生的水生生物苗種,應當來自有資質的生產單位,並依法經檢驗檢疫合格。

記者 向家富

相關焦點

  • 漁船漁具全上岸還將放流魚苗 江蘇揚州高寶邵伯湖下月封湖禁漁
    漁船漁具全上岸還將放流魚苗 江蘇揚州高寶邵伯湖下月封湖禁漁2016-12-05 08: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江蘇網        瀏覽量: 66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年1月1日起,高寶邵伯湖就進入封湖禁漁期
  • 高寶邵伯湖昨起封湖禁漁 去年1人非法捕撈1斤青蝦獲刑
    中國江蘇網1月2日訊 1日0時,高寶邵伯湖進入封湖禁漁期。當天上午,高寶邵伯湖漁政監督支隊與沿湖地方公安機關、漁檢部門開展「封湖禁漁首日聯合執法行動」,巡查中沒有發現非法捕撈現象。高寶邵伯湖禁漁5個月湖面已沒有漁船漁具湖區禁漁制度包含三個方面,1月1日0時至5月31日24時為高寶邵伯湖封湖禁漁期。
  • 高寶邵伯湖開捕漁民凌晨出湖 漁具目錄及標準實施
    中國江蘇網6月2日訊 昨日凌晨0時,高寶邵伯湖為期5個月的封湖禁漁結束,正式進入捕撈季。首日捕撈,主要有秀麗白蝦、青蝦(俗稱草蝦)、花鰱(俗稱大頭鰱子、胖頭魚等)、銀魚等。「湖鮮」船頭價也會驚到你:青蝦25元一斤,秀麗白蝦7元一斤,而花鰱只有2.5元一斤。
  • 「兩法銜接」,蘇皖兩省三市七縣給高寶邵伯湖全面退捕「下猛藥」
    今年12月16日,江蘇高寶邵伯湖即將迎來全面退捕後的第一個禁漁期,昨天(12月3日),蘇皖兩省三市七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揚州召開「兩法銜接」聯席(擴大)會議。與會單位分別就前期禁捕退捕執法、兩法銜接以及聯合執法行動進行交流會談。
  • 今日視點:2019年寶應湖「退養還湖」穩步推進
    】 這些年在湖邊,周萬全跟兩個親屬,三家共承包200多畝水域從事養殖工作。經鎮村動員,周萬全是第三批籤訂協議退出圍網養殖的漁民之一。如果天氣晴好,他家的圍網將在兩個星期內全部拆除。
  • 全力以赴保生產,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三十六計」助力漁業企業開工...
    中國江蘇網2月28日揚州訊(段斌李鑫津)為對照省委「提高三個認識,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要求,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統籌抓好防疫與復工、安全與發展,積極為農業生產健康穩定貢獻漁業「三十六計」。
  • 江蘇五大湖禁漁 淡水湖魚群數量各有增減
    中新網南京3月1日電(周翔蔡雲海朱曉穎)立春後、驚蟄前,江蘇五大湖全部實行禁漁措施。其中,洪澤湖、駱馬湖、高寶邵伯湖從今日起禁漁,而太湖、滆湖早在上個月就已不允許進行普通捕撈作業了。「和長江魚群數量近年來大幅下降不同,淡水湖魚群數量各有增減,總體保持穩定。
  • 6萬尾滇池土著魚「寶寶」回歸母親湖
    當天,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舉辦了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全國「放魚日」暨滇池土著魚類增殖放流生態保護活動,6萬尾滇池土著魚「寶寶」回歸母親湖懷抱。昨早,在對放流苗種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後,市滇池管理局漁業行政執法處的執法人員把魚苗搬上船,隨後駛往暉灣水域,將1萬尾滇池高背鯽魚及雲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無償捐贈的5萬尾滇池金線䰾放入滇池水域。
  • 禁捕後首次放流 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
    資料圖片江邊放流。採購苗種。16日、17日,長江揚州段開啟冬季放流,這也是長江揚州段全面禁捕禁釣後的首次放流活動。本次共放流105萬尾「四大家魚」和12萬隻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16日,漁政人員組織人手,在廖家溝與長江交匯處放流蟹苗。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饒煒介紹,當天共放流中華絨螯蟹蟹苗12萬隻。昨天,漁政人員前往高郵苗種場,由專業人員現場檢驗檢疫魚苗,包括測量苗種長度、苗種是否健康等。
