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鐘跑5公裡算什麼水平?
平均下來,每公裡配速9分鐘,這個速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很慢了的。
那些沒運動過的人,如果打算跑步鍛鍊身體,一般就會跑出這樣的速度。
但是就算是這麼慢的速度,也一般跑不了5公裡這麼遠,五公裡對於普通人來說,屬於只能坐車前往的距離。
所以,一般能45分鐘跑5公裡的,多數都是堅持跑了一段時間,並且內心對於跑步距離和跑步時間有點執念的人。
網上一直都有不夠5公裡就不算是跑步、不夠30分鐘就不能燃脂,諸如此類的只為吸引眼球,不切實際不科學的運動觀點。
再加上一些能輕鬆跑5公裡以上的人,為了秀優越感到處貶低跑得少的人,給這種不正確的運動觀念推波助瀾。
很多運動小白就著了道,跑步拼死拼活都要夠5公裡,時間最好能超過30分鐘,配速是什麼,聽都沒聽說過。
堅持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還是同樣的距離,同樣的時間,雖然身體早就適應了這個強度,但是絲毫沒有提升跑步速度的打算。
最後由於身體適應了同一強度的跑步,長時間的堅持換來的效果卻不甚理想。只得往地上呸一口,罵句跑步一點用都沒有,然後屁顛屁顛去網上搜索別的快速有效的減肥或健身方法。
所以,45分鐘跑5公裡,配速9分鐘是什麼水平呢?
大概就是跑步了幾個月的普通人水平吧。
而且這種速度的跑步其實效果是不太好的。
建議,降低跑步距離,提升跑步速度,女生配速提升到7分鐘每公裡或者更快,男生配速提升到6分鐘每公裡或者更快。
保持這樣的配速,堅持跑,能跑多遠跑多遠,不用刻意勉強。能45分鐘跑5公裡的話,配速提升後大概也能更跑兩三公裡,只需要跑十幾二十分鐘,就能跑步結束,不管是減肥還是健身都會有更好的效果。
堅持這樣跑,某一天發現,跑同樣的距離會越來越輕鬆時,就可以繼續增加跑步距離,單次的運動效果也會不斷提升。
跑步不是一件一開始就能做好的事情,跑步的起步階段效果都是不明顯的,只有堅持跑,科學跑步,不斷提升跑步速度與跑步距離,跑步的好處才會越來越明顯。
跑步需要提升時,首先就應該提升跑步速度,其次才是跑步距離。
因此,45分鐘跑5公裡是不正確的跑步提升結果,可以保持這個距離慢慢提升速度,也可以先降低距離提升速度,再慢慢提升跑步距離。
最後的最後,跑步雖然是一件簡單的運動,但跑步過程中也是需要學習、需要動腦筋的。
跑步如何休息、跑步如何預防損傷、跑步前後如何飲食、跑步前熱身跑步後拉伸應該怎樣弄,這些問題其實也不複雜,但都是要花點心思了解的,不要什麼都不管只會埋頭跑步,最後得了個不合心意的結果,可是沒有後悔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