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反映心理狀態,從人格入手自我療愈,可從源頭上解決心理問題

2020-12-11 了凡心療愈

心理學脫胎於哲學,區別於神經醫學,1879年,馮特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標誌著心理學的誕生,跟任何學科一樣心理學的發展也是一部不斷的驗證實踐,再驗證實踐的歷史,在弗洛伊德之前人們對待精神類或者心理類疾病是簡單粗暴的,科學家只願意承認那些被解剖的器官或者被驗證的事實。如研究人類大腦前額顳葉是負責什麼功能的,在中世紀的醫生通常通過開顱手術,切除顳葉來抑制精神分裂症以及癔症。動物們在經歷幾次電擊懲罰以後會徹底放棄努力,巴甫洛夫用狗來研究神經的條件反射機制,以及臭名昭著的小艾伯特實驗,為了研究人類對恐懼產生的心理機制,將9個月的研究對象小艾伯特置身恐懼的環境當中,導致心身飽受摧殘!

隨著弗洛伊德將潛意識,夢境,精神分析等等帶入了人們的視野,為心理學打開了全新的視野,讓我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漂浮的冰山,在意識的層面我們只是冰山一角。所以你必須要弄清楚什麼是意識,什麼是無意識,什麼是潛意識。在睡夢中是無意識的狀態。但睡夢又是在潛意識層面運行。我們經常把植物人稱作是無意識狀態,那麼他的生理機能都跟正常人差不多,可以呼吸,可以進食,可以新陳代謝。在睡夢狀態,甚至在重度的抑鬱狀態,就是類似植物人的狀態。

弗洛伊德提到了夢的分析,因為夢會傳達潛意識層面的真實。人們經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些植根在你潛意識層面的東西。才是造成你當下這種無意識無覺知狀態的元兇。覺知就是讓自己看到這些從潛意識層面上浮的東西,在意識療法裡面當然是透過情緒看到下面的思維模式跟限制性信念,弗洛伊德更是直截了當的指出:那潛伏在冰面以下的是巨大的不為人知的潛意識。過去的並沒有真正過去,而是被抑制了的記憶。確切地說心理問題來源於成長過程中對衝突跟痛苦的壓抑,所以意識療法認為將這些壓抑的情感帶到意識的層面,即為療愈。

那麼是誰在主導這一切呢?現代心理學普遍認為這一切繞不過頭腦。人類頭腦的特性:總是為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而痛苦,人們也只會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為了解決過往殘留的沒有解決的問題,意識療法更為精確的認為痛苦就是未曾滿足的欲望以及積壓在潛意識層面的負面情緒。無論這種痛苦的表現形式有多麼花樣百出,其實質卻是不變的,在痛苦形成之前就有跡可循了,我們生活中也經常體驗到:我們總是為本應該得到卻沒能得到的東西而憤怒,同時又會受到道德法律規則的約束,下意識地壓制住這股怒氣,成為日後痛苦的基石!

這些被抑制的東西會通過情緒欲望的形式時不時浮現上來,跟我們當下頭腦結合。扭曲了我們的感官,給我們造成障礙,所以那些看似習以為常的表象跟症狀下掩蓋了令人驚訝的真相。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你要清楚的意識到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你不能對事情的本身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唯一能改變的就是你的心態,你的思維模式以及看待這個問題的認知方式。意識療法認為這個改變也不會發生在你的頭腦層面,發生在頭腦層面的不過是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就像是阿Q被趙太爺打了一個耳光,於是在心頭自我解嘲:兒子又打老子了,這樣思維為了取悅頭腦會模糊了事情的本質,逐漸催生出畸形扭曲的不健全人格!

人格是內在心理的外在體現,人格不是問題,人格障礙才是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質,有的固執有的偏激有的控制欲強烈只要所有的這些人格特質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那就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其中某一個人格變得格外突出,比如格外偏執。那就是偏執型人格。如果這種偏執性人格給你的工作生活學習帶來了障礙,那就是人格障礙,必須要引起重視的了!所以意識療法的觀點就是一個人要學會整合心身的能力。

這也是整合自己人格的能力。如果你不正視自己的人格,不尊重自己的人格,不去整合自己的人格,有可能會分裂,人格就可能會給你帶來障礙,比如沒有同理心,不良人際交往。顯得格外的嫉妒偏激固執,反過來人格也可能會催生出新的心理問題,所以儒家思想的修身齊家,實際上也是人格的修養,人們在面對心理問題的時候莫衷一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就會出現眉毛鬍子一把抓,或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狀況!意識療法認為從人格入手解決心理問題可以起到逐本索源的效果。

人格的形成在意識療法裡面歸納為情緒思維跟欲望三個因素,這三者之間又是相互關聯,相互交織糾纏形成我們的人格特質,在有的地方也稱之為小我(Ego),即頭腦中的我,情緒中的我,以及欲望中的我,所有有句話說:情緒中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情緒引導我們看到最真實的自己,同樣意識療法認為情緒是深入潛意識自我療愈的門縫!

