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化學知識點專題文章:
1為什麼不同的酸酸(鹼)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呢?
答:酸或鹼的水溶液(如鹽酸、硫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能夠導電,說明這些溶液中存在帶電的粒子。
舉幾個例子:HCl在水中解離出H+和 Cl-,H2SO4在水中解離出H+和SO42-;NaOH在水中會解離出Na+和OH-,Ca(OH)2在水中會解離出Ca2+和OH-
我們可以看到,酸都能解離出H+,鹼都能解離出OH-。也就是說,不同的酸的(鹼的)溶液中都包含相同的成分H+(OH-),所以不同的酸(鹼)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答:不是。
中和反應的定義是「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除了酸和鹼作用能生成鹽和水外,其他一些反應也能生成鹽和水。
如某些非金屬氧化物與鹼反應(2NaOH+CO2=Na2CO3+H2O);某些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CaO+2HCl=CaCl2+H2O)等,都生成了鹽和水,但這些都不是中和反應。
3pH值<7,=7,>7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其pH值將各自出現怎樣的變化?
答:pH值<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若加水稀釋,溶液會變稀,濃度變小,溶液的酸性隨之減弱,pH值會增大,但不會超過7,只會無限接近7。
pH值>7的溶液是鹼性溶液,同理pH值會減小,但不會超過7,只會無限接近7。
pH值=7的溶液,顯中性,稀釋後還是中性溶液,所以其pH不變,還是=7。
答:不會。
酸鹼指示劑只有遇到酸溶液或鹼溶液時才會改變顏色。
大多數的酸都是溶於水的,而鹼則不同,只有少數鹼是能夠溶於水的,如:氫氧化鉀 (KOH)、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鋇Ba(OH)2和氫氧化鈣Ca(OH)2,當石蕊和酚酞遇到它們的水溶液時會變色。而氫氧化鐵Fe(OH)3等是不能溶於水的鹼,所以石蕊和酚酞遇到它們不會變色。
5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和濃鹽酸,為什麼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會減小?
答:濃硫酸有吸水性,長期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氣中水分,溶劑質量增加,溶液質量增加,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濃鹽酸有揮發性,易揮發出溶質,溶質的質量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6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鹼度時,能否將試紙用水潤溼?
答:不能。潤溼後相當於將溶液稀釋了,酸性和鹼性都減弱了。潤溼後測定的酸性溶液的pH值比實際溶液的pH值偏大,而鹼性溶液的pH值比實際溶液的 pH值偏小。
7「酸溶液」和「酸性溶液」,「鹼溶液」和「鹼性溶液」是一回事嗎?
答:不是。
酸溶液僅指溶質為酸的溶液,一定屬於酸性溶液;如鹽酸、硫酸。某些鹽類化合物的溶液如NaHSO4也顯酸性,卻不屬於酸溶液;
鹼溶液指可溶鹼的溶液(KOH、NaOH、Ca(OH)2、Ba(OH)2、NH3.H2O),一定屬於鹼性溶液;但某些鹽類化合物的溶液如Na2CO3 溶液也顯鹼性,卻不屬於鹼溶液。
答:不是。我們平日所用的廚房調味品鹽指的是食鹽,也就是氯化鈉(NaCl)。化學上所指的鹽是一類化合物的名稱,就像酸、鹼一樣,這類化合物在水中都能電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像氯化鈣(CaCl2)、碳酸鈉(Na2CO3)、硫酸鉀(K2SO4)等都屬於鹽類物質。
9如何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之間的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答:可以利用指示劑。在燒杯中加入約10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並邊滴邊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由紅色變成無色為止,此時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答:氫氧化鈉固體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如下反應:CO2+2NaOH=Na2CO3+H2O,會潮解、變質。生石灰則會有如下反應 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而變質,所以二者都需要密封保存。
-第一中考-
初中 | 小升初 | 學習方法 | 政策風向
微信公眾號:dyzhongkao
-助您一路升學無憂-
★回復 升學群 加入各年級微信群,每日領取免費資源
★回復 一模 獲取上海中考歷年一模真題
★回復 二模 獲取上海中考歷年二模真題
★回復 分數線 獲取上海中考歷年分數線
★回復 中考真題 獲取上海中考歷年真題
★回復 中考須知 獲取上海中考政策完全解讀
★回復 學習方法 獲取分別針對五門學科的學習指導
★回復 真題資源 獲取上海歷年中考真題、一模、二模全套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