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戰「疫」:歐洲第三大華人聚集區至今「零感染」 外媒稱華人...

2020-12-13 國際在線

近日,在歐洲疫情震中義大利,位於佛羅倫斯約15公裡的工業城市普拉託以新冠肺炎低感染率而引來世界媒體聚焦。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0時,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32547例,其中普拉託累計確診病例為342例,佔全市三分之一人口的華人社區「零感染」。媒體將普拉託的「奇蹟」歸功於華人社區及早啟動居家隔離等一系列措施,稱讚華人帶來抗疫新標準。

3月28日,法國《巴黎人報》以標題《新冠肺炎疫情:義大利被稱作「小中國城」的普拉託令人難以置信的場景》,對普拉託華人區堪稱教科書級的抗疫案例進行了報導。報導指出,普拉託的中國人有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並且遵守規則,比如從疫區回來的華人都自覺遵守華人社區的規定,自我隔離兩周。

△法國《巴黎人報》報導

華人從2月初中國春節結束起就採取嚴格的自我防疫措施,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比義大利政府頒布相關防疫法令還要早。該報導還舉例華人採取的具體防疫措施,比如華人到外面買東西時都戴口罩,許多義大利人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有近30%至40%的人開始模仿華人戴口罩。一些義大利人還模仿華人做好辦公場所的防疫。報導指出,普拉託新冠病毒低感染率要感謝龐大的華人社區帶來的抗疫新標準。

△英國路透社報導

4月1日,英國路透社發表題為《從零到英雄:義大利華人幫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導,稱在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風暴中,普拉託龐大的華人社區無一人感染,成為防疫典範。該報導指出,早在兩個月前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暴發時,華人居民總是成為一些人的攻擊目標,因為有人擔心他們會傳播病毒,而現在他們被當局作為防疫典範。

報導引用普拉託所在大區衛生局官員的話說,義大利人最初擔心普拉託的華人會成為疫情防控的隱患,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做得比我們好多了,在普拉託的華人居民中至今沒有一例感染病例。他們知道疫情的嚴重性,並對外呼籲要待在家裡。華人將普拉託的新冠肺炎感染率降低到義大利平均水平的一半即62例/10萬居民,而義大利全國平均值為115例。

△義大利《國家報》報導

同一天,義大利《國家報》也發表題為《普拉託市長:普拉託的新冠肺炎低感染率歸功於華人的自律》的報導。普拉託市市長畢弗尼在臉書上做了一次直播,談論本地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情況,他說:「普拉託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少的原因是什麼? 依我看,是因為中國公民在疫情發生後立即嚴格地待在家裡不出門,並且現在仍然待在家裡,他們的自律行為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好運。」

普拉託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是繼巴黎和倫敦之後的歐洲第三大華人社區,開車到佛羅倫斯只需15鍾。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浙江溫州人首先集聚式遷徙到這裡開工廠特別是服裝公司,在普拉託的服裝公司中有5000多家是華人公司。另外還有酒店、餐館、超市、小吃店等約有100家。在全市不到20萬人口中,華人約有6萬人,約佔全市人口三分之一,其中溫州人約有4萬人,其餘來自福建和中國其他省份,所以普拉託有一個溫州話城市名「白藍塘」。

2月初,普拉託市長曾經公開表示要是普拉託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就馬上封城。「他是說給華人聽的。後來確診的病例都是義大利人,他就表揚華人防控措施做得好。」一位在普拉託的華人說,當時華人都很擔心,要是華人成為首例確診病例,那麼就可能成為一些當地人的攻擊對象。

「剛開始最緊張的是華人,義大利人說這只是感冒,還跑來跑去,我們真的很害怕。」中意青年商會會長蔣毅說,3月7日,他從佛羅倫斯開車到普拉託的工廠辦事,路上看到很多人戴口罩,但都是華人,「雖然五天前,義大利通過法令在街上可以戴口罩了,但義大利人很少戴口罩,不過他們改變了生活方式,少去超市,看戲的人也少了。」

義大利是歐洲第一個停飛中國航班的國家。「春節過後,託斯卡納大區總共有300多戶華人家庭從中國回來,總人數1300人左右,大家都很自覺居家自我隔離。」

後來,託斯卡納大區頒布法令,要求所有從中國回來的人都必須到當地衛生局備案,否則處以罰款。華人都很自覺到衛生局登記備案,還籤署了健康監測計劃,衛生局遠程監測健康狀況。正是從那時起,政府開始意識到中國人的自律是多麼與眾不同。

在義大利疫情暴發後,華人社團還捐贈了口罩、防護服、手套等一批醫療物資,支持當地醫院、警察、救護車司機等一線抗疫人員。(文丨沈衛紅)

