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捕後首次放流 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苗種入江。 資料圖片

江邊放流。

採購苗種。

16日、17日,長江揚州段開啟冬季放流,這也是長江揚州段全面禁捕禁釣後的首次放流活動。本次共放流105萬尾「四大家魚」和12萬隻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

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

16日,漁政人員組織人手,在廖家溝與長江交匯處放流蟹苗。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饒煒介紹,當天共放流中華絨螯蟹蟹苗12萬隻。

昨天,漁政人員前往高郵苗種場,由專業人員現場檢驗檢疫魚苗,包括測量苗種長度、苗種是否健康等。「經過檢查發現,苗種生長狀況良好,決定起運,前往長江放流。」

「這次採購的苗種,都是長江『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是長江常見的經濟魚類。」漁政人員說,共採購放流了105萬尾,「規格相對較大,每條魚都至少13釐米長。」

17日晚,105萬尾魚苗被運到長江江邊,並順利放流入長江,「為了提高放流魚苗的成活率,我們都是當天下午開始用活水車裝運,到晚抵達江邊放流,放流結束時,都晚上8點多了。」

「冬季放流的好處是苗種成活率較高。」漁政人員解釋。

長江魚蝦多了,巡邏時魚都跳上了船

「放流,是為了更好恢復長江漁業資源。」漁政人員介紹,從他們的觀察來看,自禁捕後,長江魚蝦明顯多起來了。

在長江瓜洲段,瓜洲船閘南江段,每天都能觀看到成百上千次的魚兒躍出水面的鏡頭,「這在過去是很少見到的,人在岸邊,就能明顯感覺到江裡有很多的魚。」

讓饒煒等漁政人員更加興奮的是,現在在長江巡查,「魚躍龍門」的景象已經很常見。「12日我們去巡江,一尾花鰱從水中躍起,直接跳到了甲板上。據老漁民說,這樣的情景,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才能見到。」

除了長江幹流明顯魚多,長江支流如廖家溝魚兒也多了,漁政人員已發現一些淺灘成為魚兒的產卵場,「這是支流漁業資源恢復的很好佐證。」

長江上「落霞與群鶩齊飛」

一江清水、落霞、群鶩,這樣的畫面,讓人心生寧靜。漁政人員說,這樣美麗的情景,現在長江揚州段就能看到。

12日,漁政人員乘坐執法快艇,沿長江揚州段岸線巡查,在江面發現成群的白鷺、蒼鷺以及野鴨,「白鷺裡,應該有大白鷺、中白鷺,野鴨警惕性非常高,距離遠,認不清是什麼種類。」

「只有魚兒多了,水鳥才會多。」漁政人員說,鳥兒在長江邊越冬,說明長江裡魚很多了,「過去我們巡江,江面上都很少有鳥兒。」

「現在長江禁捕禁釣,而且環境保護措施也陸續出臺,生態越來越好。」漁政人員說,現在長江的漁業資源,給他們的感覺就是「越來越有活力了」。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邵伯湖、高郵湖已先後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魚類——胭脂魚;邵伯湖、高郵湖還出現了鰻魚苗、鮰魚,這些都是典型的「江-湖洄遊性」魚類。

「很明顯,這些都是從長江洄遊到湖區的。」漁政人員介紹,過去江湖通連時,很多長江魚都會到湖泊裡去「育肥」,後來有了閘壩阻隔,加上漁業資源衰退,湖區就少了,「近年來,江-湖雖然依然有閘壩阻隔,但也會在合適的時間開閘,客觀上促進了江-湖之間的漁業資源交流,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長江魚類在增多。」記者 向家富

