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跑步打卡算進成績,1學期跑45次,學生找代刷:1公裡8毛

2020-12-27 社會課堂

高校跑步打卡算進成績,1學期45次,學生找代刷:1公裡8毛

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的發展,很多大學生在上課之餘,基本上都是在玩手機,或者是上網,很少會到操場上去運動。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動起來,一些高校也是想了各種方法,比較常見的就是將跑步打卡算入成績,但是一些學生也是有自己的破解招數。

在安徽合肥某高校,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就實施了跑步打卡制度,學校是通過計步軟體記錄跑步次數和裡程,最終與體育成績關聯,影響學分。上學期規定學生要跑28次,才算合格,而這學期要跑45次,才算合格。

除了跑步次數的規定,還有每次跑步的標準規定。男生跑步,單次裡程在2到10公裡,1公裡配速是在3分鐘到9分鐘。女生跑步,單次裡程在1.6到10公裡,1公裡配速在3分鐘到9分鐘。

有女大學生爆料說,上學期因為天氣比較冷,所以自己有8次沒有去跑步,如果是汽車刷數據,還是有點冷。最終通過網上找人代刷,而代刷的價格也不貴,1公裡是8毛錢。而自己的舍友基本上都是自己在跑。

對於是否會擔心代刷被發現,這位女大學生表示:只要軟甲沒有檢測出來,就沒有什麼問題。而自己的這個代刷,好像是程序改的腳本,沒有被發現。

對於這件事情,小編的看法是:

第一、很多學生的造假,是從這些點滴的小事開始的。這麼小的事情,都要通過找人代刷來完成,這是不是太懶了呢?什麼都要找藉口,那能做成什麼事情呢?

第二、高校也是出自於好心,為學生的身體健康著想,讓更多的學生參加運動,而不是整天盯著電腦手機。但是總是有學生覺得,學校是故意在為難他們,所以就採取弄虛作假的方式應付過去。

