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歐洲疫情震中義大利,位於佛羅倫斯約15公裡的工業城市普拉託以新冠肺炎低感染率而引來世界媒體聚焦。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0時,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32547例,其中普拉託累計確診病例為342例,佔全市三分之一人口的華人社區「零感染」。媒體將普拉託的「奇蹟」歸功於華人社區及早啟動居家隔離等一系列措施,稱讚華人帶來抗疫新標準。
3月28日,法國《巴黎人報》以標題《新冠肺炎疫情:義大利被稱作「小中國城」的普拉託令人難以置信的場景》,對普拉託華人區堪稱教科書級的抗疫案例進行了報導。報導指出,普拉託的中國人有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並且遵守規則,比如從疫區回來的華人都自覺遵守華人社區的規定,自我隔離兩周。
△法國《巴黎人報》報導
華人從2月初中國春節結束起就採取嚴格的自我防疫措施,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比義大利政府頒布相關防疫法令還要早。該報導還舉例華人採取的具體防疫措施,比如華人到外面買東西時都戴口罩,許多義大利人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有近30%至40%的人開始模仿華人戴口罩。一些義大利人還模仿華人做好辦公場所的防疫。報導指出,普拉託新冠病毒低感染率要感謝龐大的華人社區帶來的抗疫新標準。
△英國路透社報導
4月1日,英國路透社發表題為《從零到英雄:義大利華人幫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導,稱在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風暴中,普拉託龐大的華人社區無一人感染,成為防疫典範。該報導指出,早在兩個月前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暴發時,華人居民總是成為一些人的攻擊目標,因為有人擔心他們會傳播病毒,而現在他們被當局作為防疫典範。
報導引用普拉託所在大區衛生局官員的話說,義大利人最初擔心普拉託的華人會成為疫情防控的隱患,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做得比我們好多了,在普拉託的華人居民中至今沒有一例感染病例。他們知道疫情的嚴重性,並對外呼籲要待在家裡。華人將普拉託的新冠肺炎感染率降低到義大利平均水平的一半即62例/10萬居民,而義大利全國平均值為115例。
△義大利《國家報》報導
同一天,義大利《國家報》也發表題為《普拉託市長:普拉託的新冠肺炎低感染率歸功於華人的自律》的報導。普拉託市市長畢弗尼在臉書上做了一次直播,談論本地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情況,他說:「普拉託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少的原因是什麼? 依我看,是因為中國公民在疫情發生後立即嚴格地待在家裡不出門,並且現在仍然待在家裡,他們的自律行為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好運。」
普拉託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是繼巴黎和倫敦之後的歐洲第三大華人社區,開車到佛羅倫斯只需15鍾。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浙江溫州人首先集聚式遷徙到這裡開工廠特別是服裝公司,在普拉託的服裝公司中有5000多家是華人公司。另外還有酒店、餐館、超市、小吃店等約有100家。在全市不到20萬人口中,華人約有6萬人,約佔全市人口三分之一,其中溫州人約有4萬人,其餘來自福建和中國其他省份,所以普拉託有一個溫州話城市名「白藍塘」。
2月初,普拉託市長曾經公開表示要是普拉託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就馬上封城。「他是說給華人聽的。後來確診的病例都是義大利人,他就表揚華人防控措施做得好。」一位在普拉託的華人說,當時華人都很擔心,要是華人成為首例確診病例,那麼就可能成為一些當地人的攻擊對象。
「剛開始最緊張的是華人,義大利人說這只是感冒,還跑來跑去,我們真的很害怕。」中意青年商會會長蔣毅說,3月7日,他從佛羅倫斯開車到普拉託的工廠辦事,路上看到很多人戴口罩,但都是華人,「雖然五天前,義大利通過法令在街上可以戴口罩了,但義大利人很少戴口罩,不過他們改變了生活方式,少去超市,看戲的人也少了。」
義大利是歐洲第一個停飛中國航班的國家。「春節過後,託斯卡納大區總共有300多戶華人家庭從中國回來,總人數1300人左右,大家都很自覺居家自我隔離。」
後來,託斯卡納大區頒布法令,要求所有從中國回來的人都必須到當地衛生局備案,否則處以罰款。華人都很自覺到衛生局登記備案,還籤署了健康監測計劃,衛生局遠程監測健康狀況。正是從那時起,政府開始意識到中國人的自律是多麼與眾不同。
在義大利疫情暴發後,華人社團還捐贈了口罩、防護服、手套等一批醫療物資,支持當地醫院、警察、救護車司機等一線抗疫人員。(文丨沈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