相關焦點

  • 145萬尾魚苗魚種昨放流長江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聶永鴻)「放流開始!」昨天上午9時許,145萬尾魚苗、魚種在南京下關漁政碼頭放流至長江。據悉,這次增殖放流的有10萬隻中華絨螯蟹、50尾胭脂魚、2萬尾暗紋東方魨和100萬尾四大家魚等魚苗、魚種,價值近20萬元。  據了解,人工增殖放流,是補充和修復漁業自然資源,維護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 湖北枝江連續13年放流「四大家魚」1億尾
    中新網·湖北湖北枝江連續13年放流「四大家魚」1億尾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1日 16:18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新學期加油!,有效補充長江漁業資源,修復長江水質和生態環境。8月31日上午9點整,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引導下,620萬尾活蹦亂跳的魚苗被放入長江,魚罐車的魚苗也穿過導管被引流到長江裡。放流的魚苗包括青魚、白鰱、草魚、鯿魚、鱖魚等多種類魚苗,價值近40萬元。
  • 長江漁業資源告急:「四大家魚」減損90%以上
    據介紹,目前貴州省赤水市發展高山冷水生態魚養殖1.1萬畝,有效填補了漁民轉產轉業後的河鮮市場需求,實現源頭治理。從2018年1月1日起,332個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逐步實行全面禁捕,保護區涉及長江流域天然水面的1/3,涉及當地近60%的漁民。目前,農業農村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力爭在2020年實現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年禁捕。
  • 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首次在蘇州放流入江!場面好嗨喲
    61.5萬尾花白鰱、39.3 萬尾黃顙魚奔湧入江被放流,5尾子二代中華鱘也首次在蘇州歡騰入江。監測顯示,目前長江流域的中華鱘總共才20多條,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萬多條。今天放流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都在三歲左右,整個生命周期在18年左右。
  • 7500公斤、1800萬尾!
    4月27日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在長江監利三洲鎮輪渡碼頭舉辦以「養護長江漁業資源、共建生態美麗監利」為主題的長江監利段四大家魚原種增殖放流活動。
  • 上海一次性拉來6.47萬隻大閘蟹,全部放流長江
    12月11日,總共6.47萬隻大閘蟹被陸續拋進長江放流,成為「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生態修復」項目中,又一批將發揮增殖作用的生物。 放流承辦方、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相關專家介紹說,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中華絨螯蟹雖在淡水裡生長,但要在鹹淡水水域中繁殖後代。
  • 湖北宜昌:2500尾中華鱘、長江鱘「回家」
    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宜昌段舉行 付蓓蓓 攝2020年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綜合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11月18日舉行,2500尾大大小小的中華鱘、長江鱘等順著人工通道「刺溜」滑下,回歸長江的懷抱。
  • 20多萬尾魚放生嘉陵江 法檢共同守護代際公平
    圖為增殖放流現場。 陳超 攝中新網重慶6月5日電 (記者 劉賢)在世界環境日(6月5日),20多萬尾魚被運送到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畔放生,很快暢遊消失於碧波間。電捕魚的危害尤其巨大,電捕區域內的魚類繁殖能力減退,遺傳特性發生變異,魚類資源衰減;周邊浮遊動植物也受到巨大影響,造成水環境汙染,長此以往,將導致整體水域荒漠化、真空化,長江流域生態系統愈發脆弱。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生態環境也需要休養生息的空間,因此我國自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我們也將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打擊非法捕撈,保護母親河,守護代際公平。」
  • 捕3條鯉魚被判刑 長江邊上公開庭審放生「悔過魚」
    今年5月27日,李傑在江津區石蟆鎮「扒子山」附近長江水域(禁漁區)使用可視錨魚竿非法捕撈水產品,他從未想到自己的這種小捕小撈行為已經破壞了環境。被公安民警當場抓獲後,現場查獲漁獲物鯉魚3尾共計重7.18公斤。
  • 長江禁捕豈是兒戲 2人非法捕撈被抓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屏障。」禁捕是有效緩解長江生物資源衰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的關鍵之舉。 長江禁捕,至今已經半年時間,隨著江魚價格的持續走高,非法捕撈野生江魚仍有利可圖,有些不法人員受利益驅使,心存僥倖鋌而走險,在長江水域偷捕,他們視禁令如兒戲,頂風作案。