相關焦點

  • 韓國最大華人聚集城市至今零感染,怎麼做到的?
    然而在韓國最大的外國人聚居市京畿道安山市,至今未發現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就在疫情爆發時,許多人都以為這裡會是重災區。韓媒稱京畿道安山市至今未發現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曾以為會是重災區。當地華人稱,這裡至今都是防疫優秀區域。
  •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戰「疫」華人醫生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戰「疫」華人醫生中新社北京6月10日電 題: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戰「疫」華人醫生作者 吳侃日前,在美國明尼蘇達州St.John's Hospital,明尼蘇達州華人醫生協會主席、神經科醫生李英傑也在其中。可還沒等患者離開,她就又被急診科叫走了。美國暴發疫情以來,明尼蘇達州華人醫生協會的醫生們,始終執守在抗疫最前線,夜以繼日地拯救生命。「這名孕婦患者剛到醫院時呼吸困難,經過大家努力治療,才終於成功挽救了兩條生命。」李英傑說。
  •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有一群正在戰「疫」的華人醫生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有這麼一群華人醫生,他們不僅在戰「疫」一線擔負艱巨使命,夜以繼日地拯救生命,還成立了「Covid-19抗疫基金」,為當地醫院籌集防護物資,幫助醫院度過難關。明州華人醫生協會向當地醫院捐贈的防護物資。
  • 【戰「疫」臉譜】​明月何曾是兩鄉——華人集團董事局主席...
    明月何曾是兩鄉——華人集團董事局主席鄺遠平抗「疫」紀實 文 | 本刊記者 呂高排這不是一次輕鬆的採訪。北京和雪梨相距11000公裡,浩瀚太平洋橫亙其間。看到確診人數快速上升,想到很多父老鄉親、親朋好友都身處抗「疫」一線,了解到武漢急需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鄺遠平心急如焚,徹夜難眠。他立即行動,號召旗下企業華人集團、炎黃集團及三十多家子公司捐款捐物。「太平洋再大,也隔不斷華人華僑的愛心。」思鄉之情一經喚起便遼闊無比。他立即放下手頭工作,開始籌集救援物資。
  • 荷蘭華僑華人各顯神通與祖國共同戰「疫」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2月15日訊(記者 戚易斌)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海外華僑華人的心。自疫情暴發起,這一群體便全力以赴支援抗疫。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日夜奔走,四處募集,將一批批急需醫用物資運往國內,譜寫了華僑華人與祖(籍)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攜手共克時艱的宏大敘事。
  • 這個華人分布最多的韓國城市 至今零確診
    (原標題:這個最多華人的韓國城市 至今零確診)
  • 【生活】在美華人移民英語能力有限 華人聚居為主因
    據美國《僑報》日前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華盛頓「移民政策研究所」的報告稱,華人新移民中英語(論壇)能力有限者的人數提高。其中,移民美國的華人越來越多地選擇居住在華人聚集區,對外界社會的封閉心態使得很多華人不注重英語能力的提高或是重要原因。    文章摘編如下:華盛頓「移民政策研究所」近日根據人口普查局及美國社會調查(ACS)的結果,公布英語能力有限人口報告。根據這份報告,2010年全美共有2500萬5歲以上的英語能力有限人口,佔全國人口的9%。
  • 海外僑胞抗疫錄:Grazie!義大利華僑華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怎麼抗「疫」?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按國別推出「僑胞抗疫錄」系列綜編,講述華僑華人的「戰疫」故事。  連日來,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確診病例超過6萬、政府出臺最嚴防疫措施、中國醫療隊緊急馳援......
  • 2018年,歐洲華僑華人這樣走過
    此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北歐和波羅的海七國議長、荷蘭王國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等歐洲領導人也率團訪華。  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5月對中國作第13次訪問,總統施泰因邁爾也在12月首次以總統身份訪華。
  • 東京疫情反覆,陪酒性質夜間娛樂場所成「重災區」,一華人聚集區...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解封之後的感染情況與第一波有所不同,感染者中年輕人居多,尤其是具有陪酒性質的夜間娛樂場所成為感染「重災區」。此前,被稱為「亞洲最大紅燈區」的歌舞伎町所在的新宿因為夜店感染頻出而被不斷曝光,最近,華人聚集區、東京的另一大商圈池袋也被曝感染嚴重。
