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大四體育課都必修,操場人滿為患!浙大學生:我太難了

2020-12-14 錢江晚報

通訊員 李榮煒 劉蘇蒙 柯溢能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王湛

浙大新生剛開學,就得知自己成為了第一屆被浙大體育課「寵幸」的「幸運兒」。從2019級開始,浙大學生在大學裡的每一學期都要和體育必修課相伴,原本只有一二年級學生才必修體育課的時代將成為歷史。

體育必修課從兩年延長至四年,體育必修學時增加近一倍,課外鍛鍊任務也增加近一倍,這意味著浙大學生因為體育課而流的汗也要增加一倍,這對沒事愛捧手機的宅男宅女們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浙大體藝部主任吳葉海透露,目前只有浙大將體育必修課開設到畢業年級。這將意味著,當你在撰寫畢業論文找工作的間隙,還得「抽空」進行體育鍛鍊。2019級浙大學生每學期都有體育課體育必修學時要翻近一倍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25%以上。「而浙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距離此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吳葉海有些無奈。為此,從去年開始,浙大體藝部開始對體育課進行改革,以期逐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今年是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吳葉海翻著前不久公布的《浙江大學2019級本科生體育課程修讀辦法》說道:浙大學生原本只需在一、二年級必修體育課,而從2019級開始,學生每一學期都要必修體育課,直到本科畢業。理科實驗班的大一新生羅龍濤對新變化的接受度很高:「上四年體育課沒什麼不好。體育鍛鍊在任何時候都有必要,畢竟身體才是學術的必要條件。」2019級起,體育課必修總學時將從原本144學時增長至252學時,必修學分也從4學分增長為6.5學分(五年制學生為7學分)。吳葉海對此很自豪:「這在全國都是很超前的。目前,只有浙大體育必修學分達到6學分以上,也只有浙大將體育必修課開設到了畢業年級。」雖說畢業年級也有體育課,但是學生只用必修「體測與鍛鍊」課程,沒有固定上課時間,只需要在一年內打卡鍛鍊64次以上就算合格,獲得0.5學分。一、二、三年級學生則要每學期都必修一門1學分的「專項技能課」,學生們能通過一個學期的專項課學會一個體育項目,掌握一門體育技能。六個學期的「專項技能課」,學生們有著眾多選擇。浙大共開設了60個種類的體育課程,包括各種球類運動、水上運動、田徑運動、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等多種項目36個體育專項,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想學的體育項目。

一年級學生還有「附加課」鍛鍊身體素質、學習安全運動除了每學期必修一門學習體育體育項目的「專項技能課」,一年級的學生還要必修每周一節的「身體素質課」,專門為了發展學生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身體機體能力。吳葉海解釋說:「這個其實就是鍛鍊課,是去年『專項輔導課』的一個強化版。」去掉「專項輔導課」中對體育項目的輔導,整堂課45分鐘全用來運動鍛鍊。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二的學生潘聰在這門「專項輔導課」上收穫了不少好處:「上過這個輔導課後,我的體能有了明顯的提高,跑步的耐力明顯增強了。老師還教給了我們很多鍛鍊技巧,去鍛鍊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他的排球課老師還說他們這一屆學生的十二分鐘跑、1000m跑成績相較前幾屆在逐步提高。為了督促學生們認真對待這門課,浙大體藝部還將「身體素質課」的出勤參與情況也納入到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之中,曠課、請假都要扣分。吳葉海還特別提及一門今年新增的線上慕課「浙江大學運動安全與健康」,為大一學生第一學期的必修理論課,還需通過相關考試。「這門課主要教授大一新生如何安全的運動、運動受傷時應該怎麼辦,這是所有人運動之前都應該掌握的知識。」

