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跑步打卡」,另類卻不奇葩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劉雅睿

  日前,有媒體報導,北京建築大學升級版「跑步打卡」校規引學生吐槽。根據規定,學生長跑鍛鍊打卡次數不夠45次,體育課成績將被記為不及格。有學生認為該規定強硬且「一刀切」而不能接受,有學生則表示,為保證體育課成績合格而放棄兼職,鬱悶且無奈。然而,高校「跑步打卡」較之其他校規雖新穎另類,但卻並不奇葩,值得推廣。

  近年來校園長跑猝死事件時有發生,大學生體質問題持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4年7月,為切實提高高校學生健康水平,從根本上扭轉下降趨勢,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都是必測項目,如不合格無法拿到畢業證。為響應相關標準,提升學生體質狀況,各高校也相應制定了新的體能訓練規定,「跑步打卡」即為其一。

  大學生的運動時間若僅憑每周的體育課時是遠遠不夠的,長跑猝死事件的發生不僅與沒有掌握正確的長跑知識有關,更為重要的是日常體育鍛鍊沒有到位。「跑步打卡」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與運動習慣,也為更好的完成結業體側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現今實行「跑步打卡」的高校雖少,但這也是值得推廣的一項有趣校規。

  而針對北京建築大學學生提出的「該規定影響了其實習機會」,詳細了解便知,該校「跑步打卡」政策僅針對大一大二學生實行。作為一名大一或大二學生,最為重要的是在學校學好專業課程,夯實專業基礎,而不是及早兼職或實習。處於大學基礎階段的學生,在校學習知識與積累實習經驗,不能本末倒置。由此可見,因「跑步打卡」而放棄兼職,也並非壞事。

  雖然高校「跑步打卡」好處多多,但總不免引起學生的反抗與不滿。這時就需要學校進一步完善政策細節,提出相應的獎勵機制,賞罰分明,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要使「跑步打卡」更加喜聞樂見,推廣活動更為順暢,學校與學生共同制定相關方案,更多聽取學生意見,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相關焦點