  • 歐洲華人拒絕「黑幫」標籤
    王先生氣憤地說,這種針對華人的荒謬說法並不只今年才有,也不只在西班牙一國出現。近些年來,「黑幫」成為歐洲一些媒體和政客抹黑華人和中國的一個新標籤。德國「歐洲通訊社」曾稱,「歐洲有25萬華人黑幫成員」;義大利內政部長曾高調宣稱要制訂全國計劃,嚴厲打擊「已成規模的華人有組織犯罪」。法國一位資深律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不管哪個國家,哪個族裔,都存在犯罪現象,而且華人犯罪率相對是很低的。
  • 韓國最大華人聚集城市零感染,韓媒:還以為會是重災區
    報導稱,在這裡,大量病人仍在排隊等待床位。大邱是韓國第四大城市,也是韓國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 目前,韓國全國的17個「廣域自治團體」全部出現確診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韓國依然有幾處沒有被病毒侵襲的「清潔區」。位於京畿道的安山市就是其中之一。
  • 美國華人聚集區蒙哥馬利郡「養老宜居」指數最高
    美國華人聚集區蒙哥馬利郡「養老宜居」指數最高
  • 印尼華人華僑捐款捐物助戰「疫」(圖)
    圖為廈門航空班機正在雅加達裝運華人華僑捐贈的抗擊疫情應急醫療物資。 連日來,印尼華人華僑得知祖(籍)國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後,迅速行動,紛紛捐款捐物幫助中國抗擊疫情。印尼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廣東省駐印尼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熊德龍在雅加達相關物資趨於缺乏和漲價的情況下,採購了10萬個醫用口罩、10萬副醫用手套,以及體溫計、洗手液等急需物資。
  • 華人為何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幾起幾落?
    ▲當今俄羅斯的主要港口中,遠東的幾個港口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沙俄的行政中心和人口聚集區始終是在俄國的歐洲部分。以吃苦耐勞而著稱的華工就成了在遠東地區歸屬沙俄後,第一批移民來到這裡的華人。▲20世紀初的海參崴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華人來遠東搞基建呢?其實沙俄政府當然更願意鼓勵俄國人自己移民到遠東來參與建設,剛剛新佔的地盤,依靠本國移民來穩住陣腳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 海外戰「疫」:法國疫情拐點出現了嗎?那裡的70萬華僑華人怎麼樣了
    法國官方稱,通行文件僅一次性有效,每次出門都必須重新填寫一次。不過,號稱全歐洲「最嚴格」的 「限行令」卻被媒體質疑執行不力。「限行令」實施之後的24小時內,全法就查處了4095起違規行為。巴黎市政府與巴黎警察局19日發表聯合聲明稱,目前仍有不少民眾以鍛鍊為由前往塞納河兩岸、榮軍院前廣場及巴黎市區兩片森林等區域,造成一定的人員聚集。
  • 泰國華人史
    泰國地處東南亞,和與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接壤,是華人數量比較多的一個國家,下面就來說說泰國華人史。泰國古稱暹羅,當地華人有900多萬,大多為移民,佔到泰國總人口的14%(總人口6000多萬),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廣東潮汕地區。
  • 被海外華人華僑支援國內抗疫戰鬥的義舉深深打動 這位華僑畫家用...
    歐洲上海社團聯合會響應中國僑聯、上海市僑聯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捐款倡議,作為聯合會理事的滬上著名華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陸志德,也積極參與了捐款活動,並了解到許多海外華人華僑在支援國內抗疫戰鬥中表現出來的義舉,他深受感動,「我要用畫筆把這些動人的真實的故事畫出來,通過藝術弘揚人間大愛、奉獻精神!」
  • 明月何曾是兩鄉——華人集團董事局主席鄺遠平抗「疫」紀實
    明月何曾是兩鄉——華人集團董事局主席鄺遠平抗「疫」紀實文 | 《中國退役軍人》雜誌記者 呂高排這不是一次輕鬆的採訪。北京和雪梨相距11000公裡,浩瀚太平洋橫亙其間。看到確診人數快速上升,想到很多父老鄉親、親朋好友都身處抗「疫」一線,了解到武漢急需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鄺遠平心急如焚,徹夜難眠。他立即行動,號召旗下企業華人集團、炎黃集團及三十多家子公司捐款捐物。「太平洋再大,也隔不斷華人華僑的愛心。」思鄉之情一經喚起便遼闊無比。他立即放下手頭工作,開始籌集救援物資。
  • 後疫情社區·融合|義大利普拉託的華人,能否「跳出」中國城
    普拉託(Prato)是義大利中部第三大城市,距離東南面的佛羅倫斯僅25公裡。過去三十多年間,它是數萬名中國打工者的目的地。不同於羅馬、米蘭,這座小城吸引華人的並非歷史文化或地標景觀,而是紡織業。普拉託的輕紡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二戰後它一度是整個歐洲的輕紡之都,為各國提供布料、皮革和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