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師帶徒」引鳳計劃人才項目資本對接會在永春舉辦

2020-12-13 東南網泉州頻道

「引鳳歸巢」助推鄉村振興

本報訊(記者吳宗寶 通訊員黃穎 沈忠華 李偉波 實習生林俊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強國戰略」。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為推動人才、項目和資本的有效對接,近日,福建省「師帶徒」引鳳計劃人才項目資本對接會在泉州市永春縣舉辦。

對接會上,永春縣第二屆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一等獎獲得者及首屆大賽落地項目優秀代表分別進行項目路演。與會創投機構與項目代表就投資意向展開洽談。隨後,福建省引進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永莉為在場人員解讀《福建省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辦法》,重點介紹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幫助當地更好地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返鄉創新創業創造。現場共促成3個創業團隊與投資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引鳳歸巢,助推鄉村振興。永春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對接會通過搭平臺、提待遇、出政策,拓寬人才回引渠道,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提供投融資服務、為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師帶徒」項目搭建對接平臺,帶動更多農村富餘勞動力及貧困人口創業致富,助推鄉村振興。接下來,永春將積極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傾力打造「重才、優才、厚才、愛才」的環境,採取一切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措施,構築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平臺,拓展互利共贏的空間,讓人才放心投資、放手創業、放開發展。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泉州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才強省戰略,縱深推進人才「港灣計劃」,加強人才政治引領,在招才引智、育才用才、惜才留才方面久久為功,通過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厚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優勢,讓各類優秀人才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展才華、顯身手。全市有數百名市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奮戰在農業農村一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本次對接會由福建省引進人才服務中心、泉州市委人才辦、永春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主辦,永春縣委組織部、永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永春縣科學技術局承辦。