上課GPS籤到,下課APP跑步打卡男生跑步想及格,四年至少要繞西湖60圈「除了課程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我們的體育信息化建設也是走在全國前列。」吳葉海拿出手機指著一款名為「浙大體藝」的APP說,現在體育課上課考勤、課外鍛鍊打卡,都是在這一款專用APP上完成。浙大2018級農學專業的方千辰體驗了一年的GPS籤到:「高中時就聽說過一些大學有GPS籤到。進入浙大,體育課還真的需要用GPS籤到。」體育課上課時,學生在授課教師規定的地點範圍內打開浙大體藝APP,進入上課考勤,就能自行完成籤到。「GPS籤到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外在約束。」方千辰選擇的體育課是自己喜歡的項目,她幾乎沒有缺過課。除了上課要用到「浙大體藝」APP進行GPS籤到,學生課後也經常打開這款APP。原來,浙大學生課外鍛鍊的形式是在這款APP上進行跑步打卡。因為跑步鍛鍊成績佔體育課總成績的15%,這才剛開學,浙大紫金港校區田徑場就擠滿了拿著手機跑步的人。學生想要獲得跑步鍛鍊的滿分,一學期的鍛鍊次數要達到48次及以上,想要及格要達到32次。而每次鍛鍊,男生跑步距離要大於等於3.5公裡,女生要大於等於2.5公裡,還必須在45分鐘之內完成,才算有效。也就是說,四年的課外鍛鍊都想要及格的話,男生需要有效跑步256次、累計896公裡,相當於要繞周長15公裡的西湖跑60圈。「其實平均一周鍛鍊三次就能拿到鍛鍊滿分,而且一般二十多分鐘就能跑完3.5公裡,並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陳浩宇今年已經大三了,他不用在上體育課、也不用再進行APP打卡。但是兩年打卡鍛鍊,他已經養成了每周都要跑幾次的習慣。「雖然沒有成績的督促,我還會堅持鍛鍊。」然而,大多數三、四、五年級的學生因為沒有成績的督促就減少了鍛鍊次數,很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都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吳葉海期盼道:「希望這次改革後,我們的教育能夠督促更多的學生養成自覺鍛鍊,終身鍛鍊的習慣。」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文件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未達60分不能按時畢業。  在這條新規出臺之前,浙江大學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育鍛鍊,新學期剛對體育課程進行了一次大改革。從2019級開始,本科生每一學期都要必修體育課。此前,只有一二年級本科學生才需要必修體育課。與此相應的,學生課外鍛鍊的任務也增加近一倍。
  • 900學生苦盼:還我操場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2月30日訊918名學生,從未開過校園運動會;體育課要麼跳繩,要麼在半個籃球場裡投籃;做早操,孩子手腳常會相互碰撞……這一切,都是因為學校操場被租給了企業。12月24日,面對記者採訪,苦於8年無操場的師生,紛紛希望有一個自己的操場。
  • 突然,小夥在浙大操場上倒下沒了心跳,萬幸的是…
    導讀 昨天,浙大玉泉校區操場上,一男子跑著跑著突然暈倒。負責搶救男子的浙大醫院急診科主任方浩表示,當時男子呼吸心跳都沒了……    浙大玉泉校區操場一男子突然暈倒    據都市快報報導,昨天中午,有網友爆料稱,早上浙大玉泉校區操場一男子突然暈倒。
  • 這所學校每晚上千學生帶著手機在操場狂奔 這件事情堅持了5年大家...
    不過,對浙江農林大學的不少本科生來說,卻是沒有壓力的,甚至還有點小得意,因為1000米,對很多學生來說是「小意思了」。每年在校期間須跑3個馬拉松這段時間,浙江農林大學的操場上,每天晚上8點左右,都有上千人在跑步。
  • 大學:為什麼只有大一大二學生上體育課?很多人不知道背後原因!
    其他年級的大學生以及研究生也可以參加體育課,但都是選修課的形式,沒有強制性的要求。2.學分要求如果你是體育專業的學生,大學四年的課程都是與體育有關係。其他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只需要4個學分,一般一學期的體育課學分是1分,你只需要學習四個學期就可以修滿,大三就不用繼續上體育必修課了。
  • 體育課作業怎麼留?|觀點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吧民小編說9月,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體育從課堂延伸到課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浙大這門火爆的體育課讓腦力激蕩!
    林老師說,橋牌是一種高雅、文明、競技性很強的智力性遊戲,一般為兩兩一組進行對戰,四位牌手分別位居牌桌東南西北四方,正對方為自己的隊友,左右方為對手。橋牌使用的就是普通撲克牌,去掉大小王,剩餘牌的數字大小按照A最大,K到2依次減小的順序排序。「打橋牌,其實就是比大小。
  • 初三學生體育課跑步猝死!頻頻發生的跑步猝死究竟誰的過錯?
    最近,一則「初三學生體育課跑步猝死」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和眾多網友的強烈關注。9月9日,位於山東省臨沂費縣的瑞文學校,一名初三的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突然毫無徵兆的倒下,學校方面雖立即將該學生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但該學生還是不幸離世。
  • 老師,我媽媽說今天霧霾嚴重 我們一會兒還去操場做操嗎?