相關焦點

  • 自閉型人格不是自閉症,是心理問題的副產品,形成分為3個階段
    雖然有心理層面的因素,但心理因素並不佔絕大多數!相比之下自閉性人格會出現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當中,比如說社交恐懼症,比如說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一個人從心理問題的泥沼中爬出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性格上的變化,這種變化最大的一點就是:自閉型人格。我們知道人格是內在心理的外在反映。
  • 怎樣走出童年心理陰影?必須讓心理成長,成長核心是讓人格健全
    怎樣走出童年心理陰影,原生家庭跟心理問題息息相關。這種創傷也許是心理疾病,也許是人格障礙,在大部分人身上帶有原生家庭的烙印,我們難以意識到這是原生家庭給自己施加的傷害,當問題無法被看到,那也就無法被解決。
  • 心理問答:心理問題不以情緒症狀為療愈對象,而是潛意識下的真實
    心理問題往往會帶來症狀上的反映(比如神經症所導致的植物神經紊亂,腹瀉,頭暈,目眩,窒息感,瀕死感,失眠,心悸。),情緒上的低落,思維上的混亂,邏輯上的衝突往往讓我們莫衷一是,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入手解決自己的問題。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隱藏的人格》:如何運用人格面具理論來解決心理障礙
    他有著長達二十年的實踐諮詢經驗,在本書中他結合眾多案例解讀20種人格障礙,並提出如何去妥當安置我們的人格面具,去解決心理障礙。其實我們只是給不同的人格面具取了一個名字,因為隨著我們的不斷成長,會形成新的人格面具。為了區分開來,便於研究,便會給人格面具進行命名。人格面具可分為七大類,這七大類別分別有從屬於自己的小類別與名稱。那麼這些人格面具是如何形成的,與我們的平時生活交際又有什麼關係呢?人格面具理論認為,人格面具是通過模仿他人和自我實踐兩種方式形成的,它們最終成為我們的客體面具和主體面具。
  • 一筆一畫間都在暴露人格:詳細解析房樹人繪畫心理
    牆:代表防禦能力和保護自我的意識。 門:潛意識的人際交往,與家庭成員積極溝通的通道。 窗:這象徵人的眼睛,象徵著美和與人被動接觸的方式,內在的防禦狀態。
  • 孔子文化人格.療愈課程
    之源文化獨家推出孔子文化人格 .療愈課程價值一:解決西方心理學難以解決的問題價值二:推開中國文化一通百通的大門孔子文化人格——療愈課程解決你和孩子的:心理問題2000元/人(含食宿,不包括旅費)時間:9月27——31日地點:浙江.遂昌日程安排:27日:報到、見面會;28日:祭祀孔子和講座:連結文脈看中華29日:講座:孔子其人/孔子教育思想30日:講座:孔夫子的理想國/讀《論語》法31日:孔子文化人格
  • 心理:人格是什麼?你了解自己的人格?人獨一無二的印記
    人格是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的穩定結構。------基礎心理學。人格是什麼?你的人格品質如何?人格的定義有哪些?認知、情感、情緒、意志都是心理活動。我們每個人通過這些心理活動去反映外界的事物的過程稱為心理過程。我們認知外界事物,我們對於外界事物表現出的情感、情緒,我們自我意志的延伸這些都是心理過程。
  • 人格穩定性心理特點說明:先接受再改變
    :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心理特性。可以認為心理特性除了需要和動機的動力特性,主要還包含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而常說的智力則是「從事任何活動都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即認識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見二者不同。智力差距不大,在此基礎上談論能力、才能、天才。
  • 人格理論之心理動力學理論
    超我類似於良心,是孩子根據父母和其他成人強加的外部規則形成的一套內部規則,超我還包括了理想的自我。本我散發的性驅力和攻擊性驅力持續與超我中的道德力量鬥爭,現實中的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之間鬥爭的協調者。1.3 人格的心理結構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會在不同的精神層次裡發生和進行,主要包括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三個層次。
  • 筆記|《人格》B1 人格心理學導論
    一起加油~B1 人格心理學導論 C1 緒論一、人格心理科學的研究特點1.在研究內容上側重於人的心理差異2.在研究策略上強調人格的整體統合性3.在研究特徵上注重人的內部穩定性二、人格研究的主題簡述人格研究的主題
  • 人格心理特徵之「需要」
    近幾年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由以前的生物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現代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後,醫學心理學逐漸成為醫療事業單位考試的新寵。為了同學們能在複習時目標明確,今天小編就在這裡給大家講解一下心理學基礎中的高頻考點人格與行為中的需要。首先,我們說人格心理特徵是指個體在心理上經常而穩定地表現出來的特徵,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這三者構成了個體心理面貌的獨特性。
