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對2018級起的本科生體育課程教學實行改革。除了將原來每學期36課時的體育課提升至54課時,還將每天下午原本用於其他課程的「第十節課」(16:45~17:30),統一安排為體育活動時間。
製圖:關印
目前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要問最熱鬧的地方在哪裡,不是圖書館,也不是那些綠油油的草坪,而是學校的田徑場。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很多來這裡跑步的學生。人最多的時候,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簡直堪比小長假時的西湖景區。浙大還自行研發了一款「體藝APP」,這是一款跑步軟體,用於學生鍛鍊時記錄打卡。每學期每名學生要跑滿48次,每次的有效距離為:男生超過3.5公裡,女生超過2.5公裡,才能拿到此項目的滿分。也就是說,為了拿到跑距鍛鍊的滿分,男生每學期要累計跑168公裡,相當於繞西湖跑11圈。浙大公共體育與藝術部主任吳葉海告訴記者:「此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手段之新,為全國高校之首。」學校希望通過這樣的變化,培養出浙大學生自覺鍛鍊的好習慣,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有浙大學生的家長留言說:「看到學校如此舉措,一直擔心孩子進大學後就不鍛鍊身體的老媽媽放心了。」
目前,這些改革措施已經實施一周,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田徑場上鍛鍊的學生越來越多。浙大2018級物理班的新生倪同學本是一個不喜歡跑步的人,因為跑步打卡次數與體育成績掛鈎,不得不去跑步。但是堅持幾天後她發現,「其實跑2.5公裡也不像想像中那樣恐怖。」倪同學說,「習慣跑步以後,我覺得每天過得更充實了。」
來源:北京晚報 據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