  • 江油:農業農村局開展2020年平通河魚類增殖放流及退捕網具和非法...
    為了進一步改善和修復江油市天然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我市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漁工作取得成效。近日,江油市農業農村局在平通河大康段舉行魚類增殖放流及退捕網具、非法漁具銷毀,江油市財政局相關人員出席活動現場。
  • 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典型案例:魚、大白魚等多為養殖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2日電 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通報了第一批「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十大典型案例中7例為商家發布虛假廣告案,1例為商家發布虛假宣傳案,2例為銷售活魚無合法來源案。
  • 深圳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原標題: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目前正值南海休漁期。記者6月26日從深圳南山區經濟促進局獲悉,該局邀請部分區政協委員、熱心市民及漁民代表,在深圳灣海域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投放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
  • [網連中國]十年禁捕,沿岸9省份「出招」共護長江水
    「上海聚焦重點水域和時段,加強與周邊地區聯動,堅決打擊長江非法捕撈」「江蘇落細落實禁捕退捕等各項工作,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各項目標任務」「湖南明確了持證專業漁民、無證專業漁民、持證兼業漁民、無證兼業漁民的政策界線,建立了精準識別漁民身份的標準」…… 長江禁漁期制度是保護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的措施
  • 向長江投農藥18瓶 3名95後毒魚被判刑
    近日,江津法院發布消息稱,該院審結一起農藥毒魚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田某等3名95後青年因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並被責令承擔魚類增殖放流的生態修復責任及在重慶市市級媒體上向公眾賠禮道歉。
  • 「長江禁捕退捕在行動」玩轉魚蟹蝦!「專利大王」漁業轉型帶動社員...
    朱小寶經營的水產養殖基地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從魚蚌養殖到魚蟹蝦綜合養殖,從看不清未來到走上全員富裕路,過去十年,在安慶市迎江區長豐鄉內的萬畝魚塘內,一個僅有初中文憑的農民帶領十多名合作社成員闖出了一條漁業轉型、農民增收的發展新路。
  • 長江的魚,都快被撈絕種了!
    長江「四大家魚」的年產卵量,已經從建國時的1200億尾,降低到了不足10億尾。我們已經慢慢的吃不到長江魚了。1973年,長江刀魚的年產量高達3945噸。整個長江流域陷入了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
  • 500萬尾魚昨放流高寶邵伯湖 退養還湖水域已設萬畝限捕區
    中國江蘇網6月7日訊 昨日上午,以「保護環境、科學放流、關愛生命、文明放生」為主題的高寶邵伯湖「全國放魚日」活動在太平河舉辦,現場放流鱅魚、鰱魚等共500萬尾。現場放流的魚苗和魚種包括鱅魚、草魚、花鰱、團頭魴等,共計500萬尾。
  • 首次秋季投放 300萬尾魚苗放流博斯騰湖
    天山網訊(文/ 記者 劉一鳴 通訊員 郭玉順 視頻/博湖縣融媒體中心提供)近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博斯騰湖落霞灣魚類棲息地,300萬尾魚苗被放流博斯騰湖  「本次秋季總投放量預計為300萬尾,每天投放10萬尾左右。」10月20日,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小慶介紹說。  投放現場,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魚苗進行鑑定、稱量計數後,志願者及工作人員在漁政部門的指導下,將魚苗放入水中,魚兒順著水流遊入博斯騰湖。
  • 高質量完成長江流域禁捕退捕目標任務
    張世偉在檢查督導禁捕退捕工作時強調堅決落實禁捕退捕要求 嚴厲打擊非法捕魚行為高質量完成長江流域禁捕退捕目標任務7月20日,縣委書記張世偉到過渡灣鎮、寺坪鎮、縣城區中心農貿市場,檢查督導禁捕退捕工作。張世偉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十年禁漁」的重要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及省市長江禁漁要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嚴格落實禁捕退捕要求,嚴厲打擊非法捕魚行為,高質量按期完成長江流域禁捕退捕目標任務。過渡灣鎮要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建立水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