(註:素材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為本人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武漢一高校規定男生一學期要跑52公裡 跑步打卡掙學分
    本報訊(記者楊佳峰 通訊員洪斐)跑步打卡不過關,學生就不能參加期末公共體育課的課程考試,甚至有可能拿不到學分。長江日報記者19日從武漢學院獲悉,該校在2017級新生中推出與體育考試資格掛鈎的跑步APP,男生每學期要跑52公裡才算合格,不合格拿不到學分。
  • 跑步算大學體育分 催生5元代跑業務
    更令大家頭疼的是,打卡記錄還將與體育課成績掛鈎。因此,伴隨著新規開始實行,校園裡一種新的業務也應運而生,替人代跑,5元一次,打卡付款。  每學期120公裡 打卡要求高  近日,不少長沙師範學院的學生爆料稱,學校引進了一款手機運動軟體,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完成120公裡的跑步裡程數,如果完成不了將會影響自己的體育課成績。
  • 江蘇大學要求新生打卡跑步:10周內完成20次校園長跑獲成績
    「10月15日起,新生要手機打卡跑步了。」日前,江蘇大學發布了「關於2018級本科生開展課外陽光長跑的通知」,要求大一新生以手機打卡的方式,十周時間內完成20次校園長跑,以此獲得本學期體育課20分的成績。對此新規,男生普遍認為不算什麼難題,女生則反響較大,感覺遇到了點「麻煩」。
  • 浙江大學本科生體育課教學改革 每學期學生需跑超百公裡
    除了將原來每學期36課時的體育課提升至54課時,還將每天下午原本用於其他課程的「第十節課」(16:45~17:30),統一安排為體育活動時間。製圖:關印目前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要問最熱鬧的地方在哪裡,不是圖書館,也不是那些綠油油的草坪,而是學校的田徑場。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很多來這裡跑步的學生。
  • 跑步打卡計入期末體育成績!這所大學將學生「趕」出宿舍
    楚天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賀俊 通訊員陶慧)雖然近幾天武漢進入寒冬模式,湖北經濟學院的騰龍大道上,每晚依然有積極的跑步隊伍在這裡活躍著。臨近期末,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加緊完成跑步「打卡」任務,這個成績要佔學期期末體育成績的30%。
  • 武漢一高校推出跑步App 學生跑滿30次方可及格
    中新網武漢11月2日電 近日,湖北經濟學院在大一至大三學生中推行一款跑步App。根據規定,學生跑滿30次即為及格,每多一次,有效成績加3分,直至100分為止,代跑被發現將按作弊處理,記錄檔案。學生使用的跑步APP截圖 黃思琦 攝該校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崔高原介紹,大一、大二學生使用App跑步打卡的成績佔本學期體育成績30%,大三學生使用App跑步打卡成績達到及格以上標準才可參與體質測試。學生每天最多有1次運動記錄關聯體育成績,超出部分僅做記錄但不會關聯成績。
  • 滬上27所高校的晨跑體鍛大軍,其中是否有過你的身影?
    復旦大學0復旦大學晨跑面向全體本科生,每學期(選修體育課的學期)12次,另有課外鍛鍊16次(含立定跳遠、中長跑、引體向上、屈臂懸垂等)。採用刷校園一卡通方式考勤,考勤時間為學期第 3 周到第14 周的每天規定時間。
  • 高校要求學生"微信運動1萬步" 有人買搖步器刷步數
    原標題:廣外新規要求學生「微信運動1萬步」「微信步數每天過萬」成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生這學期的難題。「我們希望學生通過2年體育課掌握1-2項技能,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上述體育老師說,「但調研發現,大學體育課每周1次,一次120分鐘,中間還有考試、放假、天氣情況、體質測試,真正鍛鍊的時間不到10周,想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能,提高體質太難了,所以把重點放在了課外。」
  • 溫州高校舉措:利用手機跑步打卡 增加體育教學時間
    溫醫大連續兩年優良率全省前十  溫大數據顯示大二體育成績最好  今年上半年,省教育廳對全省56所本科高校(含獨立學院)的大三學生和45所高職高專院校的大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主要指標(5項)進行了現場抽測。
  • 高校要求學生「微信運動1萬步」 有人買搖步器刷步數
    「微信步數每天過萬」成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生這學期的難題。  這源於廣外為鼓勵學生課外鍛鍊提出的新要求:每天鍛鍊步數達10000步(微信運動)以上,或當天在裝有藍牙發射器的體育場館鍛鍊不少於40分鐘;每周鍛鍊需達標五次,至少有一次在體育場館練習專項內容不少於40分鐘。未完成者扣除體育成績的10%。
  • 學期末跑步打卡未達標 高校學生集體夜跑「惡補」
    近日河南一所大學的同學們「集體夜跑」走紅網絡,這所大學就是河南駐馬店黃淮學院,該高校近日出現這樣一個現象,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之後,很多同學沒有選擇回到寢室休息,而是都會在校園中跑步。據了解,之所以在12月的冬夜還有這麼多同學堅持跑步,並不是因為他們熱愛跑步,而是因為該校推行跑步打卡APP,現在已經臨近學期末,跑步次數達不到規定就會「掛科」導致沒有成績,在該校想要及格就需要跑步40次,跑步達到50次才可以獲得滿分。不可否認的是,學校制定這一規定的初衷肯定是為了督促學生鍛鍊,因為現在學生普遍運動很少,身體素質也在下降。
  • 東莞一高校要學生跑步打卡:寒假前不少於24次,走路請重跑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大操場上的「跑步神器」。近日,一批高大上的「陽光跑步神器」在東莞一所高校火了!學校的一些「好奇寶寶」稱已從老師那裡得知,這是學校即將開展的「陽光跑步」計劃,要求大一大二男生每周至少跑兩次1000米。
  • 大學生跑步打卡為什麼執行不下去
    女生120公裡!你還有勇氣考浙大嗎?1不得了,大學考跑步了!浙大體藝部特推出APP「跑距」,並將此納入體育課的評分標準。要得滿分,每學期男生要跑滿168公裡,女生須跑到120公裡。3跑步打卡引發對立學生何時何地跑步,如何監測?一直是老大難問題。
  • 8分鐘跑完1公裡,在「跑步界」算什麼水平?今天可算是知道了
    8分鐘跑完1公裡,在「跑步界」算什麼水平?今天可算是知道了現在的人都是比較忙碌的,那麼在你平常有限的時間當中,如果能夠進行體育鍛鍊的話,其實是蠻享受的一件事情的。那麼現在年輕人的話都是比較喜歡躺著玩手機,所以對鍛鍊跑步這樣的一個問題的話,肯定是非常的厭倦。如果遇到測試的話,他們就會苦苦的哀叫,那麼對於跑步的一個速度評測,對於八分鐘能夠跑完一公裡這樣的一個水平的話,到底是算好還是壞呢?那麼我們把這個分為好幾種情況來進行評測。如果你是一個需要減肥的人的話,那麼你繼續跑步減肥的話,那麼其實是不需要進行一個比較的。
  • 多所大學推出「跑步打卡」 未完成將影響學業
    學生運動需打卡記次  北師大在剛剛發布的《關於落實我校開展本科生課外體育鍛鍊的通知》中提出,大一學生每學期要在校內具備打卡考勤條件的運動場所自主鍛鍊不少於30次,大二及以上年級的學生,每學期不少於15次。而且,早晨的自主鍛鍊時長每次不少於20分鐘,其餘時間的自主鍛鍊時長每次不少於30分鐘。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這也意味著,即便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仍需要進行體育運動。  數據顯示  大四學生體測成績最不理想  近六年的體測情況顯示,浙大學生體測合格率都在95%以上。「近幾年,浙大學生參加浙江省高校體質健康抽測,最終成績都在全省前三名。」吳葉海說。但是在他看來,這樣的體質健康狀況並不夠。
  • 高校花樣百出推動體育運動卻遇冷 專家呼籲尊重個性化鍛鍊要求
    「一般4公裡6塊錢,有人拿著7部手機在跑步。」近日,據中國青年報報導,河南鄭州一所高校將課餘運動半學期80公裡(男女一樣)計入期末成績,這一體能測試竟催生了「代跑」業務,甚至出現有學生攜帶7部手機跑步,為他人完成跑步任務。此消息一出,網友就炸開了鍋,對高校的這一做法議論紛紛。
  • 45分鐘跑5公裡算什麼水平?
    45分鐘跑5公裡算什麼水平? 平均下來,每公裡配速9分鐘,這個速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很慢了的。 那些沒運動過的人,如果打算跑步鍛鍊身體,一般就會跑出這樣的速度。
  • 設計繁複的大學跑步軟體有何用
    據報導,長沙師範學院新學期引進了一款手機運動軟體,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完成120公裡的跑步裡程數。令學生頭疼的是,打卡記錄還將與體育課成績掛鈎。因此,伴隨著新規開始實行,校園裡一種新的業務也應運而生,替人代跑,5元一次,打卡付款。
  • 高校「跑步打卡」,另類卻不奇葩
    根據規定,學生長跑鍛鍊打卡次數不夠45次,體育課成績將被記為不及格。有學生認為該規定強硬且「一刀切」而不能接受,有學生則表示,為保證體育課成績合格而放棄兼職,鬱悶且無奈。然而,高校「跑步打卡」較之其他校規雖新穎另類,但卻並不奇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