  • 高校硬性要求大學生跑步打卡,沒有任何人會因此愛上運動
    跑步打卡制度的來源 據《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2015)》顯示,在身體素質方面,特別是耐力,中學生體質好於大學生。對此就有高校採強制手段讓學生「主動」鍛鍊。
  • 溫州高校舉措:利用手機跑步打卡 增加體育教學時間
    高校利用APP定製運動項目  田徑場滿是拿手機跑步的學生  如今不少高校為了督促學生體育鍛鍊,利用APP打卡,保證學生日常鍛鍊。溫大採用的是「光氧運動APP」,這款APP可以定製運動項目,通過GPS定位,根據運動時間和距離,判斷運動是否合規。
  • 大學生跑步打卡為什麼執行不下去
    公眾號「共青團中央」於2017年8月18日專門刊發文章《深夜擼串喝大酒,學習娛樂不下床:大學生體質「弱柳扶風」令人堪憂》。本公眾號更曾經報導,擁有室內外兩個標準遊泳池的清華大學規定不會遊泳不發畢業證,而對於沒有像樣遊泳池的高校,勒令跑步則是因地制宜的合理選擇。
  • 學期末跑步打卡未達標 高校學生集體夜跑「惡補」
    近日河南一所大學的同學們「集體夜跑」走紅網絡,這所大學就是河南駐馬店黃淮學院,該高校近日出現這樣一個現象,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之後,很多同學沒有選擇回到寢室休息,而是都會在校園中跑步。據了解,之所以在12月的冬夜還有這麼多同學堅持跑步,並不是因為他們熱愛跑步,而是因為該校推行跑步打卡APP,現在已經臨近學期末,跑步次數達不到規定就會「掛科」導致沒有成績,在該校想要及格就需要跑步40次,跑步達到50次才可以獲得滿分。不可否認的是,學校制定這一規定的初衷肯定是為了督促學生鍛鍊,因為現在學生普遍運動很少,身體素質也在下降。
  • 《黑暗料理王》評測:奇葩的另類餐廳經營
    某高校的月餅炒西紅柿?某大學食堂的蘋果炒西瓜?又或者玉米炒葡萄?總之,我大天朝可謂人才輩出,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什麼做不到的!那麼,你也想成為一名黑暗料理王麼?如果想的... 說起黑暗料理,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某高校的月餅炒西紅柿?某大學食堂的蘋果炒西瓜?又或者玉米炒葡萄?
  • 多所大學推出「跑步打卡」 未完成將影響學業
    2015年10月23日,北京某高校,學生在操場上排隊打卡跑步。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近年來校園長跑猝死事件時有發生,大學生體質問題持續引起社會關注。  學生運動需打卡記次  北師大在剛剛發布的《關於落實我校開展本科生課外體育鍛鍊的通知》中提出,大一學生每學期要在校內具備打卡考勤條件的運動場所自主鍛鍊不少於30次,大二及以上年級的學生,每學期不少於15次。而且,早晨的自主鍛鍊時長每次不少於20分鐘,其餘時間的自主鍛鍊時長每次不少於30分鐘。
  • 某高校現跑步打卡神器 能檢測出是在走還是跑
    [摘要]近日,一批高大上的「陽光跑步神器」在東莞一所高校火了!之所以稱之「神器」,是由於這批機器能檢測到你在走路還是在跑步,如果走路數據將中斷。消息一出,學生們有贊成,也有大呼「吃不消」。東莞某高校「打卡神器」近日,一批高大上的「陽光跑步神器」在東莞一所高校火了!
  • 高校跑步打卡算進成績,1學期跑45次,學生找代刷:1公裡8毛
    高校跑步打卡算進成績,1學期45次,學生找代刷:1公裡8毛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的發展,很多大學生在上課之餘,基本上都是在玩手機,或者是上網,很少會到操場上去運動。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動起來,一些高校也是想了各種方法,比較常見的就是將跑步打卡算入成績,但是一些學生也是有自己的破解招數。在安徽合肥某高校,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就實施了跑步打卡制度,學校是通過計步軟體記錄跑步次數和裡程,最終與體育成績關聯,影響學分。上學期規定學生要跑28次,才算合格,而這學期要跑45次,才算合格。
  • 武漢一高校出新措施 "跑步打卡"掙體育課學分
    跑步打卡不過關,學生就不能參加期末公共體育課的課程考試,甚至有可能拿不到學分。昨天,武漢晚報記者從武漢學院獲悉,該校在2017級新生中,推行跑步APP,通過校園跑步趣味打卡模式,鼓勵學生在清晨和傍晚跑步訓練,其跑步裡程還將與課外體育成績關聯。APP一上線,就吸引3000多名新生試跑嘗鮮。
  • 調查|探訪「高校體育」直播間鍛鍊打卡的「互助鏈」
    文件規定,跑步打卡上限次數為40次,較去年增加了10次,除社團活動免除的晨跑次數之外,晨晚跑和APP健康跑次數要達到剩餘次數要求才可獲得相應分數。2020年12月1日20:40左右,華政部分學生群中傳出消息:高校體育不看口令籤到次數,具體情況等待體育部下發通知。
