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跑者中,10㎞平均配速能達到5′00″的跑者已經算快的了。如果跑20㎞也能在5′00″,半程馬拉松就可以以1小時45分鐘的成績完賽。
這個水平算很高的了,要知道很多跑者半馬是難以跑進145的。我估計你是以混氧跑的方式跑的,如果是有氧跑那你就牛了。這主要是看你跑步時的心率,如果始終維持在有氧心率區間範圍以內,那就是有氧跑;如果心率時常超出有氧心率區間範圍,進入無氧心率區間,那就是混氧跑。
有氧跑混氧跑的不同表現。在有氧心率下跑步,你呼吸順暢,腳步輕鬆,輸出穩定,身體會採用脂肪來作為能量物質為肌肉供能,你跑步時能邊跑邊與人對話,交流。身體能夠承受得住跑步所帶來的壓力,跑完後沒有太明顯的疲勞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全恢復過來。
如果是混氧跑,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你的心率會時常飈到無氧心率區間以內去,跑起來呼吸急促,心率波動大,體內會有大量乳酸產生,會經常導致你肌肉發酸,無力。此時的配速會超出能力範圍,導致身體很快疲勞。跑完後會有很明顯的疲勞感,需要休息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得過來。
那麼,有氧心率區間怎麼界定呢?有氧心率區間在你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如果你的最大心率是200次/分鐘,那麼你的有氧心率區間在120次/分鐘至160次/分鐘之間。
你可以先測量一下自己的最大心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找一處長約200m左右的坡道,儘自己最大努力,連續衝刺三次到坡頂,其中一次最高的心率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這樣,根據測出來的最大心率,你就可以算出自己的有氧心率區間了。
如果以5′00″的配速跑20km,心率越接近有氧心率區間的下限,你的水平就越高。所以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