  • 心理諮詢師:識別邊緣型人格障礙與多重人格 | 知識專欄
    「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心理知識產品。有人格障礙特徵的人,常常會讓他們的家人疲憊痛苦。與他們相處,有時不僅是生活問題,還是生存問題。比如,邊緣人格障礙的父母,心情好的時候,會滿足孩子所有任性的要求,心情不好時,又會因為把水灑在地上這種小事,把孩子痛揍一頓。不少家暴的男性也是邊緣人格,每次打完老婆就變得百依百順,把對方當女神捧上天。而女性的邊緣人格有時則會用自殺和自傷來脅迫別人。
  •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多可怕,邊緣性人格很強的原因,為什麼黑暗人格的人更有魅力?超準人格陰暗面測試題,心理陰暗面測試題推薦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精神科常見人格障礙,主要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行為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衝動行為為特徵,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典型特徵有學者描述便是「穩定的不穩定」,往往表現為治療上的不依從,治療難度很大。邊緣型人格障礙通常是一種破壞性的精神狀態,無論是對病患本身還是他周圍的人。
  • 如何判斷心理變態人格?
    在診治心理變態患者時,我們只有弄清了不同人格障礙的特點,才能準確判斷和確定患者的心理疾病,從而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心理變態人格呢?下面是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弄清楚以下症狀後,只要病人的症狀符合以下特點,就可以診斷為心理變態人格。
  • 阿德勒的人格心理發展觀
    但他對人格心理的看法與弗洛伊德大相逕庭,不久便與弗洛伊德分離,自己創立了"個人心理學",阿德勒的理論強調人的積極品質和社會動機在個人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但他對人格心理的看法與弗洛伊德大相逕庭,不久便與弗洛伊德分離,自己創立了"個人心理學",阿德勒的理論強調人的積極品質和社會動機在個人行為中的重要作用。  阿德勒認為,人格是在戰勝自卑和追求優越過程中形成發展的。人天生自卑,因為其生下來是弱小、無力的,完全依賴成人,由此產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們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為人格發展的動力。
  • 自戀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的十個階段
    他們還說,自戀者是操縱大師,甚至可以欺騙有經驗的心理治療師,看起來有進步但只是暫時的行為改變。或者,他們聲稱自戀者扭曲了真相,並且可以設法說服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他們沒什麼錯,真正的問題是其他人。我想糾正一下,以上說法都不是真的。自戀型人格障礙可以被有效地治療。改變很困難,但有可能。
  • 反社會人格犯罪:張君心理剖析
    一、張君具有典型的反社會人格障礙 張君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他自己在法庭上說,一是貧窮,二是不服處罰產生的報復心理。有媒體也曾報導:「城鄉間的差異把他們推到了城市的邊緣」。①然而,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歸因於外」的心理表現。 所謂「歸因」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是指人對自己的種種行為進行有意或無意的解釋,尋找理由或原因的過程。
  • 心理諮詢回複分析(依賴型人格障礙)
    格式:首   段:基本信息第二段:原生家庭第三段:諮詢問題 解析:根據你的情況描述,你患有嚴重的依賴型人格障礙。在人的潛意識裡,依賴性人格障礙的形成根源是因為把自己作為附屬品而存在,然後內心當中產生強烈的依戀、纏結心理。這種情感類似於藤纏樹。
  • 為什麼埃裡克森人格心理發展八階段,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在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中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埃裡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生的怒吼。"
  • 人格發展五個階段——《人格類型》讀書分享之一
    「從這種人格發展的視角,每個人格結構都是一個基本的存在性人類問題的生長結果。每個問題對於人類體驗而言都是最基礎的,都需要在整個生命中持久地去解決。然而,在生命中是有可預測的不同階段,某個階段中特定的問題特別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