  • 我市放流58萬尾紅尾魚
    10月12日,市農業農村局在鏡泊湖西湖岫水域舉行紅尾魚增殖放流儀式,共向鏡泊湖水域放流規格為5至8釐米的紅尾魚58萬尾。據介紹,鏡泊湖紅尾魚是我市的有機魚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認證農產品和省十大地產名魚。此次增殖放流紅尾魚,進一步涵養了鏡泊湖水域的紅尾魚資源,維持當地水域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 興凱湖禁漁期首日 黑龍江省增殖放流10.5萬尾「大白魚」
    中新網雞西6月6日電(王妮娜)6月6日是中俄最大界湖興凱湖禁漁期的第一天,黑龍江省將10.5萬尾興凱湖大白魚放流進興凱湖中,比去年多7萬多尾,這標誌著黑龍江省今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行動全面啟動。今年放流的興凱湖大白魚比去年多7萬多尾。
  • 江西蘆溪:27萬尾魚放生 保護流域生態
    央廣網蘆溪12月10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謝友雲 易雯霞)12月10日,蘆溪縣2020年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蘆溪袁河舉行。來自蘆溪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的執法人員、縣義務護漁隊和當地群眾共同參與了放流活動,共放流草魚、鰱鱅魚、鯝魚、萍鄉紅鯽等淨水育苗27.5萬尾。
  • 鳳臺硤山口放流5萬尾名貴淮王魚(圖)
    硤山口放流5萬尾名貴淮王魚   7月4日,在淮河淮王魚的原生地——鳳臺硤山口,5萬尾淮王魚在此放流,以增加當地淮王魚的種群數量。當日,同時放流的還有江黃顙、黃顙及四大家魚品種。據悉,在今年夏季增殖放流期,淮南漁政部門將在淮河流域放流各種魚類500萬尾,有效養護淮河漁業資源,維護淮河水生生物多樣性。  近幾日是陰雨天,天氣涼爽,空氣溼潤,給魚苗的運輸帶來了有利條件。
  • 揚州市漁業及其生態環境「兩法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在高郵湖召開
    中國江蘇網12月24日揚州訊(段斌 李源)12月19日,由揚州市委政法委牽頭,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組織召開了揚州市漁業及其生態環境「兩法銜接」工作聯席會議,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等聯席會議單位分別作交流發言。
  • 首次秋季投放 300萬尾魚苗放流博斯騰湖
    天山網訊(文/ 記者 劉一鳴 通訊員 郭玉順 視頻/博湖縣融媒體中心提供)近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博斯騰湖落霞灣魚類棲息地,300萬尾魚苗被放流博斯騰湖  「本次秋季總投放量預計為300萬尾,每天投放10萬尾左右。」10月20日,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小慶介紹說。  投放現場,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魚苗進行鑑定、稱量計數後,志願者及工作人員在漁政部門的指導下,將魚苗放入水中,魚兒順著水流遊入博斯騰湖。
  • 重慶佔地1500畝的溼地公園,水域面積500畝,大重慶內都屈指可數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溼地公園,佔地1500多畝,距離重慶市中心約48公裡,周末節假日會迎來大量市中心的市民前往遊玩,它就是璧山秀湖溼地公園。秀湖公園因郭沫若講學璧山,盛讚璧邑山系「黛山秀湖」,秀湖公園因此而得名。
  • 145萬尾魚苗魚種昨放流長江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聶永鴻)「放流開始!」昨天上午9時許,145萬尾魚苗、魚種在南京下關漁政碼頭放流至長江。據悉,這次增殖放流的有10萬隻中華絨螯蟹、50尾胭脂魚、2萬尾暗紋東方魨和100萬尾四大家魚等魚苗、魚種,價值近20萬元。  據了解,人工增殖放流,是補充和修復漁業自然資源,維護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