  • 東莞一高校要學生跑步打卡:寒假前不少於24次,走路請重跑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大操場上的「跑步神器」。近日,一批高大上的「陽光跑步神器」在東莞一所高校火了!學校的一些「好奇寶寶」稱已從老師那裡得知,這是學校即將開展的「陽光跑步」計劃,要求大一大二男生每周至少跑兩次1000米。
  • 大學強制「跑步打卡」,不如多建健身房
    原標題:大學強制「跑步打卡」,不如多建健身房是否參加體育鍛鍊,終究是屬於個體選擇的範疇,大學不能因為自負懷有善良的想法,就侵犯他人權利。據昨日新京報報導,為了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北京師範大學提出2016年本科生的課外鍛鍊實行運動打卡考勤,未完成規定次數,將影響體育成績及獎學金評定。不只是北師大,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都推出「跑步打卡」。
  • 武漢一高校規定男生一學期要跑52公裡 跑步打卡掙學分
    本報訊(記者楊佳峰 通訊員洪斐)跑步打卡不過關,學生就不能參加期末公共體育課的課程考試,甚至有可能拿不到學分。長江日報記者19日從武漢學院獲悉,該校在2017級新生中推出與體育考試資格掛鈎的跑步APP,男生每學期要跑52公裡才算合格,不合格拿不到學分。
  • 不跑步就不能期末考試,高校催生「代跑」業務,同學:沒辦法
    不跑步就不能期末考試,高校催生「代跑」業務,同學:沒辦法素材取自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現在的大學生體質越來越差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人更願意每天待在宿舍裡玩手機,打遊戲。學校對此當然是不能夠坐視不理,於是在福建漳州某高校就採用了一個手機APP打卡跑步的措施,但與此同時催生的卻是「代跑」業務的蓬勃發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對於這件事情進行了梳理,情況如下:1.
  • 靠跑步打卡,治不好大學生「賴床」症
    據媒體報導,本學期湖南一些高校引進了手機運動軟體,打卡籤到算體育分或者考勤分,並且有額外的激勵性措施。而在全國範圍內,如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均有類似之舉動。這當然不是追趕時髦,據國家體育總局和北京體育大學聯合編撰的《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2015)》顯示:大學基本是放養教育,很多同學平時不鍛鍊,體質堪憂。800米、1000米耐力測試,大學生整體成績不如中學生,有大學生跑到一半發生暈厥等狀況。新聞看到這裡,突然回想起十多年前在嶽麓山下求學時的一段往事,記得當時是大二,也是秋季,突然接到院裡通知,明早開始全體晨練。
  • 一高校出臺規定:女生裙子不短於膝蓋上10釐米,還有更奇葩的… |...
    這兩年,有一些高校時不時就出臺一些奇葩規定。比如「垃圾桶裡不讓裝垃圾」「男女生不能坐一起」「睡前必須打卡」……網友吵炸了鍋@我就是李妞子:我們學校當時也是這樣,不允許染彩色的頭髮,情侶之間校園內不可以牽手,白天被子必須是豆腐塊,進某些樓裡面不可以穿高跟鞋,不可以帶飲料,你們這才哪到哪。
  • PKURunner:當我談跑步打卡軟體時,我談些什麼|此間·特寫
    這是PKURunner第一次以一個北京大學正式認定的課外鍛鍊打卡軟體的身份出現在廣大同學面前。 兩年前,北大唯一指定的課外鍛鍊打卡軟體是益動GPS。當時,高校使用運動軟體未開先河,與北大聯繫的幾家公司也護緊了自己的利益,小心翼翼地觀望試探,只有益動GPS,因其創始人之一是北大校友,肯依著母校情懷,無償為北京大學提供服務。
  • 江蘇大學要求新生打卡跑步:10周內完成20次校園長跑獲成績
    「10月15日起,新生要手機打卡跑步了。」日前,江蘇大學發布了「關於2018級本科生開展課外陽光長跑的通知」,要求大一新生以手機打卡的方式,十周時間內完成20次校園長跑,以此獲得本學期體育課20分的成績。對此新規,男生普遍認為不算什麼難題,女生則反響較大,感覺遇到了點「麻煩」。
  • 高校另類課程:天津大學"戀愛課" 南昌大學"三國殺"
    而武漢一高校則購買了136顆真鑽石,供學生實踐課「鑑寶」,被稱最「土豪」課堂。諸如此類的高校「另類」課程還有許多,電子科技大學就開設了一門烹飪公選課程,教學生川菜的製作工藝;南昌大學一老師則開設了一門名為《三國殺中的歷史文化及其他》的選修課,把「三國殺」遊戲引進課堂。「另類」課程不僅中國有,國外也有。
  • 衰漫畫:衰衰「另類聊天」打包飲料?自帶午餐成為奇葩
    上回說到衰衰坐在飛機上剛開始不害怕,飛機就衝到了天空,嚇得衰衰躲在廁所洗澡,其他乘客都在門外等他,當衰衰出來之後,就被服務員狠狠的訓斥一頓,好不容衰衰安靜下來,他就開始跟臉臉聊天。衰漫畫:衰衰「另類聊天」打包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