    昨天早上8點 拱墅區教育局下發緊急通知 減少體育課、體育比賽、大課間活動  霧霾當然也影響到了杭州不少中小學的室外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有個二年級同學憂心忡忡地問老師:「老師,我媽媽說今天霧霾嚴重,我們一會兒怎麼做操啊?還能去操場玩嗎?」  原本9:55-10:20的室外課間操變成了在室內做操。孩子們先做了一遍廣播操,然後視頻打開,跟著做室內操。孩子們有時站在座位邊,有時坐著,動作整齊劃一。老師們也站在教室後面,一起做室內操。
  • 從浙大學子到留校任教,他篤定前行
    習武路上,王地深切地體會到了武術本身的獨特意義。「它和田徑、遊泳之類的西方體育競技項目很不一樣,我不能單單只學武術,我還需要知道比如一種拳法是如何起源的,去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這些都不斷提醒著王地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自己沒有理由鬆懈。
  • 重慶:多姿多彩的校園體育課
    同時,學校把校園體育課自主選擇權更多地交給學生,每個學期伊始,每個班級在統一意見後,可以選擇一個項目作為體育課程開展活動。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17日,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學生在籃球場上打籃球。
  • 初三學生體育課跑步時猝死
    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學校複課後都要求學生們之間要保持距離,在校期間也要佩戴好口罩,但前陣子河南卻發生了一起學生體育課跑步猝死的悲劇,據了解,當時這名學生是佩戴口罩跑步的,所以很多人該學生猝死的原因是戴口罩跑步引起了,事情發生之後,醫院稱如果需要知道猝死的誘因需要做屍檢才知道,而學生的家屬表示不同意,他們希望給孩子留一個全屍,到現在為止
  • 體育課上榜,太難了
    在高中期間我們可能聽到班主任老師所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到大學就可以放鬆了」,但是往往等到了我們這部分人到了大學學習以後發現並不是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容易,尤其是臨近期末各個考生都在積極的準備每學期都要舉行一次的期末考試,往往我們在面臨大學期間所開設的一些課程的時候也是感覺到非常頭疼的
  • 小學操場被租作倉庫918名學生體育課無處上
    918名學生,從未開過校園運動會;體育課要麼跳繩,要麼在半個籃球場裡投籃;做早操,孩子手腳常會相互碰撞……這一切,都是因為學校操場被租給了企業。12月24日,面對記者採訪,苦於8年無操場的師生,紛紛希望有一個自己的操場。  記者走進溫州蒼南縣龍港鎮新城第二小學,正是早操時間,900多名師生,擁擠不堪的隊伍一直排到了一樓走廊下,擠成一堆堆的做操孩子,手腳難免磕碰。一位老師告訴記者,過去8年,由於缺少場地,學生還沒有正兒八經做過一次晨操,僅有的半個籃球場,供每次上體育課學生練投籃。  那麼,學校操場到哪去了呢?
  • ...運動量和項目都有所調整 室內遊戲明顯增多 後疫情時代 體育課...
    室外體育課可不戴口罩「首先讓身體仰臥在地上,兩腿屈膝,稍微打開,與髖同寬,手掌輕輕觸碰兩邊耳朵。吸氣吐氣的時候慢慢向上蜷曲,頭部及肩膀離地,注意背部不要離地。」21日上午11時許,楚才小學體育老師楊帆正帶領該校四年級(5)班的同學在學校的風雨操場練習仰臥起坐。在武漢市楚才小學,學生們的體育課目前已恢復正常。
  • 體育老師罰學生赤腳跑操場 當地教委介入處理
    一問才知道,是因為有些學生體育課上沒穿運動鞋,被體育老師要求赤腳在操場上跑步。收到重慶網絡問政平臺這一投訴後,華龍網記者立即進行了調查。目前,當地教育部門已對此事進行初步調查,將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對涉事教師處理結果。記者採訪到這位體育老師,他表示工作疏忽,已向家長道歉。
  • 吉首市兩所山區學校受益「公益體彩 快樂操場」活動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00餘名,學生全部是苗族孩子。孩子們對體育運動十分喜歡,打籃球和踩高蹺、舞獅舞龍等民族體育運動是他們的最愛。因此,矮寨鎮多年來一直被譽為「籃球之鄉」「民族體育之鄉」。多年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來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學校的硬體設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但體育器材作為易損耗品,在日常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需求捉襟見肘。
  • 浙大「立交橋」項目助你超越夢想
    該項目讓原本難以企及的頂尖高等學府變得不再遙遠,多年來,很多學生通過這座立交橋成功躍入985高校浙大,有了更高的平臺和新的起點。但是,通過「立交橋」項目考入浙大的專業都是高考招生沒有招滿的專業,可能會和自己當初高考志願填報的專業不同。如此一來,到浙大大二學習的專業和在城市學院、寧波理工學院大一學習的專業內容會有差異,甚至完全不同。
  • 「逃課」、「花錢找代考」,大學體育課可一點兒也不輕鬆
    所以當體育課被數學老師佔了以後,大家都是極其不願意的。而到了大學,在很多同學眼裡,體育課就是有別於中小學的另一存在。很多同學在大學最討厭的課程就是體育課。為什麼?第一是大學體育課需要每學期體測;第二是體育課活動量太大,同學們太累。
  • 下一站,浙大城市學院!一路丟下的都是你我的青春!
    這幾天是城院的畢業季,走進校園裡都可以看到學長學姐拖著自己的行李,手上拿著車票,4年前剛入校時的欣喜,仍歷歷在目。臨行之前,我想再看看浙大城院,再次走遍每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分數線高得我懷疑人生,城院果然是個大潛力股。不過新同學也不要太飄,老學長們肯定還記得幾年前,我們拿的還是浙大的學位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