相關焦點

  • 龍巖市「師帶徒」人才培養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師帶徒」是指具有精湛技藝、較深專業理論基礎或具備一技之長、絕招絕活的人才,能夠以師徒關係的形式將其高超技藝、專業理論、優良職業道德作風等傳授給青年一代的一種人才選拔培養方式。第三條 「師帶徒」人才培養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每年重點從我市支柱產業中的重點企業、鄉村振興事業一線、科研機構遴選一批帶徒導師。
  • 神東多個單位舉辦「師帶徒」協議籤訂儀式
    據了解,該礦為了讓新入企大學生儘快掌握煤礦安全知識,熟悉生產工藝,提高操作設備技能,確保大學生人身安全,制定了詳細的師帶徒考核辦法。師帶徒期滿後,徒弟必須持師傅籤名的實習合格證明方可獨立上崗作業。  寸草塔二礦:師徒攜手共進 共創佳績  近日,寸草塔二礦舉辦了新入企大學生歡迎會暨拜師大會。
  • 「師帶徒」修古籍,復旦大學探索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新模式
    時值第36個教師節,「國家古籍修復技藝中心—復旦大學傳習所」舉辦全國首屆學員結業、新學員拜師、趙嘉福先生古籍保護從業六十周年暨復旦從教六周年紀念會、傳習所人才培養研討會等系列活動。會場展出了五十餘種傳習所師生的作品。
  • 復旦大學探索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新模式:「師帶徒」形式進行古籍修復
    這是復旦大學探索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新模式:復旦大學傳習所成立五年以來,聘請了古籍修復、木版水印、書畫裝潢、鳥蟲篆刻等各方面導師,以「師帶徒」形式進行古籍修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中國是歷史文明古國,也是文物大國,然而眼下,文物保護與修復人才告急。
  • 第 36個教師節之際感受來自礦山的「師帶徒」文化傳承
    「師帶徒」工作,通過制定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強化幫帶目標要求,通過季度考核、年度評價的工作模式,促進職工能力全面提升。圖為近日該礦舉辦「師帶徒」儀式。鄔小剛攝9 月 10 日,我國迎 來 第 36 個 教 師節。
  • 第36個教師節之際感受來自礦山的「師帶徒」文化傳承
    長期以來,國家能源準能集團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高度重視「師帶徒」工作,通過制定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強化幫帶目標要求,通過季度考核、年度評價的工作模式,促進職工能力全面提升。
  • 深化導師帶徒 打造高素質青年科技人才隊伍
    國家需要大批科技人才,對於資源型企業而言,最重要的資源也同樣是人才。基於這樣的認識,方興公司努力在石油盆地建起人才高地,繼承和發揚大慶油田導師帶徒優良傳統,從2006年開始,積極探索、實施、推廣職業導師帶徒活動。 建立完善制度,為職業導師帶徒有效開展保駕護航 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導師帶徒活動,同聲相和,同氣相求。
  • 永春縣關於貫徹落實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的實施意見
    2.完善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建立高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前3)、中國發明專利金獎(發明人排名前2)、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家基金、國家「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人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可直接確認相應專業最高級別專業技術資格,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可直接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其高級崗位職數單列。
  • 廈門市面向全球吹響人才集結號 近130位留學人才攜項目「登鷺」
    市人社局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何無痕)近130位留學人才攜項目「登鷺」,與我市單位開展深度對接——12月22日至24日,首屆「春暉杯」留學人才廈門行活動在廈門舉辦。  此次活動以「服務國家戰略,攜手成就未來」為主題,邀請入圍第十四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的留學人才攜相關項目來廈洽談對接。
  • 「師帶徒」提升工人技能「遞進式」助力職業進階
    A  舉措1多形式搭建人才發展平臺新入職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石化」)的大學生每天都要完成一個「功課」,那就是接受師傅的提問。師傅提出一個與實際操作相關的問題,新員工通過查閱《操作規程》《技術問答》或到現場查流程尋找答案。「每日一題」是惠州石化「師帶徒」技能提升活動的一個縮影。
  • 人民日報客戶端:專碩+「師帶徒」 復旦大學辦「傳習所」培養古籍...
    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國家古籍修復技藝中心—復旦大學傳習所」舉辦全國首屆學員結業、新學員拜師、趙嘉福先生古籍保護從業60周年紀念會、傳習所人才培養研討會等活動。這是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設立以來首次舉行結業儀式。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復旦大學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和傳習導師、專家等出席。
  • 水電三局西藏公司舉行「師帶徒」協議籤訂儀式
    中工網訊 7月31日,水電三局西藏公司舉行「師帶徒」協議籤訂儀式,通過發揮「傳、幫、帶」作用,促進2020年新入職員工的各項業務和技能水平得到培養和迅速提高。 會議傳達學習了《水電三局「師帶徒」管理辦法》,對培養對象範圍、責任落實、考評和培養期滿鑑定等進行了說明。
  • 泉州永春:探索構建生態產品「三級市場」
    底清帳明後,便可以著手進行項目開發了。二級市場組建生態資源運營管理公司,引入市場化資金和專業運營投資商,實現生態資產向資本轉變。針對開發經營主體多、資源資金分散、產品同質化等問題,桂洋鎮採用合作經營模式。
  • 秦安縣興國中學舉行「師帶徒拜師會」
    近日,秦安縣興國中學由校領導主持舉行了「師帶徒拜師會」。拜師會利用聽課、評課、觀摩課、教案設計等一系列活動,重點營造了「師帶徒」幫扶學藝的氛圍,為「師傅施展才能、傳授絕招,徒弟專心致學、自我磨練」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機會,為雙方幫教活動的開展搭建平臺。
  • 第六屆「春暉杯」人才項目寧波行成功舉辦
    12月23日,第六屆「春暉杯」人才項目寧波行活動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中共寧波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寧波市人才服務中心、中共餘姚市委組織部(人才辦)和餘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承辦。現場活動主要包括寧波市創業創新政策環境推介會、項目路演暨對接交流兩大部分,24日還安排了江豐電子、王陽明故居等地考察。
  • 第六屆「創客·集美」人才項目專項對接會舉行
    為人才創業項目架起投融資橋梁第六屆「創客·集美」人才項目專項對接會舉行廈門日報訊 (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盧和萍)為人才創業項目和投融資機構牽線搭橋,服務人才創業企業發展。近日,第六屆「創客·集美」人才項目專項對接會在杏林灣基金聚集區舉行。活動由集美產投公司主辦,杏林灣基金聚集區人才驛站、集美區高校創新創業園承辦。 此次活動以路演的形式進行,篩選了具備核心技術,且落地應用前景廣闊的若干項目,其中不乏基金推薦優質項目、雙百人才A類項目以及從廣州遠道而來的項目。
  • 關注 | 永春美嶺中學以高分通過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驗收
    10月25日至27日,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評估驗收專家組一行,蒞臨永春美嶺中學開展達標驗收工作。驗收組由泉州市教育局蔡玉霖科長率領,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座談問卷、實地查看等方式,對學校申報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創建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評估。10月27日各項評估任務圓滿完成,上午9:00召開了評估驗收反饋會。評估組根據評估標準就學校創建情況逐項進行評價,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隨後宣布美嶺中學順利通過省二級達標高中評估驗收,將按有關規定報送省教育廳審核確認。
  • 永春「探春記」,一個土特產計劃裡的閩南鄉愁
    用老嬰自己的話說,探春計劃是個小而性感的土特產計劃。老嬰會說,「這不過是當地人做的一個土特產項目,太文藝、太商業的東西存活不久,比包裝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挖掘,這個過程也是對自我的重塑,它讓我明白自己從何而來。」
  • 漢陽區籌集近4000套大學生人才公寓「築巢引鳳」
    點擊播放 GIF 0.0M12月3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武漢重點設計研究機構人才對接洽談會在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舉行。記者彭年 攝中鐵大橋局集團、健民藥業集團等6家單位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分別籤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協議;中鐵大橋局集團、湖北省交投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漢陽市政公司等漢陽區重點企業與河海大學、長安大學等5所高校籤訂人才戰略合作協議。市公安局漢陽分局、漢陽區招才局等單位作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宣講。九州通醫藥集團、漢陽市政公司、武漢金牛集團作企業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